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走進新課程 實踐新課程——九江市高中地理新課程實驗工作總結

走進新課程 實踐新課程——九江市高中地理新課程實驗工作總結

隨着我國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和《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實施,高中課程在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管理等方面,與以往相比都發生了明顯變化。為幫助教師更好的理解新課程的理念,提高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市教研室充分發揮研究、指導、服務、管理的工作職能,凸顯務實精神,增強服務意識,充分引入“對話、交流、互動”的教研方式,抓住我市XX年秋季進入高中新課程改革給中學地理教學發展帶來的機遇,努力為教師專業化成長提供施展的舞台、學習交流的平台,從而保證了我市普通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實驗工作能夠積極穩妥的進行。現將我市一年來主要開展的高中地理新課程工作總結如下:

走進新課程 實踐新課程——九江市高中地理新課程實驗工作總結

一、加強師資培訓,奠定課改基礎

推進課程改革,教師起着關鍵性作用,為此,我市課程改革領導高度重視培訓教師工作,進行了多層次、多形式的師資培訓,全力打造適應課改需要的教師隊伍。一年來,我市有68名地理教師參加了省教研室組織的骨幹教師省級培訓,有147名地理教師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遠程培訓。通過培訓學習,教師對本次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教育觀念、改革目標以及相關的政策措施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學科專家的課標解讀,使教師深入瞭解地理學科改革的突破點以及如何更好地實施地理新課程。另外,許多學校還先後多次組織地理教師赴廣東、上海、山東、江蘇、深圳、安徽、南昌等地參觀學習,這為更好地實施新課程開闊了眼界、開啟了思路。

二、整合教研力量,構建教研網絡

為了讓課改實驗工作能夠紮實有序地開展,我市建立了“市教研室—縣(區)教研室—學校教研組、備課組”三級教研網絡。近一年來的實踐證明,各級教研網絡成員各負其責,團結協作,保證了實驗過程的順利進行。

三、深入基層調研,加強互動研討

課堂教學是落實“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這一全新理念的主陣地,只有切實改進地理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並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師的教學行為,課程改革才能取得實效性進展。近一年來,市教研室地理教研員下校進行聽課調研活動達20餘次,聽實驗課20餘節。在聽課調研過程中,教研員轉變角色,成為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圍繞新課程,與教師一道學習新課標,新理念。同時關注教師活動過程的需要,瞭解實施新教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存在的問題,加強了教研員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與討論。

四、加強集體備課,準確把握教材

一年來,市教研室共組織了全市性5次集體備課活動,分別由市一中(2次)、市二中、市三中、市實驗中學地理教研組承擔。每次集體備課活動我們都做到定主題、定人員、定內容、定方法。活動主要採用平等參與方式開展“聽課評議,交流展示,教學研討”等多種形式,評課時,上課教師説課質疑、問難,全體與會教師、教研員解疑、評課、研討。活動中,教師共同感悟課標,集體鑽研教材、合作備課教學,分享課程資源,解決疑難問題,交流課改經驗……,並要求人人蔘與討論,共同研究,共同探索,使教師真正學有所得。

五、加強課題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我們以市教研室申報的省級立項課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新型教學模式與新、舊教材對比的研究》為載體,深化課程改革。部分學校如九江縣一中、都昌縣二中、瑞昌市二中等校也分別申報了省、市級課題。在課題研究中我們力求做到:計劃切實可行,活動專題深入,文獻收集規範,案例分析細緻,研究落實於課堂。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引領教師自覺的在研究狀態下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研究,促使教師轉變角色,改變教學行為,提高資源整合意識,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改變課堂評價視角,關注師生的課堂處境,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創新和發展。

一年來,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課題組成員撰寫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新舊教材的對比分析》;《九江市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地理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必修1);《關於實施高中地理新課程及(人教版)教材的幾點意見和建議》。徵集參加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優秀教案和教學實錄各5份。徵集高中地理課改論文教學設計課件共計38份,其中論文、教學設計評出市級一等獎10篇,二等獎15篇,三等獎4篇;課件一等獎3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1個。永修一中劉俊老師執教的一課《走向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在江西省教育電視台播出。

