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本科護理論文範文

本科護理論文範文

護理本科學制四年,根據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培養具備人文社科、醫學、預防保健知識、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下面為大家分享了本科護理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本科護理論文範文

摘要:目的調查護理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勝任力現狀,為護理學專業本科教育針對勝任力的培養提供參考依據。方法採用護理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勝任力自評問卷對國內8所醫學院校的527名護理學專業本科畢業生進行調查。

關鍵詞:本科護理畢業論文

近年來,隨着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護理專業本科生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多,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就業難的問題日益突顯[1],護理專業本科畢業生(以下簡稱畢業生)畢業後能否順利進入社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不僅關係到每個學生的前途,還影響到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更關係到我國社會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和經濟發展的持續穩定。因此,加強對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護理專業就業現狀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廣大人民羣眾對健康的需求、對衞生服務的需要越來越高;我國向老齡化社會轉變,從事老人醫學的人才將走俏,保健醫師、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護理專業被教育部、衞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國家緊缺人才專業,應予以重點扶持。世界衞生組織對各成員國衞生人才資源統計結果顯示,許多國家護理人才緊缺。在我國,護士的數量遠遠不夠,醫護比例嚴重失調。按照衞生部要求,我國醫院的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應是1∶4。而目前全國1∶1.61的醫護比例遠遠達不到衞生部的要求,與1∶2.7的國際水平相差很大,與發達國家1∶8.5的比例相差更遠。截止2012年底我國護士總數為249.7萬人,根據衞生部的統計,到2015年我國對護士的需求將增加到286萬人[2],平均年淨增加11.2萬人,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既然用人單位對護士有着大量的需求,學生又為何屢屢反映就業難呢?其實所謂的難是指自己的職業地位、薪資待遇、工們不境等。因為工作性質護士這個職業被外界很多人所歧視,很多人認為“護士只存在於醫院當中,永遠扮演給醫生‘打下手’的角色”;另外一部分學生和家長認為護畢業生的學生就業容易、工作穩定、待遇好,對工作的期望值非常高[3]。這導致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找工作時就顯得無所適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自我認知不到位

畢業生面臨的就業最大的困惑是自我認知不到位自我認知不到位,盲目攀比。由於自我認知不夠、對自己沒有做出正確、合理的評價。很多畢業生覺得自己是本科生,對自己評價過高,自傲自大。自己認知不到位、猶豫不決、當良好的就業機會到來的時候,畢業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機會,導致就業機會喪失;此外自我認知不準確,有的產生自負心理,擇業期望值過高,不願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學校去工作,結果出現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4]。

1.2 就業觀念不正確

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才觀,決定着大學生對擇業的期望、定位和選擇,支配着大學生的擇業行為。許多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都希望所從事的工作大多為大城市、工作環境優、工資薪酬高、工作壓力相對較小、工作福利高,只顧眼前利益,忽視職業發展,以及自身對職業的興趣能力和對職業發展前景的規劃,沒有考慮到社會的真正的需要,不願意深入到艱苦的、基層地區這樣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

1.3 就業目標不明確

目前,很多畢業生就業目標不明確,都期望到大城市、大醫院或者待遇高的體面崗位,而不願意從事社區、康復、老年人護理工作;這造成大城市、大醫院就業擁擠,而基層城鎮、欠發達地區的護士崗位人才缺乏嚴重。

1.4 就業準備不充分

隨着全國各校學生的不斷擴招,護理專業學生的整體素質下降,大學生整體就業準備度不高。很多學生在校時沒有認真學習,理論水平較低,對學校以及學院各種社團組織和各項學生活動不感興趣、不積極,平時參加較少,各方面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鍛鍊,找工作時不自信;另外在校學生極少參與校園宣講會和招聘會、關注並蒐集就業信息,對於撰寫個人簡歷技巧、如何篩選目標就業崗位等缺乏應有的技巧,造成很多畢業生學生就業困難。

2 存在的問題

2.1 護理人才培養模式上存在不足

我國護理教育總體上仍沿用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的護理人才與臨牀實踐的具體要求尚有較大差距。護理專業知識中臨牀護理的知識仍按臨牀分科進行劃分,沒有突出護理的內容和特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單一和課程設置體系不完善。目前護理人才教育大多仍舊採用傳統教學方法,即以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及臨牀見實習3種形式為主。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的傳授,教學形式單一,教學過程中注重自然科學和實踐技術,缺少人文學科的教育,缺乏從整體的角度考慮人才的培養[5]。傳統的大而全、廣而淺、專業方向單一的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從而導致學生的就業困難。

2.2 供求不平衡

一方面醫院、醫療機構、相關單位急需大量護理人才;另一方面畢業生就業形勢卻逐年嚴峻,護理專業就業整體態勢呈現沿海大城市、省級以上大醫院人滿為患, 而西部地區、各省市欠發達地區及城鎮等基層單位無人問津,護理人才缺乏嚴重。而畢業生對此認識不足,一方面畢業生苦於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無法實現個人的價值,把所學知識應用於實踐;另一方面卻有很多崗位無人應聘。此外由於高校教學方法呆板、課程改革落後,培養的畢業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用人單位很難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畢業生,對畢業生表現較冷。以我校近三年畢業生就業去向結構來看,有90%以上的畢業生在省市級以上綜合性或者專科醫院就業,到社區、醫療機構就業的幾乎為零。   2.3 畢業生自身問題

