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地理論文三篇

地理論文三篇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地理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可以將多媒體技術有效地運用於地理教學過程中。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地理論文三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地理論文三篇

篇一:德育滲透的初中地理教學實踐

摘要

當今社會,隨着我國的社會市場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蒸蒸日上。根據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對部分初中的地理教學情況的調查顯示,目前初中地理教學實效不如人意。隨着新課改的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插入德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德育,就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把一些思想道德素質知識傳遞給學生。

關鍵詞

德育;初中地理教學;實踐分析

初中階段是學生品德形成和三觀樹立的關鍵時期,但是大部分教師都比較注重才智的培養,卻忽視了品德的教育。所以我們除了對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傳遞,還應該進行思想道德的培養。本文就從以下幾方面探討淺談初中地理老師應該如何把德育滲透到教學中去。

一、做好言傳身教,從生活中小事做起

韓愈《師説》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這句話用現代文來理解就是“教師,是指能夠為學生傳授道理、教授學業並能解答疑難困惑的人”。而這句話將“傳道”放在了第一位,可見“傳道”是為師者的首要目標。古語還有云“為業師易,為人師難”,也能看出對為師者而言,“立德樹人”也是最難以實現的一個目標。教師作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做好德育知識的傳達首先自己就應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做起。這就需要我們的初中地理老師能夠端正工作態度,保持工作熱情,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面對學生,從而能夠潛移默化地來影響學生,有利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顯而易見的是,這樣持續下去,學生不僅能夠在我們的初中地理教師的幫助之下學到豐富的地理知識,還能夠擁有美好的人格,這其實是學生人生中一筆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

二、挖掘地理教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初中地理教材分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兩部分,主要認識不同國家和區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初中地理教材具備自然科學以及社會科學的特點,也藴含了豐富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所以我們初中地理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教材,真正掌握教材內容,從而尋找其中暗含的德育知識,在進行地理教學的時候就很自然地去傳遞其中的德育知識。例如,魯教版六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圖》部分,知識難度比較大,但是這是學生認識地理的第一步,在學會認識地球儀、學會地球如何運動、學會如何看地圖辨方向的過程中,還要讓學生知道人類探索地球的過程是漫長而曲折的,要學會面對困難要堅持的心理品質;知道世界有多大有多美,要樹立努力學習走出去看世界的遠大理想;知道小組合作討論後能破解難點,要形成團結同學友愛互助的美好品德。再如,六年級下冊是世界地理,學習世界主要的國家和地區。通過學習《印度》《中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等國家和地區,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堅持社會主義,堅持黨的領導才有了我們幸福安定的生活。通過學習《日本》《歐洲西部》《美國》等發達經濟體,養成學生尊重科學的態度,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世界。最重要的是地理教材還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我們地球的現狀,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我們地球和大自然已經不能被瞎折騰了,很多非可再生資源被浪費掉就不會出現了,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們必須要行動起來,從而來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以及思想道德素質。

三、創新地理教學模式,完成德育的滲透教學

1.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進行教學21世紀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猛發展,但是自然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破壞,土壤、水、空氣污染等問題突出,從而導致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緊張。隨着人類和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觀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尊重敬畏自然的重要性。我們在進行地理教學時,也應該做到把初中地理的理論知識與地理區域的實際相結合。例如,在講到《水資源》一節時,涉及到水污染及其治理的問題,學生身邊就會有很多的案例。我們周村當地最典型的就是“孝婦河濕地公園”建設和“文昌湖旅遊度假區”水庫治理。教師通過治理前後圖片、視頻對比觀察變化,有條件的學校甚至會帶領學生進行實地勘察。通過蒐集材料、現場觀察和合作探究等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有意識的去愛護自己身邊的自然環境,樹立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懂得用法制觀念保護身邊的環境,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真正做到把德育滲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去。這樣做的目的是在提高學生的初中地理成績之外,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

2.運用比較法來進行教學初中的地理教材涉及到不同的區域和國家,在這不同區域和國家之間或者相同的區域的不同地區之間地理特徵既有其共通之處,又有很大不同。所以在通過比較地理知識的同時,挖掘其中藴含的德育知識,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例如,我國和印度相比而言,兩國的相同點則是都是人口大國。但是印度可以用來耕地的土地的面積比我國多出很多,糧食種植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都比我國優越。但是印度的糧食總產量不到我們國家的糧食總產量的二分之一。197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比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低,但是現在已經被我國趕超。我們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我國的進步,讓學生的愛國之心更加熾熱,為祖國感到驕傲自豪。

