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鋼鐵產業國內轉移的途徑和動因規律論文

鋼鐵產業國內轉移的途徑和動因規律論文

伴隨鋼鐵消費量和消費區域的不斷擴大,20世紀初,在鹽湖地區又興起許多新鋼鐵工業中心,如芝加哥、克利夫蘭、底特律和布法羅等,北部大西洋沿岸作為全國最大的鋼鐵消費區,也建成大規模鋼鐵廠。二戰之後,鋼鐵工業向沿湖、沿海的消費區如芝加哥和大西洋沿岸集中,匹茲堡地區的中心地位大大削弱。原因是:一是煤和鐵礦石可利用廉價水運,並有低運價優惠,而鋼鐵運價卻很高。二是戰後蘇必利爾湖區富礦大減,從加拿大、委內瑞拉等進口優質廉價鐵礦石日益增加。三是鍊鋼中消費的大量廢鋼資源主要來自消費區。20世紀60年代之後,消費區小鋼廠利用廢鋼資源運用電弧煉熔鍊、連鑄機鑄坯等工藝鍊鋼成為美國鋼鐵工業一大特色,對於平衡鋼鐵工業佈局起到重要作用。至20世紀末21世紀初,美國前五大產鋼州均集中於東北部五大湖和大西洋沿岸地區,分別是俄亥俄、印第安納、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和伊利諾伊州。

鋼鐵產業國內轉移的途徑和動因規律論文

從美國鋼鐵工業國內轉移歷程來看,其分佈從靠近資源地型逐漸向臨海和臨消費地轉變;充分利用水運條件,沿海、沿湖、沿河建大廠。鋼鐵工業的資源密集、規模經濟等特點決定了其產業轉移方向,形成了向臨海、臨消費地集聚,這不但有利於企業實現規模經濟,也利於提高產業競爭力。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美國鋼鐵工業以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為骨幹,但是以廢鋼為主要原料的電爐小廠發展迅速,其流程短,在經濟效益上遠高於傳統長流程大型鋼鐵廠,其發展對於鋼鐵工業國內轉移意義重大。

近代日本鋼鐵工業發展初期主要依據自身原料、燃料供應佈局。日本現代鋼鐵工業標誌的八幡制鐵所,為原、燃料運輸方便,選擇臨海區域建立工廠。1907年在北海道室蘭,建起了以北海道石狩煤田煉焦煤為依託的另一原料導向大型鋼鐵企業。1930年之後,日本鋼鐵工業佈局呈現消費地導向。二戰期間,日本軍事工業對鋼鐵需求激增,相繼在鋼鐵主要消費地的阪神、京浜等工業區內建設新的鋼鐵聯合企業,並利用國外原料及燃料。二戰後鋼鐵需求以及國外原料來源都發生很大變化,進一步促進鋼鐵工業向臨近工業區域中的消費市場轉移。50年代以後,鐵礦石、煉焦煤國外依存度漸強,其海外依存度均接近100%,主要依賴澳洲和美洲國家進口,這導致日本鋼鐵工業呈現臨海集聚傾向。20世紀70年代以來,伴隨石油危機和日元升值,日本鋼企國際競爭力下降,開始關閉工廠、收縮戰線,空間結構上越發集中於大城市圈和周邊地區。大型聯合鋼企利用大型專用船舶運進煤炭、鐵礦石等原料,並配置臨海工廠等。目前,日本鋼鐵廠集中分佈於太平洋海岸帶狀工業區內,形成長達1000公里的沿海鋼鐵工業帶,原料、燃料全靠海外市場供給,而產品主要用於出口。這是典型的臨海鋼鐵工業分佈。從日本鋼鐵工業國內轉移歷程來看,其空間分佈最初是以原料導向型的八幡、釜石、室蘭向消費導向的大都市區、大工業區及其周圍地區的千葉、水島、加古川、名古屋等地區集中。此後,伴隨原料、燃料供應結構之變化,開始呈現典型的臨海工業集聚。發揮島國優勢,充分利用海運和港灣條件,進行填海造地,建設臨海鋼鐵基地。

