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高校教學督導效果影響因素分析論文

高校教學督導效果影響因素分析論文

 摘要:教學督導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教學督導效果是教學督導質量的體現。通過檢索文獻並採用內容分析法對其分析後發現,教學督導效果的影響因素包括難度、投入與態度,其中影響教學督導效果難度的至要維度包括教學督導環境、關係和內容等方面;教學督導投入主要包括科研、資源、時間、人力等方面的投入;教學督導態度主要是學校和教師對督導工作的認識程度及其價值判斷的反映。通過難度、投入與態度的積極影響和作用,從而達到一定的教學督導效果: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塑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與環境,提升學術管理水平。

高校教學督導效果影響因素分析論文

關鍵詞:教學督導;高校;因素分析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邁入大眾化發展階段,科學、有效地協調速度、規模、質量、效益之間的關係,是實現我國高等教育良性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事關高等教育深層次發展的艱深命題。為此,黨中央國務院及時作出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決策,教育部也相繼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並正式啟動了“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簡稱“質量工程”)。

以教學督導為契機,建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逐漸成為高校提升教學質量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縱觀教學督導近些年在我國的發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教學督導尚處於自發、自律、各行其是的階段,從而造成了教學督導作用發揮不充分、教學督導效果有限的局面,形成了教學督導重形式、輕實效,重外在、輕內涵的現狀,嚴重影響了教學督導的發展,致使其不能完全適應高校改革的形勢和發展的要求。

因此,反觀教學督導工作,衡量教學督導質量,深層次挖掘影響教學督導效果的內在因素,及時開展教學督導的自我評價,已成為突破當前發展困境、推進教學督導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教學督導”概念介説

教學督導是高校對教學工作實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對加強教學管理、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等方面已初步顯示出重要的作用。教學督導是高等學校領導授權的督導機構和人員,直接面對校內的教與學雙方和教學過程,以專家身份對教學工作進行檢查、監督、評價和指導,及時、客觀地向學校領導、教學行政管理部門及教與學雙方反饋教學現狀、教學質量等教學工作信息,提出改進教學工作的建議。此概念既指明瞭教學督導的本質與目的,也指明瞭教學督導的特點與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地詮釋了教學督導的內涵,為影響教學督導效果因素的分析提供了重要啟示。

(二)“效果”概念介説

“效果”指由某種因素造成的結果。任何行為都是由一定的動機引起的,動機是效果的行動指導。效果是動機的行動體現和檢驗根據。動機和效果是統一的,但兩者的統一是一個複雜曲折的過程。有時客觀效果不能完全反映動機,好的動機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判斷任何事情既要看動機,又要看效果。對教學督導效果的理論分析的切入點也要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入手,這是探索與分析教學督導效果影響因素的邏輯起點。那麼,教學督導效果究竟涵蓋哪些方面呢?

目前學界明確以“教學督導效果”為提法的研究較為鮮見。根據上述分析,本文認為,效果是實踐行為所形成的客觀事實或後果,而這種事實或後果大都可以通過“影響”或“作用”表現。“教學督導效果”,在這裏指的是一種正向的、積極的行為事實(行為影響或行為作用)。所以,教學督導效果就是教學督導行為實施後所產生的一系列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的影響或作用,具體包括:有利於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危機感,培養敬業精神和進取精神;有利於深化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斷推進教學改革;有利於提高學生主體地位,推動學生參與教學改革;有利於糾正不良的教風和學風,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等。

(三)研究方法

考慮到期刊具有較高的研究現實性,本文以近10年(2002—2011年)教學督導文獻為依據,基於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以及碩博數據庫的文獻,以“教學督導”分別作為“篇名”和“關鍵詞”檢索項的檢索詞,以“核心期刊”作為檢索範圍進行檢索,得到相關學術共256篇,碩士13篇。首先,從篇名上看,將主題明顯與高校教學督導無關的、檢索到的重複等刪除;其次,通過閲讀摘要,剔除具體學科領域、具體高校等微觀層面的。經過處理得到的研究67篇,碩士8篇。在此基礎上,本文采用內容分析法對文獻進行分析。

二、教學督導效果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

基於上述思想與方法,本文認為,教學督導效果的影響因素包括難度、投入與態度。其中,難度、投入與態度是影響教學督導效果的核心因素,而教學督導效果則是在三因素作用下所產生的積極的行為影響與作用。四個維度有機聯繫,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督導效果影響因素系統。

