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從索緒爾與薩丕爾的語言觀看語言論文

從索緒爾與薩丕爾的語言觀看語言論文

論文摘要: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是現代語言學的重要奠基者,結構主義的開創者之一。ED,薩丕爾是美國描寫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本文對其語言觀進行闡述,並根據對二者不同語言觀的認知,對其語言觀的貢獻及其侷限試做出分析,並提出自己對語言本質的理解和認識。

從索緒爾與薩丕爾的語言觀看語言論文

論文關鍵詞:語言觀 本質 發展

費爾迪南·德·索緒爾(Ferdiand de sausure,1857—1913),是現代語言學的重要奠基者,結構主義的開創者之一,被後人稱為現代語言學之父。《普通語言學教程》是其代表作,對後世語言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ED,薩丕爾(Sapir,Edward;1884~1939)是美國描寫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其學術活動涉及語言學、人類學等人文學科,尤其在有關“語言與思維”這個重要問題上以著名的“薩丕爾一沃爾夫”假設聞名於世。其代表作為《語言論》。索緒爾的學説理論影響、形成了結構主義的三大流派。而薩丕爾則是其中美國描寫學派的先驅之一,兩位語言學大師在語言的觀念上有相似相同之處,但他們又有各自的研究側重點,確立了自己的語言觀。

19世紀是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興盛時期,索緒爾從瑣碎大量的語料中擺脱出來,致力語言的內在現實,以符號觀作為其語言觀的一個重要支柱,根據符號的關係與特性來認識語言的本質,將其作為語言研究的基本方法,這是他最主要的語言觀。我們稱之為“結構主義語言觀”。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索緒爾把語言看成一個系統,一種整個語言社會的成員必須遵守的規範。這個系統由詞彙、語法和語音等相互聯繫的成分構成。這個系統中的前後成分形成組合關係,不同的成分則可以跟替換的成分之間形成範疇上的聚合關係。索緒爾認為語言符號的本質是靠關係而不是實體存在。

索緒爾的語言思想具有時代性,他通過對語言系統的闡釋提供了一個新的把握世界的方式,這就是結構主義的方法和原則。從結構主義的觀點出發,世界是由各種關係而不是事物構成的,一種因素的本質就其本身而言是沒有意義的,它的意義是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間的關係決定的。索緒爾確立了語言學的研究對象——語言的位置,即語言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中的符號系統。

對於索緒爾理論的侷限,我們應抱有科學的態度。首先,由於視角的單一,其理論不可能涵蓋研究對象的全部現象和性質。索緒爾的語言理論在方法上採取了語言整體第一的原則,在深刻地揭示了語言的符號結構的性質的同時,自然會放棄其他的研究視角,如對語言中的個別要素事實的關注以及語言是動態而非靜態的,相對開放的而非絕對封閉的系統等。另一方面索緒爾理論的侷限是理論目標的侷限,即就語言而研究語言,而放棄了對語言存在本質的追尋,只停留於對語言狀態的把握,放棄對原因的解釋。

美國語言學在傳統上跟歐洲有密切的聯繫,重視對語言的實事求是的描寫。這種特色使美國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又被稱為描寫語言學。薩丕爾從人類學的角度對語言本質做出了獨到的見解。在《語言論》的前言裏,他説:“主要目的在於説明語言是什麼,它怎樣隨着時間和地點而變異;它和人類所關心的其根本問題的關係怎樣,如思維問題、歷史過程的本質、種族、文化、藝術。”薩丕爾給語言下的定義是“語言是純粹人為的、非本能的、憑藉自覺地製造出來的符號系統來傳達觀念、情緒和慾望的方法。”薩丕爾認為:語言是一個社會共同文化的產物,是一種文化功能語言是一套符號系統,是用來表達人們的認知、情感的媒介。薩丕爾不同於一般人的見解是突出了語言文化的功能。

薩丕爾把語言看做是一種文化功能,一套符號系統,前者説明他重視語言的社會性,後者顯示出他與索緒爾在語言系統觀上的不謀而合。他將前人所説的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和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兩種觀點融為了一體。

薩丕爾長期研究語言學和人類文化學的問題,重視語言和文化及思維的聯繫,他認為“現實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覺地建立在人們的語言習慣上”,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會對同一客觀世界提出不同的分析和解釋。並提出“語言影響人類關於現實世界概念系統的形成”這一設想,經他的弟子沃爾夫的發展,形成“薩丕爾一沃爾夫”假設。這項學説引起了相關的爭議。一些人認為這是一種極端的觀點,語言模式決定人們的思維方式,語言結構決定人們的'世界觀,這把人類的認知程序顛倒過來。按此觀點,説一種語言的人就不可能學會另一種語言,或説不同語言的人就不可能協調他們的行動,而這與事實不符。

索緒爾在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基礎上另闢蹊徑,以整體系統的角度研究語言;薩丕爾與索緒爾的語言觀既有相同點,又有自己的發展。除結構主義語言學後,語言學界的流派異彩紛呈,如日內瓦學派、功能主義、倫敦學派、轉換一生成學派等等。這些學派繼承前人研究的成果,發展對語言的認識,使得人們對語言的認知得以豐富全面。從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出發,我們知道事物是普遍聯繫的有機整體,同時又是變化發展的。任何理論作為人類思想和認識的成果都有其侷限性,不同的理論視角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從上文對索緒爾和薩丕爾的語言觀的論述中,我們清楚地看到,語言理論也不例外。各種理論從語言的內部、外部,從心理基礎,從行為反應,從人類學,從文化上等各方各面進行對語言的解讀,也就出現了語言是符號系統;語言是一種心理、生理現象;語言是一種文化現象等等關於語言本質的論斷。面對眾多語言本質的論述,讓人覺得眼花繚亂,語言似乎難以界定,語言的本質似乎難以捉摸。

對語言來講,影響它的因素是多維的。如有文化、社會、心理、民族、歷史等方面,語言如為一個內核,文化等因素便構成了圍繞這個內核並與之以及相互之間交織在一起的複雜的網絡系統。每一個因素參差不齊,每一個因素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並與語言進行着相互影響。所以語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現象,其概念的定義在不同範疇內有不同的體現;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有其各具屬性特點的定義。我們應把語言看成是一個立體的、發展的、開放性的概念。如果要給語言下定義,我們應以哲學的高度,採用歸納的研究方式,總結出它最一般的特性、最重要的屬性。筆者從人類的產生,人腦思維意識的形成及人類社會的發展來思考,認為語言是人類社會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這是語言的本質及基本特徵。人類創造的任何文明都是基於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這是人類生存、前進的動力。人們需要語言,語言才會產生,產生之後發生的對於人類與社會的各種影響應屬於次一個層次或更寬範疇的討論問題。語言學理論的發展幫助我們認清語言的各個方面,有助於我們全面認識語言。人類在發展,語言的研究隨之發展,探索語言本質及特徵的腳步永遠在前進。

參考文獻:

1、[瑞士],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商務印書館,2008年4月,北京第12次印刷

2、朱志平,漢語第二語言教學理論概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3、周慶生,中國語言人類學百年文選,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epl40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