英國和德國作為傳統鋼鐵工業強國,其鋼鐵工業轉移路徑亦有突出特點。對英國而言,20世紀以來,其生產單位迅速減少,但平均規模顯著增大;在20世紀以前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老鋼鐵工業區內,分散性佈局明顯地趨於集中,形成了與新建四大深水碼頭緊密相連的六大生產基地。鋼鐵冶煉逐漸靠近沿海和主要消費區,國內各地區的鋼鐵產量佔全國的比重發生明顯變化。對德國而言,鋼鐵工業佈局以內地為主,集中於少數交通便利的煤鐵原料基地和鋼鐵消費區,如萊茵—魯爾工業區。同時,內河航運發達,保證了原燃料物流之暢通。沿海有所發展,但比重不大,主要集中在漢堡等港口城市。可見,鐵礦石產地是德國鋼鐵工業佈局的重要條件。

發達國家國內產業轉移原因

鋼鐵工業國內轉移影響因素眾多,既有產業轉移普適因素,亦有鋼鐵產業特有動因;包括市場因素和政府因素等。

市場因素。市場自發下的產業轉移是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依據市場環境變化,以投資和合約等方式改變產能佈局。市場因素包括原料燃料供給、交通運輸條件、市場需求變動以及承接地區工業基礎等。鋼鐵工業生產需要耗費大量資源和能源,其中最主要的是鐵礦石和動力燃料。擁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鐵礦石資源是鋼鐵工業發展的前提條件。鐵礦石資源儲量、品位、開採條件和所處經濟地理位置均會影響鋼鐵工業佈局與轉移。同時,鋼鐵冶煉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鋼鐵工業燃料,經歷了木炭、無煙煤、焦炭、重油、天然氣、煤粉和電力等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燃料動力因素對鋼鐵工業轉移之影響各異;然而總體趨勢是對鋼鐵工業轉移的吸引力逐步減小。從前述路徑分析看,發達國家鋼鐵工業發展早期,主要進行原燃料導向的轉移;伴隨交通運輸條件之改善,原燃料佈局吸引力減弱,而向消費區域轉移。值得一提的是,二戰之後鋼鐵需求以及原燃料來源變化很大。以日本為例,鐵礦石和煉焦煤國外依存日益增強,甚至接近100%;進口原、燃料的來源發生較大變化,開始主要依賴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等國,導致其鋼鐵工業向臨海區域轉移。

鋼鐵工業的原燃料和產品運輸量均較大,通常每噸鋼鐵產品所需場內外運量為20噸,其中場外運輸量為約5-7噸。①所以,各區域交通運輸條件之變動往往會引發鋼鐵工業轉移。無論是新建投資抑或改擴建投資,在其他條件相同前提下,往往由於交通運輸條件差異而影響佈局選擇。一個年產能為600萬噸的鋼鐵聯合企業,年運量達3000萬噸。②鋼鐵生產需要可靠的原、燃料供應,同時其產品數量大、用途廣、需求地區多;均對交通運輸條件提出較高要求。例如美國城市匹茲堡之所以成為美國鋼鐵工業中心,與其便捷的交通運輸條件密不可分。由上文可知,匹茲堡地區地處五大湖區域,能通過五大湖和內河航運廉價購入原燃料。此外,緊鄰大西洋沿岸工業區,陸路交通十分發達,可滿足周邊鋼鐵需求。

