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第一學期一年級語文期中測試總結

第一學期一年級語文期中測試總結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一學期一年級語文期中測試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第一學期一年級語文期中測試總結

一、班級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46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30人。其中特異體質一人(該生患癲癇並時常發病,常因此曠課,上學期因病未能參加期末考試。因曠課太多,目前已難以跟上教學進度,如無專人以大量時間進行輔導,將在本期內成為學習特困生,但因該生長期患病已耗光家庭積蓄,父母都被迫外出打工,所以該生學習情況改善的可能性很小),智障兒童一名(主要表現在語言和行為能力上: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願,不能準確的理解他人的語言,不能完整的書寫漢字及數字,不能理解並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會隨意離開教室,主要活動是在垃圾堆找零食吃。從長期觀察來看,該生智力發育緩慢主要是家庭環境引起,如若從現在開始能得到更精心的照顧,情況有改善的可能,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家庭環境改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這極可能是另一個將被毀掉的孩子!)剩餘44人中,有近30人是留守兒童,主要由爺爺奶奶照顧,大部分老人文化程度較低,沒有能力對孩子的學習進行輔導,部分家庭甚至有兩個以上的孩子需要照顧,家長連起碼的督導孩子寫作業也無法做到。

在非留守兒童的孩子中,有三個較為困難的家庭,父母忙於生計,完全沒精力輔導孩子學習,有一個家長常在深夜給我打電話詢問孩子作業情況,因為只有深夜才有一點空閒時間。綜上所述,本班學生的家庭情況不太樂觀,所以需要老師花大量精力進行輔導。但更為嚴峻的情況是,我作為最需要細心耐心的一年級班主任,還負責着兩個班的語文教學以及本校點的語文教研工作,不算早、午自習,每星期上課節次在25課時左右。另有大量的記錄、計劃、總結要寫,幾乎沒有時間對學生進行鍼對性的輔導。而且我年近30尚未成家,這也會耗費我大量精力。看着永遠被作業堆得滿滿的辦公桌,常會有一種分身乏術的無力感和對孩子們的愧疚感。真想對所有被我耽誤的孩子説一聲:“對不起”!

二、本次考試情況

本次考試共46人蔘考,收回試卷45份,1份被(智障孩子)撕毀。因不知道其他校點的考試情況,所以只能進行班級內部的比較分析。

本次試卷難度適中,學生的答題情況符合預期。具體來説,95分以上的有16人,佔到了全班人數的三分之一;85—94分的有16人,同樣佔到了三分之一;80分以下7人,不及格3人,其中0分1人(智障兒童),35分1人(患病兒童),50分1人(家庭困難兒童),其餘四人中有三人屬於性格內向反應較慢的孩子,另一人屬於反應敏捷但極度缺乏耐心的孩子,要提高他們的成績需要大量的時間,但一年級“以優帶差”方式我還沒摸索出來,所以暫時我還沒有好的辦法來迅速提高他們的成績。

三、錯誤題型及改進措施

(一)、95分以上

這類試卷的失分點主要在看圖寫話,這也是所有試卷的共同失分點,所以在此處一併分析。看圖寫話共12分,正常寫話的學生中,最低得分是4分,最高得分是10分。主要問題有:

1、格式不對

有4個孩子未在段首空格,有2個孩子每一行都空格,有1個孩子一句話就分一段。

應對方式:評講試卷時重點關注這幾個學生,評講完畢後讓他們用正確格式再寫一次,如還不能寫正確就進行個別輔導。

2、停頓不對

有6個孩子的寫話沒有標點,有3個孩子亂打標點(逗號句號不分,或者每兩個字打一個逗號,引號只有前面沒有後面等)。一年級的標點問題一直是個大問題和難問題,我至今沒找到能將這個問題完美解決的方法。之前寫過一篇《一年級寫話問題的總結》,專門談了標點的指導,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暫時從略。

3、字數太少

有22個孩子交卷時只寫了不到三排,完全沒有把圖畫中的事情講清楚。這些卷子被打回去重寫之後,還是有5個孩子作文字數在三行以內。

原因:

