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大雁塔導遊詞(彙編15篇)

大雁塔導遊詞(彙編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遊,通常需要用到導遊詞來輔助講解,藉助導遊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遊客觀光遊覽。那要怎麼寫好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雁塔導遊詞,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雁塔導遊詞(彙編15篇)

大雁塔導遊詞1

各位親愛的遊客朋友:

大家好!來到西安,當然不能錯過大雁塔。這座唐代古塔,可是古城西安的獨特標誌。古人曾留下“驅山晚照光明顯,雁塔晨鐘在城南”的詩句。作為關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聳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是我國的佛教名塔之一。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大雁塔開始遊覽吧!

看到這座唐代古塔,你們一定會讚歎不已,有誰知道這座塔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這其中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相傳很久以前,摩揭陀國的一個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淨食(即雁、鹿、犢肉)。一天,空中飛來一羣雁。有位和尚見到羣雁,信口説:“今天大家都沒有東西吃了,菩薩應該知道我們肚子餓呀!”話音未落,一隻雁墜死在這位和尚面前,他驚喜交加,遍告寺內眾僧,都認為這是如來佛在教化他們。於是就在雁落之處,以隆重的儀式葬雁建塔,並戒絕葷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稱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內的第一任住持方丈。大家一定看過《西遊記》吧?那麼《西遊記》裏的唐僧是否就是這位著名的唐代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師俗姓陳,13歲在洛陽出家,他勤奮好學,在國內各地訪師問學後,決意到佛教發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髓。便沿着絲綢之路,穿越廣袤無邊、上無飛鳥、下無走獸的戈壁沙漠,一路西行直至天竺,學成後返回長安,歷時17年,行程5萬公里,途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取回佛經657部,並在印度獲得極高地位,備受尊崇。回國後,在皇室的支持下,他開創了我國翻譯史上的新時期,共譯著佛經75部1335卷,撰寫了《大唐西域記》,受到各國學者的重視。應該説《西遊記》是以唐代玄奘取經為背景而寫成的,但故事裏的唐僧並不全指玄奘,而是一個經過藝術化的文學作品裏的人物。

各位遊客,大雁塔在建時高60米,共5層,是一座仿木結構的樓閣式方形磚塔。大家請看,寶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是我國佛教建築中的傑作。遊客們,大雁塔自建成至今,歷代名人都留下了傳誦千古的佳句。詩聖杜甫曾有“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的讚語,邊塞詩人岑參則寫下“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的名句。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和富於哲理的感歎,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20xx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西安這座城市雖然不大,但是卻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藴,衷心祝願大家今天的大雁塔之旅愉快,我們今天的遊覽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大雁塔導遊詞2

位遊客:

到西安遊覽時,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獨特標誌,古人曾留下“驅山晚照光明顯,雁塔晨鐘在城南”的詩句。作為關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聳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市中心約4公里,是我國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無漏寺,到了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時,為追念死去的母親長孫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長安晉昌坊建造寺院,敕賜“慈恩”。它北面正對大明宮含元殿,佔地26570平方米,周邊風景優美,為唐都長安最宏偉、最壯觀之佛教寺院。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慈恩寺和大雁塔遊覽一番。

各位遊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塵莫及的顯赫地位和宏大規模。這座寺院當年由13座庭院組成,面積達34O畝,是現在寺院面積的7倍。其建築富麗堂皇,裝飾華麗富貴。慈恩寺現有面積32314平方米,約合48.5畝。

我們先來看寺院山門前這對威武的石獅子。説來也怪,一般外域傳入我國的東西,總是先傳入實物,而後才有根據實物創作的藝術品。而獅子落户我國,卻例外地先傳人獅子石刻藝術品,而後才有真獅子的出現。大家知道獅子是在東漢年間由波斯引入我國的,石獅子則是與佛教同時在兩漢之際已自印度傳入我國。獅子有護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認為“佛為人中獅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獅子,稱護法獅子。慈恩寺大門口,有4尊石獅對稱地雄踞左右,裏邊靠近大門的兩尊,不清楚雕造於何年何時。東側是雄獅,在戲弄腳下繡球。西側是雌獅,腳邊有一對小獅,稱為母子獅。看來這些獅子也按照人們的習慣,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擺放了。靠外邊的兩尊獅子,東側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側一尊是民國19年(公元1930年)雕造。這兩對石獅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這兩尊八面威風石制實心的龐然大物,即使用手輕輕地拍打,也會發出似銅非鋼的金屬聲,清脆悦耳,十分動聽。各位遊客,您能猜出這是什麼原因嗎?

走進寺院是兩座小樓,東邊是鐘樓,裏邊懸掛有明代嘉靖年間鑄造的一口鐵鐘,重15噸。西邊是鼓樓,樓裏存有一面大鼓。長久以來,人們都把“雁塔晨鐘’作為關中八景之一,廣為流傳。但以往人們都以為“雁塔晨鐘”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鐘,其實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為大雁塔這口鐘重3萬斤,是在大慈恩寺內於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鑄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鐘搬入寺內的時間早100多年,上面還鑄有“雁塔晨鐘”銘文。

眾所周知,一般寺廟都有大雄寶殿,慈恩寺也一樣。它的大雄寶殿位於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於明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釋迎牟尼三身像。中間的叫法身像,西邊的叫報身像,東邊的叫應身像。釋迎牟尼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羅衞國的王子,生於公元前565年,死於公元前486年,大約與孔子同時代。三身佛東側立有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葉;西側立有其堂弟阿難,他待從釋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兩側是十八羅漢和玄奘塑像。

大雄寶殿後是藏經樓,存有《藏文大藏經》等重要經典。樓下是講堂,為佛教徒講經説法之處,供奉阿彌陀佛銅像一尊,高1米多。殿內珍藏玄奘親手供奉的佛座一件,還有唐代青響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塊。此石為藍田玉山所產青石,敲之鏘鏘有聲,清脆悦耳。

大雁塔導遊詞3

各位遊客大家好:

今天我們參觀的是大雁塔景區和曲江旅遊區,首先我們去參觀舉世聞名的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雁塔路南端的大慈恩寺內,大慈恩寺,初名無漏寺,始建於公元589年的隋代,到了公元648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慈母文德皇后大恩,要求選擇“挾帶林泉,務盡形勝”之地,建造佛寺,為其母祈求冥福,於是重修隋代無漏寺,並改名為大慈恩寺。唐代的大慈恩寺規模極大,佔地342畝,有房間1897間,可容納僧徒3000餘人,慈恩寺的首任拄持就是被稱為“法門領袖,民族脊樑”的玄奘法師,玄奘姓陳名禕,河南偃師人,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佛教翻譯家、旅行家和文學家。

公元627年,28歲的他獨自一人前往印度學習佛學,先後在印度各地從事佛教研究長達17年之久,公元645年,玄奘西行取經歸來,帶回了657卷佛經和大量的佛舍利以及佛像,受到了朝野和國人的隆重歡迎,公元648年12月,大慈恩寺初建落成,玄奘法師便被請到慈恩寺擔任住持,繼續翻譯佛經,並在此宣講唯識宗教義,使慈恩寺成為了唯識宗的祖庭。現在的大慈恩寺,是在唐代大慈恩寺西院的遺址上重新修建的,規模僅為唐時的七分之一。現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好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大慈恩寺的門口,因為我國佛教寺院大多都建在深山密林之中,所以寺院的正門稱為山門,山門也稱三門,東為無相門,西為無作們,中為空門,象徵着佛教的入門三解脱,走進山門,我們可以看到鐘鼓二樓東西對峙,東邊的鐘樓內懸掛有一口明代的大鐵鐘,重約三萬斤,上面刻有雁塔晨鐘四個字;西面的鼓樓內有一面直徑約2米的大鼓,僧人們早上敲鐘,晚上擊鼓,晨鐘暮鼓,交相輝映。寺院的鐘聲每天敲108下,象徵着破除人的108中煩惱,及“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渡眾生。”就是説,聽到寺院的鐘聲,就可以消除一切煩惱,得道成佛了。

鐘鼓樓的北面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佛教寺院的主體建築,殿內供奉的是三身佛,中為法神佛毗盧遮那佛,西為報身佛盧舍那佛,東為應身佛釋迦牟尼佛。三身佛的兩側是佛祖的兩大弟子,東為迦葉,西為阿難。兩邊有普賢菩薩像和文殊菩薩像,他們分別象徵着真理和智慧。東西兩側還列坐有十八羅漢像。

大雄寶殿過去是法堂,法堂是為佛教徒講經説法的地方,裏面供奉的是阿彌陀佛,堂內牆壁上貼有三張拓片,中間的是玄奘負笈圖,兩側是玄奘的兩位弟子,圓測與窺基,圓測是新羅國王孫,窺基是唐初名將尉遲恭的侄子,兩位名門之後均拜玄奘為師,可見玄奘法師當時的名聲之大,地位之高。

法堂的背後就是舉世聞名的大雁塔了。大雁塔始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是由玄奘親自設計並督建的,用以保存他從印度帶回的佛經與佛像。最初的塔為5層,磚表土心,不可攀,後來武則天在位的時候,將它重新修建並增高至十層,後經戰亂毀壞,到五代時又重新修建,改為七層。現在的大雁塔基本上就保留了這次修繕後的狀貌,為樓閣式磚塔,高64。7米,共七層,塔內建有樓梯可盤旋而上,每層都建有磚拱門,塔南門東西兩側的磚龕中,嵌有兩方石碑,是李世民和李治分別撰寫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述三藏聖教序記碑》,二碑均為唐初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被稱為“二聖三絕碑”。

大雁塔的得名,一説是西域稱佛塔為“亙娑”,唐言為“雁”,故雁塔之名是由梵文音譯過來的。另一説是出自於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所記載,説是摩揭陀國有一個信奉小乘佛教的寺院,寺僧可食三淨肉,有一天中午,一位僧人看見天空中有羣雁飛過,於是便開玩笑的説:“眾僧今日還沒有肉吃午飯,如果菩薩有靈的話,因該知道啊!”話音剛落,只見領頭的大雁突然折身飛回,在這個僧人的腳下墜地而亡,眾僧大驚,隨即明白了這是佛陀化身前來教育他們,於是便將此雁葬於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從此改信大乘佛教,不在吃肉。雁塔之名相必便是來源於此。還有一種説法跟雁塔題名有關,在這裏就不多説了。

説到雁塔題名,它始於唐中宗神龍年間,進士張莒登塔題名,後文人們競相效仿,在考取進士以後,都要等上雁塔將自己的姓名、籍貫和及第時間題留在雁塔的牆壁上,日後若是升為卿相還要用硃筆改寫,雁塔題名被視為人生一大榮耀之事,白居易在考取進士後,就曾作詩道:“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表現了他少年得志的喜悦與自豪之情。

大雁塔的北面是玄奘三藏院,它是一組仿唐建築羣,於2000年建成並對外開放,全院由西院的光明堂,中院的大便覺堂和東院般若堂三部分組成,光明堂內以壁畫的形式講述了玄奘從出生到去西域求法的事蹟;般若堂的壁畫,講述的則是玄奘取經回國後,翻譯佛經和培養人才的事蹟;大便覺堂內,供奉了玄奘的頂骨舍利和他的青銅坐像,供人們瞻仰和憑弔,牆壁上的漢白玉壁畫,講述的是《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的故事,具有很濃厚的佛教文化色彩。

大雁塔在歷史上就是曲江之地,下面我們就去參觀曲江旅遊區的其它幾個著名景點。

首先我們去打雁塔北廣場參觀,這是一個以突出大雁塔、大慈恩寺以及大唐文化的主題廣場,於2003年建成,由噴泉水景區,大唐盛世浮雕景區,大唐東西步行街,唐詩園林區等組成,內有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現已成為了西安的“城市會客廳”和“城市名片”。

下面我們去參觀大唐芙蓉園,它是在唐代芙蓉園遺址上修建的,完全仿照了唐代皇家園林的建築形式,於2005年建成並對遊人開放,佔地面積1000畝,總投資13億元人民幣。內有紫雲樓、鳳鳴九天歌劇院、陸羽茶社、仕女館等等許多的仿唐建築羣,擁有全球最大的水幕電影,是我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大唐文化與風貌的主題公園,被譽為“盛唐主題天下第一園”。