鋼鐵是工業發展之基礎,其產品用途甚廣。前述轉移路徑分析表明,二戰以來,消費區域對鋼鐵工業轉移之影響愈加突出。其中包含兩層涵義:一是伴隨技術經濟條件之變化,鋼鐵企業出現了由原燃料佈局導向向消費地導向演進之趨勢;二是鋼鐵工業從傳統消費區向新興消費區的轉移。鋼鐵企業配置於消費地好處頗多:一是鋼材品種、規格眾多,大規模運輸難度大,且單位運費遠高於煤炭、鐵礦石。例如煤每噸公里運費為1.04美元,鐵礦石為0.7美元,而鋼材為3.06美元。[7]不難得出,鋼鐵企業消費地導向的轉移有利於降低成本。二是接近消費區域利於及時按照需求調整鋼材品種規格,創新鋼材品種,與用户建立緊密聯繫,拓展銷售市場。三是鋼鐵消費區的機械工業普遍發達,有大量廢鋼資源可利用,特別對於大量使用廢鋼資源的電爐鋼廠而言,等於靠近原料佈局。4.承接地區工業基礎承接地區的一定工業基礎是鋼鐵工業國內轉移之促進因素。鋼鐵工業特別是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佔地面積大,耗水量大,因此用地用水等工業基礎條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鋼鐵聯合企業的微觀配置。以日本為例,該國山地眾多,地形複雜,沿海人口密度大。鋼鐵企業綜合考慮原燃料和消費地便利,在臨海利用填海造地配置大型鋼鐵廠。鹿島地區是茨城縣綜合開發振興計劃中臨海工業地帶造成計劃的指定地域,同時能夠提供廣闊用地與豐富用水,以及通過公共投資先行進行了港口建設,加之臨近重要消費地京浜地區,因此住友金屬工業在鹿島建設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除此之外,區域基礎設施條件如交通、通訊、教育、醫療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鋼鐵企業在該區域佈局。

政府因素。政府調控下的產業轉移是政府從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戰略目標出發,通過政策手段引導產業在區域間轉移。按照行政等級,可分成國家政策和地區政策。國家政策對鋼鐵工業國內轉移的影響體現在產業發展政策、區域發展政策和環境保護政策方面。從發達國家政策實踐看,其國家政策目標多是保護本國鋼鐵工業、支持鋼鐵工業發展,鋼鐵工業國內轉移政策也服務於上述目標,即將鋼鐵工業轉移至最大限度滿足需求和長遠發展之地區;當然,這一目標也符合國家經濟安全之要求。同時,各區域亦會制定相關鋼鐵工業發展政策,以提升本地工業競爭力和經濟發展水平。以主要國家和地區具體政策説明。

上述國家政策中,產業發展政策一般包括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產業區位和產業技術政策,其中鋼鐵工業區位政策(或佈局調整政策)將直接導致國內轉移。區域發展政策是針對區域發展的目標和問題採取的特定政策,旨在促進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其中涉及該區域鋼鐵工業發展之政策亦會間接影響一國鋼鐵工業佈局。環境保護政策則會對鋼鐵等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污染行業的區域佈局做出嚴格限定,從而影響鋼鐵工業轉移。英國工業發展始終存在不同產業和地區之間的不均衡發展問題。為緩和這些矛盾,英國於1934年首次頒佈工業佈局法案,將由於鋼鐵工業衰退而造成經濟蕭條最嚴重的南威爾士等四個地區列為特別區(後稱發展區),為其工業振興提供了多種援助。特別區內工業受到種種優惠,而對非特別區則通過准入控制等措施來限制工業發展,倫敦地區尤甚。戰後,鋼鐵界一直考慮在泰晤士河畔興建大型聯合企業,限於工業佈局政策,這一目標始終未實現。時至今日,英國鋼鐵工業始終難以越出發展區範圍,官方政策影響可見一斑。經過“傾斜生產方式”計劃和“鋼鐵合理化”計劃的制訂實施,至20世紀70年代,日本鋼鐵工業已與美蘇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然而高速發展也暴露了一系列問題,其中污染問題首當其衝。因而日本政府制定了“工業重新佈局計劃”。也就是國家統一調配、勘探地點,並由國家貸款和實行經濟補貼,將分佈在市區內的某些公害嚴重的工廠或由於用地等原因擴大再生產有困難的工廠,遷往郊區或沿海地域,形成新的組合。在美國鋼鐵工業佈局政策中,並不特別強調接近原燃料基地因素之響,而對物流和消費因素的吸引作用予以較強關注。早在20世紀初,為適應開發蘇必利爾湖大鐵礦和五大湖沿岸工業發展需要,政府開鑿了聯結五大湖以及溝通五大湖與密西西比河的運河,使兩大水系連成一體,利於五大湖區域鋼鐵工業生產和物流。20年代,國會制定運輸法,對內河運輸採取扶植保護政策。此後,國家不斷增加維護和擴建航道的投資,全部負擔內河航運公司所用航道的建設、改善和保養費用,並給以內河航運種種税收優待等。