六、在探索中發展,實驗喜獲收穫

高中地理課程改革實驗,使我市地理教育事業的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由於全市廣大地理教師和地理教研員的共同努力,我市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體現在:

1、教學觀念新了,教師角色發生了悄然變化。

在地理課程改革實驗中,教師教學觀念新了,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師們已逐步改變主宰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2、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變了,課堂氣氛日趨活躍。

在地理課堂改革實驗中,我們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教師能創設愉悦的教學氛圍,豐富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關注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和課堂上學生生成的需要。

3、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的讀圖、用圖、畫圖能力,動手實踐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新教材知識的呈現方式真正做到了圖文並茂,圖文合一,圖文互補。教師在教學中,注意了充分運用豐富的地圖、圖片資料、示意圖和啟發性、探究性、開發性、可參與性強的教材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學生感悟知識能力及讀圖和運用地圖的能力。

4、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變化。

過去教師“一言堂”的組織形式已同現代教育價值取向背道而馳,我們正逐漸構建開放式的地理課堂。體現在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上,一些教師儘可能地組織學生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方式。學生們普遍反映,現在的課堂教學形式多樣,經常開展討論、交流和合作學習,可讓他們共同提高,老師們多是鼓勵性的話語,比以前親切和藹了,學習內容也寬泛多了,經常能夠聯繫接觸社會實際,從生活中來學習、思考;作業形式也豐富多了,如手工製作、畫圖、查資料,動手實踐類活動性作業比書面作業有明顯增加。

5、評價方式變了。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認知和技能,還注重發現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不僅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還關注個體處境的需要。

6、通過課改實驗,使一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面對新教材,青年教師承受着巨大壓力和挑戰,他們普遍感到提高自身素質的迫切需要。為使實驗工作更有成效,他們集思廣益,開動腦筋,進行了許多富有創造性工作,如動手自制教具、集體備課,互相之間共同交流,探討教學方法,上研討課等。

七、存在的問題與反思

地理課程改革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雖然在課改工作中我們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反思近一年來的工作實踐,我們仍然覺得有以下一些問題值得大家共同探討、思索:

(一)教材問題

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繼承了舊教材的以人地關係為主線,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通過教學實踐,教師們一致認為:新教材更加註重地理觀念和地理視角;教材內容更好的反映了地理學科的基本思想、基本結構和發展方向,且內容結構更加註重有利於教學的邏輯結構和體例結構,呈現方式也更加註重多樣化的特點。但在新教材實施中也反映了以下問題:

1、課標要求不夠具體,難以把握,教參每一節的知識結構與新教材不夠吻合,教輔資料與新教材的配套性也不十分理想。

2、新教材的系統性不夠,知識較零碎,結構不夠完整,知識跳躍較大。教學中時常發現教材中“憑空”出現新的地理名詞,且新教材中已經刪去的地理原理又會出現在部分教材的章節之中,教師不得不又重新補充講授。有的概念用詞換了以後容易受老教材幹擾,且有的概念表述不夠清楚。

3、新教材中有些實驗不夠嚴謹,有的實驗只有學校配備實驗室才能進行。且新教材“活動”欄目中有的材料也過於簡單,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補充相應的背景材料。有些“活動”對學生能力要求過高,不好操作,就目前我市師資水平,教學條件,以及經費投入而言,都不具備。

4、教材內容的開放性與地理課程資源不足的矛盾將牽扯教師相當多的精力,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教學問

1、部分教師對課改認識不足,“穿新鞋,走老路”現象仍較普遍。

2、地理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發展不平衡,差距較大。

3、評價改革滯後,教師的評價引導不夠到位。

4、針對成班率高的班級,如何有效組織合作探究性學習?

5、課程空間自由度增大與教師創造性實施能力縮小的矛盾更加突出。

6、新教材注重方法的多樣性與教學中一些學生基礎知識不紮實的矛盾將成為新課程實驗的阻力。

7、教師和學生易忽視反思環節。對教師而言,對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後反思的重視不夠,對學生而言,反思疑難問題是否解決,下節課應該怎麼做等方面也做得不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rp0k3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