3.開展初中地理課外活動,保障德育進行滲透俗話説,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們教師還可以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通過實地瞭解身邊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特點,在實踐中進行德育滲透。如我們學生經常參加到當地回族社區慰問老人的活動,通過向爺爺奶奶們瞭解回族風俗習慣,我們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學會尊重各民族習慣,樹立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的意識。這些是在學校內課堂教學學習理論知識是領略不到的。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比較有趣的地理實踐活動,吸引學生主動參加,如組織學生進行研學旅行,平時利用週末就近去周村古商城、蒲松齡故居、範公祠等景區進行人文地理考查,假期可去周邊的齊山、魯山等景區進行自然地理考查。並將所見所聞用視頻、圖片或PPT等形式記錄下來,形成用地理科學的眼光看世界的心理品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着我國的社會市場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新課標提出初中地理教學必須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導相應的地理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環境保護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所以我們的教師應該做好帶頭作用,從生活中小事做起;挖掘地理教材,尋找其中暗含的德育知識;創新地理教學模式,完成德育的滲透教學。

篇二:高中地理教學的現狀探索

在素質教育中,各門學科都應該受到重視,各學科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正確對待每一門課,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素質,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地理是高中的一門基礎課,但是,在眾多的高中學習科目中,地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長期以來,地理被放到了副科的位置之上,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在平時,應該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語數外、理化生的學習之上,地理學習不重要,也不需要深入理解,只要在考試之前結合課本簡單看看,記住相關的內容就可以了。即使學不會地理也沒有關係。由於學生對地理學習存在着誤區,導致學生們在地理課堂上表現不積極,地理課堂的教學氣氛沉悶,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不高。

地理是一門重要的學科,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首先自己要認識到地理學習的重要性,擺在地理教學的位置。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向學生逐步滲透地理學習的重要性,綜合採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地理教學工作,以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

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組織課堂教學,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呢?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學實踐,談談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舉措。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低的原因。

(一)教學方法單一。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過分注重“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不能做到“教”和“學”的有機結合。這種“重知識傳授”,輕“學生能力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更不能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單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到厭倦、乏味,學生在課堂上不能集中精力聽教師講課,自然不會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對地理學習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

一直以來,許多學生和家長都地理學習都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他們認為,地理學習不重要,沒有給予學習地理的充足時間。及時在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時,他們也是根據教材和教師的講解進行進行機械記憶,不能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進行知識的學習,由於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導致地理學習的效率低下。

(三)學生的認知及思維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地理知識包括的內容廣泛,有些地理知識比較抽象。由於高中生的生活閲歷有限,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也沒有發展成熟,在學習地理時,對於一些不熟悉,尤其是抽象的地理知識難以理解,在地理學習上遇到了攔路虎,削弱了他們地理學習的興趣,影響力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

(一)運用直觀教學法進行地理課堂教學。

高中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對於形象的事物他們最感興趣,印象也更深刻。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運用直觀教學法,以便於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地理課上,教師可以使用地理圖冊、地理掛圖、圖片、實物等為學生再現地理現象,進行直觀教學。通過直觀教學教學,能夠讓學生從生動形象的畫面中獲得感性認識,學生對感性認識進行處理加工之後,最終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形成理性認識。運用直觀教學法進行教學時,還可以把問題深入淺出的為學生講解清楚,學生在理解知識時會感到更容易,教師講解起來也更加方便,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地理課堂教學。

多媒體技術是輔助課堂教學的先進手段,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進行地理教學時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把地理場景更加生動、形象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讓學生感到興奮,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多媒體技術能夠把教學內容以豐富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由於多種展示形式相結合,學生感到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教學內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學習《地球的公轉》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把“地球繞日運動”、“太陽光照射地球示意圖”等製作成多媒體課件。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能夠把眾多的信息生動、有序的展示給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輕鬆,興趣更濃。

