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創業者精神論文

創業者精神論文

每個人都想創業,擁有自己的事業。那麼你是否擁有創業精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創業者精神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創業者精神論文

當前,在創業活動盛行的美國,創業者主要指創建自己的、新的中小企業的人。然而並不是所有新的中小型企業的業主都是創業者,也並不只有新的中小型企業才可以稱為創業企業。是否為創業企業,重要的不是規模的大小或歷史的久暫,而在於是否具有創業精神。

創業精神包含有多個要素,創新為其核心。創業的含義――資源的重新組合、轉化和創造價值――本身就包含創新。今天的創業,不管是街頭擺攤的生存型創業還是開發新型藥物的機會型創業,其主要驅動力都不會僅僅來源於追求個人獨立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慾望。創業者或者擁有一種新技術、產品或服務,或者找到一種生產現有產品的新方法,或者慧眼發現一塊新市場,或者挖掘出提供一種新資源的辦法。這些活動都屬於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所界定的創新範疇,因為它們為社會提供了新的交易機會。如果社會能夠接受這種創業行為,就表明社會認為新的要素組合比舊的要素組合更有價值。

以創新為核心的創業精神包含三個主體要素:把握機會,甘冒風險,自我超越。以把握機會為基礎的主動性,是創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Entrepreneurship(創業)最初即指創業者與普通僱員的區別在於前者的風險承擔能力;而不斷追求自我超越能夠規避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機會主義陷阱”,從而實現持續發展。

把握機會

創業首先由機會啟動,然而,要敏鋭地把握商業機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於有限理性的存在,創業精神的發揮是受到制約的。從外部而言,創業企業難以獲得及時的信息和原材料,難以開拓營銷渠道和市場。在組織內部,企業縱向和橫向溝通有可能不順暢,信息無法實現充分交流和共享,總部的戰略決策可能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被制定出來,這樣的戰略決策即使是合理的,各個職能部門的內部控制所導致的跨部門管理難度增大,也會使長期發展規劃成為一紙空文。因此,在獲取儘可能充分的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機會把握,就成為創業者的首要任務。

創業初期,領袖的個人力量可以挽狂瀾於既倒。張瑞敏認為“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一般來講,每年的6 至8月是洗衣機銷售的淡季。每到此時,很多廠家就把商場裏的促銷員撤回去。張瑞敏就想:難道天氣越熱、出汗越多,老百姓反而越不洗衣裳?調查發現,不是老百姓不洗衣裳,而是夏天裏5 公斤的洗衣機不實用,既浪費水又浪費電。於是,科研人員很快設計出一種洗衣量只有1.5公斤的小小神童洗衣機,產品很快風靡全國,並出口到日本和韓國。

然而,隨着企業的發展,這種建立在個人基礎上的機會把握意識和能力,便會在更廣闊的市場和更繁多的資源面前捉襟見肘。這時,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統,在制度上保證機會的把握。這包括:機會的發現和判斷、機會的遴選與甄別、機會的準備和實施,以及機會的擴充與優化,進而通過機會的改善與重構,發現新的機會,從而在機會的把握上形成一個正反饋循環。此外,還必須要有制度化、組織化、規範化的運作體系來支撐,才能保證企業長期的可持續性的發展。例如:對機會進行全方位考慮;通過槓桿作用撬動各方面資源;發掘外部力量、獨立研究機構,對機會的識別進行客觀考察和建議等。

甘冒風險

創業過程中,創業者會面臨許多風險,這些風險主要來自以下方面:

內部技術風險。尤其在高新技術領域,創業者和投資者要面臨來自於技術的不確定性。在生物醫藥行業,一個完整的新藥開發過程一般包括基礎研究、臨牀前研究、臨牀研究、新藥生產申請和生產投放共5個階段,整個過程的成功概率僅有0.2%。

內部管理風險。企業的內部管理、戰略規劃、組織結構的合理性至關重要,尤其是核心團隊的合作和共同決策的有效開展程度,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企業的抗衝擊能力和發展能力。

外部市場風險。創業過程中有可能出現“市場失靈”,也就是技術先進的產品或服務,由於市場上某些因素變化而無法得到用户的承認和接納,從而在很長時間內被市場忽視甚至遺棄,面臨的需求曲線偏低。