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對鋼鐵企業在土地使用、供水用電、物流交通等方面影響很大。20世紀60年代起,日本先後制定了“工業整備特別地域整備法”、“新產業都市建設促進法”等,指定特定地域進行綜合開發。像水島、鹿島等均為上述規劃的指定區域,享受到諸多政策優惠,可以取得所需廣闊用地,因而逐漸成長為日本最大的鋼鐵工業配置區域。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使美國經濟陷入困境。從羅斯福推行“新政”開始,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快落後地區經濟發展。30年代依法成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負責領導、組織和管理田納西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綜合開發。密西西比河流域開發擴展五大湖鋼鐵工業中心的輻射範圍,也促進美國鋼鐵工業向南轉移。20世紀60年代美國政府頒佈“阿巴拉契亞區域開發法”,成立了阿巴拉契亞區域委員會,提供各種技術和社會信息服務,進行人力資源培訓,幫助其進行結構調整。該區域周邊印第安納州和西弗吉尼亞州均受益,並逐漸成長為美國的主要鋼鐵產區。通過財政金融手段支持節能環保技術開發是鋼鐵工業環保政策主要方面。因國內區域間技術壁壘較小,這並非造成鋼鐵工業國內轉移的主要原因。但環境保護政策對各區域排污標準和污染行業區位分佈做出嚴格限定,從而影響鋼鐵工業國內轉移。

20世紀60年代起,日本製定“國土綜合開發法”,將環境保護、產業佈局調整和國土資源開發有機統一。日本國土規劃中最大限度考慮了環境整治問題,通過國土規劃調整產業空間佈局和優化產業區域結構,將環境事故限制在局部範圍內,有效控制環境污染之擴散。[8]此基礎上,70年代制定實施“工業重新佈局計劃”,將位於市區的鋼鐵工廠向郊區和沿海轉移。20世紀70年代,美國先後制定“清潔空氣法”和“清潔水法”,對各州排污標準進行了差別性嚴格限定,極大影響了鋼鐵工業佈局。80年代初,美國開始實行排污權交易政策,該政策規定了一定區域排污總量限額,並將限額分解到各企業,企業間可以進行排污量交易。該交易還規定在環境質量未達標地區,沒一樁交易要承擔削減排污量10%到20%的義務。[9]環保法案的出台增加了鋼鐵工業成本。20世紀70年代美國鋼鐵企業將其投資的10%-20%用於污染控制。一些資本有限的中小企業由於達不到法定污染排放標準而被迫關閉,鑄造行業僅1968-1974年間就有超過400家中小企業倒閉[10],鋼鐵工業市場結構和區域結構大大改變。

從美日等國政策實踐看,其州(縣)亦會制定相關政策規劃,提供用地、投資、税費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便利條件,以支持本地鋼鐵工業發展,其中包括綜合性規劃中的鋼鐵工業部分、鋼鐵工業專項政策以及針對重點鋼鐵企業的優惠政策等。首先,鋼鐵工業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茨城縣先後制定“茨城縣綜合開發計劃”和“茨城縣綜合振興計劃”,其中在1960年完成了“鹿島灘沿岸地域綜合開發計劃”亦即“臨海工業基地造成計劃”。在此計劃指引下,鹿島地區逐漸成長為日本鋼鐵工業配置的核心區域。此外,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於2003年出台經濟刺激計劃,向本地產業共提供28億美元的貸款、贈款和擔保,並向以製造業為主的傳統產業提供資源和財力,使其獲得新技術以提高生產力。作為全美主要產鋼州,這一刺激計劃給衰退的鋼鐵工業注入了活力。其次,美國主要產鋼州均對鋼鐵工業進行扶持。俄亥俄州制定實施了旨在支持本州鋼鐵工業發展的“鋼鐵發展行動”,對鋼鐵工業進行直接貸款或貸款擔保,設立企業債券基金,實施基礎設施贈款,並對鋼鐵產業培訓進行撥款。印第安納州政府提供鋼鐵工業諮詢服務。賓夕法尼亞州設立可替代能源基金以及鋼鐵產品購買法案等。以上措施均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該區域鋼鐵工業。最後,美國主要產鋼州對重點鋼鐵企業進行扶植。如印第安納州和肯塔基州向AK鋼鐵公司提供一攬子刺激措施等。

