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城市建設過程中環境地質的發展論文

城市建設過程中環境地質的發展論文

因為時代的不斷髮展,環境地質工作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環境地質這門學科對城市建設的現代化有巨大的影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城市建設過程中環境地質的發展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城市建設過程中環境地質的發展論文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興起了不同規模的現代化建設,大大加快了城市化進程。然而當我們讚歎這繁華城市的同時,也應看到這背後存在的一系列的問題,特別是環境地質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所以現在政府已經開始倡導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將環境地質與城市建設相結合,進而引導當代城市朝着健康方向更快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環境地質;城市建設;研究發展

引言:

人類在征服自然過程中,為自身極力創造一個適合的良好生活環境,人類不斷前進,社會不斷髮展,在前進征途中建立了城鎮、城市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過程。然而隨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和自然的矛盾更加突出,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將更強烈地影響環境地質。城市建設過程中對環境地質的研究對於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顯得十分重要。

1.城市地質環境

對於地質環境的定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但本質上都是共同的。地質環境即巖石圈,與地殼上部包括巖石、水、氣和生物在內的互相關聯的地質空間。環境地質學,是研究人類社會的工程技術經濟活動和地質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學科,它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也是環境地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地質科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介於地質科學和環境科學之間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具體來説,城市地質環境就是指城市建築環境,地基的穩定性和區域空中環境以及地下空間組成的的全立體系統,他在人與自然之間的建立了一個相對動態平衡的能量轉換系統。所以城市要想與自然和諧發展,更多的要依靠環境地質的平衡與協調。這將是我們發展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2.城市建設過程中環境地質引發的危害

原本的城市地質環境是一個動態平衡的系統,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但是一系列不合理的城市化建設導致平衡系統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終引起我們的城市出現了某些地質危害,;例如地面的凹陷、泥石流的爆發、地下水質的污染、崩塌、滑坡等。

2.1 地面的凹陷

導致這種地質災害出現的原因是土層的壓縮和砂層的變形。土層因為重力的作用出現豎直下落的趨勢,而地面負重又超過地質環境承載能力的極限,隨之土層發生運動,從而形成了地面的凹陷,導致地質破壞。地面凹陷又主要有幾種現象,分別是地面建築物地基的下沉、河流下陷導致的橋樑開裂、邊坡的傾斜和倒塌。而導致這些現象出現原因的主要是在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不合理開發地下空間。根據勘測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有46個城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這一不易為人察覺的地質災害正在逐漸走入人們的視線。目前工程建設活動愈發頻繁,地面負荷也越來越大,隨着地下水水位一再降低,最終會使得出現了裂縫的地面下沉變得更加嚴峻起來。在這樣的背景下,環境地質的必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所以在進行地下工程時,例如開挖地下隧道的時候,應該保證在動工之前就拿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積極投入新技術、新儀器到地質勘測中去,保證施工路段的勘測詳細、準確,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進一步維護地質環境的平衡。將環境地質與城市建設共同納入未來城市現代化的發展藍圖中去。

2.2 泥石流的爆發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為了達到所需要的交通目標,過度的亂砍濫伐與路橋修建等不合理的開挖破壞了地質環境的平衡。例如在建設鐵路公路的過程中,當經過地形較為開闊、周圍山體破碎、山高坡陡的地區時,施工人員因為不注意對邊坡、地基等的防護,導致在暴雨的突襲的時候極易爆發泥石流。這個問題在近幾年的西南地區建設中尤為險峻。這也顯示出了認識地質環境對城市建設的重要與必要性。在橋樑、隧道的過程中,應當從泥石流溝的上方跨越通過,使得泥石流可以在其下方排泄,並注意設置邊坡防護、支護工程等來應急防災。

2.3 崩塌、滑坡

環境地質災害的表現形式還有崩塌滑坡。滑坡是由於在工程建設例如採掘資源,道路工程開挖邊坡、渠道滲漏與水庫蓄水等導致地質強烈振動,斜坡上的.巖土、砂層難以得到防固,又經暴雨的沖刷等影響,最終導致土層沿着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或分散地或整體地順坡而下滑動的自然現象。目前滑坡崩塌的主要發生地帶在我國西南地區,尤其是重慶雲南一帶,經常發生崩塌、滑坡這類現象,因為這類現象具有極大的破壞力,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資源環境帶來嚴重威脅。所以必須高度重視這方面。

3.城市建設中環境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

通過理論分析與工程實踐可知,對於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地質危害問題應當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政策。具體防治地質災害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加強地質的實地勘查,摸清地質類型的分佈狀況以及形成條件,詳細調查清楚巖土的結構成分以及地下水情況。通過嚴格的法規來加強影響力,在工程施工之前應當公開討論各類方案,最終針對城市建設中各個地段的具體地質情況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

(2)在城市建設的施工過程中針對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

a.解決地面沉降,需要在建設地下工程時之前就完成地面巖層的硬度與含水量的勘測,確保工程施工的破壞程度在巖層的承壓能力範圍之內。

b.對於地下水污染的問題,可以採取對某些地下水枯竭區域進行地下注水,同時禁止工業企業對地下水的開採。因為地下水水文地質情況會對巖土產生較大的作用,如果不對開採地下水進行管制,將會直接破壞巖土體的強度和穩定性,最終導致地面的下陷。所以需要投入密切關注,建立起預警體系。

c.防治泥石流,應當在修建路橋房屋的時候,注意避開周圍的高山坡陡以及巖層破碎的地區,加強攔擋壩的修築,通過在鐵路兩邊修建防護欄、邊坡來抵禦可能發生的泥石流衝擊,加大對重點路段地質自然環境的治理,涵養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3)政府應當加強法制建設,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約束施工企業,在工程的建設中落實對地質環境的維護。在此基礎上,通過設立相關的環境地質部門來監督,進行不定時的審核調查,從而全面提高地質災害的防治水平。

4.城市環境地質的研究與發展

目前雖然研究環境地質的工作還不是十分熱門,但是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環境地質的前景定會更加光明。環境地質作為一門切實可行的學術學説,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性日益體現出來了。如何對複雜的地區加以合理的施工,避免因為城市建設而出現地質危害十分重要。城市活力發展,其不斷擴大的規模與高速發展的經濟與地質環境之間存在着較大的矛盾。盲目建設而不重視地質災害的隱患,一旦出現過度建設破壞了地質環境,導致地質災害最終也將會給城市自身帶來巨大的損失。需要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將城市發展與地質環境保護相結合起來。因為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建築,在城市裏活動的人羣也越來越多,地面上的空間逐漸難以滿足現代城市的發展需要。為了拓展空間,更多的在地下建立交通空間例如城市地下鐵道、地下停車場以及高速公路隧道等公共交通樞紐。對於這類需要所導致的地球科學問題,不再是單一的工程地質問題,必須綜合各類學科,進行高度集成和綜合,需要建立三維可視化模型,具有高度的複雜性與系統性,可以説是工程地質研究的前沿位置。與此同時還必須要注意與環境地質相協調的問題。只有在建設發展中加強環境地質的保護才能保證更好地可持續發展。

5.結束語

因為時代的不斷髮展,環境地質工作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環境地質這門學科對城市建設的現代化有巨大的影響。只有正確把握學科發展趨向,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相信將來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世界環境地質學的發展會取得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郭永海,王駒.高放廢物地質處景中的地質、水文地質、地球化學關鍵科學問題

[2]蔣輝.環境地質學[M].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3]羅國煜.關於當前我國城市地質研究的認識[R].江蘇地質,2005,29(1):1~4

標籤: 環境 論文 城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o8pze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