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拼音教學總結(通用6篇)

拼音教學總結(通用6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相信大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總結呢?但是要怎麼樣才能避免自嗨型教學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拼音教學總結(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拼音教學總結(通用6篇)

拼音教學總結1

一、總體認識

聲母23個、韻母24個、整體認讀音節16個。在漢語拼音方案中還有一些其他內容,像隔音符號、分詞連寫等等。主要是前者的教學。

拼音的作用:幫助學生識字、幫助説好普通話、幫助學生閲讀。

對於拼音教學來説,總結一句話: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手段乃是充分運用學生無意注意的好方法。下面談到許多的例子都是圍繞這個觀念來説明的。

二、拼音教學要與孩子的生活經驗相結合

拼音教學和漢語環境不能截然分開,否則成為單調枯燥的符號。用音節或者韻母與實際生活聯繫。是相互融合滲透的。教材的編寫上有所體現、教學的設計中也應該注意;上學前已經無意識的習得了使用母語的聽説能力,掌握了比較豐富的語言材料,入學後的拼音教學就要與之結合,求得發展。例:與班上孩子姓名、發動家長生活中每一樣事物相聯繫。

三、拼音教學要順應孩子的學習心理

抓住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感興趣、愛動、容易疲倦,感性思維強、直觀思維形象思維佔主導。針對這些特點,教學設計的時候,就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多樣,不停的變換。從用彩色粉筆到用彩色圖片,從各種卡片到形象直觀的手勢手型,從兒歌、口訣(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省降建議訂教參)到故事(jqx和u ude 故事)、遊戲,還有一些演示(b-p 送氣和不送氣,吹紙片。)和互動、拍手、捏橡皮泥、擺線繩等、找朋友、多媒體創設主管情景。讓孩子玩中學、樂學。

四、多用比賽的形式,調動孩子主動性

不僅是拼音教學、不僅是低段教學,整個小學階段都可以運用,程度不同而已。

五、拼音教學要突破重難點

孩子易錯處。聲母中形近的(正九q 反九p,p和q臉對臉b d肚子對肚子);韻母形近的(ui和iu)、音區分、鼻邊音(n和l)、前後鼻音、平翹舌音(發音部位要準)。拼讀方法。二聲與三聲的區分、標調規則(標調歌);拼寫規則去點

六、教師自己要有堅實的普通話功底

隨時給孩子正音;運用自己的語言藝術吸引感染學生;教師自己弄清楚發音的部位,才能準確的示範;多聽培養語感、普通話的語音環境。

七、教老師們讀拼音

拼音教學總結2

一年級的拼音教學在一年級語文中佔據相當重要的位置,它是小學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基礎。學習漢語拼音有很多種方法,特總結如下:

一、用實物學會拼音

實物,即實際應用的真實的東西。學生從認識的實物中來領悟拼音的讀法、寫法,不適為一舉兩得的做法。如,在初學單韻母i時,讓學生認識自己的上身穿的是什麼衣服,再看看自己的衣服的樣子,然後描繪一下是什麼:有的説是鈕釦衣,鈕釦代表i的那一點,鈕釦與鈕釦之間的距離代表那一豎,而且讀音也讀“衣”;還有的是拉絲衣,長長的拉絲就是“”那拉頭就是“”學生自己學會了“i”還認識了不同的衣服。教師再適時點撥學習i的四個聲調。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既認識了實物━衣服,又學會了拼音,在認識拼音教學中,用實物學會拼音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學、о、е、ü等等。

二、用卡片來識拼音

卡片是一種常用的識拼音方法,並且卡片也很靈活。可以教師製作,學生製作,也可師生合作,生生合作都行。在製作卡片的過程中,教師教會了學生學拼音的方法,也讓學生學會了怎樣學拼音。比如,學完了6個單韻母后,讓學生自己回家製作卡片,也可以幾個同學一起製作。這樣,在製作的過程中,既複習了6個單韻母a、o、e、i、u、ü,又讓學生掌握了寫法、讀法,還讓學生有了合作的意識,更訓練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和做好卡片的技巧。

三、利用生動的插圖來識拼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識水平,密切聯繫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新的人教版實驗教材,版本新穎,色彩明快,清新。所以,學生一拿上教材,就覺得愛不釋手,他們最喜歡漂亮的畫面、插圖。在學習拼音第一課a、o、e第二課i、u、ü,各創設了一幅情景圖,而每一幅情景圖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在講這些生動的畫面時會發a、o、e、i、u、ü的音。這樣,把抽象的拼音字母與生動具體的故事情節結合起來,有趣易學,不枯燥,不單調。