現在我們去參觀曲江海洋館,它是西部最大的海洋館,佔地90畝,總投資3。5億元人民幣。主要由海豚表演館、海洋科普館、熱帶雨林館、海底隧道和水下大觀園等部分組成。

在曲江旅遊區,我們還可以參觀到傳説中薛平貴與王寶川愛情故事的發生地寒窯以及以平民身份埋葬的秦二世胡亥墓。

好了朋友們,我的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大雁塔導遊詞4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大慈恩寺參觀。我是導遊員何雅勝,很高興認識大家。

距離西安市市中心4公里的慈恩寺,是全國重點文物寺院。寺院內的大雁塔是國家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也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

大慈恩寺始建於公元589年,初名為“無漏寺”。在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時,因生母文德皇后早逝,為補報慈母大恩重修此寺,改名為“大慈恩寺”。唐朝時,寺院內共有1897間華麗的房屋,他是全長安城內最大也是最著名的皇家寺院。唐王朝滅亡後,大慈恩寺也漸漸毀壞。現存的寺院建築大部分是明代重建的。

這個門叫做山門。也叫做三解脱門,意思是從世俗的煩惱中解脱出來。

大慈恩寺的建築結構和每一箇中國傳統式的庭院結構一樣,所有的建築都非常講究對稱。現在您看到的兩座小樓為鐘樓、鼓樓,裏面懸掛着明代1548年鑄造的一口大鐘,重15噸,上邊鑄有“雁塔晨鐘”4個蒼勁大字。“雁塔晨鐘”是觀眾八景之一。

西面為鼓樓,樓裏存有一面直徑為2.13米的大姑,用於為僧眾報時。

大慈恩寺內現住有出家僧人50多位,每天清晨僧人們四點半敲鐘起牀,晚上九點擊鼓睡覺。

我們看到的磚木結構的建築是“大雄寶殿”,他是佛教寺院內主要建築。“大雄”是對佛的尊稱,意思是佛有巨大的力量,對一切魔障都無所畏懼。大殿裏面供奉着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三尊鍍金塑像,他們都是佛祖的化身。

中間的這尊叫做法身佛,是指佛法以“法相”顯示人間的化身。

西側的這尊叫做報身佛,是指佛修身正果後的化身。

東側的這尊叫做應神佛,是佛為普渡眾生隨機緣應變之身。

三身佛的兩側是迦葉和阿難,他們是佛的兩大弟子。殿堂的東西兩側是十八羅漢,他們是佛在世時常伴身邊的18位弟子。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香客、遊客來到慈恩寺燒香祈願,保佑他們生活幸福、平安。大殿前的兩棵樹叫做“龍爪槐”,種植於1887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雁塔題名

在唐代,新考中的進士都要登大雁塔留詩題名,象徵從此事業青雲直上。現今,慈恩寺內大多數的雁塔題名碑都是明、清時期留下的。著名詩人白居易就有留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佳句,表達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心情。下面我們繼續參觀。

法堂

前方我們看到的二層建築就是法堂和藏經樓。法堂,就是佛教徒講經説法的地方,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課堂。法堂供奉着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只要唸佛人一心誦唸“阿彌陀佛”,死豬就能被接引到西方“淨土”極樂世界去。所以阿彌陀佛也被稱為“接引佛”,殿內還陳列着“玄奘負笈圖”和他兩位高徒窺基和人園測的拓片。窺基是唐開國大將尉遲敬德的侄子,園測是新羅國的王子。這樣我們也可以想象玄奘法師在當時的聲望是多麼的崇高。

二層就是藏經樓,主要用於保存重要的佛經經典資料。玄奘法師當年歷經艱險從佛國印度取回的657部佛經,都是珍貴的“貝葉經”。什麼是貝葉經呢?古印度將梵文佛經文刻寫在經過處理的貝多羅樹葉上,因此成為貝葉經。正是因為玄奘取回的是梵文真經,所以他餘生都用在翻譯佛經上,17載西天取經,19載翻譯佛經,直至圓寂。玄奘法師為了弘揚佛法貢獻了他畢生精力。

接下來我們參觀的就是大雁塔了。

大雁塔

我們眼前的就是雄偉的大雁塔!

大雁塔是一座仿木結構的樓閣式方錐形磚塔。磨磚對縫,造型雄偉,氣勢宏大,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是我國佛教建築藝術的傑作。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師為了妥善安置他自印度帶回的經像和舍利,奏請高宗允許,修建了大雁塔。玄奘法師親自設計監督,親自運土搬磚。塔初設計時,完全依照印度形式,高180尺,後來建成了高5層,磚表土心的實心塔。後因磚縫草木叢生,漸次頹廢。後來在武則天長安年間(701~704年),改建為十層可攀登的塔。但此塔也在風雨中頹敗,唐後期改建為七層磚塔。人們常説:“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大概就是由此來吧。後經後唐、明清,多次改造維修,特別在明代萬曆年間又在塔的外表包砌了一層青磚,完全保持了原唐代塔體造型,形成大雁塔的現在面貌。現塔高64.7米,共七層,塔體呈方錐形,底層每邊長25米,每層四面均有券門,塔內裝有樓梯,可以登到大雁塔頂層,俯瞰四周秀麗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大雁塔底層南門洞外兩側大的磚中鑲嵌有兩通被後世奉為書法瑰寶的石碑,西側為《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玄奘譯經所撰寫的序文。東側為《述三藏聖教序記碑》,由太子李治(即後來的高宗)撰寫的記文。

他們都讚揚了玄奘法師對佛教所做出的貢獻。這兩通石碑的碑文由唐代著名的大書法家褚遂良書寫。

塔的第二層供有明代一尊阿彌陀佛銅像。

第三層供奉着兩顆珍貴的佛舍利,是印度玄奘寺住持贈送給大雁塔的珍貴禮物。

第四層是“同州聖教序”碑和“集王聖教序”碑的拓片。現在這兩通珍貴的唐碑都珍藏在西安市碑林博物館。

在第五層我們可以看到釋迦如來足跡石。在佛國印度,對佛教十分虔誠,佛教徒對釋迦牟尼非常敬仰,進而對佛足跡甚為敬重,足見如見佛,一樣頂禮佛拜。

塔內第六層,我們可以可以在四周看到很多著名詩人的詩作。那麼我們就要講一講與雁塔有關的另一個文化盛舉了,這就是“曲江流飲”和“雁塔詩會”。“曲江流飲常不斷”,這也是長安八景之一。是説一些文人雅士常常會相約到曲江飲酒作樂,曲江,顧名思義,就是彎彎曲曲的水流了,詩人們把酒杯放在水面上讓它自由地漂流,流到某人面前,他就要一飲而盡,然後賦詩一首。之後他們還要登上大雁塔,抒發情懷。這裏陳列的唐詩書法作品就是大雁塔建成一百週年之際,杜甫、岑參等五位詩人的一次詩會所賦詩作。

