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地方工科院校會計學實踐教學對策論文

地方工科院校會計學實踐教學對策論文

摘要:地方工科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培養人才的目標是為企業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以應用為主要目的,就需要培養的人才具有實踐技能。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傳統會計學教學模式培養的以理論知識為主的人才已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這樣就需要高校針對特定的時代背景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地方工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識別其產生的原因,並尋求切實可行的建議,以期提供參考價值。

地方工科院校會計學實踐教學對策論文

關鍵詞:地方工科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

1地方工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實踐教學基地不足,實習效果難以把握

經濟管理類專業在地方工科院校的地位並不突出,加之高校教育資金有限,學校很難大量投入資金用於會計學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基於此,學校多是尋找用人單位作為會計專業的實習基地。然而此類實習基地一方面需要以其自身的工作為主,另一方面接待的人數眾多,通常不能對前來實習的學生做深入的講解,再加之學校給學生安排的實習時間較短,造成很多學生只能走馬觀花,更有一種旅遊景點的現象。對於實習時間較長的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由於學生人數眾多,學校往往不能直接安排學生進企業實習,只能由學生本人尋找實習企業進行實習,然而學生是否真正進入企業實習,以及在實習企業的學習狀態,學校難以準確判定,對實習的效果無法掌控。

1.2會計專業教師的實踐經驗匱乏

地方工科院校的會計專業教師往往呈現兩種狀態,一種是從事會計專業教學幾十年的老教師,一種是剛走出校門直接計入高校任教的年輕碩士博士。前者對會計理論知識研究較深,但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會計專業知識也在不斷更新,他們對新時代衍生的專業知識卻涉獵較少,對互聯網時代需要的實踐經驗就更少。後者雖然具有較高的學歷背景,但是他們多是從校園到校園,沒有實際工作經驗或是隻有短暫的實習經歷。致使在他們教學的過程中,只是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對於專業實踐知識,由於自身的匱乏而無法給學生講解生動的實例。這樣就很難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就難以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實踐型人才。

1.3實踐課程體系有待完善

很多地方工科院校已經注意到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也有針對性地設置相關課程,但實踐課程體系仍有待改善。目前,地方工科院校開設的實踐課程一般是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方面,而涉及財務管理、審計、税收等的實訓課程較少,各學科相互交叉的綜合訓練就更少。實踐教學基本都是會計模擬實驗,且手工模擬、電算化模擬分開教學,學生通過模擬實驗課程,僅能完成最基本的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過程,而且業務複雜程度低,一旦涉及較為複雜的綜合業務,學生便束手無策。不能滿足新時代背景下企業對會計人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要求。

2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優化對策

2.1設立仿真企業會計模擬實訓室

在高校教育經費緊張,難以拓展實踐教學基地的情況下,可以採取在校內設立仿真企業會計模擬實訓室。按照企業的內部結構設置生產部門、銷售部門、財務部門、管理部門以及企業的開户銀行、税務機關和與企業有業務往來的供應商及客户。為模擬實訓室配備真實企業財務所需的相應設施,如電腦、空白憑證、賬本、模擬用支票、模擬用發票、財務印鑑、印油等等。在實訓課程上,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充當企業的各個部門的一員。由教師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下達模擬任務,包括企業的進銷存、企業的日常業務處理、企業和銀行的對賬、企業向税務機關報税等等,學生根據任務完成業務處理。從原始憑證的取得與填制、到記賬憑證的填制與審核、賬簿的登記及結賬、會計報表的編制、再到外部的對賬與報税等,同時學生可以採用手工和電算化兩種方式建賬,並且學生的崗位可以相互輪換,讓每名學生充分了解企業運轉的流程,以及會計各崗位的日常工作任務。

2.2成立以教師隊伍為主的代理記賬團隊

一方面,成立以教師隊伍為主的代理記賬團隊,彌補一些年輕教師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缺憾,讓教師充分參與實踐活動,以便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實踐;另一方面,代理記賬團隊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機會,而且團隊以教師為主,可以有針對性地向學生傳授知識,並且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

2.3提升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要秉承教師隊伍“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理念。一方面,學校應該着重加強對現有教師隊伍的建設。從學校層面派專業教師深入企業,參與企業的會計核算,進行學科調研。同時,學校要鼓勵專業教師在保證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情況下,多多參與企業的實踐工作中去。鼓勵專業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進行會計專業知識的繼續教育。讓他們及時瞭解會計專業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熱點問題,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以便更好地組織教學。另一方面,如果學校難以引進高端人才專職教學,可以邀請一些實務經驗豐富的企業人士進行實踐教學,或者是給專業教師做報告,加強企業人士和專業教師之間的交流。

2.4優化實踐課程體系的設置

在設置實踐課程體系時,要注重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注意運用遺忘規律。一方面,需要將實訓類課程緊跟着理論課程,讓學生反覆進行強化訓練,掌握所學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強各類實踐課程之間的聯繫,多開設一些綜合類的實訓課程。尤其在互聯網時代,很多基礎的工作將逐步被機器取代,會計專業人才需要的是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技能,這就需要在實踐方面多設置一些加強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課程。

3結束語

地方工科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上以就業為導向,需要滿足企業對會計人才的要求,使學生成為融會計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實踐操作為一體的複合型、通用型和應用型的會計專門人才。而實踐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的養成,這就要求高等院校及其專業教師充分關注實踐教學活動,以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韓志新,鄭紅玲.以就業為導向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才智,2011.

[2]安慧心.大數據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黑龍江科學,2018.

[3]王羣.“互聯網+”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實踐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gz3mg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