四、利用兒歌學習拼音

新的人教版實驗教材中,穿插了很多的兒歌來學習拼音。這也是適應了兒童的特點,兒童很容易在琅琅上口的兒歌中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這些有着優美韻律的兒歌中,學生學起來感覺特別輕鬆。可以先學兒歌,在兒歌中領悟拼音的讀法,寫法;也可以先學拼音的讀法,寫法,再在兒歌中鞏固。如,教學j、q、x和ü相拼時,可利用ü的禮貌來學習它們的拼讀。如:小ü是個好孩子,懂事聽話有禮貌,見了好友j、q、x,忙摘帽子牽手笑。這樣在兒歌的潛移默化中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拼讀方法和拼寫方法。它們在一起的時候沒有了那兩點(就是那小帽子),還進行了待人要有禮貌的人文教育。

五、在遊戲中學習拼音

在教學中還可採用各種遊戲的形式,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拼音,掌握拼音。如擊鼓傳花、傳卡片用備好的小鼓一邊敲一邊傳卡片,鼓停了傳到誰,誰就一口讀出來,讀錯了,讓大家教他;他對了,讓他教教大家,讓大家跟着學會,大家還會舉起小手説:“嗨,嗨,你真棒!”

找朋友,如在教學聲母與韻母的拼讀時,可把聲母與韻母分別寫在卡片上,讓學生扮演角色,唱着《找朋友》的歌曲,讓學生自由組合,看誰找得又快又好,讀得又準又響。此外,還有很多的遊戲,摘星星(蘋果)、開火車、用兒歌猜音節或聲、韻母、送拼音寶寶回家、配對子等等的遊戲,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在生動活潑的學習興趣的影響下,學生積極主動地感知事物,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情緒高漲,從而也在遊戲中掌握了拼音,運用了拼音。

六、利用漢字來學習拼音

大家都知道只有學會了拼音,才能去認識漢字。怎麼可能利用漢字來學習拼音呢?這也得融會貫通,互相信賴,互相學習。在學生的眼中,在生活中接觸的多是漢字。人們的説話,動物的聲音,各種車子的聲音及各種實物等等。利用日常生活中聽見的、看到的來學習拼音,學生更能學得快,記得牢,能夠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能自覺地運用已掌握的方法,巧妙地學習拼音。如學習ü時,聽到人們説吃魚,會想到河裏的魚,還會吐泡泡。這樣,讓學生既看到了,想到了魚兒跳舞時的樣子是ü,又聽人們説“吃魚”的聲音。有了聲、像的結合,學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七、用肢體語言來學拼音

這一種方法雖然不常用,但也有好多地方可以採用的,還能讓學生倍增記憶,以至於終身難忘。比如,學習b和d及p與q的比較課時,可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小拳頭,伸出大拇指,以不同的方向來比劃它們,讓他們找出b、d、p、q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也可以讓同桌的和兩個小朋友上台來表演身體遊戲:“做望遠鏡遊戲”,兩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彎着靠攏,其餘仨手指伸直,然後兩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相互頂着,放在眼睛邊上向外望,嘴裏念:bbb,ddd,望左眼bbb,望右眼ddd,望了才會記心中。在比較p與q時,讓倆學生頭碰頭,向對方鞠躬,配一定的樂曲,同時嘴裏唱啊:p啊p啊,有禮貌,q啊q啊有禮貌。見了面啊點點頭,點點頭啊樂呵呵。(這四個生母學生很難區分,應加強聯繫,另外也可以讓學生有自己的肢體自己做出這些造型,邊做邊念,加深印象)除了這以外,其實,還有很多的,如:mnu等等。這些能隨時隨地的使用,沒有時間、地方的限制,難度不大,每一個人都能欣喜地、懷揣激情地感興趣地去做,這才是真正的學中樂,樂中學啊。

八、讓學生探究、合作學習拼音。

這種方法得在學生掌握了前面的一些拼音的拼讀方法後方可實施。如,學習了ba的讀法後,學生會靈活讀它的四個聲調。再學習bo、bi、bu時,就可以利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先試拼,再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有的同學的領悟力要快些,能自己把它們順順利利的拼出來。這時學生有的能拼,有的拼出來一些,有的少數差一點的,還拼不出來。這時,教師在適當的點撥,教一教,糾正一些錯的讀法。再讓學生小組內合作學習,好的幫助差的,差的跟着好的,學生互助合作,你追我走趕,整個教室裏一片琅琅的讀書聲。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愉快,教師教起來輕鬆,何樂而不為呢?

