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教學理論下大學英語有效課堂的構建的論文

教學理論下大學英語有效課堂的構建的論文

摘要文章在分析多模態教學理論和有效教學理論的基礎上,探索了利用多模態符號進行切入而貼近生活的導入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通過創建有現實意義的操練情景,幫助學生自然領悟語法規則,通過提供方法策略指導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從而實現有效課堂構建。

教學理論下大學英語有效課堂的構建的論文

關鍵詞多模態;有效教學;大學英語

20世紀以來,信息技術迅速發展,語言表達方式日益豐富,新倫敦小組提出了“多模態”教學法,以培養學生的多元識讀能力和批判性思維,使學生適應急劇變化的世界。有效教學(effectiveteaching)這一概念隨着美國教學效能核定運動的進行而產生,併成為教師評價的標準之一。儘管國內外對於多模態教學理論和有效教學的研究層出不窮,但大多是從宏觀上分別對兩者進行理論研究,尚無在多模態教學法的框架下對有效課堂進行構建的研究。文章探索如何通過多模態教學實現大學英語有效課堂構建,並從教學目標設定、教學行為的掌控以及教學活動的安排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一、多模態教學和有效教學理論的回顧與展望

1996年新倫敦小組提出了多模態教學法(MultimodalTeaching)這一概念[1]。多模態教學法提倡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圖片、文字、音頻等多種符號和多種教學手段將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起來,協同運作,提高語言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多元能力。在多模態教學下,課堂教學包括四個成分:1)情景操練(situatedpractice),即學生根據自身的認知與經歷創立情境,扮演角色,進行意義構建;2)明確指導(overtinstruction),即教師搭建腳手架指導學生進行意義構建,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積極干預;3)批評性框定(criticalframing),即教師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批判性理解,對影響意義構建的因素進行批判性思考;4)改造式操練(transformedpractice),即教師幫助學生將新學的知識運用於新語境,實現意義的再生。在這個循環反覆的過程中,學生既要感知、理解輸入的信息,還需要對其進行編碼、存儲,輸出信息,從而有利於語言習得、學習者認知能力和記憶力提高[2]。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理念由“教育是藝術”轉向“教育是科學”,有效教學(effectiveteaching)這一概念應運而生。國外學者對有效教學的定義分為兩種方式:一是描述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評定標準,認為教學結果持久、學生能在生活中自由運用的教學方為有效教學;另一種為流程式,關注教學的各個流程,分析教學各個環節及其安排的有效性,認為教師、學生、班級、學科、學校和時機等因素都會影響最終教學結果。國內學者對有效教學的判定也眾説紛紜,主要有以學生髮展判定教學的有效性;從效果、效益、效率的概念判定教學有效性;從“有效”和“教學”兩個概念出發來界定[3]。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有效教學的研究開始從理論研究延伸到實踐研究中。郝文武從三維教學目標統一的.層面,探索大學英語課有效教學的方式[4]。任慶梅通過諮詢專家、進行教師訪談、教學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瞭如何構建大學英語有效課堂環境,實現有效教學[5]。朱彥通過分析第三屆“外教社杯”外語教學大賽的優秀教學個案提出了影響外語課堂有效教學的7個關鍵因素[6]。

二、多模態教學理論下的有效教學建構

有效教學的前提是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學習實踐、學習結果以及學習體驗,其最終目標是學生的和諧發展。教學活動中所涉及的因素都會影響教學效果,這些因素包括教師、學生、學校、目的、反饋等。多模態教學理論強調“設計教學”和“設計學習”,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設計對已有意義進行再生和轉換,為學生多元讀寫能力的培養提供了理論基礎。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多模態教學能提供多通道話語意義表達方式,從而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束定芳認為,教學活動、教學行為與教學目標的匹配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7]。我國大學英語有效課堂構建必須考慮我國大學英語學習的特點以及教學的目標。以下將基於多模態教學理論視角,以《新視野大學英語Ⅲ》的LoveWithoutLimitation的課堂教學為例,從教學目標、教學行為、教學活動等方面討論我國大學英語有效課堂構建方式。

(一)構建有效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自然領悟語法規則。自然領悟語法規則指學生通過直觀體驗、現實運用而領悟到的語法規則。以往語法教學通常是教師進行系統的語法講解,其弊端在於學生在生活中可能無法正確使用語法。在有效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舉一反三,從認知角度給學生分析語法的生成,還可以通過英漢對比引導學生領悟英漢思維、語法的異同,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情境假設讓學生在操練的過程中內化語法規則。如,在《新視野大學英語Ⅲ》第一單元LoveWithoutLimitation的教學中,為使學生領悟現在分詞做主語這一規則,要求學生造以動作為主語的中文句子,如有學生説“玩英雄聯盟使我感覺很放鬆”;再讓學生將這句話翻譯成英文,學生最初譯本是“PlayLOLmakesmefeelre-laxed”,這時再提示他“在英語中,一般是什麼詞性的詞能做主語呢?”學生便會意識到動詞不能做主語,再進一步提示“如果在英語中要用動作做主語,要把這個動詞變成什麼詞性的詞呢?”這時學生就會自然而然想到動名詞,即“PlayingLOLmakesmefeelrelaxed”。2.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教師要根據學生語言水平佈置不同的任務,讓每名學生都收穫成就感;組織小組比賽,激發學生的鬥志也能有效提高學生興趣;教師要帶領學生大聲朗讀英語美文、講英語學習的勵志故事,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和作用,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機。例如,在LoveWithoutLimitation這一課的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提前準備與“love”有關的英語材料,如名言、詩、故事、短片或者歌曲等。學生在課堂上扮演“營銷人員”,通過對材料的鑑賞向同學“推銷”自己的“產品”,所有“營銷”活動結束後,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喜愛程度對“產品”進行投票,所獲票數越高的,“營銷”越成功。3.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跨文化交際。人在交際過程中對文化差異的靈活處理能力即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在有效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前給學生參考資料,讓學生自主學習文化背景知識;通過分析不同文化的藝術品和俗語,也能提高學生文化敏感度;此外,在多模態課堂中,教師要帶領學生通過觀看電影、紀錄片等,分析文化衝突,讓學生更直觀的體會英漢文化異同。

