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無錫市華莊中心小學課改工作總結

無錫市華莊中心小學課改工作總結

今年是我校實施新課程的第三個年頭。在這一年裏,我校在已積累一定新課程實驗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進一步積極落實市、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有關要求,進一步優化學校課改實驗工作的領導和管理,以“新課標、新理念、新課堂”為研究核心,積極開展各項教育教學科研活動,促使我校教育教學科研質量不斷提高。現將一年來的課改情況作一簡要小結。

無錫市華莊中心小學課改工作總結

一.培訓學習,提升教學理念

新課程的理念始終是進行課改實驗工作的源頭活水。為此學校堅持以理念為先導,組織全體老師分層次多形式參與學習與培訓,促使教育理念得以不斷更新。

1.通織培訓,紮實有效

一年來,認真組織1--3年級老師全員分學科參加濱湖區級新課程學科培訓(8/25-8/26);六個年級老師全員分學科參加濱湖區級新課程教材培訓(2/16、8/30);1—3年級語、數老師輪流每月參加濱湖區級階段教材培訓(語文共計6次,數學共計7次)。全體老師通過全員參與課程標準和教材教法培訓,切實成為了課改實驗工作的志願者。

2.骨幹培訓,以點帶面

骨幹教師是學校課改實驗工作的排頭兵,為此學校千方百計為骨幹教師提供更多學習途徑。今年,已有3位老師參加了江蘇省級骨幹教師培訓,6位老師參加了無錫市級骨幹教師培訓,3位老師參加了無錫市教學新秀研修班學習,6位老師參加了無錫市小學教學研究班學習,1位老師參加了濱湖區名師工程培養,3位老師參加了濱湖區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學習,4位老師參加了無錫市班主任培訓等。以上培訓學習使我校骨幹教師真正深入新課程,成為課改實驗工作的生力軍。在此基礎上,骨幹教師學以致用,以點帶面,已有10多位骨幹教師在我校範圍內作專題講座,引領其他老師深入理解體會新課程的理念,成效顯著。

3.校本培訓,豐富多彩

學習是不竭的動力,構建學習化羣體是課改推進之必須.為此我校更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本培訓.

⑴讀書活動,競賽提高

我校積極開展大學習活動.人人讀新課程理論書籍,人人撰寫讀書筆記,人人交流心得體會,人人蔘與讀書競賽.不少老師的學習文章在網上得到了發表.在讀書學習的基礎上,我校還組織全校老師參加了新課標理論考試,老師們都取得了優良成績.

⑵外出觀摩,切磋交流

老師們不僅向書本學,也積極向同行學,向兄弟學校的老師,向市內外先進學校的老師學.一年來,學校先後組織30批,約200多人次的老師外出赴錫山區、惠山區、常州、上海、南京等實驗觀摩學習,親臨課改現場,切磋課改體驗,提升教學理念.

⑶專家名師,傳經送寶

為引領老師更好內化理念,學以致用,我校聘請了一批專家教授分學科定期來校進行校本培訓活動。一年來,原無錫市教科所所長江坤才老師來校對課題研究指導30 次,原錫山市教師進修學校主任何智存老師來校對數學老師指導36 次,無錫市英語名師丁曉倫老師來校對英語老師指導4次,無錫市英語學科帶頭人張愛琴老師來校對英語老師指導13次。此外外籍教師Miss Liger下半年來校公開執教展示8次.專家名師的傳經送寶,零距離的接觸,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養.

二.實踐活動,優化課堂教學

課改的主戰場在課堂,學校把“抓好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作為重中之重,力求使課程的生命煥發於課堂,課改的魅力呈現於課堂。

1.發揮學科組優勢,加強集體備課

為優化備課,根據我校規模較大,同一年級最少有7個平行班,最多有12個平行班的現狀,同年級同教材教學的老師組成的學科組切實加強集體備課。備課由“服務於老師教”向“服務於學生學”轉變。備課突出“三維度整合,為學生制定全面的發展目標;瞭解學生,為學生找準真實的學習起點;挖掘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集體備課時,由組內中心發言人説理念、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過程,其他老師認真傾聽,並在事先獨立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出謀劃策,提出改進意見,探討其中的問題,並在上課嘗試的基礎上再集體討論,進一步完善與優化。如此,凝聚着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老師們的備課較前更體現課標的理念,更具有可行性,更利於老師優化課堂教學了。

2.轉變教與學方式,優化課堂教學

⑴上好平時每一節課

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老師們注重上好平時每節課。努力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孤立、接受變為自主、合作、探究。老師們在課堂上注重創設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學氛圍,同時做好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學生自己能學懂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學;學生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學生獨立學習有困難,合作互相幫助學。如此課堂較前更加富有生命活力。