九、讓學生當“小老師”來學習拼音

學生有表現自我的慾望。每個學生在班上表現的慾望都很強烈。運用他們的這一點來學習拼音,快捷又準確。每個學生在學習時非常認真,當起“小老師”還像那麼一回事。在學習三拼音節gua時,我讓學生先複習ga讀法,再讓學生試着拼讀,教師從旁引導,學生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學會拼讀,再讓每個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互相幫助、監督拼讀,他們生怕自己不會,怕在台上出醜,就在小組內讀得津津有味。然後再請小老師上台教,這些小老師啊,還挺着胸脯,拿着教棍,非常的認真,教得清清楚楚。還會變着方法讓學生學會。採用小組讀啊,抽一個人讀啊,分組讀啊,直到大家讀得喜笑顏開為止。這種方法,既煅煉了學生的膽量,又培養了他們的能力,還讓學生體會了要共同學習,才能共同進步的合作精神。

教無定法,只有充分地、靈活地、恰如其分地運用拼音教學的這些金點子,針對各種各樣的學生因材施教,真正地學會漢語拼音,從而掌握這把金鑰匙,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拼音教學總結3

相拼省寫ü上的兩點的拼音規則是拼音教學中的一難點。其難在一是容易忘記省寫ü上的兩點;二是不知為什麼要省寫ü上的兩點;三是學會了省寫規則後,又將其它聲母(如:n、l)與ü相拼時也去掉ü上兩點;四是省掉兩點後又將ü讀成u,造成拼讀錯誤。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採取了幾點做法:

一、巧讓學生髮現問題

在完成了複習,認讀,書寫字母jq x後,板書下面內容:

板書完畢之後指名讓學生説出它們的意思。(j與i相拼組成ji……j與ü相拼組成jü……),這時有些細心的學生就發現問題了:

“老師,你右邊的寫錯了。”我故作吃驚狀:“是嗎?”然後作短暫沉默。見老師不言語,部分學生就議論開了。此時,學生大概會有這樣幾種心理狀況。

1、我都看出來錯了,老師還不知道。(得意)

2、你是老師,還寫錯。看你怎麼辦?(看笑話)

3、也許老師沒錯,但為什麼要這樣寫呢?(思考)……

不論是哪一種心理狀態,對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都是十分有利的。只有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學得有效、有趣。

二、講故事,揭示規則

學生們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急需得到一個明確的結論時,老師發言了:“同學們,請大家暫時停止對這個問題的爭論,先聽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聽完故事後,再請同學們來説説老師到底寫沒寫錯。好嗎?”聽説要講故事,大家更來了興趣,於是個個全神貫注地聽起故事來。我繪聲繪色地講完故事後,從學生們臉上的表情能夠看出他們已經明白了問題的答案。於是讓他們齊聲回答老師黑板上寫的錯沒錯。在一聲響亮的“沒錯!”聲中,jq x與ü相拼時省寫ü上兩點的規則便深深地印入了學生的腦海之中。

三、編兒歌,幫助記憶

在學生掌握了j qx與ü相拼的拼寫及拼讀規則後,再根據前面講的故事內容,讓學生自編順口溜:“小v見了jqx擦掉眼淚笑嘻嘻”,學生只要念着兒歌,就會想起老師講的故事,就會想到jqx與ü相拼的拼音規則。

不足之處:

1、拼讀面太少,學生練習時間較少,可採用同桌拼讀、小組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大面積訓練;

2、強化 jqx 與 v 相拼時,學生編兒歌,時間不夠充裕,應讓學生大膽調動思維,積極練説,進行口語練習。

拼音教學總結4

我認為,新課程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體驗到取得成功的個人人格上的快樂。在拼音教學中,我們要儘可能多的融入遊戲、謎語、故事等手段,讓拼音教學形象化,人格化,不但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還要讓每個人都得到情感上的愉悦,知識上的擴展。

在課堂教學的'實施中,我努力滲透新課程理念,在一些細節上有了小小的收穫,希望與大家分享。

學習拼音字母“a”的時候,我做了a的卡通頭飾帶在頭上,給學生講童話故事,讓他們有禮貌地與我問好,學生興趣很高,積極發言。隨着“你能再親切些嗎?”“你能加上問好的動作嗎?”這些提示語,孩子的熱情就更高漲了,連一些膽小的孩子也都開心地舉起了手。在問好中,他們初步感知了“a”的讀音,為我後面的教學作了鋪墊。

又如,我問他們:“你在生活中用到過a的音嗎?”話一出口,教室裏就像炸開了鍋,“我來,我來”的喊聲此起彼伏。有的用a唱歌,有的模仿醫生檢查口腔時發出的音,有的説“阿姨的阿”,熱鬧極了。

