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地域文化生成下聚落形態和建築形式論文

地域文化生成下聚落形態和建築形式論文

1引言

地域文化生成下聚落形態和建築形式論文

金秀瑤族自治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轄的瑤族聚居縣,地處桂中東部大瑤山,東鄰蒙山縣,東北接荔浦縣,西鄰泉州市,西北鄰鹿寨縣,南部與桂平、平南縣毗鄰,西南與武宣縣相接。縣城金秀鎮是山城,森林覆蓋率87.34%,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大瑤山具有丹霞地貌和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規劃用地位於金秀瑤族自治縣北部的金秀林場。金秀縣是典型的山區林業縣。人口14.73萬,有瑤、壯、苗、侗等少數民族11.45萬,瑤族佔總人口34.8%。1998年,國家決定停止採伐天然林,金秀縣確立了“林業立縣”的方針。根據“林業立縣”的精神,依託自然資源、生態與民族文化優勢,擬建金秀生態博物園項目,將生態和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規劃保護當地自然資源,展示獨特的動植物種羣;規劃綜合考慮園區與周邊林場的關係,分析園區物種遷徙路徑與周邊林場物種的交流方式,留出物種遷徙與交換廊道;把握地域文化特點與場地特徵,傳承當地瑤族文化傳統;新建築形式反映地域特點,折射瑤族民居特點;在保護性建設的進程中完善總體風貌格局,挖掘功能潛力,充實文化內涵。

2規劃範圍與用地特點

規劃研究範圍102公頃,規劃範圍位於用地中小區環形公路內,約13公頃。規劃用地為山溝—山坳特徵。

3用地佈局與交通系統

用地劃分為五個功能分區:小區環形公路內為公共服務區、觀賞區,環形公路外佈局為一般種植區、特色樹木種植區和珍貴樹木種植區。小區環形公路內,觀賞區位於北部,公共服務區結合園區主入口位於南部。公共服務區新建築包括園區大門、管理用房、遊客服務中心、職工宿舍、珍稀保護動物陳列館、特色餐飲中心、配套賓館。觀賞區結合遊客活動特點,散佈休閒場所和公廁。用地交通系統依託小區環形公路,在南邊銜接對外的二級公路,在西北接有林區道路。環形公路內的公共服務區與觀賞區有南北兩個出入口,南端為主要出入口,配有集散廣場和公共停車場。用地內順應地形佈置步行系統,靠近中心沖溝的部位結合植物觀賞佈置走向自由的步行棧道。

4公共服務區建築空間形態及兩種不同的設計思路

金秀有“天下瑤都”之稱。費孝通先生稱:“世界瑤族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國,中國瑤族文化研究中心在金秀。”南部公共服務區的新建築佈局借鑑瑤族山地聚落形態。世代居住的大山是形成、保存和延續瑤族文化的自然基礎,由此培育了居山遊耕的生產生活方式。依山傍水是瑤族聚落選址的特點。陳寅恪先生指出:“凡聚眾據險者,欲久支歲月,及給養能自給自足之故,必擇險阻而又可以耕種,及有水源之地,其具備此二者之地,必為山頂平原及溪澗水源之地,此又自然之理。”聚落選址首先考慮利用地勢加強防衞。古代金秀瑤族房屋常依山而建,以茅草覆頂,稱為“依山結茅”。瑤族聚落佈局沒有明顯的軸線關係和等級秩序。聚落內道路依山就勢走向靈活,房屋多順道路和溪流旁佈置;單體建築朝向自由,無整齊排列,順應地形不拘於正南北向。瑤族聚落中心明顯,常以宗族祠堂和門樓為中心展開,與戲台、風雨橋、井、涼亭、各種廟共同形成聚落公共空間。村民活動廣場由建築、山水、步行路、樹木、地形等要素包圍,界面實虛結合,有硬質的,也有軟質的。據此,公共服務區的新建築體現順應地形的特點。建築朝向靈活,創造富於變化的空間,周邊山地景觀借入園內。谷底沖溝在雨時匯成溪流,規劃將溪流引入公共服務區,成為景觀要素。瑤族村落的村口預示聚落空間序列的展開,公共服務區南端園區大門、遊客服務中心、配套賓館共同組成“村口”的主要建築物。前部為入口廣場和停車場;內部的大瑤山珍稀保護動物陳列館如同聚落的祠堂,作為中心,並參與圍合空間序列。

5公共服務區的兩種設計思路

公共服務區在規劃用地南部集中佈置,設計兩種不同的空間形態方案。

(1)方案一為集中佈置方案,借鑑瑤族聚落,體現了依山就勢的靈活佈置。各功能用房為獨立建築,組成兩層次的空間序列,第一層次為“村口”,包括園區大門、遊客服務中心和配套賓館,前面為入口廣場和停車場。過了大門和服務中心進入第二層次,包括珍稀保護動物陳列館、管理用房、職工宿舍、特色餐飲中心。這些新建築和引入的溪流、周邊山水、步行道、樹木、地形等圍合成自由的廣場空間。珍稀保護動物陳列館是這個層次的主要建築。過了這一層次則進入以軟質界面為主的觀賞區。

