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科技引領生活,智能創造未來論文

科技引領生活,智能創造未來論文

自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説中創造出“機器人”一詞開始,到90多年後的今天,機器人已經滲透到工業生產、交通運輸、生活服務、軍事作戰等各個領域,給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巨大變化。

科技引領生活,智能創造未來論文

在科幻電影中,各式各樣的智能科技機器人為人們的未來生活增添了無窮可能性。當機器人從科幻走入現實,人們的生活到底會是什麼樣?11月23日至25日,“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專家學者、12個機器人國際組織、58家國內科研機構齊聚一堂。

本次大會以“協同融合共贏,引領智能社會”為主題,分為論壇、博覽會、邀請賽三個部分,為全球機器人研究者以及我國機器人產業的決策者、投資者、從業者等帶來科學、前沿的價值參考,也讓更多喜愛機器人的朋友在這裏,能與科幻電影中才能得見的“智能明星”面對面交流,充分感受到未來智能化生活的新體驗、新感覺。

高峯論壇 展望智能機器人的未來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亙古不變。歷史上的三次工業革命讓機器生產從無到有,從蒸汽驅動到電力驅動,從人工控制到自動控制,使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機器人產業,無疑將成為未來智能社會的重要部分。

在11月23日舉辦的大會主論壇中,國內外機器人領域的知名專家圍繞機器人的戰略與趨勢、技術與創新、產業與應用展開探討。會上,“機器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平台”正式上線。11月24日,專家們還就“機器人團體標準”“機器人檢測認證”“機器人智能感知與先進控制”“人工智能”“金融助力機器人產業發展”等議題以及工業、醫用、海洋、服務機器人等類型展開了12場專題論壇研討。雖然是炎炎冬日,但現場專家和自發來的聽眾卻熱情不減,各會場精彩不斷,聽眾們久久不願離去。

在大會主論壇上,國際機器人聯盟主席阿圖羅·貝倫賽麗發表了《全球機器人調研:正在征服世界的機器人》的主題彙報。他表示,人們在很多領域已經看到機器人的身影,它們可以替代人類在複雜、有害的環境中工作,可以幫助殘障人士進行康復。從工業機器人的數據看,2014年全球銷售的工業機器人達到23萬台,今年將有15%的增長。總體來講,世界上現有1200萬台機器人屬於家政服務型的機器人。在未來的.三年,他還預測,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服務機器人,解決社會各方面的需求。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的主席顧問中村道治(Michiharu Nakamura)在報告會上做了題為《機器人的現在與未來》的報告。他表示,“機器人革命”的新戰略,包括現代化的機器人技術,要求重新進行機器人的定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在主論壇上表示,智能製造的發展要求機器人和人的關係發生改變。人和機器人合在一起的混合自動化,將是合理、高效的生產方式,這就要求機器人和人融合。所謂的與人共融,就是能在同一自然空間裏工作,能夠緊密地協調,能夠自主提高自己的技能,能夠自然的交互,同時要保證安全。與人共融是下一代機器人的本質特徵,各個學科的交叉結合,將為機器人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體驗智能生活的樂趣

作為本次大會的重頭戲,2015世界機器人博覽會展出面積高達17000平方米,網羅了全球各行各業的機器人,集中展示了世界機器人領域的最新應用產品,包括服務型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來自中國、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上百款機器人,不僅讓觀眾感受到現代科技的震撼,還讓人們近距離接觸到未來智能生活的樂趣。

服務機器人展現智能生活

走進博覽會,智慧生活館展出的各種服務機器人,令人彷彿置身於科幻電影中的智能家庭生活:回到家,迎賓機器人會站在門口迎接你;炒菜機器人可以為你做上一頓可口的飯菜;送餐機器人將為你端上熱氣騰騰的美味佳餚;飯後,清潔機器人可以幫你打掃衞生。此外,年輕的父母可以使用幼教機器人為孩子講故事、唱兒歌,解決許多上班族父母的煩惱;家裏的老年人可以在助老機器人的陪伴下,樂享晚年生活。而這一切,並非科幻電影的情節,而是已經真實出現在博覽會中。

