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年度總結 >

市農辦年度三農事業工作總結範文

市農辦年度三農事業工作總結範文

市農辦年度三農事業工作總結1

今年以來,我辦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線,深入貫徹“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惠農政策,突出工作創新,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有效推動了我市“三農”工作,確保了農村經濟社會穩定健康有序發展。

市農辦年度三農事業工作總結範文

一、“三位一體”改革試點工作取得突破

一是以農合聯換屆為契機,再造合作組織新架構。圍繞新換屆農合聯組織架構、機構性質、服務理念、運行機制、經費保障、理事長人選等問題,充分調查研究,多方專家論證,廣泛徵求意見,經過精心醖釀,形成了換屆方案,並於9月份、10月份相繼順利完成了市、馬嶼鎮農合聯換屆。二是以會員需求為動力,再造農合聯運行新機制。一方面,結合市農合聯換屆,以“由理事會成員兼任、委派與選用公務人員、聘用專業技術人員”等方式,配置農合聯機構人員,另一方面,在市農合聯推行“議行分立”,出台了理事會議事規則,明確理事會是唯一議事決策機構,確保農民行使決策權。三是以互助共贏為導向,再造合作組織新優勢。一 “減”,加強示範合作社現場驗收、複評調整,取消了30家示範合作社資格;二 “聯”,2015年共引導優勢合作社組建蔬菜、糧食、鐵皮石斛、林果等四大產業聯盟,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7家;三 “提”,整合支農資金1000萬元,重點支持優質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標準化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平台以及設立直銷門店、打造品牌,提升經營發展能力與水平。四是以保險互助為突破,再造農村金融新局面。2015年1月份市興民農村保險互助社正式獲得中國保監會同意核准設立,成為全國首個由農民經濟合作社出資成立、為社員提供農業財產保險服務的農村保險互助組織。

二、成功創成省美麗鄉村先進縣

今年重點打造美麗鄉村精品線10條、歷史文化村落7個、精品村21個、重點村29個、農村不可移動文物點19處,8月份成功通過省美麗鄉村先進縣核准。建成了“浙南鄒魯修學線”、“温州一家人精品線”等5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世界非遺木活字印刷村東源、“世外桃園”黃林等6個歷史文化村落煥發生機,塘下鎮陳嶴村、陶山鎮榮祥村等50多個美麗鄉村精品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典範,陳嶴村的建設成效和經驗得到了省委夏寶龍書記和李強省長的高度讚賞。一是全面規劃、突出重點。按照“基礎先行、生態優先、突出民生、留有餘地”的原則確定建設內容,重點是做好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為今後的招商引資和村莊建設發展預留空間。二是鎮街主體、分工協作。注重充分發揮鎮街和相關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鎮街為責任主體,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相應工程建設指導,成立專家指導組進行專業指導,農辦負責協調和政策把關,項目建設管理更加規範。三是先建後補、以獎代補。財政資金實行競爭性使用,補助實行以獎代補的方式,即工程按規劃設計方案建好以後,通過驗收和審價再按規定予以補助。到目前為止,已經對5條精品線、38個村的305個單項建設工程進行驗收,市財政分4批總共下達補助6701萬元

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創新

2015年省、XX市下達給我市治理村任務213個,新增受益農户31014户。截止12月底,各治理村接户、管網、終端等三大工程基本完工,新增受益農户34130户,完成投資額23820萬元。先後順利通過温州、省年度工作考核,並得到考核組肯定。一是任務謀劃早。從工程設計、施工力量等各要素着手,治理村任務早下達、早設計、早進場,為全年度的工程建設贏得寶貴時間,牢牢把握住治污攻堅戰的主動權。二是機制運行暢。採取“先建設後買單”模式開展工程建設,採取“招投標+談判”模式以量換價擇優確定參建單位等,簡化工程建設流程程序,提高效率,倒逼施工單位注重工程質量和進度,同時又減緩了工程建設期的財政支付壓力。三是質量控制實。從人員准入、主材准入、全程閉水等環節嚴把工程質量,通過市巡查、鎮街督查、村旁站監督、第三方專業監理、施工單位自檢等方式,形成有效的質量監督體系。

