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發言稿 >

端午節優秀髮言稿300字(通用7篇)

端午節優秀髮言稿300字(通用7篇)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使用上發言稿的情況與日俱增,發言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發言人圍繞着主題講話的文稿。還是對發言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優秀髮言稿300字(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優秀髮言稿300字(通用7篇)

端午節優秀髮言稿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來臨,我們將分享到這一節日的喜慶與快樂。下面我來談談端午節的民俗。

包粽子、插艾葉、賽龍舟、系五彩線等等,大家聽到這些民族習俗,一定猜得到我説的是什麼節日了吧?它,就是我們傳統的端午節。

那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的意思相同,“端五”意即“初五”;“端五”中“五”字又與“午”相近,按地支須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其月日都是五,故又稱重五,也稱重午。

在中國,端午節的主要民俗是賽龍舟和吃粽子。

相傳在楚國時,忠臣屈原投羅泯江自盡,許多人划船去救屈原,這便是賽龍舟的來歷。而吃粽子是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傷着屈原的遺體,便飯糰撒入江中,後來漸漸形成了端午吃粽子的民俗。

端午節優秀髮言稿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端午節到了,我們班開展了“話説端午節”的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給大家分配了不同的任務,我負責查找端午節的習俗。通過我與同學們的努力,我們都受益無窮。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讓我知道了許多端午節的知識,我知道了端午節為什麼要佩戴香囊。原來是因為那時蚊蟲多,容易被叮咬,而香囊發出的香味能驅趕蚊蟲。在古代傳説有辟邪的作用。

我還知道了端午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他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國家被他人霸佔,最後投江而死。

通過了這次活動,我收穫了不少東西,我知道了查找資料的方法有很多:查看書籍、問老師、網上搜索等等。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網上搜索。

通過這次活動,我也體會深深:生活中的祕密有很多,需要我們一起去探索、發現。我們要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問題,用心去解決。我們一定能體會到探索奧祕的樂趣。

端午節優秀髮言稿3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的演講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同學們,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今年的龍舟節是——月——日,也就是本週——日。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傳説,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最為流行。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生於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才華橫溢,在楚國佔有重要地位。因為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被攻擊拒絕,被楚王趕出朝廷。屈原非常憤怒,在流放期間寫了很多愛國詩詞,最著名的是《離騷》。後來,秦軍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失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不想看到國殤的慘狀。農曆五月初五,他抱着石頭跳進了汨羅江。他62歲。

今年的端午節假期是-,也就是這周-,每週正常上課,上週上課。假期請注意安全,尤其是最近流感嚴重的時候,儘量少去公共場所。最後祝同學們端午節快樂平安。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

端午節優秀髮言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在我們的家鄉,首先,家家户户都要先打算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全家人用這盆水洗澡或洗臉。據説這樣可以洗去晦氣,還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這水洗過後,心裏總是有種安全感,預示着以後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後,媽媽又用艾葉和雞蛋一起煮,煮熟後的雞蛋會變成淡青色,聞聞,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擻;嚐嚐,營養又美味。

最後,當然是和親朋好友一起去看刺激的賽龍舟啦!哇!人真多呀!裏三層外三層。紅色的信號彈一下子飛上了天。十幾條顏色各異栩栩如生的龍舟一起衝鋒陷陣,你追我趕。龍舟健兒們高喊着整潔的口號,大家的心情也被他們感染了,都在為他們打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喝彩着。比賽持續了很久,最終有一支龍舟一馬當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聲雷動。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家鄉的端午節!真期望下個端午節快點到來。

端午節優秀髮言稿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有四五種説法,而我最習慣的是紀念屈原的説法。

兩千多年前,一位十分愛國的楚國詩人屈原,因自己的國家被秦國佔領,傷心欲絕,跳江自殺身亡。千百年來,人們紀念他,祭奠他。

我國會在這天全國放假。我們家全家人聚在一起,忙得跟過年一樣:爺爺把雄黃倒進白酒中,攪拌均勻,撒入各個角落,是驅蟲用的;爸爸媽媽把剪得像箭一樣的菖蒲插在門前,據説是驅邪用的;奶奶在廚房煮了一盤又一盤我愛吃的菜:炒土豆絲、筍片、肉絲炒洋葱、炒蝦仁……我的口水呀,流得滿地都是。我們一家圍在桌旁包食餅筒,澆上肉汁,咬一口,嗯,真是色香味俱全啊!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節日讓我們知道祖國悠久,文化燦爛,更讓我們知道了要向屈原那樣熱愛自己的祖國。

端午節優秀髮言稿6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四點,花兒聰明,九子爭新。”今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長江以南綠色的雨季裏慢慢到來。在江南的雨裏,清涼的春雨無時無刻不在流淌,陪伴着我們悠閒地度過這個美好的節日。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節日。我不會忘記端午節的由來,詩人屈原,以及圍繞端午節的許多故事。小時候,每年端午的時候,天上都飄着毛毛細雨的牛毛。我小的時候,總是靠在奶奶的懷裏,看她熟練地做粽子,幫我小心翼翼地做香包。

現在打開衣櫃,還能看到一小袋紅緞,上面繫着五顏六色的線。香囊下面的耳朵是由蒜薹切下的小圓圈和五顏六色的布組成的。是啊,可惜那年奶奶給我縫的香囊。如今物是人非,花是花非,應桂妍春秋十餘載。

端午節!你帶給我多少快樂,也讓我想起了對過去無盡的留戀。端午節的滋味是我難忘的記憶。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

端午節優秀髮言稿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

今年的端午節,媽媽教我包粽子。只見她拿出剛買的優質糯米,再找來粽子葉,媽媽讓我把粽子葉放在鍋裏煮。我奇怪地問:“為什麼呀!”媽媽説:“葉子煮煮就能發出香味。”煮好後,我照媽媽的指示,把葉子兩頭剪掉。開始包了,媽媽拿兩三個粽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後把糯米放進去,在拿一根粽葉包住頭部,不讓糯米漏出來,最後用線把粽子繫緊。這樣就包好了。可我總是包不牢,糯米總是往外掉,後來,我把粽子繫了好幾圈。雖然不好看,但總算包好了。一個、兩個、三個……我們一共包了二十多個。

最後,媽媽把粽子放到鍋裏煮,幾個小時後,香甜可口的粽子終於出鍋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fayangao/oqmew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