(2)方案二為東西向帶型方案,空間序列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村口”,過廣場後向西進入一個步行商業街的兩層次序列。職工宿舍、配套賓館(以客棧的形式)、特色餐飲中心(以步行街旁店鋪的形式),融入商業街兩側,西端為珍稀保護動物陳列館,與對面建的戲台共同作為西端節點主要建築。商業街和兩端的廣場為瑤族民俗活動提供場所。

6建築選型

瑤族是多族源民族,建築為適應不同氣候和地形條件呈現多風格,新建築選型參考瑤族民居,從中提取特徵要素,將傳統形式轉譯成當代形式,簡化傳統樣式適應當代材料做法。

6.1筒子房的平面形式

新建築的設計借鑑筒子房的平面佈局。瑤族每户家庭人口不多,三五開間的房屋是瑤宅的基本類型,主要有兩種平面構成形式:一種以單座房屋為基本單位,另外一種以天井院為基本單位。單座民居的平面是小進深的簡單平面,適合依山就勢建造。三開間主屋和牲口屋、雜屋、書房、披屋搭接後,削弱了平面的對稱性,還有不少異型空間,再如蘭溪瑤族民居在院落形體組合上不突出某一部分,構圖無明確中心,順應自然地形。金秀現存的`茶山瑤筒子房依當地環境條件選擇了幹欄形式,一般進深6米左右,面寬約20米。木柱支撐瓦屋頂和青磚牆,具有屋深、門多、牆高的特點。勾藍瑤人獨特的地域條件與生產生活方式,產生出莊屋這種建築形式。在山多田少地區,勾藍瑤人在離村寨十多千米外的地方另闢農莊。為解決種田路遠的問題,在農莊裏修建第二個家——莊屋,也屬筒子房的形式,由十來間獨立的居住小單元串聯而成,類似現在的集體宿舍。多個莊屋組成院落,只有一個莊門進出,到夜晚關閉。每到農忙時,負責耕作的男性搬到莊屋居住,留守家中的女性送衣食到莊屋,緩解了農耕勞動強度,減少了每天往返的行程。莊內的幾十人白天外出勞作,到了夜晚在一起聚會。園區新建職工宿舍和配套賓館,借鑑了莊屋的類型。

 6.2一些構件細部特徵

瑤族民居坡頂舉架不高,所以坡頂不陡,坡頂角度普遍在10o~20o。新建築繼承緩坡頂的特點,同時為便於開天窗,並增強坡頂的表現力,採用錯坡頂的形式,並在矮坡上設三角形的老虎窗以增強屋頂層次。出挑的閣樓和吊陽台是瑤族房屋的特色。茶山瑤房屋的卧室在閣樓上,大門外上方閣樓處伸出小吊腳樓,是閨女的繡房,戀人從大門旁爬上吊腳樓與姑娘談情説愛,當地稱這種戀愛方式為“爬樓”。新建築設計在外觀上多為二層房屋,上層採用出挑閣樓和吊陽台相結合的方式。花藍瑤人從事水稻生產和山裏土產加工,產生了與此種生產活動相對應的建築要素。為晾曬糧食和農副產品,每家每户建有曬台。曬台的位置不固定,變化較大,有的對正屋,有的在院外依地形另建。曬台以竹木支撐,枱面用本地山竹鋪平,用竹條整齊、平整地捆在一起。曬台下的空間可作他用,用作牛欄、豬圈,或堆放雜物。後來由於使用新材料,曬台發生了變化,有的用紅磚或水泥磚砌,水泥成面,更經久耐用。園區新設計的“曬台”可以作為瞭望台和觀景平台。瑤族建築的底座部分不突出,屋身常拔地而起。但在梯田環境中,聚落好比托起于波浪之中,梯田是整個聚落的“底座”。新建築結合平台和花壇在底部設類似梯田形式的底座。

6.3景觀建築選型

北部珍貴特色動植物觀賞區的步行道系統採用對園區自然生態干擾少的仿木材料的棧道、棧橋的方式。棧道和棧橋在主要觀景點擴大成平台,棧道形式也因循梯田曲線。南方山地民居常有吊腳樓這種架空房屋形式,具有地面通風防潮的作用。架空層常飼養牲畜,堆放雜物。這樣處理山地建築的基礎,最少接觸地基,使建築具有輕巧的結構形式。園區新建築的設計中體量小的建築物採用這種形式。瑤寨在溪水上架設的橋樑,有些由巨大的橋墩、木構橋身和涼亭組成,涼亭裏設有長凳,供人歇息憑眺。瑤胞做農活往返歇息,能遮風避雨,名為風雨橋或涼橋。設計風雨橋聯繫沖溝兩側的步行道,遊人可以在此休憩觀賞。形式採用吊腳樓的方式。

7結語

獨特的地域條件和生產生活方式,造就了瑤族人民獨特的聚居方式,考察分析由此形成的傳統聚落形態和建築形式特點,是在當地進行新建築設計的重要方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nlz37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