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RFID技術在校園網應用研究的論文

RFID技術在校園網應用研究的論文

【摘 要】射頻技術RFID的基本原理是電磁理論。射頻系統的優點是不侷限視線範圍,識別距離比光學系統遠,射頻識別卡可具有讀寫能力,可攜帶大量數據、難偽造和有智能等。本文在重點分析RFID射頻技術的基礎上,探討RFID的通信協議,並重點分析RFID技術在校園網中應用。

RFID技術在校園網應用研究的論文

【關鍵詞】RFID技術;校園網;射頻識別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術是相對較新的自動識別技術,它可以通過非接觸的方式識讀信息,通過感應、無線電波或微波能量進行雙向通信,保密性和抗惡劣環境的能力較強[1]。

射頻識別技術

RFID射頻識別,又稱為感應式電子芯片或感應卡、非接觸卡、電子卷標、電子條形碼等。通過這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作為條形碼的無線版本,應用非常廣泛,如動物芯片、門禁管制、停車場管制、生產線自動化、物料管理等。標籤根據商家種類的不同能儲存從512B~4MB不等的數據。卷標中儲存的數據是由系統的應用和相應的標準決定的。例如,卷標能夠提供產品生產、運輸、存儲情況,也可以辨別機器、動物和個體的身份。卷標還可以連接到數據庫,存儲產品庫存編號、當前位置、狀態、售價、批號的信息。相應的,射頻卷標在讀取數據時不用參照數據庫就可以直接確定代碼的含義[2]。

RFID系統至少包含電子卷標和閲讀器兩部分。電子卷標是射頻識別系統的數據載體,電子卷標由卷標天線和卷標專用芯片組成。依據電子卷標供電方式的不同,電子卷標可以分為有源電子卷標(Active tag)、無源電子卷標(Passive tag)和半無源電子卷標(Semi-passive tag)。有源電子卷標內裝有電池,無源射頻標籤沒有內裝電池,半無源電子卷標(Semi-passive tag)部分依靠電池工作。電子卷標依據頻率的不同可分為低頻電子卷標、高頻電子卷標、超高頻電子卷標和微波電子卷標。依據封裝形式的不同可分為信用卡卷標、線形卷標、紙狀卷標、玻璃管卷標、圓形卷標及特殊用途的異形標籤等。RFID閲讀器(讀寫器)通過天線與RFID電子卷標進行無線通信,可以實現對卷標識別碼和內存數據的讀出或寫入操作。典型的閲讀器包含有高頻模塊(發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單元以及閲讀器天線。

技術的通信協議

RFID技術在標籤的數據格式上與目前國際主流的標準相匹配,這些主流的標準主要包含了以下幾類:EPC、UID、ISO/IEC、AIM以及IP-X等標準所規定的數據格式,其中針對同一種標準也存在着不同的數據編碼格式,如EPC標準中包含了64位、96位以及256位等多種編碼格式。而針對RFID系統的通信協議則包含了無線通信協議與有線通信協議兩種,無線通信協議主要是指電子標籤與讀寫器間的數據傳輸協議,為了保證多個電子標籤與無線讀寫器在通信過程中能夠避免衝突的發生,通常採用ALOHA協議來實現網絡信道的動態分配,並解決了在無線網絡中信息傳輸過程中的“衝突消解”問題。其思想可用於任何無協調關係的標籤共用單一共享信道使用權的應用場合,鑑於多個電子標籤工作在同一頻率,當它們處於同一個讀寫器作用範圍內時,在沒有采取多址訪問控制機制的情況下,當RFID標籤通過無線網絡發送信息時將會產生衝突,並導致信息讀取失敗。因此,一旦RFID系統檢測到信息“衝突”,則立即停止繼續發送數據幀,並且將已發送的數據幀拋棄,而不是繼續傳完它們的幀,因為反正數據幀已遭到破壞。

RFID系統所採用的技術稱為微波反射技術,它基於電子標籤內微波天線的負載阻抗隨儲存的電子數據而變化的特點,來實現對電子標籤內電子數據的讀取。系統的基本工作流程是:識讀器通過發射天線發送一定頻率的射頻信號,當電子標籤進入發射天線工作區域時產生感應電流,電子標籤獲得能量被激活;電子標籤將自身編碼等信息通過卡內置發送天線發送出去;系統接收天線接收到從電子標籤發送來的載波信號,經天線調節器傳送到識讀器,識讀器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和解碼然後送到後台主系統進行相關處理;主系統根據邏輯運算判斷該卡的合法性,針對不同的設定做出相應的處理和控制,發出指令信號控制執行機構動作。在耦合方式(電感-電磁)、通信流程(FDX、HDX、SEQ)、從電子標籤到識讀器的數據傳輸方法(負載調製、反向散射、高次諧波)以及頻率範圍等方面,不同的非接觸傳輸方法有根本的區別,但所有的識讀器在功能原理上,以及由此決定的設計構造上都很相似,所有識讀器均可簡化為高頻接口和控制單元兩個基本模塊。

