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歷史文化資源對區域發展的重要性論文

歷史文化資源對區域發展的重要性論文

摘 要:文化歷史資源是文化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要素之一。保護和開發利用好文化歷史資源,能使區域的文化產業和經濟建設獲得巨大的動力,從而推動區域的全面和諧發展。本文研究了河南文化歷史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歷史文化資源對區域發展的重要性論文

關鍵詞:資源開發;河南;區域經濟發展

文化歷史資源是區域文化發展建設的重要基礎,並且為相關文化產業的開發提供了保障。文化歷史資源在區域文化個性形成的過程中起着關鍵性的作用,保護和利用好文化歷史資源,能使區域的文化建設獲得巨大的動力和經濟效益,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由公共物品理論,文化歷史資源屬於準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競爭性和局部的非排他性。因此文化歷史資源具備了經營權市場化運作的條件。對於準公共物品可以通過多種組織形式,讓市場力量進行經營,利用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和私營部門的經營與技術優勢,取得資源的合理利用配置,獲得高效率的最大化。第一,從時間角度看,通過產業化開發可以促進文化歷史資源的動態和可持續性發展。第二,從空間角度看,通過產業化開發,可以將原本零散的文化歷史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從而取得一定規模化效益,節約社會和經濟成本,獲得更好效果。第三,從供給者角度看,通過產業化開發可以自發的適應知識產權保護要求,從法制角度確立文化歷史資源主體,促進文化歷史資源保護和傳承的良性發展。

文化歷史資源開發可以推動經濟增長,產業結構合理化高度化,改變社會消費結構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從而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其主要作用如下:

(1)文化歷史資源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增長

文化歷史資源開發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促進主要表現在直接的和間接的兩個方面。文化歷史資源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直接表現包括使用價值,如紹興黃酒釀製技藝;品牌價值,如宜興紫砂壺;產權價值,如知識產權;旅遊價值以及相關商品價值等。

文化歷史資源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增長間接表現為文化產業關聯帶動效應。文化歷史資源開發的關聯效應一方面作用於文化產業內部各相關產業,如音像產業與信息、網絡傳媒、廣告產業之間都有密切的關係。另一方面文化歷史資源開發的關聯效應作用於文化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涉及住宿、餐飲、交通、零售、文化娛樂六個部門,此外,農業、工業、建築、金融、紡織、通訊和城市建築等部門也在間接效應影響範圍之中。如電影的關聯效應,首先創造票房收入,其次帶動音樂磁帶、DVD銷售、拍攝景點旅遊發展以及利用影片形象促銷等“後電影產品”的發展。據統計,國際會展業的關聯產業帶動係數為1:10,即如果會展收入是1,它所帶動的住宿、餐館、運輸等產業的收入將達到10。乘數效應是文化歷史資源開發的間接效益的一種形態。一種經濟量的變化可以引起其他經濟量發生相應的多次連續性變化,這種多次連續性變化所產生的最終效應就是乘數效應。用公式表示就是:

其中mpc是邊際消費傾向,指的是消費支出在收入中所佔的比重,c、I、G、T、X、Q分別代表消費、投資、政府支出、税收、出口和進口。根據這個公示,可以計算出所有消費性支出對國民經濟產出的乘數效應和貢獻度。

(2)文化歷史資源開發促進文化就業

文化歷史資源的開發需要更多的人才,文化產業的競爭也能創造人才,在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就業形勢困難的時刻,需要着重發揮文化產業促進就業的`特點以穩定社會。同時文化歷史資源的開發也相應提高了勞動者素質,也勞動者創造就業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文化產業逐步邁開了新步伐,從業人員之多、產業進步之快都是前所未有。文化產業己經成為促進就業保證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3)文化歷史資源開發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文化產業以其特殊的產業屬性和外溢效應,對其他產業產生關聯帶動作用,有利於區域產業結構的演進與優化,提升區域產業結構。文化歷史資源開發提升區域內產業結構高度化和合理化發展過程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路徑。實現區域經濟結構的高度化一般有以下趨勢: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在產業結構中優勢地位依次轉移;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優勢地位順向遞進;產品加工程度加深;高附加值產業比重不斷增加以及知識產品中知識含量的比重不斷上升。

(4)文化歷史資源開發促進區域社會發展與和諧區域建設

文化歷史資源開發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文化歷史資源開發能夠帶來區域經濟聯繫和文化交流,通過交流可以達到認同,而通過認同和相互信任才能建立起經濟聯繫,從而構建和諧區域。通過文化歷史資源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合作,推動文化貿易發展,實現區域間的優勢互補。有利於區域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縮小區域經濟文化差異,提升各自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5)文化歷史資源開發促進文化經濟政策與管理體制

文化經濟政策是黨和國家為指導和調節文化、藝術事業活動和經濟利益所制定的規則和措施,包括文化投資政策、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價格政策、文化税收政策、文化金融信貸政策以及文化扶持政策等。文化經濟政策是黨和國家文化方針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在文化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政府間接管理文化企事業,促進其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河南地處中原文化的中心區域,擁有豐富的文化歷史資源。物質性文化歷史資源有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殷墟,國家4A級旅遊景區白馬寺、關林、篙山少林寺、開封清明上河園、包公祠、林州紅旗渠、焦作雲台山等以及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生物保護圈篙山、寶天曼自然保護區等;非物質文化歷史資源有歷史名人老子、莊子、張衡、杜甫、玄獎、岳飛、包拯等,地方藝術豫劇、地方戲、洛陽水席等。

文化歷史資源體現出來的能量愈來愈顯著,分析我省文化歷史資源開發的現狀及其對河南經濟發展的影響,合理開發利用文化歷史資源推對動河南經濟文化全面發展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孫安民.文化產業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4月.

[2]顧江.文化遺產經濟學[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nn8vr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