資本風險。一般來講,資本的策略是“捧大避小”。這是對創業者尤為不利的一個因素,也是風險投資對創業活動至關重要的原因。而且,即便獲得了風險投資,如果創業企業運作不良、前景不佳,或者行業整體發展態勢不利,資本仍然有可能抽身而去,這種例子在2008年的視頻網站、2011年的團購網站行業屢見不鮮。

甘冒風險並不是説創業者必須“主動尋找風險、主動擁抱風險”,而是指要有敢於承擔風險的膽識,善於降低乃至規避風險的能力。

在承擔風險的過程中,要考慮幾個因素。首先,必須測量風險的大小和可能性,以及可能帶來的波動效應。其次,必須考慮為應對風險而能調動的資源數量。一個真正出色的冒險家,是懂得謹慎運用手頭資源的,因為資源永遠是有限的。第三,風險識別和應對系統不應當是建立在個人基礎上,而是組織化、制度化的,否則就很難保證其可持續性。

風險在根本上來源於資產專用性,所引起的潛在損失難以通過縱向一體化的安排來進行規避,長期合約也難以做到完全規避風險。因此必須尋找和利用各種資源,降低專用性資產所面臨的風險;發揮創業者的個人能力,突破“資產專用性壁壘”。同時突破制度、規則的約束,實現邊際創新;排除各種外部干擾,頂住壓力,推動創業活動的前進。

2007年之後,四季沐歌總裁李駿放棄城市優先策略,通過發展鄉鎮二級代理、建立對村級網絡的標準化代理系統,確立了基於農村市場的競爭力,使四季沐歌成為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中國市場的領軍品牌。

自我超越

越是能夠敏鋭發現和把握機會,越是有膽識與能力化解風險,創業者就越有可能落入機會主義陷阱,產生違約、欺詐、損害社會福利甚至觸犯法律的行為。這樣的創業,是不可持續的。比如盛極一時的山寨手機。因此,創業者必須追求自我超越,以規避“機會主義陷阱”。

從本質上講,自我超越的目的就是要追求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戰略選擇。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就必須強調自主創新能力,通過不斷創新,在變化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同時避免或儘可能減少對社會、資源、環境等產生外部性問題的創新活動。這就是可持續創新。從根本上講就是以創新的手段,有效地整合多種資源,從而形成收益的.可持續性。

創業者可以通過以下幾個環節的努力來促進可持續創新:

觀念創新。企業應當鼓勵討論和採用新的經營思想、新的經營理念、新的經營思路,在實踐中形成新的經營方針、新的經營戰略或經營策略。麥肯諮詢在雲南省諮詢行業的競爭中,積極探索運用新觀念來改變當地人羣的思維模式和傳統觀念,成為組織變革領域的領導者。他們發現,當地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對經濟活動的開展產生了不利影響,比如輕鬆的心情、寬鬆的環境、舒適的生活、凡事無所謂的態度,等等。在旅遊產業開發過程中,這些因素已經產生實際的負面作用。因此,麥肯諮詢在改造觀念方面花大力氣,並使客户有更好的體驗和認知。

機制創新。企業需要把各種創新活動制度化,從根本上保證創新活動的進行。這包括從組織、運營機制、企業文化等方面進行規範化。

技術創新。今天的銷售額、利潤、市場份額並不能保證未來的成功。前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總是告誡員工:我們的公司離破產永遠只差18個月。企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增加科技含量,促進產品更新換代,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是技術創新的重要內容,也是現代企業要在激烈競爭中勝出的必然選擇。

營銷創新。如果產品或服務無法銷售出去,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就無從談起。尤其在中國市場,營銷創新是企業在競爭中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渠道、促銷、產品定位、價格和成本等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企業必須根據營銷環境的變化,結合企業自身的資源條件和經營實力,尋求營銷要素在某一方面的突破或變革,並實現和維持市場活動的可持續性,包括良好的客户關係、持續的服務優化等。

此外,從組織層面上,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來改善導致機會主義的環境也是一種較為積極的做法。用組織行為代替個人行為,通過柔性化制度安排,降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達到對機會主義的約束和控制。

只要創業者的自我超越擴展到企業和整個經濟世界中,就能夠成為自動履約機制的前身和基礎,實現創業精神從自發到自覺的昇華。

標籤: 論文 創業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gpep3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