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淺談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課程建設論文

淺談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課程建設論文

大學課程體系是指大學根據本校制定的人才培養目標而設計和構建的由既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的一組課程所構成的有機整體。是大學教育理念付諸實踐和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橋樑。大學的課程體系則決定了培養對象所能具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決定了教育理想能否成為教育現實。因此,課程體系的設計與構建是大學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一項關鍵任務。

淺談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課程建設論文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主要是通過“卓越計劃”參與專業的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得以實現,其中面向卓越工程師後備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是參與專業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本文根據“卓越計劃”的總體要求,面向卓越工程師的培養,從課程體系的價值取向和結構形式方面着手,針對應用型卓越工程師,介紹了採用項目教學法為指導思想,為“卓越計劃”的課程改革提供借鑑和參考。

一、卓越工程師課程體系的價值導向

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的實現主要是通過相應的課程體系的實施來達到的,各類“卓越計劃”參與高校根據本校的服務、人才培養定位和特色確定的本校的培養目標。滿足培養目標需要的課程體系的根本價值就在於必須達到培養標準的各項要求。在課程體系設計階段,學校標準引導課程體系的設計;在課程體系實施階段,學校標準是課程體系要達到的目標。在“卓越計劃”的實施過程中,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課程體系要隨着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標準的調整而做相應的變化,從而體現課程體系滿足培養目標的根本價值。但是,在這段時期內經濟社會、工程技術、科學文化方面的發展和進步,則要求在相同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標準下,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課程體系必須體現相關學科專業領域整體的繼承和發展的價值。要認真考慮現代工程學科的特徵、學生所學知識的效用、課程內容的結構和學科專業發展的趨勢等幾方面的因素。

學科專業的交叉性和綜合性也表現在卓越工程師應具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上。達到這些基本要求的前提就是要突破傳統的單一學科體系的限制,設計和構建跨學科交叉融合的課程體系。以往的課程教學中存在知識陳舊、學非所用、理論脱離實際、重理論學習輕能力培養等現象。構成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知識和信息的選擇需要通過廣泛的調研和精心的比較。要在有限學制內設計好知識結構和確定好知識點。

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對學科專業整體的傳承,需要準確地把握工程學科以及相關學科發展的前沿信息,把最新的學科知識及時補充到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之中。

二、卓越工程師課程體系的結構形式

“卓越計劃”要求高校與企業共同制定和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因此,參與高校要充分發揮合作企業所具有的工程教育資源優勢,共同設計與構建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尤其是注重開發那些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創新性和先進性的課程和教材,使得開發出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具有鮮明的特色。有針對性地共同開發一些綜合性、跨學科、涉及面廣的課程。就地方院校而言,有特色課程體系設計和構建的一個主要瓶頸是本校課程資源的不足,可以通過與參與高校所在地區其他高校課程資源的共享得到克服。合格的卓越工程師應該具有滿足未來自身發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質,包括綜合基礎素質、職業發展素質、終身學習和創新素質。因此,課程體系是向學生提供整套學會生存與發展的知識、技能和素質體系,具有滿足學生全面發展需要的最終價值取向。學生是課程的主人,要重視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地參與課程學習、主動地獲取知識、不斷地提高能力、創造性地探索未知的世界,從而在學習課程的過程中使自己得到全面的發展。

要實現課程體系的總體價值,在進行課程體系的整合重組時就要注重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和知識點佈局的全面性。這既是系統科學所強調的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思想在課程體系上的反映,也是工程、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交叉綜合發展這一主流的客觀要求。在進行課程體系的整合重組過程中,要突破各學科領域的界限,不受原有課程和體系結,對課程進行實質性的有機融合和重新組織;強調課程內容的綜合性,以跨學科的方式選擇課程內容、組織和整合課程體系,注意不同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融合和新知識的吸收利用,保證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三、材料開發技術卓越工程師的培養標準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實踐教學活動,將多門課程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通過一個明確的“項目任務”佈置給學生,通過“確定項目任務—制定工作計劃—組織項目實施—檢查考核評估—總結評比歸檔”等5個階段,最終完成項目任務並以成果的形式予以展現。

材料開發技術卓越工程師的培養主要由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承擔,生源均主要是廣西境內的學生。同過學習借鑑德國高等工程和高等職業教育理念和經驗,結合我們開展應用型高等教育的探索和實踐,實踐德國“3+1”教學模式,採取“校企合作、項目教學、理實一體”的教學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我們的辦學指導思想為:學以致用、因材施教、能力為本、就業為上。培養面向工業現場的高級應用型材料開發工程師,側重於材料開發技術的綜合運用,不過分強調理論基礎的系統化,但要求掌握較寬厚的專業基礎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較強的專業適應能力,具有跟隨技術進步,不斷自我完善和長遠發展的潛力。

培養材料開發技術卓越工程師的標準可以綜合為知識、能力與素質等9項具體要求:基礎科學知識、核心工程基礎知識、高級工程基礎知識、解決專業領域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實驗中探尋知識及文獻查閲的能力、創新精神與職業道德、人際交往與團隊合作的能力、交流能力、項目的構思、設計與實施的能力。

四、結語

以實現卓越工程師培養課程體系的四個方面的價值取向為總體目標卓越工程師培養課程體系的設計和構建,並對原有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全面系統的整合重組,最終形成一個“厚基礎、寬專業、重實踐、強個性”的課程體系,應該能夠滿足卓越工程師培養的需要。初步擬定的應用型材料開發技術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工作方案,涉及學校的辦學定位、動態管理機制、頂崗實習企業經營狀況等,在“探索—總結—完善—實施”的過程中穩步推進,最終目標是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人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0n09z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