⑵搞好四級教研活動

在教研活動中展示、交流、研究、討論、改進,是優化更多老師課堂教學的最有效途徑,為此我校分層次、多方位積極開展四級教研活動。一年來,各學科組內老師人人上一節組內好課,共計288節,其中包括1—3年級老師每週上課改實驗課52節;校內掛牌課、課題研究課50多節;輔導區級(由中心小學和村小老師共同參加)公開課30多節;區市省級公開課10多節。以上公開課展示學科覆蓋面廣,教學的有趣與有效同現,且均做到上課、聽課、評課相結合,研究深入紮實,取得良好成效。其中惠如芳老師執教數學課《確定位置》獲江蘇省部分城區第20屆青年教師會課一等獎,韓如碧老師執教《插入圖片》獲濱湖區南片信息教育技術優質課評比一等獎,陸琳林老師執教《人有兩個寶》獲濱湖區南片語文國標教材教學展示二等獎。

3.即時性指導,落實聽課調研

一年來,教研中心來校集體調研3次,教研員單獨來校聽課調研6次,學校行政人員、年級組長、學科組長共聽推門課200餘節。不僅如此,本學期還組織分別對中心小學三年級、六年級、巡塘小學、將洞小學分別進行為期一天的視導。視導時,重點突出學校(年級)實施新課程的情況,尤其是課堂教學研究的情況,視導組成員共聽課100多節。以上聽課者聽完課後都能對執教者進行即時培訓,彼此進行交流對話、釋疑解惑、點撥指導、共同探究,使老師的教學行為在思維的碰撞、交流、啟迪中得到進一步轉變。

4.凸現新教材研究,舉行説課競賽

在實踐研究中,老師們越加覺得要在課堂上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老師正確深刻地把握新教材是前提、基礎和保證。為促進老師們對新教材的研究,上學期舉行了輔導區1—2年級國標教材説課比賽。在學科組內(村校校內)比賽的基礎上,共9位老師參加了輔導區説課決賽。9位老師都能做到程序規範、內容充實、注重教學方式的轉變,重視教育現代技術的運用。為其他年級老師研究教材及教法提供了鮮活的示範。在此基礎上,我校又承辦了濱湖區南片國標教材説課比賽,我校張玲莉老師獲南片一等獎,並在本學期參加了濱湖區級決賽。

三.積累總結,取得成果經驗

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有效推進了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與總結相結合方能不斷積累成功經驗。為此我校引導老師即時總結,有感必發。首先1—3年級學科組以學科組為單位,每月上交本組本月課改工作月彙報表。其次每位老師平時加強每節課後的回顧與思考,對自己認為感受最深的、典型的例子,及時寫出來,形成個案。要求1—3年級老師每月上交一篇案例。一年來我校老師共寫新課程教學案例400多篇。其中60 篇優秀案例在輔導區交流評比的基礎上彙編成冊,40多篇優秀案例在區市級比賽中獲獎或在會議上書面交流或在刊物上發表。我們還要求每位老師每學期結合自己的實踐,每學期撰寫一篇有質量的課改實驗論文,並積極組織老師參加各類新課程教學論文評比活動。一年來我校老師共寫新課程教學論文300多篇。其中60 篇優秀論文在輔導區交流評比的基礎上彙編成冊,57 篇優秀論文在區市級比賽中獲獎或在會議上書面交流或在刊物上發表。

同時,我校作為濱湖區數學課改實驗學校,每學期組織實驗老師將教學過程中的點滴作好記錄。一方面能讓實驗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另一方面對教材提出修改或改進意見,資料的詳實記載,總結的反思提煉,受到了教研員的多次好評。

四.反思現狀,發現問題不足

(1)新課程提倡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氛圍中主動探究,並一再強調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對於如何恰當地把握時間和把握開放度,我們感到比較難操作,總有顧此失彼的感覺。尤其是在四、五十人的大班若要讓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並要兼顧弱勢羣體,時間上肯定來不及,所以一節課完不成教學任務是教學中常有的現象。學生兩極分化現象嚴重,教師補差工作量大。

(2)在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親身體驗的新課程面前,怎樣解決學具匱乏的問題。我們在使用實驗教材時,總覺得相應的配套材料太少。比如教材中有些內容缺少掛圖、缺少教具學具,尤其是第5、6冊的教輔用書有些滯後,教師課前準備工作量較大。掛圖最好是與書本對應,即書上有的都要配套好。有些雖然是練習題,其實也要像例題一樣需要集體講解,沒有圖就很難講清楚,最好練習題也有相應的掛圖。而學生的學具有的質量太差,如二年級的學具鍾,還沒撥幾下就散架了。

五.開拓創新,確定新的思路

課改給我們帶來了機遇,更多的是挑戰,在課改實踐中老師們創造了許多成功經驗,與此同時也遇到了矛盾和問題。展望新的一年,如何將課改工作深入下去?我校將從以下六個方面繼續努力,開創我校課改新局面。

1.抓好理論培訓學習,進一步促進教師觀念的轉變

2.抓好教材的研究,進一步深刻領會教材編寫意圖

3.抓好課堂教學研究,通過活動促進課堂教學研究

4.抓好教師培養,進一步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5.抓好關鍵問題的突破與解決,加強分析與反思

6.抓好課改資料的積累、整理、彙報、交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y4lv3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