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培養學生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初探論文

培養學生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初探論文

【摘要】: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更是學生今後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終生學習的基石。在歷史學科的學習中就必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客觀評價和認真聽講這四個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初探論文

【關鍵詞】:歷史教學學習習慣培養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培根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那麼何為習慣?習慣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這樣釋義:指由重複和不斷的強化而長期逐漸養成的,一時不易更改的行為、傾向,並且能為完成某種工作而鞏固下來的一種需要。概括起來就是長期養成的不易更改的自動化的行為傾向和需要。那麼學習習慣就是學生在長期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一種自動化行為傾向,包括學習的技能,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時間,學習的筆記,看書的重點等等行為。而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更是學生今後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終生學習的基石。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作為常年工作在一線教師崗位的歷史教師,在就培養學生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方面有幾點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多種不同的教育工作者也有許多不同的看法,著名教育家孫雲曉在其著作《習慣培養六步走》中就談了這麼五條:一心向學的習慣;專心致志的習慣;嚴格執行學習計劃的習慣;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講究學習衞生的習慣。筆者通過多年的認真觀察和研究,結合歷史學科本身的特點具體概括為以下四個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自主學習,勇於探索的學習習慣;積極思考,善於提問的學習習慣;客觀評價,能於交流的學習習慣;認真聽講,複習歸納的學習習慣。

一、自主學習,勇於探索的學習習慣

自主學習並不是簡單的主動學習而是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於知識的深入探究和為探究活動而做的諸如收集資料,處理信息等的活動。

為了達到這種目的教師必須革新觀念,由傳統的“教”學生變為“導”學生,創設民主平等寬鬆的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

歷史學科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在講述某件史實時,不能只單單看其表明泛泛而論,而是還要深層次的探討其深層次的原因,背景推動力和影響等,另外某個史實也必須需要其他的相關資料來進行佐證和補充(包括史籍、圖片、實物、遺蹟、遺蹟等)。這些要就就決定了教師在平常授課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將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人,充分通過引導,提供交互式的對話平台等方式,引領學生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通過一二堂課的示範和講座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

二、積極思考,善於提問的學習習慣

這是緊跟着第一個習慣的第二個良好習慣。在學生探究學習資料和收集資料的時候由於學生個人能力和認知水平所限,必然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甚至錯誤,可能會對整個歷史事件進而產生誤讀,從而產生完全相反的學習效果。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一旁時時的引導和幫助,時刻關注學生在進行學習時的每個階段,並在關鍵時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提問。在學生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或是比較重要和關係到全局性的地方對學生進行提問比如在學生收集到了新資料的時候這樣提問:這是一段什麼樣的材料,為什麼用這段材料,用了之後有什麼問題,在學生通過推論得出一個結論時候提問:為什麼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可不可以推出別的結論,還有沒有別的材料可以推出該結論等問題。

三、客觀評價,能於交流的學習習慣

在歷史學科的學習中,常常需要對某個歷史人物或某個歷史史實進行客觀評價。在教材中許多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是有比較確定的評價的,而有一些是沒有的評價的只有一些模糊的描述和大致的經過。這就要求學生在對待那些有確定評價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不迷信敢於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在沒有評價或評價模糊時要敢於提出自己的評價。當然在進行這些評價時許多學生可能存在着片面化,單一化,情緒化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就必須要團隊合作來進行交流和探討,以期能達到儘量全面和儘量客觀的評價。儘管小組討論後提出的'評價也不一定是全面的,也有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但與傳統教學相比,更多是創見,是團隊合作精神的體現。評價顯然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體現。所以學會合作交流並能給予歷史人物和歷史史實以恰當客觀的評價能夠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來學習知識並靈活運用知識。

四、認真聽講,複習歸納的學習習慣

這是最重要的學習習慣。也是作為學生必須學會的最基本的學習習慣。雖然課堂已經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但是教師的主導地位是不可動搖和無可取代的。教師在必要時刻的提醒和引導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而教師這種作用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後的學習中都是其他模式或形式所無可替代的,因此在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地位確立的同時,教師的主導地位是不應該動搖的。在課堂上尊重教師的主導地位的最重要表現就是認真聽講,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必須維持良好的紀錄,及時制止開小差,亂講話等影響課堂紀錄的行為,保持一個寬鬆卻紀錄嚴明的課堂氛圍。佈置適當的課堂作業,使學生保持一種相對緊張的學習氛圍和動力。教師在課後可以進行小結,大體歸納本堂課學習的主要內容,然後讓學生分析和歸納具體的知識點。在學生準備材料時也可以佈置相應的分析歸納題目,讓學生養成歸納的習慣。課後作業中佈置相應的複習題目,在上課去利用一定時間回顧之前的知識點,讓學生温故而知新,養成複習的好習慣!當然最後一條學習習慣是放之各學科皆準的好習慣,也是學生所必備的基本素質。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必備的素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非智力因素。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經講過這樣一句話:“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然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非一日之功,而是在堅持不懈的教學實踐中,在日積月累中逐步形成和實現。因此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的堅持下去。相信良好的學習習慣必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從而完成學生全面的可持續的發展完成教學的最根本宗旨。

參考文獻:

【1】孫雲曉習慣培養六步走【j】少年兒童研究所,2008年3月。

【2】付忠蓮淺析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成功(教育)2008年1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lv3qz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