(一)教學督導難度

難度是影響效果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參數,其本質就是對自身性質的一種考量與檢驗。教學督導難度是影響教學督導效果客觀的、現實性因素,與其生存環境及“天然”的一些特性緊密相關,是區別於其他教學管理活動的行為特徵標誌。根據現有文獻中的`表述,將不同形式的對教學督導難度現狀的描述進行歸類,可以發現教學督導的環境因素、關係因素及內容因素是影響教學督導效果難度的主要維度。

1.教學督導環境。由於我國教學督導制度是從國外引進的,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實踐不充分,理論體系不完善,因此,無論是教學督導機制還是督導權威、機構設置、督導評價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與弊端。比如,雖然教學督導被規定為對教師和教學管理、保障等有督導權力,但這種權力與教務管理部門的權力是重疊的,教學督導對督導對象沒有發號施令和直接進行獎懲的權力,只有建議權。可見,雖然原則上規定了教學督導有一定的權力,但是卻無實質權力,自然很難落到實處,由此造成督導無位、無威、無所作為的現狀。又如,教學督導評價指標體系是督導工作的科學依據。因此,要建立課堂教學評價、實踐教學評價、考試考核、教師評價等一系列指標體系,並根據學校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和要求以及在教學督導與檢查過程中反饋的意見不斷進行修改完善,不斷提高指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然而,目前教學督導評價指標存在體系不完整、指標陳舊、缺乏發展性等問題,因此,難以有效評價和引導教師的發展。

諸如上述此類問題亟待深入研究和改革。我國教學督導的發展已經滯後於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發展變化,與國際高等教育實施的教學督導策略也有一定的差距。我國教學督導由於自身“先天不足”在發展環境中所形成的困境,從根本上決定了教學督導難以真正發揮作用,實效性大打折扣。

2.教學督導關係。教學督導涉及複雜的內部關係處理與外部關係協調問題,如何有效地平衡、利用這些關係,是決定教學督導能否運行、教學督導效果能否實現的重要因素。

首先,教學督導與教師、學生的關係。正確處理好教學督導人員與教師之間的關係,是影響教學督導效果的關鍵因素。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向互動,表現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一種互動關係,是一種溝通合作的關係。所以,教學督導是對教與學兩個互動過程的檢查、評價與指導,涉及教師羣體與學生羣體,而彼此又有不同特質。因此,在對兩類羣體實施教學督導時既要照顧教師羣體的意志與特點,又要兼顧學生羣體的心理與需求。教與學本身就是一個複雜與衝突交織的活動,而教學督導以其獨立的第三方“涉於”教學過程,毋庸置疑地更加增添了教學的複雜性與多變性;反過來,也為教學督導工作增加了難度,三者之間相互影響,形成了一個循環互動的系統結構。

其次,督與導的關係。督導,顧名思義即監督、指導。教學督導的“督”具有監督、督促、檢查和評估的職能;“導”具有指導、幫助、服務和諮詢的職能。目前,高校的教學督導工作大多存在着重“督”輕“導”的現象,把督導的重點放在監督、檢查和評估方面,很少針對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根本性的解決方法,更談不上加以具體指導和幫助,這種重“督”輕“導”現象拉大了督導與教師、學生的距離,削弱了督導的質量和效果。

最後,督導機構與其他部門的關係。這是涉及教學督導機構性質定位的問題。從其主體性質來看,教學督導屬於教學管理範疇,但又兼具多重性質。既有一定的管理監督機構性質,又兼具專門性評價指導機構性質。但它既不是純粹的管理機構或監督部門,又不是專門的評估機構。它超然於教學管理職能部門、專門研究機構和教學單位的身份,成為教學管理的第三方,扮演着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軟組織”的角色。於是,教學督導機構不能獨立完成質量監控與保障的重要使命,必須與其他部門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然而,由於教學督導是高校的新生事物,其發展的規律與學校自身實際尚未能有效契合,加之自身定位較為複雜,所以,教學督導機構與其他質量監控機構尚未能建立起良性的協調、合作的關係。因此,對督導效果的實現形成了一定的障礙。

