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學習總結 >

語文教師學習總結(通用5篇)

語文教師學習總結(通用5篇)

充實的學習生活又將結束了,這段時間裏,我們一定有不少啟發,需要好好地寫一份學習總結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師學習總結(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師學習總結(通用5篇)

語文教師學習總結1

任教以來,經歷的培訓、聽課、學習也不少。本學期我校語文組積極開展各類業務學習活動,並經常組織老師外出聽課、學習,給了我們語文教師很好的業務學習的機會。這些學習機會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這次的學習,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穫的。這樣些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學習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如何進行知識更新

“知識也有保質期”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礎上,打破堅冰一樣的由陳舊的知識和經驗累積起來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麼,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必然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兒童,相信兒童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兒童,俯下身子看兒童的生活,平等參與兒童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兒童,兒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怎樣調動兒童的“思維參與”呢?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兒童心理上的認知衝突。同時,教師要“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大腦,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給他們想、做、説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兒童充分思考,給兒童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説,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兒童説。這樣,兒童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三、感受壓力,增強信心

在這裏,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並勇於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加大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等,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的。

語文教師學習總結2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聽了曹化根副區長的講座,我明白了閲讀的真正意義,從大處説是為了國家的發展,而從小處説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閲讀不應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應該具體地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常説: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那麼這桶水從哪裏來,從書中來,歷史、哲學的、自然的、科學的……我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於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並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閲讀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一句話: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課程中也説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 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直接培養能力。”可事實上,有多少人真正領悟到新課改的真諦呢?所以我對毛運方老師的講座深有同感。

此外,孫友紅老師的講座,在言談之中透露着充滿哲理的思考也無不告訴我們:我們教師必須發現學生的優勢智能,發展他的優勢智能,為他們的“成才”提供方向,讓每一個人都能為社會發展盡己所能。

三、把主動權還給學生不應是一句空談

只有把學習的選擇權真正歸還給學生,學生才有了獲得主動發展的前提。

作為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麼?關注未來,放飛希望。首要的是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於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棄繁就簡,走簡單之路,返樸歸真。直至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

這也是我在閲讀教學方面最大的感悟。語文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形態,有特定的目標和任務,有獨特的個性,這就是語文的本。在閲讀教學中,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本,從關注內容到關注語言,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傳統教學中可取的東西。在“以讀代講,以讀促悟”中,更要好好地體現教師的引導、點撥作用,在“尊重體驗、個性解讀、預設與生成”中要有清醒的理念,儘量避免走向“脱離文本、無效合作、表面自主、縱容個性”等極端。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閲讀面,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起來,努力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無愧於“人類的靈魂工程師”這一稱號。

語文教師學習總結3

一、寓教於樂,轉變觀念

在幾年的語文教學中,我領悟到語文教材、教學的研究很重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用富有激情的語言引導學生深入學習,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那才是語文教學的重點。

一本教科書、一本教參、一支粉筆上課堂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然而也有語文教師的備課要麼參考或照搬現成的教案,千篇一律地延用“教參説法”。也正是這個緣故,本來十分精彩的對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便變得索然無味了。

新課程的理念更是要求,教師首先是學生的學習夥伴,其次才是學習的指導者,教學就是教師和學生的平等對話。

長期以來形成的舊的教育觀念制約着人們的思想。當我們認真反思過去的行為,就會發現“師道尊嚴”已經不適應新的要求和形勢的需要,應走到學生中間去,建立良好和諧的新型的師生關係。

力求語文課堂做到“趣、活、實”,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並受到美的,陶和感染。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力求使課堂總是充滿激情,富有生氣和活力。

二、教研相隨,以研促教

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語文教研能力。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材和教法,還要注意研究我們的學校,研究我們的學生,研究我們的課堂,研究我們的課程。總之,我們的語文教學要立足於語文自己真實的教學問題,做到“以研促教”。

我認為,語文教研應立足於語文教育教學此文轉自實踐,以語文課堂為基地,面向學生,從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歸納、彙集、反思實際的教學問題,把教學經驗理論化、系統化。

課堂教學歷來是“遺憾的藝術”,語文教學更是一門藝術,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必須經常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反思,把教學實踐與教學反思緊密結合起來,在反思中成長。這些我都還沒怎麼做到,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多多注意!