我們登到塔的頂層,可以四周眺望一下古城西安的美麗風景。

接下來我們要去參觀的就是玄奘三藏院了。

玄奘三藏院

(玄奘三藏院前)我們現在在漢白玉照壁上看到的“法門領袖”4分大字,就是唐太宗在《大唐三藏聖教序》中對玄奘法師的高度讚揚。

我們面對的這座氣勢宏偉的仿唐建築羣就是玄奘三藏院,中為“大遍覺堂”,兩邊分別是“光明堂”和“般若堂”。以刻銅、柚木雕刻和漢白玉雕刻的形式,通過巨幅壁畫展現了玄奘一生從出生、出家、出國求法、遊學佛國、曲女法會、榮歸長安、翻譯經文、直至圓寂、功德圓滿往生彌勒淨土境界的全部過程。

(光明堂)光明堂主要講述了從玄奘出生到曲女法會的故事,我們主要講述這幅畫面:玄奘法師歷盡艱難險阻終於來到了佛國印度的最高佛教學府——那爛陀時。住持戒賢長老親自接見了他。當他知道玄奘是從東土大唐來求學佛法時非常激動,讓他的侄子給玄奘法師講述了一個傳奇的故事。戒賢長老已經100多歲了,他20年前患了風疾,只要遇風周身就如同火燒刀割般痛苦。3年前,病情加劇,戒賢長老覺得難以忍受,決定絕食自盡了此一

生。就在當天晚上,他做夢夢見三位菩薩顯靈,告訴他不能死,因為3年後會有一位東土大唐的高僧想他求法,要悔之不倦,認真傳授給他佛法。夢醒後,風疾也奇蹟般地痊癒了。戒賢長老問玄奘法師在路上走了幾年,玄奘法師答3年。眾僧都驚歎萬分,覺得十分神奇。

這幅畫面就是展現了玄奘法師在佛國印度最輝煌的一個時刻——曲女城大會。這次隆重的法會,五印度十八國國王,以及各國的高增大的數千人都參加了。在辯經法會上,連續十八日都無人辯論過玄奘法師,取得了無可爭議的勝利,成為了曲女城大會的論主。各國國王紛紛贈送寶物,玄奘一再辭謝,只是遵照印度傳統的論勝規矩,乘坐象輿巡遊。+6於是萬眾歡騰,善男信女們帶着香花追隨其後。可以説,玄奘的聲望在印度達到了高峯。他是那爛陀寺著名的十大高增之一,可以享盡尊崇發和榮華富貴。但他為了弘揚佛法,毅然謝絕了各國國王的挽留,決定把真經帶回大唐。

(大遍覺堂)大遍覺堂內供奉着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大遍覺”是皇帝賜給玄奘法師的尊號,意識是完全覺悟者,也就是認為玄奘已經達到菩薩的境界。

關於玄奘靈骨也有一個複雜曲折的故事。唐高宗麟德元年(644年)玄奘法師於銅川“玉華宮”圓寂。儘管他留下遺言,希望喪事一切從簡,但唐高宗和眾僧仍是把厚葬於滻河之畔的白鹿原。之後,因為高宗在大明宮每每看到玄奘墓地,就會傷心落淚。於是在少陵塬又修建五層靈塔遷葬玄奘靈骨,這就是長安的“興教寺”塔。之後唐末戰亂,為了保護玄奘靈骨,二次遷移到户縣“紫閣寺”。宋時,南京演化大師可政和尚又親自揹負玄奘頂骨到金陵“長幹寺”。之後隨着歷史變遷,寺院荒廢,玄奘遺骨不知所蹤。直至1942年,日軍因修防禦工事,玄奘頂骨驚現南京。到現在全世界已有十幾處寺院擁有玄奘靈骨。大遍覺堂的玄奘頂骨舍利就是由南京靈骨寺贈送的。玄奘頂骨回到大慈恩寺,安置在大遍覺堂,現在可謂是安得其所。

玄奘青銅坐像後的漢白玉雕,描述的是彌勒説法圖。玄奘一生追求的境界就是往生彌勒境界。我們想。玄奘現在一定就是身處聽法菩薩中。西壁是《佛説彌勒上生經》變,東壁是《佛説彌勒下生經》變。

(般若堂)接着光明堂的故事,般若堂就是講述了玄奘榮歸長安、翻譯經書直至圓寂的故事。這幅畫面就是玄奘在宰相房玄齡的陪同下來到東都洛陽拜見唐太宗李世民。玄奘法師受到了隆重的歡迎,高僧大德、文武百官都夾道相迎。

這幅畫面就是描繪了玄奘譯經的場面和嚴謹。正是因為玄奘法師本人靜通梵文,以及他高深的佛學造詣,才創造了輝煌的翻譯成果。

最後這幅畫面就是描繪了了玄奘圓寂後,彩虹貫日,蓮花朵朵,眾飛天和彌勒來迎。我們想象玄奘圓寂後就是上升於大遍覺堂中所描繪的彌勒淨土吧。

玄奘西天取經的經歷深遠,因此歷代都有對玄奘取經故事的演繹,而明代吳承恩的神話小説《西遊記》就是傳播最廣、最家喻户曉的一種演義了。

(民族脊樑照壁前)玄奘是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佛學家、翻譯家、旅行家,同時又是一位對祖國無限忠貞的偉大的愛國者。在印度遊學期間,獲得極高的榮譽,收到五印度僧俗的極大尊崇,但他仍然謝絕了戒日王、鳩摩羅王等國王的挽留,毅然返回祖國,弘揚佛法。並且他曾向印度人民介紹了中國的文化藝術,向戒日王介紹了大唐的政治文化、文化經濟,甚至包括唐樂大麴《秦王破陣樂》等。他還把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老子》等翻譯成梵文傳入印度,促進了古代中印文化的溝通與交流,奠定了兩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我國的翻譯從佛經開始,而玄奘開場了我國佛法翻譯史上的“新譯”先河。他所著作的《大唐西域記》也被列為東方四大遊記之一。玄奘法師為弘揚佛法、繼承中華民族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貢獻了他畢生精力。有一首歌高度了概括了玄奘精神,並寄予今天議案的留學生和青少年:“嚴他曾將貝葉藏,千秋盛譽贊玄奘。不辭艱辛遊天竺,去的真經返大唐。留學生只願圖利國,求知理應做騰驤。諸君勿被香風醉,莫把他邦當故鄉。”玄奘精神的核