四、農村環境物業化管理顯成效

積極推進農村環境物業化管理,打造淸潔鄉村升級版,從管控農村亂搭建、集中整治環境亂點、完善環衞基礎設施、日常保潔市場化、轉變農民衞生習慣等五方面入手,提升清潔鄉村工作水平,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市場化保潔取得突破。清潔鄉村工作考核910個村,垃圾集中收集率保持100%,203個村聘請專業化保潔公司進行全天候保潔,實現了農村日常保潔市場化管理。二是垃圾分類處理試點進展順利。大京四村投入30萬元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站並投入使用,使用太陽能加熱靜態好氧堆肥技術。梅嶼社區24個村計劃投資200萬元建設聯合垃圾分類處理站。三是農村環境變化明顯。特別是東部發達村,村幹部和村民的意識正在逐步改變,廣大村民對環境保潔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對環境衞生的監督意識不斷增強,保持房前屋後整潔的習慣不斷變好,清潔鄉村工作深受廣大村民的好評,我市2015年清潔鄉村工作在XX市名列前茅。

五、精準扶貧工作有序推進

一是全面完成“消除4600”任務。在書記市長親自部署、鎮街部門合力聯動、市人大代表視察核查下,我市有效落實幫扶措施,通過低保兜底幫扶4885户,9986人,佔比78%;產業幫扶、結對幫扶、就業幫扶、金融幫扶、督孝幫扶和助困救濟等手段幫扶704户,2805人。二是順利落實各項扶貧資金。為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共計投入扶貧項目建設專項資金1600萬元,受益7603户,60105人;落實2116.69萬元為全市92030名低收入羣眾全額支付城鄉居民醫保個人自籌部分;落實2014年度市級機關部門結對幫扶資金555萬元;落實XX縣結對幫扶資金160萬元。三是精準制訂扶貧惠民政策。制訂出台《市低收入農户大病再保障保險實施辦法(試行)》,減輕低收入農户大病住院醫療負擔,減少因病致貧現象。制訂出台《市扶貧小額信貸管理辦法》,幫助低收入農户發展生產、自主創業,共向576户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186.5萬元。繼續完善幫困助學機制,共安排255.05萬扶貧資金,幫助456名貧困大學生圓大學夢,其中在讀大學生327名,新生129名。

六、農業產業化發展迅速

一是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形成。通過我辦的整合提升,市水產行業全產業鏈逐步形成縱向一體化和橫向多元化有機結合的農業產業創新經營模式,水產品加工園區集聚效果明顯,水產批發市場名列全省前茅,打造成為省級示範性農業全產業鏈。二是推進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篩選全市優勢農產品,打造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建立特色鮮明的“農產”品牌形象,建立“農產”旗下10個優勢農產品子產品的系列品牌形象。三是強化銷售平台搭建。積極對接發動,引導涉農單位參與全國各地農展農博活動;市第九屆農產品展銷會供銷兩旺,人流與銷售均創歷史新高。農村電商快速成長,區域電商平台數量明顯增長,電商服務平台帶動引領顯著增強,2015年發展16家淘寶村,農村電商銷售超9億元,全市62.5%的農業龍頭企業通過網絡渠道銷售產品。

七、農培工作亮點紛呈

一是超額完成任務。2015年我市共參加各類培訓人數5687人,完成下達任務的 126.38%,發證率達100%,其中農村實用人才培訓3377人、轉移就業農民培訓2310人,轉移就業率100 %。二是突出亮點項目。市為浙江省首個成立“3d快速成形技術公共服務平台”和“激光打印產業培訓基地”的縣級市,並在11月份召開的省“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年度總結和計劃編制會上代表温州地區作典型發言。今年我市共培養3d技術人才266人。三是加強資金監管。嚴格按照申請、審核、審批、開班四道流程,再由市農培辦、人才鑑定中心、就業處考核合格後頒發證書,確保培訓的真實性及資金的安全性。

