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高中數學小論文

高中數學小論文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小編與讀者分享數學的小論文,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高中數學小論文

第一篇:高中數學學生髮散性思維培養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發散性思維的現狀

一直有人甚至不少老師也在説數學是一個很“死”的學科,學生將公式和定理死記硬背後,再機械地套到題目中,成了完成數學任務的模式。遇到什麼樣的題型該套什麼樣的公式,已經牢牢地紮根在學生心中,至於為什麼用這個公式,用其他的公式是否可以解出答案,學生根本不會去想,因為老師在教學中沒有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缺乏發散性思維表現之一:教師為節約課堂時間、提高講題效率,多采用填鴨式、樣板式教學:老師在黑板上一點一點板書習題的正確步驟,不希望學生有其他的想法,只要求他們按照老師應對高考多年所形成的套路來辦,發散性思維幾乎不會出現在數學教學的課堂上。缺乏發散性思維認知之二:表現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忽視一題多解和一題多問。數學的邏輯性強,但是如果在邏輯性之上建立發散性思維將會對數學問題的研究產生極大地助力。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就題論題”,忽視此問題可能存在的解法,忽視題幹可能發散出的新問題,只是將題目簡單一講,忽視了將每一個要講的題目進行價值最大化的利用。這樣的就題論題,使得教學課堂死板,教學進度拖沓,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提高,發散性思維也沒有培養起來。

二、學生髮散性思維的培養方法

在培養髮散性思維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發散性思維。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不依常規,尋找變異,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沿着不同方向去選取信息重組的方法。“一題多解”用來培養髮散思維能力。不少心理學家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最主要的特點,是測定創造力的主要標誌之一。如果説邏輯性思維是學習數學應具備的能力,那麼發散性思維就是在數學方面有所提高的必要條件。它能提升學習數學的熱情,提高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是必不可少的。

1.一題多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採用多種方式,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問題的解法,一題多解就是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的一種辦法。一題多解不僅可以拓寬思路,更能增強知識間聯繫,讓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解題的方法和靈活的思維方式。在多種方法中讓學生學會以發散性思維來解決問題。

2.大膽創新。教師在教學中不知不覺就會以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條件反射般的對一些題目做出答案,採用的都是些一般的手法。但是,是否只有這些手法可以解決問題呢?教師要引導學生,針對某些題採用一些奇思妙想來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如果教學時常採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大膽按照自己的思路對數學問題進行研究。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克服自己內心的框架,克服經驗主義,不斷地學習和思考,更要積極從學生的疑問、錯誤中尋找解題的新思路。對有自己獨特想法的學生要耐心對待,研究他的方法,和他一同找到合適的思路。只有教師不斷進步,認真傾聽學生的問題,自己做到把發散性思維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去,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才能得到培養和鍛鍊。

3.一題多用。數學教師授課很多時候都在為板書發愁,不同的題都要抄寫在黑板上,一一講解,通常是一道題講完就要擦掉然後板書另一道題。這樣不僅加重了師生負擔,更是嚴重降低了課堂效率。通常情況下,一道題只會考到一個知識點,講完這個知識點這道題存在的意義似乎沒有了,但是如果老師在教學中能採用發散性思維的話,做到一題多用,不僅會大大節約時間、提高效率,更能以此鼓勵學生們擺脱題海戰術,讓學生自己把現有的或者是已經做過的題,經過自己的改編,變成考察不同知識點的題目。高中的數學教學不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分數,更是為了培養出高素質人才。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要採用靈活的、發散的思維,對於學生的創造力進行有意識地培養和保護,以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

第二篇:高中數學教學類比思想探究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類比思想的必要性

1.類比的價值和意義

類比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往往是以教師教授為主,而對於先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關注及應用則較為欠缺.隨着新課程的實施,其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強調,對學生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導致多數教師面對新課標一時手足無措,那麼,有沒有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呢?對於高中數學教師來説,最為常用最為熟悉的應該就是類比了.針對這一問題,結合高中數學教師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基於類比思想的教學方法出現了.通過類比,可以探究新的知識、方法,尋求與眾不同的解題思路,探索數學規律.由於類比是從特殊到特殊的一種猜測、推理,從一個已知的領域去探索另一個領域,而這正符合學生的好奇、願意瞭解陌生世界的心理.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探索、研究新的知識.