心就是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脊樑”是魯迅先生對像玄奘法師這樣為中華崛起和民族復興奮鬥不息的人們的高度讚揚,這裏更是對玄奘精神的高度概括。

大雁塔魏巍屹,玄奘法師對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功績和非凡精神將萬古長存。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大雁塔導遊詞5

大雁塔東南側,有和尚墓塔羣。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築,殿內有三身佛、菩薩和羅漢泥塑像。是禮佛誦經之所。法堂是講經説法的地方。堂內有阿彌陀佛銅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來的規模,而寺內的殿堂則是清代末年的建築。現在大雁塔經過修復,古塔雄偉,寺殿香火繚繞,庭院鮮花爭豔,是一處特別吸引國內外遊人的遊覽勝地.

大雁塔導遊詞6

大雁塔,全稱“慈恩寺大雁塔”,始建於公元652年,樓閣式磚塔採用磨磚對縫,磚牆上顯示出稜柱,可以明顯分出牆壁開間,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建築藝術風格。

大雁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大雁塔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大雁塔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大雁塔相傳是玄奘大法師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大雁塔由於後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這座有着1300多年曆史的`大雁塔,大雁塔成為古城西安獨具風格的標誌。大雁塔初建時只有5層,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後經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層,底邊各長25米。

大雁塔旅遊指南:大雁塔是中國樓閣式磚塔的優秀典型。塔身用青磚砌成,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這種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至於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則是後人為了區別於薦福寺小雁塔之故。塔內有木梯,可以盤旋登塔,自券門憑欄遠眺,可飽覽關中大好風光。大雁塔的底層南門兩側,鑲嵌兩塊石碑,一塊“大唐三藏聖教序”,是唐太宗在貞觀廿二年(648)。為玄奘所譯諸經作的總序。另一塊“大唐三藏聖教序論”是唐高宗為“聖教序”所作的紀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更是研究唐代建築的珍貴資料。

大雁塔導遊詞7

各位旅客朋友,大雁塔在建時高60米,5層,磚表土心,光盤梯。後塔心磚縫草木叢生,漸趨頹廢。經武則天長安年間、唐玄宗天寶年間、後唐長興年間幾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長高了4.5米,還加了兩層。底層每邊長25米,基座為方形,邊長45米至48米,每層四面均有券門,塔內裝有樓梯。塔底層門楣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尤其是西門楣的釋迦牟尼佛説法圖,上刻當時廢殿建築的寫真圖,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是研究後代佛教文化和建築藝術的珍貴資料。塔南門東西兩側的磚龕內鑲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兩碑都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國家保護的珍貴書法原刻,是研究古代書法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完全可以這樣説,這座仿木結構的樓閣式方形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是我國佛教建築中的傑作。

旅客朋友們,大雁塔自建成至今,歷代偉人都留下了傳誦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的讚語,岑參有“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的名句。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與富於哲理的驚歎,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

那麼,咱們今天的參觀遊覽就到這裏,謝謝你們!

大雁塔導遊詞8

大雁塔北廣場是陝西省的“文化景點”和“形象景點”。

北廣場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牆,東到廣場東路,西到廣場西路,東西寬218米,南北長346米,佔地100餘畝,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億元,2004年1月1日竣工。整個廣場由水景噴泉、文化廣場、園林景觀、文化長廊和旅遊商貿設施等組成。整個廣場以大雁塔為中心軸三等分,中央為主景水道,左右兩側分置“唐詩園林區”、“法相花壇區”、“禪修林樹區”等景觀,廣場南端設置“水景落瀑”、“主題水景”、“觀景平台”等景觀。

雁塔西苑:位於北廣場西側,突出園林特色,修整森林樹木,鋪設石板佈道,置放民俗風情濃郁的雕塑小品,整體景觀與大雁塔北廣場渾然一體,相映成趣。整個西苑突出了公益性和地域文化色彩,以陝西民俗文化為主題,用活靈活現的雕塑藝術形象集中展示陝西關中、渭北高原、陝南、陝北等地具有代表性的民俗風情,如:皮影、剪紙、泥塑、陝西八大怪、農村嫁娶、吹糖人、踩高蹺、老城趣事及白鹿原系列等,頗有韻味。

雁塔東苑:位於北廣場東側,是突出陝西地域特色的具有公益性質的文化場所“戲曲大觀園”。通過戲曲彩繪雕塑、地方戲曲鑄銅浮雕、陝西大戲劇家人物羣雕、陝西著名戲曲演員人物羣雕等四大類雕塑羣,體現出陝西地域文化的特點,展現“大秦腔”的獨有魅力。

漫步於戲曲大觀園內,讀臉譜容顏、觀名劇雕塑,耳邊彷彿傳來陣陣鼓樂之聲,《五典坡》、《三滴血》、《櫃中緣》、《斬李廣》等多個秦腔傳統劇目組成的雕塑羣形象生動逼真,正所謂“忠孝信義雄舉,美醜善惡昭彰,世間百態盡在其中”。雁塔南苑:為園林式的休閒公園,目前仍在建設中。