3.教學督導內容。教學內容是教學督導難度的題中應有之義。教學督導是為教學服務的,教學質量的提升是教學督導的終極目標與價值追求。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不外乎教師、學生與管理。因此,“應然”狀態下的教學督導既應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動態化的檢查與指導,也要對學生的學習績效進行評價、分析,更重要的是對管理部門的工作效能進行監控,實現教學督導客體多元化,內容全程化。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由於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各種條件的限制,常常是過於單純地重視對教師課堂教學的監督、指導,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意識與管理執行、管理規範的監控,使二者遊離於教學督導之外。從而導致教學督導效果有限。

(二)教學督導投入

無論從教學督導發展的嚴峻性和挑戰性,還是從教學督導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方面看,都必須對其進行投入。投入是開展教學督導工作的前提與基礎,是實現教學督導效果的有力保障。結合當前我國教學督導的理論與現實環境,本文擬從科研、資源、人力等幾方面的投入情況進行分析。

1.科研投入。對教學工作進行調查研究是教學督導的一項基本任務,是更加科學、合理地分析、研究、監控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然而,當前我國教學督導的發展狀況,在某種意義上,恰恰折射出教學督導理論研究投入的不到位,以至於教學督導囿於目前的境況而缺乏深度與廣度的發展。儘管近年來,致力於高校內部教學督導體系的理論研究與改革實踐不斷湧現,但總體而言,還存有一定的侷限,即理論研究大多停留在經驗層面,缺乏必要的理論支撐。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在經歷着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在高等教育改革深化過程中,將會不斷提出有關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教學理論與實踐問題,迫切需要通過研究加以回答和運用正確的理論指導改革實踐,為此,應進一步加大對教學督導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以豐富的成果指導教學督導的實踐,切實有效地發揮教學督導在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保障中的作用,逐步完善與優化教學督導工作。   2.精力、時間投入。根據文獻資料顯示,目前承擔我國高校教學督導任務的專家一般由三類人員組成:第一種是全部由離退休的、具有正高級職稱的教授或專家組成;第二種是由在職的部分黨政負責人與在職的或已離退休的教授或專家組成;第三種是由在職的領導幹部組成,主要是學校的教學管理幹部和學院主管教學的副院長。現實中,這三類人員的精力與時間投入都會受到各種因素不同程度的影響。已經退休的老教師無論是精力上還是時間上都不能得到充分保證;而在職教師,由於承擔規定的教學工作任務,同時還要完成科研任務,在教學、科研雙重壓力下,教學督導工作容易受到衝擊;管理人員特別是領導崗位的管理人員,精力和時間更是受制於本職的事務,難以全身心投入教學督導工作。在這樣的條件下,教學督導工作的質量與效果難以得到保障。

3.制度投入。教學督導是高校內部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手段,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極強的生命力。但是,高校教學督導畢竟是新生事物,督導工作目前還只是初步的摸索實踐,還處在感性認識階段,還是一個相當薄弱的環節,普遍存在注重形式、疏忽效果、在實踐上有一定隨意性等問題與不足。究其原因,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缺乏有效的制度約束與保證,造成工作效果的實質性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為此,只有使高校教學督導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才能保證教學督導工作的正常開展。所以,高校教學督導及其制度的建設與完善是影響教學督導效果的一個關鍵前提與核心保障。

4.人力投入。教學督導員是教學督導工作的執行者,是教學督導理念的踐行者。他們的學識水平、治學態度、個性品質、行為舉止、工作態度等都直接影響到督導工作的實施情況。因此,這就對教學督導人員的素質、能力和品德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一些學者專門對教學督導隊伍進行了研究。無論是從督導員的選聘條件還是建設投入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然而,由於沒有成熟的督導理論指導,當前我國教學督導人力投入的現狀存在着數量明顯不足、結構不合理、專業化程度不高等問題;而且從宏觀和長遠的角度看,缺乏對教學督導員進行再提高與再完善的機制,致使教學督導員無法及時完成自身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態度等方面的補充與更新,從根本上無益於教學督導工作的改善與教學督導質量的提升。

(三)教學督導態度

工作態度作為工作的內在心理驅動力,直接影響着工作的績效。本文將教學督導態度理解為各相關羣體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督導工作的評價和行為傾向,是一種對教學督導工作的認識程度及其價值判斷的反映。

