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活動總結 >

小學青年教師磨課活動總結

小學青年教師磨課活動總結

本次磨課活動的主題是“教學目標的設計和達成”,教學目標設計是教學設計的前提,沒有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是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

小學青年教師磨課活動總結

三位參加上課的語文教師執教的是《晚上的“太陽”》的第一課時,她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三框兒”。2、引導學生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流利。3、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三位數學教師執教的是《認識角》,設計的教學目標是:1、初步認識角,瞭解角各部分的名稱,知道角有大小。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語、數兩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對學生來説,是具體、適宜的,是切實可行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目標達成來看,六節課的每一教學環節都能體現教學目標,每個教學手段能較好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課堂上能突出教學重點,保證教學時間來鞏固和強化重點知識。

六節課的教學思路較清晰,語文課從導入揭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讀通課文→學寫生字,數學課從激趣導入→新授→鞏固練習→拓展提高,每個教學程序都在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教學課:激趣導入→新授→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六位執教老師均有較強的基本功:她們有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她們明朗、快活、親切,她們熱情從容,看她們上課不似小學教師,就好似電視裏的少兒節目主持人,富有兒童話的語言融洽了師生關係,活躍了課堂氣氛。

就這六節課,也存在着不足之處:

1、教學目標的設計關注了對學生知識的傳授,缺少了對學生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設計。

2、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制定的是教師目標,缺少學生目標的制訂。

3、在新課程標準中,強調“教‘服務於’學”,六節課中大多數教師在向學生灌輸知識,缺少對學生學習方法指導

4、預設的教學目標還未完全在教學過程中落實。

這次磨課活動也讓我們看到了兩種“精神”的存在:一是團結協作的精神。第二週週五放學後,把任務佈置給8位第一輪主備課的教師,她們利用雙休日備好了課,第三週週一就拿出了教案,之後各教研組組長帶領本組教師在一天內研討揣摩教案,最後定稿,於當天放學前教研組的每一位老師都人手一份教案,為第二天第一輪上課的活動順利開展打好了堅實的基礎。之後各教研組加大集體備課的力度,為第二輪、第三輪上課活動做好積極準備。對抽到上課的老師,各教研組更是羣策羣力,心往一處想,幫助出謀劃策,探討上課的每一個環節。正是由於各教研組的.團結協作,才使得青年教師磨課活動得以較圓滿結束。

二是執着的敬業精神。這次無論是8位主備課老師,還是上課的6位老師,在接到任務後都毫無怨言,愉快接受,不折不扣地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備課、上課任務。吉爾玲老師為上好課,包裏揣了一大摞輔導資料,徐立華老師虛心向孫麗莉、王霞等老師請教;王平老師不停地試教;季豔萍老師高效率地備課;沈小妍老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製作教具;更令人感動的是外面雨很大,天氣很冷,周曉莉老師放學後在教室裏對着姑娘一遍一遍地説教案。正是這十幾位教師的辛苦執着,正是全體教研組的語數老師的全員參與,才使得本次磨課活動一輪比一輪精彩。

各位老師,這次磨課活動由於時間短,對有效教學目標的探討還比較粗淺,希望老師們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正確地把握課程標準,深刻領會新的課程改革的精神,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創新,我們才能正確認識和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為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推動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髮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huodongzongjie/weyqj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