系統應用體系結構

一般而言,軟件應用系統體系結構的意義在於發現高層的框架以便理解某類系統或其子系統與相關係統的交互作用,並通過在一般化層次下揭示出不同應用系統共享的應用構件,有助於系統的基礎構件和業務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這些構件與子系統是可複用的、便宜的、可修改的,並可確定關鍵的互操作性接口和服務。通過多層應用軟件體系結構,將各種應用作為被共享的服務集合,它是一種跨應用、可重用的服務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各種應用作為組件可集成或者重組生成新的應用。由於具有靈活的可伸縮特性,非常適合於Internet/Intranet上的應用,並將成為應用系統開發的主流基礎平台[3]。由於多層軟件體系結構的層次劃分不是按物理上劃分的,而是從結構邏輯或應用目標來劃分,它可將應用程序和系統中的業務邏輯獨立出來,組成一層或多層。一方面用來簡化和解決複雜的事務處理,同時也通過支持地理位置分散的業務模式,實現業務和數據的快速響應,並通過減少網絡負載,提高運算速度,最大程度地減少前端系統的數據獲取與客户端的維護工作量。由於多層系統應用體系結構具有以下優點。(1)可伸縮性好:可按應用要求部署邏輯層次,易於實現應用擴展。(2)網絡效率高:經過合理的佈局,通過網絡的傳輸數據量大大減少,提高了網絡效率。(3)可管理性強:系統客户基本實現“零維護”,主要管理工作集中在應用邏輯層,業務邏輯的修改對客户層沒有影響。(4)可重用性好。按可提供的服務構築應用,每種服務可以被不同的應用重用。由於採用面向對象的組件構成,進一步增加了系統的可重用性。 技術在校園網中的應用

4.1 RFID在圖書館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局域網連入互聯網的方式非常普遍,基本原理是通過局域網上的服務器共享上網,也就是説局域網上的任何一台計算機經過授權後都可以經由服務器共享上網,當然服務器必須安裝相應的代理服務器軟件或進行相關設置。比如校園網通過光纖連入互聯網,學校內部的電腦可以共享這根光纖上網,光纖局域網內的傳播速率範圍為10~100MB/s[4]。共享上網的速度取決於服務器的帶寬和局域網同時上網電腦的數據流量大小等諸多因素。共享上網是一種間接上網方式,對於服務器的上網方式並沒有嚴格的限制,比如ADSL、DDN專線、光纜上網等都可以。共享上網的一個最大的優越性是充分利用了服務器的網絡帶寬,並且容易管理,還可以節省寶貴的IP地址資源,特別適合於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高校等使用。

學校圖書館管理。學校圖書館管理系統實現圖書編目及維護、圖書和雜誌查詢、借閲查詢、圖書流通、圖書證管理等功能。師生可在網上通過Web瀏覽器進行圖書、期刊的網上檢索(可按書名、著譯者等以及全文檢索),進行圖書、期刊的網上預約和取消預約;還可藉助瀏覽器查詢個人借閲情況,檢索及修改借書證密碼,在網上進行圖書證的掛失和查詢。圖書館是高校重要的資源場所,但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效率卻很低。如館藏文獻資料除了以光學條碼作為辨識碼以外,為了防止圖書被竊,還要在書內粘貼磁條,且在圖書借還時每本都需要翻到貼有條碼的那一頁,給圖書的借還帶來了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採用RFID技術給圖書貼上電子標籤後,借還圖書就免除了消磁及上磁的工作,且能多本圖書同時借還,藉助RFID借還書系統,甚至還能夠實現自助式借還圖書。由於RFID電子標籤具有體積小、放屏蔽效果好、能多標籤同時讀取等優點,還能有效地降低館藏圖書的失竊率。

4.2 RFID在門禁系統中的應用

校園門禁管理,一直是困擾學校的大問題。而很多學校都僅僅依靠門衞等管理人員解決過濾閒雜人員、監督校內貴重物品出入等棘手問題。這種方法往往需要較多人力物力卻存在很多漏洞,比如無法十分有效的準確分辨出非在校人員,控制特定物品的出入等。這就需要開發及運用先進的智能門禁系統。

RFID技術應用於智能門禁系統的.主要優勢有:RFID卡可遠距離讀取、可多卡同時讀取,有效地解決了因校門人流量大而鑑別難的問題;RFID標籤成本較低、ID號唯一、標籤讀取可有效防止屏蔽,用其來作為資產跟蹤,可對資產進行有效監管,並可做到信息記錄無紙化和降低人為因素的效果;RFID卡的應用配合校園綜合管理系統,將會使高校更加安全,管理更加精準可靠。