對中國的啟示

作為目前世界最活躍的經濟體之一,中國鋼鐵產業轉移不論對中國自身抑或世界均有較大影響。由表1,東北地區粗鋼產量佔全國之比由1950年的80.36%降至2007年的10.58;同期,華北由12.87%升至33.78%,華東由4.13%升至31.36%。不難得出,鋼鐵工業在中國範圍內發生了較顯著的區域產業轉移。特別的,近年來,中國鋼鐵工業佈局已經明顯從內陸資源指向型轉向沿海消費指向型佈局。[11]但是鋼鐵工業空間結構仍存在較大問題,如周維富(2005)認為,中國鋼鐵工業佈局存在三重錯位。一是地區分佈與資源分佈錯位,二是地區分佈與市場需求錯位,三是地區分佈與國家發展錯位。[12]可見,中國鋼鐵工業國內轉移仍舊任重道遠。

立足資源,因地制宜。分析有關國家發展鋼鐵工業的歷程,但凡發展速度比較快或者產量增長比較穩定並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國家,無不根據不同資源和條件、因地制宜發展本國鋼鐵工業、組織鋼鐵工業轉移。日本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與美蘇鼎足而立;但從資源角度,與美蘇相比,日本是名副其實“資源小國”。日本的鐵礦石几乎為零,煉焦煤儲量也很小。這是日本發展鋼鐵工業的首要不利條件。但是,日本從國內資源貧乏的現實出發,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島國海運方便、造船工業發達、勞動力資源豐富等優勢,國家大力扶植鋼鐵工業,戰後實行三次“合理化”計劃,與原料出口國訂立長期合同,用現代化大型高效設備武裝鋼鐵工業。為了充分利用海運條件,在沿海港口或通過填海造陸興建大型鋼鐵廠,這樣便形成了沿海設廠這一具有典型性的鋼鐵工業佈局形式,給日本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果。對中國而言,其鋼鐵工業是“鐵礦石進口”與“煤電耐材國內供應”的資源供應格局。這比日本情況更為複雜,因此日本模式只可借鑑,不能複製。然而目前中國鋼鐵工業轉移取向卻是單邊主義的,即大型鋼鐵集團全部分佈或計劃分佈在沿海地區,寶鋼、首鋼、河北鋼鐵集團、山東鋼鐵集團等均在謀求向沿海轉移。綜合分析資源分佈和市場需求,選擇運用“城市周邊型”和“海港工業帶”模式,避免鋼鐵工業轉移的單邊主義,是未來鋼鐵工業國內轉移的總體思路。