南廣場:建於大慈恩寺前,是對佛文化的闡釋,標誌性建築為玄奘立式雕像。周圍輔以園林綠地、水面過橋等設施,是市民休閒放鬆的常去之處。

大雁塔導遊詞9

遊客朋友們,你們第一次到西安嗎?西安是一座美麗的古城。來西安旅遊,一定不要忘記去曲江走走,在那片綠樹環抱的地方,有一座美麗的古塔,自古以來流傳着很多的故事,這就是著名的大雁塔。今天我重點帶大家去遊覽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南郊大慈恩寺內,始建於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因仿印度塔樣式的修建故起名雁塔。

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台基上。塔有七層,底部是正方形,用青磚徹成,下大上小,進入大雁塔底部,你會看到牆上有許多的壁畫,會讓人目不暇接。沿着塔內的木梯盤旋而上,越往上走,你會發現樓梯越來越窄,樓梯越來越陡,塔內的空間也會越來越小。每層塔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形門洞,可以憑欄遠眺,你們可以將美麗的長安城盡收眼底。

如果大家遊玩累了,那麼塔底去休息一會,大雁塔的腳下種滿了鬱金香,紅的,黃的,五顏六色非常的迷人。塔下綠樹成陰,鮮花盛開襯托着雄偉壯觀的大雁塔,使它格外引人注目。這時你的疲倦也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遊客朋友們,聽了我的講述,相信你一定也會被它的文化底藴和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快跟我一起去親身體驗一下吧!

大雁塔導遊詞10

各位遊客:

到西安遊覽時,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獨特標誌,古人曾留下“驅山晚照光明顯,雁塔晨鐘在城南”的詩句。作為關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聳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距市中心約4公里,是我國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無漏寺,到了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時,為追念死去的母親長孫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長安晉昌坊建造寺院,敕賜“慈恩”。它北面正對大明宮含元殿,佔地26570平方米,周邊風景優美,為唐都長安最宏偉、最壯觀之佛教寺院。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慈恩寺和大雁塔遊覽一番。

【慈恩寺—石獅子—鐘鼓樓—大雄寶殿—藏經樓】

我們先來看寺院山門前這對威武的石獅子。説來也怪,一般外域傳入我國的東西,總是先傳入實物,而後才有根據實物創作的藝術品。而獅子落户我國,卻例外地先傳人獅子石刻藝術品,而後才有真獅子的出現。大家知道獅子是在東漢年間由波斯引入我國的,石獅子則是與佛教同時在兩漢之際已自印度傳入我國。獅子有護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認為“佛為人中獅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獅子,稱護法獅子。慈恩寺大門口,有4尊石獅對稱地雄踞左右,裏邊靠近大門的兩尊,不清楚雕造於何年何時。東側是雄獅,在戲弄腳下繡球。西側是雌獅,腳邊有一對小獅,稱為母子獅。看來這些獅子也按照人們的習慣,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擺放了。靠外邊的兩尊獅子,東側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側一尊是民國19年(公元1930年)雕造。這兩對石獅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這兩尊八面威風石制實心的龐然大物,即使用手輕輕地拍打,也會發出似銅非鋼的金屬聲,清脆悦耳,十分動聽。各位遊客,您能猜出這是什麼原因嗎?

走進寺院是兩座小樓,東邊是鐘樓,裏邊懸掛有明代嘉靖年間鑄造的一口鐵鐘,重15噸。西邊是鼓樓,樓裏存有一面大鼓。長久以來,人們都把“雁塔晨鐘’作為關中八景之一,廣為流傳。但以往人們都以為“雁塔晨鐘”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鐘,其實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為大雁塔這口鐘重3萬斤,是在大慈恩寺內於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鑄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鐘搬入寺內的時間早100多年,上面還鑄有“雁塔晨鐘”銘文。 大雄寶殿後是藏經樓,存有《藏文大藏經》等重要經典。樓下是講堂,為佛教徒講經説法之處,供奉阿彌陀佛銅像一尊,高1米多。殿內珍藏玄奘親手供奉的佛座一件,還有唐代青響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塊。此石為藍田玉山所產青石,敲之鏘鏘有聲,清脆悦耳。

【大雁塔得名來歷—玄奘與寺塔—大雁塔建築及文物】

各位遊客,我們走出藏經樓,就能看到壯觀雄偉的大雁塔。看到這座唐代建築,你們一定會又感歎又好奇吧?首先一個問題就是此塔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第 一整理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按照印度佛教傳説,當初佛教有大乘與小乘兩派,小乘佛教不忌葷腥。有一天,正是菩薩佈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卻買不到肉下飯。這時天空中一羣大雁飛過,一個和尚望着雁羣自言自語:“今日增房無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薩一定不會忘記這是什麼日子。”話音未落,領頭的大雁便折翅墜地。於是全寺和尚大驚失色,認為這定是菩薩顯靈。他們就在大雁墜地處建造石塔,並戒絕葷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稱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內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傳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師為安置他從西域帶回來的經書、佛像、舍利,奏請高宗允許,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當年三月動工,玄奘親自監造,一年建成。按照印度佛教傳説,當初佛教有大乘與小乘兩派,小乘佛教不忌葷腥。有一天,正是菩薩佈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卻買不到肉下飯。這時天空中一羣大雁飛過,一個和尚望着雁羣自言自語:“今日增房無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薩一定不會忘記這是什麼日子。”話音未落,領頭的大雁便折翅墜地。於是全寺和尚大驚失色,認為這定是菩薩顯靈。他們就在大雁墜地處建造石塔,並戒絕葷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稱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內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傳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師為安置他從西域帶回來的經書、佛像、舍利,奏請高宗允許,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當年三月動工,玄奘親自監造,一年建成。

大雁塔導遊詞11

相傳是唐僧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於後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台基上。塔七層,底層邊長25米,由地面至塔頂高64米。塔身用磚砌成,磨磚對縫堅固異常。塔內有樓梯,可以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

大雁塔導遊詞12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在中國之西北部,美麗之西安市是著名之十三朝古都。有標誌性建築物鐘樓、明長城遺址、華清池等等。可最雄偉、最有盛名之還要數大雁塔。

大雁塔自唐朝以來,由玄奘法師修建,用來存放經書之佛塔。它建在大慈恩寺內,從古至今,保存完好,現在供遊人參觀、遊覽,是我國著名之旅遊景點,更是著名之古城西安之象徵。西安市之市徽中央就印着大雁塔,由此可見,大雁塔是當之無愧之西安之標誌。