對於新型門禁系統來説,門禁制度也必須進行調整。如教師的私家車貼有RFID標籤,教師帶有RFID卡;車出校時系統自動檢測車主信息和車輛信息並記錄時間,如一致可放行,如不符,不予放行並報警;假如車主忘帶RFID卡,可輸入放行密碼,如正確可放行。以上制度即為:卡和密碼雙通行制。再如貴重物品出校,當事人可申請出校密碼,密碼由系統隨機產生,並連同帶出物清單一同打印交給當事人,同時申請信息則經過網絡送達至校門的監控微機,由校衞人工檢查,當事人出校時必須交驗本人信息憑證(RFID卡)和密碼單,此時系統自動記錄以備查。

4.3 RFID在校園一卡通系統中的應用

在數字化校園中,將RFID與網絡和信息管理系統相結合,建立起完整的、統一的、資源共享的高校綜合管理系統,可極大地提升高校管理的效率和效度。其中,校園一卡通系統是數字化校園的基礎工程,以校園一卡通系統為平台,實現以人為本,從高校環境、資源到活動的全部數字化管理,將很好的滿足高校數字化建設的需求及目的。基於RFID的校園一卡通系統是以RFID射頻卡為信息載體,適用於校園消費和管理的分佈式系統。在該系統中,RFID卡取代了在學校管理和生活中所使用的多種個人證件和現金支付手段,實現了學籍管理、身份認證、生活消費等多種功能。校園RFID卡的推廣使用將極大地方便學生、教工的生活,減輕攜帶各種證件的煩惱,並可與學校其他信息基礎設施相配合,促進校園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校園RFID卡集:學生證、工作證、身份證、借書證、醫療證、會員證、餐卡、錢包、存摺等於一身,應用範圍可包括:①學生管理:成績單、註冊;②身份認證:圖書館、宿舍樓、實驗室、校醫院、機房;③交費:學費、上機、醫療;④用餐:餐廳、食堂;⑤購物:校超市、教材部;⑥娛樂:俱樂部、體育館;⑦金融:存款、取款、匯款等。

校園一卡通系統的建設面臨部門多、資金流量大,存儲信息量大等問題,但它的使用範圍廣、卡片利用率高,它的成功實施將給校園帶來極大的方便。充分利用RFID電子標籤存儲容量大、讀寫性能好、經久耐用、智能化等特點,可替代傳統的磁卡或IC卡,將高校傳統發放的多種卡集成到一張RFID卡中,加上持卡人綜合信息的共享,可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4.4 RFID在其他系統的應用

校園網設有安全防範系統、電視及廣播音樂系統、智能火災報警系統,使校園環境安全舒適。(1)校園安全防範系統校園安全防範及報警系統是智能校園實現安全管理的重要系統,主要包括電視監控、周界防範、出入口控制、消防報警等。在校園的出人口、周界、車庫以及重要場所設置監視點,電視攝像機的設置及顯示方式與通常的智能建築基本相似。在校園的圍牆上設置主動紅外對射式探測器,防止罪犯由圍牆翻入校園內作案,保證校園內師生們的安全。在校園內設置電子巡更系統,讓保安人員定時定路線對校園內進行巡視,以彌補其他技防手段的不足,及時發現可疑情況,防患於未然。對校園的出入口、重要的儀器設備室進行監視與控制,為學生與教師及保安人員配備不同級別的IC卡,對人員出入校園進行身份鑑別、確認及出人信息登記,並提供人員出入校園信息的登記與查詢功能。在校園的各個樓棟內設置火災報警系統,並與消防控制中心聯動控制,具體設置方法與一般智能建築相似。(2)校園電視及廣播音樂系統校園電視包括有線電視系統、會議視頻系統等。有線電視系統用於校園廣播電視台的廣播,是豐富師生校園生活、為教學服務的重要手段。每個教室至少放置一台電視機(也可以是投影儀),節目來源可以是校園電視台的現場直播或錄像,也可以是自行接收的衞星電視節目,還可以播接城市有線電視系統,作為其主要的節目來源。該系統具有上行控制信號傳輸功能,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直接點播存放在多媒體教學服務器上的視頻信號。

5.結論

RFID作為一項古老而年輕的技術,以其獨特的技術魅力被應用於社會生產和生活很多領域已有較長時間了,但其在中國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隨着成本的下降,性能的提升和標準化的實施,RFID的全面推廣和普遍應用將是不可逆轉的趨勢。RFID將以其自身獨特的技術優勢為高校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作出傑出的貢獻。 [科]

【參考文獻】

[1]饒元,陸淑敏,楊寶剛編著.面向價值鏈的RFID體系架構與企業應用[M].科學出版社,2007.09.

[2]徐維.校園信息化建設中的RFID應用方案[J].孝感學院學報,2009.05:146-147.

[3]楊陽.基於RFID技術的校園一卡通系統安全研究[D].天津大學,2011.11:101-102.

[4]黃爽與UIM(SIM)結合的校園一卡通系統設計與實現[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0.04:92-94.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gwdql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