八、農村指導員工作有新拓展

一是加強農村工作指導員的選派。重點選派未經基層鍛鍊的後備幹部、機關年輕中層幹部、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科局級領導及調研員,第十一批市直機關下派農村工作指導員74人中科局級8人、後備幹部5人,大專以上學歷70人。二是注重對農指員的管理。強化任前培訓,在農指員下派後立馬組織集中培訓,提高農指員業務能力。強化日常管理,重點是定期組織工作例會,為農指員提供交流和學習的平台。強化農指員工作督導,採取明察暗訪等形式瞭解農村工作指導員到位和開展工作等情況。強化信息交流,市農指辦將每位指導員上報的信息及時匯篇成簡報分發至温州農指員工作園地,今年共編輯簡報60篇。三是發揮農村工作指導員的作用。2015年機關下派農指員爭取各項資金657萬元,落實經濟發展項目63項,落實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項目58個,走訪農户3997户,召開各類座談會173次,化解民間各類矛盾糾紛24件,避免(勸阻)集體上訪事件1件,消除了不穩定因素,有效促進了我市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九、切實加強自身建設

一抓幹部教育。以建立學習型機關為目標,制訂農辦學習計劃,開展“科長授課”活動,全面提升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升幹部要求,多次專題學習各級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不斷提升全體幹部做好“三農”工作的能力與水平。二抓調研工作。建立調研製度,年初就確定調研課題,全年全辦共撰寫調研文章7篇,涵蓋了各項重點工作。三抓機關創建。把五型機關創建納入到幹部目標考核管理,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做到一起部署、一起檢查、一起考核。進一步健全了教育、制度、監督體系,嚴格五型機關創建的.各項規定。自2013年創建市文明單位以來,我辦再接再厲,今年又成功通過XX市文明單位創建單位。四抓考核管理。制訂農辦機關幹部考核辦法,建立以績效考核為核心的考核評價體系,將績效考核結果與幹部職工的獎勵、評先和任用結合起來,促進全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充分調動廣大幹部職工爭創一流工作業績的積極性。

市農辦年度三農事業工作總結2

一年來,全州林業工作在州委、州政府正確領導下,在省林業廳支持指導下,緊緊圍繞建設“綠色xx”和打造“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總目標,以改善生態和改善民生為總任務,主動適應和服務於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深化林業改革,轉變林業發展方式,增強林業發展活力,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造林綠化紮實開展。以“健康森林、美麗濕地、綠色通道、秀美村莊”四大主題建設為抓手,協調推進城鄉造林綠化工作,全州投入資金1.9億元,完成造林16.79萬畝,為省計劃的101%;完成封山育林30.25萬畝,為計劃的100.8%;完成低效林改造6.147萬畝,為計劃的102.5%;完成中幼林撫育30萬畝,為計劃的100%;完成“裸露山地”造林4.2萬畝,為計劃的100%;完成育苗1750畝,杉木、馬尾松、濕地松等良種使用率達93.7%;完成全民義務植樹590萬株,新建義務植基地43個;2150個行政村啟動“秀美村莊”建設規劃,1068個村開展創建活動。

(二)資源管護持續加力。嚴控森林採伐。全州商品材主伐指標9850立方米,比上年減少60.56%,鳳凰、吉首、花垣、瀘溪4縣市執行商品材採伐零指標,國省道和鐵路沿線一律實行禁伐。規範木材市場。開展木材經營加工專項清理整治行動,清理木材經營加工單位532户,年檢換證經營加工單位373家,較上年減少29.89%。加強林地監管。申請使用林地35宗、3050畝,繳植被恢復費1842萬元。查處非法佔用林地案件42起,收回違法佔用林地339畝,罰款44.9萬元。強化濕地保護。通過創建“保靖酉水河國家濕地公園”和成立龍山卧龍水庫等4處縣級濕地保護區,全州新增濕地保護面積2.7萬畝,新增濕地保護率6.87%。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查處森林案件571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600餘人次,沒收木材1252立方米,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37萬元。