(1)畢業生缺乏就業心理準備。

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心理準備匱乏。一些學生從往屆畢業生了解到,很多醫院招聘都有學習成績要求,認為學業成績是就業成功的關鍵。一心埋頭學習,卻忽略了在校的各種學生活動,無法學會推銷自己的法和策略,忽略了對各種就業信息的收集與分析;也有部分學生把就業成功看成是拉關係、走後門的結果,從而放棄了對專業知識的努力學習,也有部分學生認為就業是學校、學院的事情,把希望寄託在學校就業指導部門和學院相關老師身上。觀念的滯後使得就業更為困難,以上這些均反映了學生在就業心理準備上的匱乏。

(2)畢業生就業期望值過高。

大多數畢業生對於個人擇業標準是傾向於去大城市、東部沿海或省會城市的大醫院以及綜合性醫院就業,個別學生有去基層就業意向或者自主創業。大部分學生在選擇就業時對於單位提供的薪酬待遇、獎金非常看重,因此,工資收入的高低成為了畢業生就業考慮的重要標準,對於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説就更明顯了。

(3)弱勢羣體就業艱難。

在護理行業中,基本不存在性別歧視,弱勢羣體主要是指家庭困難、缺乏自信心,學習成績欠佳,掛科嚴重,或性格內向、人際交流溝通能力差,身材矮小、相貌平平等的學生,近年來尤其是學生身材問題,個別醫院招聘時直接要求報名者身高不能低於多少,這無形中很多學生被擋在了醫院或其他醫療機構的大門外,成為就業困難生。

3 對策

3.1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首先要確定護理人才培養目標,符合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培養具有現代護理知識的臨牀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管理、護理科研人才。優化課程體系,突出專業特色。課程設置結以現代教育觀、護理觀為指導,強化專業培養目標,順應世界護理教育發展的總趨勢的課程體系。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尤其是對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臨牀需求為導向,培養既有豐富專業知識和臨牀技能、又有高尚專業價值觀和良好心理素質、具備自我發展和學習能力、科研能力、溝通能力等新型護理人才[6]。

3.2 鼓勵學生到基層就業

2005年6月我國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提出,從2006年起,國家每年有計劃地選拔一定數量的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就業。國家連續出台了一系列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優惠政策,如“三支一扶、農村特崗教師、大學生村官、免費師範生”等,在這些扶助政策中面向護理類畢業生的甚少。國家應出台更多醫學類畢業生就業的優惠政策,鼓勵畢業生去基層鄉鎮衞生院就業,讓他們能安心穩定地在基層工作;同時制定相應鼓勵政策,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基層醫院在畢業生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上要給予一定的保證,從經濟上支持他們,讓他們從思想上想留在基層,切實維護到基層、農村、社區就業畢業生的合法權益,真正享受到同等社會保障。對於在基層就業並取得突出業績者,提供更多深造的機會和個人發展的空間,以此激勵更多的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施展個人才華,實現個人的價值,並逐步解決城鄉醫療衞生事業發展不平衡的矛盾。

3.3 加強學生就業指導

就業指導不僅需要學校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政策宣傳、充分的各種就業信息、就業渠道如舉辦大型系列招聘會、宣講會、講授求職及面試技巧培訓等服務。更需要學校能夠從學生入學開始進行指導,針對護理專業就業前景和就業壓力並存的特殊性,畢業生存在個人自我認知不清晰、擇業期望值較高、就業觀念不正確、盲目自信等特徵,及時完善他們的就業心理,正確引導就業期望值,知道畢業生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分析出其潛在誤區;通過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聘請專業人士開設講座,用事實説話,介紹目前國家各級醫療單位對護理人才的需求狀況,引導畢業生進行準確自我定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就業觀,明確當前市場的需求與發展,把就業指導貫穿始終,既能讓學生對未來充滿希望和自信,又能讓學生找準自身定位,最終達到他們的職業期望。

3.4 加強學生專業思想教育

畢業生在臨牀實習,進一步接近臨牀加上專業社會地位的消極看法,少數學生對專業發展前途感到茫然等現象,並感受到護士地位低、對工作內容單調、工作環境不好。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專業思想,給學生造成了諸多困惑。教師應重視護理專業的發展並身體力行,讓學生了解護理學科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目前存在不足,在護理學科的不斷髮展和逐漸成熟過程中確立自己的專業責任感、使命感和時代緊迫感。教師要將對學科的深入探索和執著追求的精神、熱忱和感受連同教學內容一起傳遞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專業熱情和共鳴,使學生熱愛專業,立志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和貢獻[7]。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始終將授業與育人融為一體,在育人中教書,在教書中育人,引導學生逐漸轉變思想,形成一個“熱愛專業、努力進取、開拓創新”的氛圍,為護理事業培養出合格人才。

3.5 着力提高畢業生綜合素質

對於護理這個特殊職業來説,“德才兼備”是人才的首要條件,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至關重要;人文素質、良好的人際交流和溝通能力以及在校期間承擔的團學工作經歷、曾獲各種獎學金、獎勵以及英語、計算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些都被用人單位看重。現階段,隨着護理醫療、教學的與國際接軌,用人單位特別是一些省級三甲醫院對於應聘者英語水平也越來越重視。因此,護理畢業生應注重職業道德及身心素質、實踐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提高就業競爭力。用最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接觸社會、適應社會,瞭解就業政策和求職技巧,提高求職就業應該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切實轉變畢業生的就業觀,引導學生正確自我認知,使其正確面對現實,準確就業定位,調整就業期望值,提高其就業能力、增加就業率,對護理行業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jjw7x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