2.類比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課程提出應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也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當學生遇到一個陌生的問題時,當有了類比的意識,他會聯想一個在形式或方法上較為熟悉的問題來進行類比,發現其內在聯繫,架起橋樑,溝通知識與知識、方法與方法之間的關聯,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通過類比,在獲得新知識的同時,鞏固舊知識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通過舊知識能夠引出新知識,而通過新知識的學習能夠鞏固舊知識,達到相互促進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新舊知識的相似性與可比性進行分析,可以利用舊知識進行高效學習,同時將新舊知識進行串聯,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4.類比思想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作為一種大膽而合理的推理手法,類比思想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在教學中合理運用類比思想,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類比思想的研究

在實際教學中,由於高中數學的抽象性、嚴密性與系統性,使得高中數學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説與日常聯繫較少,而要對高中數學中的抽象知識進行系統化的理解吸收,就必須經過“再創造”.在現代教學中,數學通常作為已經成型的知識體系被擺上課堂,通過對這一學科進行形式化的演繹,讓學生了解其運算過程.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較大的困擾.從數學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分析,我們發現,必須強化教學過程中的“再創造”,讓學生通過思考、假設、求證等過程高效而深入地認識數學問題.教師應將自己的“再創造”為學生展現出“活生生”的思維活動,從而幫助每一個學生最終相對獨立地完成數學思維的建構活動.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數學教學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增強他們的數學意識,使學生體會到數學活動的內在樂趣.教師還應培養學生對數學美的鑑賞和追求,這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通過對學生已掌握的數學相關知識作為教學的源問題,將即將學習的知識作為目標問題,而教師則在其中合理地設置問題銜接,讓學生通過對源問題的發散與深入發現並解決目標問題,達到新、舊知識的有效連接,通過對類比條件的探尋,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達到新、舊知識的有效類比,從而達到學生教學主體的效果,同時運用成功機制,提高學生的類比能力.科學的類比,可以使我們的結論更加接近真理;類比猜想,可以豐富人們直覺思維中的“知識組塊”,訓練人們的直覺類比能力.所以加強類比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和創造思維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科學創造力.固然,歐拉從有限到無限的類比,使他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然而並不意味着類比總是可靠的.類比既具有引導人們走向成功的一面,也有能把人們引入歧途的一面.因此,我們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類比,既要大膽地使用類比,又要嚴格證明.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適當地運用類比思想進行教學,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系統地聯繫起來,從而降低學習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對知識體系的構建能力.同時也是對高中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完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以類比思想為基礎,抓住兩系統間的相似之處,利用類比這座雄偉的橋樑,將信息不斷地過渡,並不斷地證明,使其科學化,從而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昇華,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第三篇:高中數學情境教學開展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的必要性

1.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新課標的要求就是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學習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開拓創新的能力.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教師向學生傳授解題方法和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沒有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比較枯燥,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影響了師生關係.課程改革之後,為了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能夠達到提高學生各項能力的目的.

2.情境教學的基礎理論要求

情境教學的基礎理論是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處在一個核心的位置,並且獲得自主學習能力、知識改造和創新的能力,從而能夠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提高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讓學生適應將來的'工作與生活.

3.情境教學擁有獨特的教育價值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對傳統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進行改進,並緩和了緊張的師生關係,讓學生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下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情境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1.情境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教師會利用豐富的情境來幫助學生解決課堂上遇到的難題,會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能夠在一個比較自在的環境下進行解題,如果回答錯誤,並不會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批評,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情境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傳統的教育方法,教師只是向學生傳授課本上晦澀難懂的知識.開展情境教學之後,教師會用比較貼切的情境來對課本上的題目進行講解,從而能夠讓學生對課本上的知識有比較深刻的理解.

3.情境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學以致用

記得有一次看到一個節目,一個成績較為優異的學生不能解決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提問方式與學生所接觸的提問方式存在差異,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開展情境教學之後,學生做的題目與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較為接近,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學以致用.

三、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注意事項

1.遵循主觀性原則

情境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與題目貼切的情境下自主地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重在思考.如果學生思考得出的結果並不正確,教師不能對其結果進行直接否定,否則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受損,無法獲得繼續學習數學的勇氣,這就違背了情境教學的目的.

2.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成功

例如,在立體幾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定期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合理、科學的評價,不僅體現了對學生學習的關注,還能夠讓學生從評價中獲得滿足感,體驗成功的感覺,更加有助於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身是有能力學好立體幾何的,從而堅持不懈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只有受到肯定,輕鬆愉快地學習,才能發現立體幾何的美.立體幾何並不都是枯燥的圖形概念,它也有自身獨特的美感,如C60的原子組成結構竟然是一個“足球”.學生通過學習發現,原來立體幾何與生活中的事物是如此的和諧.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幾何中存在的美感,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因此而高漲,對於立體幾何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

3.教師要做好引導者

傳統的教學方法之所以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開拓創新的能力,其中之一便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着一個命令者的角色,使得學生在做題時,只會按着教師的要求進行解題,遇到新型的題目便手足無措.所以,教師在情境教學中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不能直接告訴學生應該怎麼做,而是進行引導,從而能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4.教師要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度剖析

為了讓學生能夠對課本內容有比較深刻的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利用合理貼切的情境來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度剖析,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總之,隨着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數學教學方法也在與時俱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能夠緩解家長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緊張關係,還能夠幫助學生擁有開拓創新的精神,從而為數學發展貢獻力量.

標籤: 論文 高中數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2j3k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