(三)災害防控成效明顯。森林防火實現建州以來發生次數最少受損最低。全州僅發生森林火災7起,過火面積188畝,受害森林面積37.5畝,森林火災受害率0.0025‰,沒有發生重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火災次數、過火面積、受害森林面積,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85.1%、95.1%和97.3%。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經受住了松毛蟲爆發的嚴峻考驗。全州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61.43萬畝,成災面積8500畝,成災率0.74‰。為有效控制林業有害生物的蔓延與危害,按照“分類施策,分區治理”的思路,多渠道籌措防治資金400萬元,配購防治器械30台,投放白僵菌、森得保粉劑、敵敵畏煙劑、苦蔘鹼煙薰劑共67.5噸,懸掛赤眼蜂卡10餘萬卡,防治蟲害面積54.64萬畝,其中無公害防治面積52.34萬畝,無公害防治率95.8%。

(四)林業改革全面推進。全面完成國有林場改革任務。科學制定改革方案,7個國有林場全部定性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核定財政全額撥款事業編制325個,富餘人員全部妥善安置到位,順利通過了省國有林場改革領導小組的檢查驗收。國有森工企業改革改制工作進展順利。結合州直3家國有森工企業職工意願和實際,對州木材公司和州林化廠按照企業改革、州興森公司按照企業改制的方式上報了改革方案,企業職工思想穩定。林權改革不斷深化。加強對林權流轉工作的指導,全州林權流轉宗地7123宗、16.25萬畝,流轉金額1317萬元。落實森林保險面積1005萬畝,及時對松毛蟲災害、森林火災等進行現場調查,理賠242萬元。四是啟動基層林業站“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務”活動。具備條件的服務項目為“直接辦理”,不具備條件需上級部門審批的為“全程代辦”,已在13個鄉鎮林業站開展試點工作。

(五)林業產業逆勢前行。全州林業產業總產值達84.63億元,同比增長16.6%,其中第一產業產值40.98億元,第二產業產值16.04億元,第三產業產值27.61億元。產業園建設成效明顯。全州建立油茶產業園、特色中藥材產業園、林下經濟產業園、林旅遊特色產業園、特色花卉苗木產業園等產業園區11個,面積6萬畝,投入資金1.6億元。涉林龍頭企業健康發展。深入開展“惠企政策落實年”活動,對15家省級以上林業產業龍頭企業開展運行監測工作,推薦5家優勢產業企進入省林產工業建設專項培育和貸款貼息扶持範圍,為2家涉林企業協調金融機構貸款950萬元,爭取中央財政貸款貼息資金27.5萬元。

(六)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積極爭取林業項目資金。全州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補償、“綠色xx”、石漠化綜合治理、油茶產業化基地建設等林業重點項目建設,累計到位資金7.12億元。編制完成林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從森林資源培育、綠色xx建設、森林資源保護、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生態文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6個方面,規劃實施林業重點工程40個,規劃總投資199.6億元。依法行政工作不斷加強。建立部門權力清單97項,責任清單38項;下放行政許可事項9項,保留4項,審批事項全部在電子監察網上辦理;印發了《xx自治州林業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對木材經營及運輸管理等48項涉林法律法規明確了自由裁量權基準,規範了基層行政執法行為和企業經營行為。

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全州的造林綠化、生態資源保護、生態建設取得的成效和打響xx州綠色生態這個品牌方面宣傳力度不夠;二是重大項目的爭取,特別是後續項目的爭取還比較乏力,後勁不足;三是林業產業“弱、散、小”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林農脱貧致富能力不強。四是林業重點工程造林補助偏低,地方財政投入林業建設資金有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nianduzongjie/om7n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