工業機器人贏得專業關注

在全球技術創新展區,幾款最新發布的工業機器人憑藉自身的高科技含量,吸引了很多機器人領域的專業觀眾前來參觀。

Rethink Robotics公司研發的一款機器人一身紅黑設計,在觸摸屏上有個友好的笑臉,手臂的運轉自然靈活。據工作人員介紹,與傳統機器人相比,這款機器人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獨特的柔順控制技術。他解釋説,這款機器人設置了7個軸,每個軸都設有傳感器,每個軸都能夠實現力度感應,使它能對周圍環境進行感知定位,對操作動作輕鬆自如地調整,許多高精度工業任務都難不倒它,精準、智能是這款機器人最大的賣點。

此外,還有ABB集團的摺紙機器人YuMi、廣州數控繪製龍紋圖案的“赤金龍”系列機器人、國內首台7自由度協作機器人——新鬆柔性多關節機器人等各具特色的工業機器人,它們在博覽會現場紛紛“獻技”,將最炫目的科技成果拿出來比拼。

特種機器人展現尖端科技成果

當走進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展區時,筆者便聽到工作人員在向觀眾強烈推薦的一款管道檢測機器人,它體積小巧、重量輕,方便攜帶;此外還可調節車速,定位精度能達到0。1米。據瞭解,該產品可針對排水處理系統和管道進行檢測和維修,避免管道事故的發生。

展區現場,由高校研發的機器人產品為數眾多。如上海交通大學研發的“章魚俠”六足機器人正穩步前進,據該校高峯教授介紹:“它主要用於複雜地形條件下的物資轉移。”相比輪式和履帶式機器人,步行機器人可以更好地適應崎嶇地形,實施有效的救援。鑑於惡劣的環境和複雜的作業任務是各國面臨的難題和挑戰,參展的六足步行機器人通過巧妙精準的設計,成功解決了重載作業和災害環境防護方面的難題,將救援步行機器人的實際應用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情感機器人與觀眾互動熱烈

在探知未來區,有美女機器人之譽的“石黑浩情感機器人”Geminoid F擁有超高人氣,她擁有細膩的仿真皮膚和曼妙的體態,能模仿人的面部表情,説話的時候,身體、眼睛和頭都會移動。“太像真人了!”場邊的觀眾連連讚歎,紛紛嘗試與機器人對話。

對機器人來説,情感模擬非常難。據大阪大學石黑浩研究室的孫雨庭介紹,現在可以用語音識別和語音合成能力,讓機器人和人進行一些日常對話,通過機械學習來增強它的判斷力,而且它有一定的語言功能,可陪伴老人和小孩,以消除他們的孤獨感。

讓青少年夢想起航

同期舉行的,還有2015世界青少年機器人邀請賽。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埃及、德國、加拿大、墨西哥、馬來西亞、菲律賓、俄羅斯、澳大利亞、巴林、蒙古這13個國家及港澳台地區的140多支參賽隊、500多名青少年和170多名教練員匯聚一堂,同台競技,以賽會友。

本次邀請賽聯合國際競賽平台,聯手各賽事協會、組委會,將WRO(World Robot Olympiad,簡稱WRO)世界青少年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FTC(FIRST Tech Challenge,簡稱FTC )機器人科技挑戰賽、FRC(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簡稱FRC )機器人競賽及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等多個賽項引入到賽事當中。

與傳統賽事緊張而嚴肅的氣氛不同,機器人競賽現場氣氛十分歡樂,參賽隊員及教練沉浸在展示自我和交流炫技的熱情中。不論是中國選手還是外國團隊,在面對挑戰時,都體現出機智無畏的一面,當遇到問題時,也能鬥志昂揚,不斷拼搏。

11月24日,2015世界青少年機器人邀請賽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來自國內外的各個代表隊在比賽中進行了高水平的機器人教育學術交流,以機器人競賽展示教學成果,通過競技聯絡感情。藉助國際邀請賽這個大舞台,他們正向全世界展示“機器人創客”的無限可能。

“世界互聯網之父”凱文·凱利曾這樣預測:“人工智能會是下一個20年顛覆人類社會的技術,它的力量將堪比電與互聯網。”他的預測會實現嗎?相信每一位參加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的觀眾都會從中尋找到自己的答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mm7em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