(三)理論聯繫實際。

地理是一門實用的課程,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身邊的許多地方都要用到地理知識。單純按照課本講解地理教學內容,就會使地理課堂變得空洞,脱離實際。在地理教學中,做到理論聯繫實際,既能夠幫助學生輕鬆理解地理知識,又能夠促使學生把所學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為了更好地做到地理知識的學習和生活實際相結合,教師就要深入研究教材,從中挖掘出地理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有聯繫的部分。在平時,教師還要多讀書看報,關心時政熱點,以豐富自己的知識,以便於把教學內容和生活更好地結合起來。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手段豐富多樣,每種教學手段都有着自身的優勢,我們不能單純的評定哪種教學手段的優劣。只要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就是有效的。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要找到當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問題尋找解決對策。只有找到正確的教學方法,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從而構建出高效的課堂。我相信,只要教師不斷努力,一定能夠發揮出教育在學生髮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篇三:信息化教育下初中地理教學的運用

摘要

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育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初中地理佔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相對而言對於信息化教學來講能夠實現信息多媒體化、學習資源共享化和自主學習個性化的特徵。將信息化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學中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

信息化教育;初中地理教學;具體應用

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當前教學逐漸進入到信息化時代發展中。打破傳統教學黑板知識傳授的方式,進而轉向為互動式的多媒體教學中。另外,將原始抽象化的文字表述向具體圖文並茂的方式轉化。在教學工具上將多媒體融入其中,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將針對信息化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進行鍼對性的探討。

一、信息化教學的特點

(一)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對於多媒體而言,信息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信息表現形式,能夠將信息學、心理學和傳播學結合起來,是一種綜合性的傳播媒體。將圖像、文字以及動畫等結合為一體,運用優雅的文字以及生動的畫面吸引學生,進而產生較強的衝擊力,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之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在初中地理教學“海陸變遷”這一部分內容的講解過程中,可以做相關的課件,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清晰地瞭解海陸變遷的過程,還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在傳統教學方法下,都是由老師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進行仔細分析。這樣的教學方式將教材內容全部搬到課堂中,沒有創新意識。因此,在新的教學形勢下,老師應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學會創新,進而能夠掌握到全面的地理知識。在講述“中國的行政區劃”這部分內容時,應將民族以及山脈和高原盆地等結合在一起,將製作後的課件運用在服務器上進行教學。這樣的方式能夠將重、難點進行區分,學生能夠有選擇性地進行學習。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對老師的恐慌心理能夠全部消除,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的發揮,不僅能夠使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探討,還能與老師進行探討,形成一種交互式學習。

二、信息化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運用動態模擬方式將教學重點進行闡述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對於地理現象來講具有較強的空間感,運用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難性。將多媒體運用其中,能夠實現模擬動態的過程,學生能夠對一些地理現象擁有更為直觀的瞭解以及掌握。例如,針對“地球板塊運動”這部分內容進行講解時,將多媒體融入其中,能夠將地球板塊運動過程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的方式學生在理解時較為輕鬆。對於教學課件製作時,老師應突出難點以及重點,這樣的方式能夠方便學生的目標性學習。

(二)加強對老師綜合素質的培養

在地理教學中,應加強對老師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老師應具有創新精神。在現代教學技術全面掌握的情況下,應對知識儲備進行全面的改善。另外,在實際教學中應更新教學觀念,學校應加強對老師課件製作技術的綜合性培訓,同時還應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以及溝通,對於教學課堂中的難點問題應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

(三)體現其輔助性作用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對於老師而言應具有正確的多媒體觀念。與傳統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在實際運用中應堅持適度的原則。將教學方式進行全面的結合,進而才能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同時還能提高教學質量。另外,一些老師在運用信息化教學中,過度將信息化手段誇大,整節課都用多媒體進行展現。利用多媒體教學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因此應強調其輔助性。例如對於世界氣候類型以及河流徑流的流量與變化等內容進行學習時,也能夠運用數據分析以及圖表製作功能,融入教學實踐中,進而起到輔助性作用。總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老師應提高自身的理論化素養,將信息化教學融入地理教學中,不僅提高課堂效率,還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對於信息化教學手段而言不能將教學中的所有問題全部解決,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就整體而言多媒體教學處於一種輔助性地位,進而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全面的消化,同時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夏紀玲.優化初中地理教學的信息化,提升教學效率[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4):116.

[2]趙萍.淺析新課標下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學[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0(7):47.

[3]駱秦俐,陳小冬.“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學”課題探討[J].地理教育,2013(3):29.

標籤: 論文 地理 三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9rgwq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