語文教師學習總結4

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實踐。人生中就是這樣,每一次的學習就是一次實踐的機會。每一次的實踐就是一次挑戰,我們能害怕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能!”不管是在什麼情況下,都是不能,不會,也不可以害怕挑戰。我們之所以培訓,目的就是增強我們挑戰的信心。我不知道別人通過培訓學到了多少,感受到了多少,瞭解到了多少。只知道通過培訓自己感悟頗深。

首先要説明的一點就是通過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見過的聽過的,沒見過的沒聽過的統統包含在內。

兩位老師的精彩的培訓,我知道那是對我們以後產生影響的一次培訓。這一次培訓是成功的。還有一點是我們需要這樣的機會,這樣一個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充實自己的機會。

這一天短短時間的培訓,相信大家都學到了很多,可我有一種新的感覺:“學到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為什麼這樣説呢?在以前的學習中自己並沒有注重某一方面的學習,只是知道老師教什麼,自己就學什麼,從來不管對與錯,也從來不管為什麼,只是盲目的走路,學習。通過今天的學習以後感覺就變了很多,原因很簡單:“這裏的學習不再是片面的,是一種以具體事情具體分析的方式進行的。”只從這一點上説,這就要比以前的學習系統化,畢竟涉及到專業知識。在這裏學習越多,感覺以前瞭解的'東西越少,然後就會努力的或者是刻意的去找這方面的書籍,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可是越學,感覺自己知道的越少,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有一顆想充實自己的心,有一顆想要學習的心,同時也有一顆向前的心。這就不得不要求我們自己要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把所學的用到工作中。

此次培訓學習作為人生旅途的一個加油站和新的起點,在工作中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把樹立遠大理想和做好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努力勤奮工作、積極開拓創新,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業績。

語文教師學習總結5

感謝各位同事支持我、幫助我,各級領導扶助我、指導我,讓我繼續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崗位上摸爬滾打,給了我錘鍊、提升自己的舞台;也慶幸我自己有着教書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續讀書學習的不竭的動力。

本人奉守“德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從業準則,嚴於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謹,與人為善。以校為家,恪盡職守,勇挑重擔,超工作量滿負荷運行,常常為工作而廢寢忘食。熱愛學生,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原則,不僅在課堂上堅持德育滲透,而且注重從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全面關心學生,在學生評教中深受學生的敬重與歡迎,年終被評為“師德優秀個人”、“先進工作者”。

信守“以學習者身份從業,以思想者姿態施教”的工作準則,在勤於學習、耕讀不輟的過程中苦練內功,在教學上不斷超越自我。訂閲專業雜誌5種,全年購買業務書籍40餘冊,潛心研讀;精心選購優秀的高三語文教輔資料15種,兼收幷蓄,取精用宏。被評為瀏陽市“百名讀書積極分子”。

正是在這樣的讀書背景下,本人立足於踐行課程改革新理念、追蹤把握高考的改革的新動向,在教學設計上博觀約取,追求“用教參而不囿於教參”的個性化處理,總是在廣泛佔有資料的前提下精心選材備課,形成了“縱橫拓展,淺入深出,知能並重,激思啟智”的語文課堂教學特色,所教語文課深受學生喜愛,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有可見、可感的良好發展,教學效果好。積極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內外同行上教研公開課和示範課,所授公開課得到醴陵二中、瀏陽一中等同仁的好評。被市教育督導室、市教科所選調,陪同教研員赴六中、一中等校參與高三教學調研並評課,並在全市高三語文教學研討會上對公開課作點評。