雁塔之由來神奇玄祕。相傳,在印度摩伽陀國,一個寺廟內之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淨食(即雁、鹿、犢肉)。一天,空中飛來一羣雁。有位和尚見到羣雁,信口説:“今天大家都沒有東西吃了,菩薩應該知道我們肚子餓呀!”話音未落,一隻雁墜死在這位和尚面前,他驚喜交加,遍告寺內眾僧,都認為這是如來佛在教化他們。於是就在雁落之處,以隆重之儀式葬雁建塔,並取名雁塔。玄奘便以這個典故,修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最早因財力不足,只是一座五層之建築,後來因武則天信奉佛教,將它修建到了十層。可不幸之是,五代戰亂又降至七層,才有今天之七層青磚塔。塔高64.5米,地面各有一個門洞,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築藝術中之不可多得之傑作。

從遠處望去,你會發現大雁塔略有傾斜,這可是有來頭之。過去,西安有過數次之地震,將塔震得像一邊微有傾斜,後來,塔下身部分為土質,地下水不均勻,使大雁塔加速了沉降傾斜,現在逐漸收回地下水,使大雁塔“改邪歸正”。

大雁塔是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經過一次次整修,這個七層之青磚塔變得堅固結實,大雁塔在日後之文物保護、社會建設中,不減昔日古典之美麗,籠罩這一層迷人、神祕之面紗!吸引着世人探尋佛教文化和古代東方文明。

黃山在中國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樣子,因為山上巖石多青黑青黑之,古人就給它起這樣一名字。傳説咱們中華族之先祖軒轅黃帝在完成中原統一在業、開創中華文明之後,來到這裏採藥煉丹,在温泉裏洗澡,因而得道仙。

親愛之朋友,成吉思汗陵旅遊區位於鄂爾多斯市東南部伊金霍洛旗之甘德爾草原上。成吉思汗陵作為一座民族之豐碑,記載着蒙古民族滄桑之歷史和燦爛之文化。

綿山,亦名綿上,後因春秋五霸之晉文公名臣介子推。它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嶽山(霍山)向北延伸之一條支脈。

中國之沿海城市,東面或南面臨海居多,北面臨海之卻很少。煙台恰是北面臨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之海上景觀。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煙台之海。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今日離別後,何日君再來?鄧麗君小姐這首《何日君再來》是我們常常唱起之一首歌。但我相信,我們之間友情之花朵會常開,_地區之美景永遠常在,今日離別後,什麼時候你會再來?

大雁塔導遊詞13

遊客們,大雁塔自建成至今,歷代名人都留下了傳誦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的讚語,岑參有“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的名句。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與富於哲理的感歎,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

大雁塔導遊詞14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之是大雁塔景區和曲江旅遊區,首先我們來到之是大雁塔景區.大雁塔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由前面之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廣場和東西兩苑組成,佔地約五百畝。

《西遊記》裏之唐僧可謂家喻户曉,他之原型就是我國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玄奘與大慈恩寺以及大雁塔有着十分密切之聯繫。今天參觀完這裏,大家就可以有一個十分清晰之瞭解了。

現在我們所處之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廣場,廣場中央矗立之就是玄奘法師之高大銅像。你看他氣宇軒昂,身披袈裟,手執錫仗,步伐堅定,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經之路途上。玄奘是我國古代著名之佛學家、翻譯家、旅行家。他姓陳名禕,河南偃師人,自幼聰慧超羣,勤奮好學。13歲被朝廷破格錄取,在洛陽淨土寺剃度為僧。

玄奘先後周遊全國十餘省,遍訪十餘位高僧名賢,拜學經典,窮盡各家學説,譽滿京師,被譽為“釋門偉器和佛門千里駒”。貞觀三年,為解決佛教中之疑難問題前去佛教之發源地天竺,即今印度取經,著《大唐西域記》一書,是我國取經者中成就最卓著之人。公元645年在被授予佛教界最高稱號“三藏法師”後,返回長安,潛心翻譯佛教經典19年。唐太宗尊稱他是“法門之領袖”,唐高宗稱他是“真如之冠冕”。

在玄奘銅像之身後,就是大慈恩寺,即玄奘開創之慈恩宗之祖庭。慈恩寺,又名無漏寺,是公元648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他之母親文德皇后而建,具有其他寺院望塵莫及之顯赫地位和宏大規模。這座寺院當年由13座庭院組成,面積達34O畝,是現在寺院面積之7倍。其建築富麗堂皇,裝飾華麗富貴。

現在我們來到大慈恩寺之門口,大家看,門匾上“大慈恩寺”幾個金光閃閃之大字是江同志親自題寫之。寺院之正門又稱為山門,也叫三門。中間之是空門,東邊之是無相門,西邊之是無作門,象徵入門三解脱。所以人們常將出家作各尚叫作墜入空門。我們現在就從這裏進入寺院吧,而是繼續我們之參觀。

大家可以看到左右各有一樓。東邊是鐘樓,裏邊懸掛有一口鐵鐘,鑄於公元1548年,重15噸,鐘上有“雁塔晨鐘’4個蒼勁大字。鍾自鑄成一直沿用至今。每天寺院僧人聞鍾而起,聞鼓而眠。晨鐘共敲3陣,每陣36響,共鳴108響,表示斷除塵世人生108種煩惱,祈禱盛世太平,萬民安樂,五穀豐登。關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鐘”由此而來。西邊是鼓樓,樓裏懸掛一面大鼓。鐘鼓皆為寺院大型法器。

眾所周知,大雄寶殿是寺院之中心建築。大家面前高台上之建築就是大雄寶殿。大殿前香火興旺,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佛祖三身佛像。中為法身毗盧遮那佛,西為報身盧舍那佛,東為應身釋迦牟尼佛。佛像兩側是佛之弟子,東為迦葉,西為阿難,兩旁還有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塑像,均為明代雕塑,象徵真理和智慧。東西兩廂排列着包括玄奘和慶友在內之18尊羅漢像。在大殿供奉之主尊背後塑有南海觀音菩薩及眾菩薩、龍女、木叉等150身人物。