利用水運,沿河沿海。充分利用水運,沿河沿海建廠,有利於改善鋼鐵工業佈局,降低成本。美國利用東西面向大洋和五大湖、密西西比河縱貫南北的.有利條件,結合國內煤鐵資源分佈特點,沿海、沿湖、沿河建大型工廠,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區大力發展鋼鐵工業,使水運優越性得到充分發揮,形成美國鋼鐵工業佈局一大特點。原燃料運入和產品輸出都儘量利用水運或水陸聯運,運費低廉,有利於降低工業產品成本。因此,在美國鋼鐵工業佈局過程中,並不特別強調接近原料和燃料基地因素的影響,而對運輸因素和消費市場的吸引作用予以較大的注意。日本從國內資源貧乏現實出發,充分發揮島國和造船工業發達優勢,化不利為有利,在沿海港口或通過填海造地建立大型鋼鐵廠。特別是六十年代以來,日本一面對原有工業基地實行全面技術改造,一面在便於原燃料輸入和產品輸出的沿海地帶,大力新建現代化大型工業基地,使鋼鐵產量和工業產值成倍增長。大型運礦船可直接開進鋼鐵廠的原料碼頭,而鋼鐵產品也直接從工廠成品碼頭上船運往世界各地。雖然發達國家鋼鐵工業國內轉移的總體取向是沿海佈局,但是由於我國國土面積廣大,各地資源消費情況迥異,所以應避免鋼鐵工業佈局的單一主義。美國模式充分利用了本國水力資源,大力發展鋼鐵內河航運。中國河湖資源豐富,特別是黃河和長江,具備較強航運條件。這也給鋼鐵工業向內陸轉移提供了條件,為沿海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契機。當然,沿河沿湖佈局對鋼鐵工業環境保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立足國情,建改相宜。根據不同國情組織國內轉移,將建新廠與改擴建舊廠相結合,將新建投資與兼併重組相結合,既充分發揮大型企業的骨幹作用,也積極發展中小型企業。戰後美國主要依靠擴建老廠來增加鋼鐵產量和擴大品種、提高質量。60年代以來,隨着電爐鍊鋼發展,小型鋼廠得到迅速發展。其特點是以當地的廢鋼為原料,多分佈在中小城市和工業中心,生產技術水平先進,勞動生產率很高。由於用廢鋼,原料和產品運距短、運費低,折舊也很少,所以成本低,在經濟上完全能夠和大型企業並存。在骨幹企業向大型化發展的同時,這種小鋼廠作為大型企業的補充,在經濟上有很強的生命力,同時豐富了鋼鐵工業佈局選擇。戰後日本鋼產量飛速增長,主要靠新建大型沿海鋼鐵廠實現。從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先後建設了千葉、名古屋、君津、鹿島等13個大型鋼鐵廠。日本在大力建新廠同時,也積極改建、擴建原廠,如八幡、室蘭等都進行了大規模改擴建,增添現代化設備,使產能成倍增長。以兼併重組提升市場集中度,是日本鋼鐵工業轉移的突出特徵。20世紀70年代富士制鐵和八幡制鐵重組為新日鐵集團,新世紀初NKK集團和川崎制鐵合併為JFE集團,均造就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鋼鐵集團。中國亦在謀求鋼鐵企業的區域整合,2007年至今先後重組形成河北鋼鐵集團、山東鋼鐵集團和廣東鋼鐵集團等。然而,重組範圍多限於省內,且政府色彩濃厚,重組效果不佳。未來應突破區域壁壘,真正按照市場規則組織兼併重組。

注重規模,建立基地。從世界主要產鋼國家發展鋼鐵工業歷史看,隨着大型鋼鐵工業基地的建設,都會逐步形成不同規模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對改善地區經濟結構,提升經濟效益有重要作用。不論是美國的五大湖工業區還是德國的魯爾工業區都在不同時期先後經歷了以鋼鐵工業基地為基礎,向綜合性工業基地發展的過程。日本鹿島是世界上有計劃地以鋼鐵為基礎建設大型鋼鐵綜合性工業基地的突出代表。在六十年代初,鹿島尚為一片荒涼沙丘海岸,經過多年的建設生產,至七十年代中期,它已經成為日本最大工業基地之一。目前,鹿島已經成為一個以鋼鐵、煉油、石油化工和電力為骨幹,多種行業結合在一起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具有規模大、技術先進、廠區佈局緊湊以及綜合利用資源、注意環境保護等特點。

就目前而言,中國東部沿海鋼鐵工業已近飽和。中西部地區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豐富的煤電水資源,應成為鋼鐵工業轉移之新方向。在此基礎上,帶動工業綜合增長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對於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全面發展意義重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8e9mr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