立足“大語文大閲讀”教學觀,創造性開發語文校本教材。團結並指導本校5位青年語文骨幹教師,主編並正式印刷出版了語文校本課程《悦讀怡情拓智(第二冊)》。該書針對農村高中學生的學業基礎、情感特質和文化底藴,精心選文,由我確定全書的編排體例、章節設置、篇目選定,五位老師分別承擔某些章節的導讀設計和具體篇目的賞讀分析,歷經一年半的反覆刪改、修訂,終於在20xx年底完成了這本涵蓋了十個專題章節、選文超過150篇、內容總計28萬餘字的高中語文校本課程的編寫。該書在青年同學中大受歡迎,並得到縣、市語文屆知名同行、特級教師、專家的一致好評。

榮任“核按鈕”和“熱點重點難點”兩種知名教輔品牌的語文編審,參與編寫兩本高三語文複習用書《高考語文核按鈕·20xx版》、《高考語文二輪複習用書·熱點重點難點專題透析》。論文《在課程資源自主開發過程中踐行中學語文有效教學》獲長沙市市級骨幹教師培訓優秀論文一等獎。課件《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獲長沙市it節課件專項評比二等獎。

11月,被推選赴清華大學參加“長沙市中學語文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首期培訓,獲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結業證書。12月,“長沙市語文骨幹教師高級研修·清華班”的優秀代表,被推舉在“昆明市—長沙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討會”上,在雅禮中學主會場多功能廳,面向兩市教育屆領導、專家及骨幹教師,上展示課《汪曾祺小説〈侯銀匠〉文本細讀》,教改理念鮮明,個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評。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開始了教學的整合反思,從教學設計的優化、教學用語的錘鍊、課堂局部精彩向整體厚重提升幾大方面尋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長沙教育學院評為“長沙市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優秀學員”。

在搞好自身教學的同時,積極承擔青年教師培養任務,對張曉玲、周輝等青年教師的教學經常給予評點,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成長為優秀的高中語文教師(兩位分別已擔任備課組長、教研員,並有多項論文在省市縣各級發表或獲獎)。

擔任學校教研處主任,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主線,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全力推進“科研興校”。工作認真、務實,講求科學,積極創新,負責了常規教研工作、課題研究、師訓工作、電教管理、校本課程管理等各項工作。實現了教學、管理工作雙豐收。一年來,本人累計聽課77節,在聽評課過程中加強教研督導,與授課教師一起真誠探討課堂教學的改進策略,受到老師們的歡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統”到“分”,由“管”到“導”,注重粗線條地佈置全校各學科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確,突破方向的指點到位,有利於各學科特色的自由釋放。地理教研組被評為長沙市先進教研組。老師們你追我趕的教研氛圍更深厚了,論文正式發表和參編正式出版物的教師達52人次。

課題研究方面,本人現擔任《高中語文、化學學科信息化資源庫建設與應用》、《中學衞星遠程教學雙向互動交流研究》、《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中小學教師良好氣質修養研究》三項課題的課題組長。各課題有序開展,進行了階段性督查,相關論文成果不斷提交。本人所撰課題中期報告《中學衞星遠程教育教學雙向互動交流的研究》階段性工作報告獲省級重點課題《中學衞星遠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總課題組論文評優一等獎。

積極參與網絡教研。一年來,本人在新浪博客上發表以教育教學研究為主體內容的博客文章102篇,因內容的可讀性、思想的含金量得到網友認可,找到了若干志同道合的同仁,受到同道網友的追捧,全年網絡點擊超過8000人次。年底,醖釀成立“新自我新教育”教研博客圈。

教然後知不足,我感覺自己在工作的諸多方面尚存欠缺。教研管理方面,青年骨幹教師和名師的的培養未見突破,在教研過程中如何給老師以自我成就感、效能感和幸福感的支撐,仍是一大困惑。在語文教學中,常感課堂教學有好的設計與創意,但苦於工作頭緒繁多、投入備課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細節上的精細化設計往往來不及展開,因而在課堂教學細節操作上很難令自己感到自我滿意。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用日後從業的時間不斷去完善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xuexizongjie/4qvre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