1.學校態度。學校對督導工作的重視程度決定督導工作的成敗。教學督導作為一種基本的教學管理形式,有着其內在的規律和職能,如果對此項工作理解不透、定位不準,就有可能在實施過程中出現偏差,不僅影響教學督導的效果,還會滋生一些矛盾,影響教學管理的協調運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實施教學督導制度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相應的教學督導組織機構,但由於教學督導工作無法產生短期的工作績效,而只是處於監督、指導教學工作的地位,所以常常遭到忽視,其作用的發揮也受到極大的限制。當前,我國高校教學督導正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教學督導能否從當前的“普及”走向“深化”,將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推動教學督導工作的深入,各高校應當把教學督導作為學校內部的一項基本工作來抓,高度重視教學督導工作,全面支持教學督導工作的發展。

2.教師態度。教學督導是督導人員與任課教師的雙邊互動活動。教師既是教學督導的對象,又是教學活動的主導。然而,追根溯源發現,教學督導最初是行政監督力量的延伸與轉化。雖然其根本意義是服務而非監督,是專業力量主導而非行政力量主導,但是由於教學督導在我國的發展歷史較短,還處在一個逐步完善與優化的階段,因此,教師對教學督導性質的解讀與認識,並未超越現在的發展階段。教師面對這種“傳統觀念”上的“行政”第三方力量對其主導的教學過程的“影響與干預”的態度如何,是決定教學督導工作能否順利開展以及教學督導效果實現程度的關鍵指標。

(四)教學督導成效

我國大多數高校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陸續建立了教學督導組,教學督導工作逐步開展,不少學校在檢查教學質量,探索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挖掘優秀教師典型,促進教師隊伍素質提高等方面做了大量且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實踐中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雖然各校有不同的做法,但教學督導的工作特徵和所發揮的作用基本相似,集中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是教與學活動過程的主導,教師的課堂教學是最主要的教學活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學督導最關注的基本任務之一,也是教學督導工作的核心價值所在。務實的教學督導工作通過督導幫助被督導者把握整個教學過程,發現問題,引導他們自覺開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總結經驗,糾正偏差,促使教學活動在教育規律、法規的框架下健康有序地進行,保證學校人才培養的規格質量,打造學校品牌,促進學校教育目標的實現並推動學校的持續發展。

2.塑造良好教學氛圍與環境。教學督導通過督教、督學、督管等途徑對教學全過程進行監控指導,全面瞭解和評價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紀律和學習效果以及教學管理的服務意識、執行規範、執行效果等多方面的情況,其過程對教師和學生乃至教學管理人員及部門都起着一定的推動作用,形成適度壓力,增強了教師和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工作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和服務意識,促使教師認真鑽研業務,提高學術水平,改進教學方法,特別是對青年教師的指導尤為突出,起到了教師成長的“助推器”的作用。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提升學術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教學督導是一種權威性的教學管理活動,而這種權威並非源自行政權力本身,而是專業領域的學術權力。在重塑現代大學制度、高校“去行政化”呼聲愈發高漲的我國當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潮流中,學術力量的迴歸與強化勢不可擋,而高校教學督導的誕生與施行是對其有力的迴應。通過教學督導制度的建立以及教學督導工作的開展,傳統意義上的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的行政組織形式的單線性、垂直式、指令執行式的管理將被質疑並受到嚴重衝擊。這種封閉的管理模式,沒有獨立的督導機制,行政色彩濃,指令性強,學術管理力度不夠,許多信息反饋滯後,甚至失真。為了改變這一狀況,高校必須構建和完善教學督導體系,加強教學督導工作。由此可見,教學督導對於學術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教學督導是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控制、檢測和評價,是保證合格人才的質量保證機制。有教學的過程就有督導的存在。高校教學督導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使這項工作卓有成效,必須優化工作路徑,而優化工作路徑的前提則是必須把握教學督導效果的影響因素。本文認為,影響教學督導效果的因素主要有難度、投入與態度。其中,難度是影響教學督導效果實現的前提;投入是影響教學督導效果實現的保障;態度是影響教學督導效果實現的關鍵;而教學督導效果則是對教學督導的難度、投入與態度的集中體現與反映。本文從這4個維度入手,有針對性地詮釋了教學督導在我國的發展,為進一步改善教學督導現狀,深化教學督導的改革與發展,推進教學督導效果的落實提供了決策性的依據與參考。然而,難度、投入、態度與效果之間究竟存在着怎樣的關係,3個因素對效果的影響程度如何,如何通過有效的途徑對這些因素加以調節和控制,則是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與探討的。因此,本文也為後續研究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教學督導作為一個新的工作領域,其督導理論還在不斷探索中。督導工作不能只是維持現狀,而是要力圖改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mqvyx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