教學“b、p”的時候,我設計了變魔術遊戲,用手指擺出字母的形,讓學生猜一猜,自己擺一擺,同桌比一比,學生不僅學得認真,而且饒有趣,記得也很牢固。

拼音教學總結5

《g、k、h》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程試驗教科書第1冊第1單元漢語拼音的第5課。本課要求是讓學生學會3個聲母 g k h,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着“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本節課,我緊緊地圍繞着學生的“趣”而展開一系列的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上課時,我以複習的形式導入新課,利用教學掛圖來導出 g k h學生在觀察圖後能感知3個聲母的讀音。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還教學了語境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一個好的開頭,就利於教學後面的內容。在學習時教學聲母時,我先出示卡片,讓學生觀察再説出圖上畫有什麼,然後再告訴學生g 和哥的讀音有些像,它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教師範讀──講述發音方法──指名讀、跟讀、小組讀、開火車讀。讀後再讓學生書寫g的字形,先讓學生再仔細觀察圖,看 g字像什麼再引導學生通過順口溜來記 g,然後仔細觀察 g 由幾筆寫成,佔哪幾格。教師範寫後,讓學生書空,再描紅,我還要求學生再寫一個,這樣加深對聲母 g的認知,用同樣的方法來教學 k 和 h,教學完 g k h 的讀、寫後,我通過找朋友的遊戲來進入鞏固,在此又一次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多樣的形式,保持學習興趣

將活動遊戲引進課堂,讓課堂真真正正成為孩子學習的樂園。如“一對一”、“考一考”,讓學生編編順口溜,讀一讀、寫一寫,連一連等多種形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保持在濃濃的狀態。

三、及時肯定,增強學習興趣

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悦,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我讓每一組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並進行互評時,學生就顯得異常激動,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讚賞,一旦得到其他組同學的肯定,臉上幸福快樂的光芒就情不自禁的顯露出來。

在這節課中,雖然我讓學生讀的形式多樣,但未能顧及後進生,並且有時學生讀錯,我為了趕時間而沒有糾正學生的讀音,還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改進。

拼音教學總結6

漢語拼音對識字、閲讀起着奠基作用,因此,拼音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説學拼音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學起來非常抽象、枯燥。怎樣才能讓孩子們喜歡學拼音,並學好拼音呢?經過一學期的的教學摸索,我總結了以下教學方法:

(一)、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拼音

漢語拼音本來非常的枯燥,但配上了色彩明麗,富有兒童情趣的畫面,使得漢語拼音與插圖相得益彰。於是,我充分利用了這些圖畫,讓幼兒在學習之前先觀察這些圖畫,並説説畫面上的內容。然後再隨機教學相關的拼音,幼兒不知不覺就學會了。

(二)、讓拼音教學貼近生活

例如:在教四個聲調時,孩子們不理解四聲是怎麼回事,我就拿來了孩子們都喜歡的小汽車作為教具,然後畫四條不同的馬路:平坦的、上坡的、拐彎的、下坡的,讓小汽車在馬路上跑,並讓孩子們站起來,用自己的上肢模仿小汽車分別表演一聲、二聲、三聲、四聲,這樣孩子們通過形象的比喻和自己的肢體語言,很快把四個聲調的讀法掌握住了。

又如,每個拼音字母在四線格中的位置,孩子們老是記不住,我就把四線格比成樓房,每個字母都有自己的家,這樣把字母和自己住的樓房聯繫在一起,他們再也不寫錯位置了。

(三)、把拼音教學遊戲化

拼音教學本來是枯燥無味的,如果只是死板的拼讀,孩子們很快就會失去興趣。在每次的教學活動中我都會設計一個小遊戲,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如:開火車、找朋友……通過遊戲,孩子們理解並學會了拼音節。

(四)引導孩子多觀察、多拼讀、多閲讀

1、在孩子們慢慢對拼音感興趣是時,我給他們佈置了一個小任務,每天走到大街上看到什麼就拼什麼,第二天到幼兒園把自己在外面看到的拼給老師和小朋友聽,並對拼得多和好的小朋友給與獎勵。孩子們的興趣可高了,每天都向我彙報,這樣時間長了,既培養了孩子們的細心觀察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拼讀興趣。

2、在觀察、拼讀的基礎上,我又給孩子們提了一個小要求,每天回家看一個故事或兒歌,看書前先拼音後念字。這樣既提高了孩子們的能力,又擴大了識字量,還培養了他們閲讀的好習慣。

總之,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多動腦筋,不斷總結出適合自己和班裏孩子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標籤: 拼音 教學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q8j34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