好了,我們現在穿過大雄寶殿,可以看到後面之這個藏經樓,在這裏存有《藏文大藏經》等重要經典。樓下是講堂,為佛教徒講經説法之處,供奉阿彌陀佛銅像一尊,系明代銅鑄鎏金佛像。殿內珍藏玄奘親手供奉之佛座一件,還有玄奘負笈圖及窺基、圓測碑拓畫像等。

繼續往北面走,我們可以看到坐落於寺院內之大雁塔。它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之樓閣式磚塔,被視為古都西安之象徵。大雁塔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內,故又名慈恩寺塔。大雁塔初建時只有五層。武則天時重修,後來又經過多次修葺,建為七層,人們常説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即由此而來。

大雁塔高64.7米,呈方錐形。塔底層邊長25米,每層四面各有一個磚券拱門。整座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築藝術之傑作。唐末以後,寺院屢遭兵火,殿宇焚燬,只有大雁塔巍然獨存。塔內有樓梯,可以盤旋而上。站在塔上憑欄遠眺,長安風貌盡收眼底。等一會兒,有興趣之朋友可以登塔遊覽。

{走近大雁塔,西側門楣上雕刻有唐代建築圖案和佛像等線刻畫,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之手筆。塔南門兩側之磚龕內,嵌有李世民、李治分別撰寫之《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述三藏聖教序記碑》,稱頌玄奘法師獻身佛教事業之偉大精神,由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之褚遂良所書,是價值極高之藝術珍品。}

“雁塔題名”也是大雁塔獨有之一道風景。自唐中宗神龍年間,進士張莒登塔題名,後文人們競相效仿,相沿成習。唐代士子考取進士後,都要登上雁塔賦詩並將姓名、籍貫、及第時間用墨筆題留於雁塔牆壁之上。日後升為卿相之還要用硃筆改寫。“雁塔題名”被視為人生一大榮耀之事。白居易在考中進士、登上雁塔時就作詩説:“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反映了他少年得志之喜悦心情。

遊客朋友,繞過大雁塔向北,我們前往玄奘三藏院門。大門前修了一座長20多米,高2米多之漢白玉照壁,照壁南面是集褚遂良字刻之“法門領袖”四個字,北面是趙樸初題寫之“民族脊樑”四個字。玄奘三藏院是一組仿唐風格之建築羣,由中院大遍覺堂、東院般若堂、西院桃明堂三部分組成,其中大遍覺堂供奉之玄奘法師之頂骨舍利是本寺之鎮館之寶。玄奘之其它靈骨舍利已廣佈世界各地,象徵和傳播着玄奘精神將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同在。

好了,各位朋友。大慈恩寺和大雁塔之參觀就到這裏,現在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大雁塔北廣場吧。大雁塔北廣場位於著名之大雁塔腳下,東西寬480米,南北長350米,佔地252畝,由近2萬平方米之音樂噴泉廣場和文化廣場、園林景觀、文化長廊、旅遊商貿等設施組成。

這裏之音樂噴泉是亞洲最大之噴泉廣場,每天中午12:30都會準時開放,到時大家可以前來觀賞。廣場南北高差9米,分成9級,每個踏步為5級,意藴“九五之尊”。由北向南逐步拾級,形成對大雁塔之膜拜,將古都風韻與現代風采之完美結合。2003年12月31日建成開放,它是全中國唯一之一座唐文化廣場,目前已成為西安之“城市會客廳”和“城市名片”。大家如果喜歡這裏,就可以經常來我們西安之客廳裏來坐一坐。

大雁塔景區之講解到這裏就結束了.下午我們將去參觀大唐芙蓉園和曲江海洋館等景點.大唐芙蓉園是在唐代芙蓉園遺址上修建之,完全仿照了唐代皇家園林之建築形式,於2005年建成並對遊人開放,佔地面積1000畝,總投資13億元人民幣。內有紫雲樓、鳳鳴九天歌劇院、陸羽茶社、仕女館等等許多之仿唐建築羣,擁有全球最大之水幕電影,是我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大唐文化與風貌之主題公園,被譽為“盛唐主題天下第一園”。

曲江海洋館,是西部最大之海洋館,佔地90畝,總投資3.5億元人民幣。主要由海豚表演館、海洋科普館、熱帶雨林館、海底隧道和水下大觀園等部分組成。

在曲江旅遊區,我們還可以參觀到傳説中薛平貴與王寶川愛情故事之發生地寒窯以及以平民身份埋葬之秦二世胡亥墓。

好,現在大家自由參觀,一個小時後我們在這裏集合,謝謝大家!

大雁塔導遊詞15

大家好,我是導遊廖文卓。今天我帶領大家一起遊覽著名的大雁塔。

大雁塔修築在大慈恩寺內,大慈恩寺原名無漏寺,它修建於隋朝,到了唐朝,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死去的長孫皇后的大恩,重新修建無漏寺並改名大慈恩寺,它北面正對着大明宮含元殿。佔地26570平方米,周邊風景優美為唐都長安最宏偉最壯觀的佛教寺院。走進山門就看到了三座門,分別是無相門、無作門、和空門。古人叫三解脱之門。寺院門前威武的石獅子奇怪獨特。獅子有護法辟邪的作用,佛教認為“佛為人中獅子”。所以佛台前有護法獅子。走進寺院是兩座小樓,東為鐘樓,裏面掛着嘉靖年間鑄造的一口重15噸的鐵鐘。西為鼓樓樓裏存着一面大鼓。寺裏的和尚早上早上敲鐘,傍晚擊鼓。成語晨鐘暮鼓也是由此而來。繼續走就來到了寺中心的大雄寶殿。大殿裏有三尊釋迦牟塑像,大雄寶殿後面是藏經樓。走出藏經樓就看到了大雁塔,它是玄奘為了安置從西域帶回來的經書、佛像、舍利。奏請高宗允許修建大雁塔。

塔是由玄奘法師親自設計和督建的,塔高約65米。共有七層,人常説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就是由此而來。塔看起來非常高,非常壯觀。塔內的平面呈方形,各層均有樓板,設有扶梯可盤旋而上。

走完大雁塔就看到被譽為“盛唐天下第一園”的大雁塔廣場。它有北廣場,南廣場、雁塔東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步行街等組成。是我國最高的唐文化休閒廣場。

西安大雁塔真是個好地方,歡迎下次再來遊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4jod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