(二)教學行為的有效性

1.導入行為要兼顧趣味性與切題性。教師的導入行為必須引人入勝而不譁眾取寵,必須切合新的課題,迅速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選擇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內容進行導入,激發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包括用開放性問題、歌曲、電影片段、小故事、圖片或者表演等多模態手段進行導入;由學生或者教師拍攝的視頻更是導入的好材料。但導入內容必須與主題相關,能夠第一時間吸引學生注意,語言簡潔清晰、切中要害,而不能表面熱鬧,實則分散了學生注意力。2.提問行為要有針對性。針對性指目標明確,指向具體。教師的提問應該指導、啟發、幫助學生進行新意義的構建。首先要確保問題清晰,學生能明白教師在問什麼。其次,每個提問都只能有一個重點,否則學生不知道該回答哪個問題。3.課堂反饋行為要有啟發性。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或者課堂表現給出的評價要能引導學生思考,強化正確,改正錯誤。第一,要對每個學生的問題進行深入挖掘,用期待的語氣進一步提問。第二,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詳細評價,誇獎優點,指出不足。第三,對不同學生的回答進行對比分析,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最後,教師要給學生一個清晰、明確、完整的參考答案。課堂上每一個問題,都要叫至少兩個以上的學生回答,教師不僅要評價每個回答的優缺點,還要對幾者的回答進行對比,引導學生思考。4.展示行為要有直觀性。展示的直觀性是指內展示內容、方式應簡單純淨,不增加過多刺激,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其它教學行為的效果。大學英語有效課堂中,教師要結合板書、圖片、音頻、實物等輔助教學展示,但這些形式都不能替代教師的語言解釋。各種展示輔助手段和材料都必須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並且巧妙穿插,防止學生視覺疲勞或者過度興奮。在該堂課中,講解“quiv-er”的使用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造出一箇中文句子,然後帶領大家分析句子結構,再板書出英文譯本。課堂板書看似佔用時間,實則可以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思考,緊跟教師的思路。

(三)構建有效教學活動

根據多模態教學法的教學模型,教學可以分為四步,即情景操練、明確指導、批評框定和轉換操練。有效教學活動構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操練要緊扣生活。教師應鼓勵、引導學生以實際生活經驗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中通過模擬、重現生活經驗習得語言,學習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情境操練和轉換操練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改編電影和歌曲,進行語言操練,如將中文電影片段譯成英文進行表演,或者就英文電影中的某個未播出的場景進行設想、表演。另外,學生模擬生活場景進行角色扮演,也有利於操練活動的有效進行。例如,在該課中,可以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生日晚會的體驗,將大家為Jimmy過生日的情節改編成了短劇。2.明確指導要提供方法與策略指導。多模態教學主張學生進行學習設計,自主創作,而教師要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不同模態的意義潛勢及意義構建作用[8],給學生提供幫助。教師在學生進行學習設計前應該對學生進行系統培訓,培訓內容涉及學習資源獲取渠道、學習設計具體步驟、學習方法等。教師在對學生表現進行評價後,要及時給出改進建議,併為學生現場示範,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例如,學生對LoveWithoutLimitation中的情節進行改編表演後,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進一步引導、給出具體改進建議。3.批評框定要關注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教師對學生的多模態作品的評價不應侷限於表面的符號,更應關注其文化語境與內涵。在學生進行學習設計前,教師可以通過頭腦風暴讓學生了解新課題涉及的文化背景;教師可以通過文化對比、語言應用情景分析,指導學生對影響意義產出的各個因素進行批判性思考。如,在該課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中西文化中,人們對愛情、親情、友情以及生老病死的觀點進行對比分析,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自己遇到類似的事情,該如何積極處理。

結語

有效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與進步為評價標準。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行為的掌控以及教學活動的安排都會影響教學效果。多模態教學理論主張教師為學生搭腳手架,幫助學生創造有現實意義的情境,學生通過情境操練實現意義再生,獲得知識、技能以及認知的提升。因此,在有效的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應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幫助學生自然領悟語法規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實現跨文化交際。教師要掌控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切題而有趣的導入,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給出有啟發性的反饋和直觀清晰的展示。

參考文獻:

[1]TheNewLondonGroup.Apedagogyofmultilitera-cies:Designingsocialfutures[J].HarvardEducationalRe-view,1996,6(1):60-93.

[2]顧曰國.多媒體、多模態學習剖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7(2):3-12.

[3]劉桂秋.有效教學概念新探———綜合有效教學觀之下的有效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08(9):11-15.

[4]郝文武.實現三維教學目標統一的有效教學方式[J].教育研究,2009(1):69-73.

[5]任慶梅.大學英語有效課堂環境構建及評價的理論框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5):732-743.

[6]朱彥.提高外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兼析第三屆“外教社杯”全國高效外語教學大賽的優秀教學個案[J].外語界,2013(2):50-53.

[7]束定芳.論外語課堂教學的功能與目標[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1):5-8.

[8]張徵.基於“設計”理念的多元讀寫能力培養模式[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2).11-15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n2odv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