(1)、之前沒對孩子的字數進行硬性要求,很多孩子寫了一兩句就不想寫了。

(2)、沒有及時提醒,當時去樓上給五年級佈置家庭作業,下來後就有一半的學生已交卷。

應對方式:明確寫話要求,不達到標準不能提前交卷。

4、拼音及漢字錯誤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拼寫方面的錯誤。一年級的孩子識字不多,常張冠李戴,用已學的同音字代替未學或不會寫的字。

典型病例:

“今天”寫成“令天”;“報紙”寫成“報子”;“這裏”寫成“着裏”;“你”寫成“裏”;“身邊”寫成“聲邊”;“吃”的右邊寫成“氣”等。

應對方法:對小學生常錯的字要加以整理歸納,發現一個講解一個,並及時練寫鞏固。

5、字跡潦草,難以辨認

到現在為止,本班書寫潦草的有8人。除去情況特殊的兩人,另六人有1人握筆姿勢不對;2人寫字太小,筆畫不完整;2人寫字速度過快;1人字體鬆散;所有人都有左右不正、字體傾斜的情況。

應對方法:糾正姿勢、講解結構、訓練觀察、練習鞏固。

6、偏離主題

有近10個學生的未能按照題目要求寫話,或只寫了圖上一小部分場景,或説些場景與文章要求無關。典型如上次月考中,寫青蛙和蝌蚪的故事,有的同學改編了《小蝌蚪找媽媽》的課文,寫了鴨子、金魚、烏龜等,只在最後出現了青蛙。我很欣賞這個孩子的模仿能力,如果她有條件看更多的課外書,一定能寫出更好的故事。但就上次作文本身來説,她的作文是不符合要求的。沒有將作文的重點“它們在什麼地方做什麼,它們説了些什麼”寫清楚。這次寫話也有同樣的情況。

應對方法:,明確看圖寫話的要求;講授看圖寫話的基本方法;多進行看圖説話、寫話的訓練,在練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85——94分

這類試卷出現的問題主要有:

1、看圖寫話

2、詞語造句。這類題又分兩種

(1)、關聯詞造句。本次是以“一邊......一邊......”造句,大部分同學能寫出正確的句子。錯誤的同學主要是因為不會寫字,因此要提醒他們儘量用自己會寫的詞語寫句。

(2)、普通詞造句。這一類的題都是用叫常用的詞語寫句,如這一次的“正在”、“認真”、“聰明”三個詞語,所以在平時教學時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在錯誤的同學中,有2個是因為不明白造句的格式,而在破折號上寫了詞語,教師應以此為戒,分析各類題型的答題格式,分門別類的交給他們。有3個同學這道題沒做,原因是不認識字,也不知道答題格式,需要加強字詞和格式的訓練。剩餘的同學都是因為句子沒寫通順,主要是語序和成分殘缺兩方面的問題。在講解時要提醒他們寫清楚“什麼是什麼”“什麼怎麼樣”“誰在幹什麼”,學會了這三種句型,低年級的普通詞造句就沒有大問題了。

(三)、80——84分

出現問題的題型主要有:

1、看圖寫話

2、詞語造句

3、按原文填空,主要有默寫古詩和補充課文內容兩種形式。

低年級每冊只有四首古詩,要求學生對這四首古詩要做到會讀會背會寫。一定要人人過關,字字過關。這次考試有一半的`學生沒能將古詩完整的寫出來。錯誤主要在“振”“樾”“欲”“捕”“蟬”“然”等比較複雜的字。另有一部分學生尚未掌握默寫古詩的格式,將上一句的寫在下一句的橫線上,還有個別豎着寫的學生,這都要加以提醒。

補充課文內容。主要是從比較短小並要求背誦的課文節選一部分進行考察,這次考試的是《識字三》的內容,大部分學生能正確答題。錯誤主要出現在比較難的字,如“藍天”的“藍”,“水秀”的“秀”等。這提醒老師對要求背誦的課文,不僅要背誦過關,也要默寫過關。並對較難的字進行辨析講解。

4、連詞成句

這一類的題主要有三種情況:課文中的句子;平時生活中較常用的句子;與生活環境或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句子。這一次考試的內容就是和生活環境相關的“媽媽帶我去資中重龍山玩”。去過重龍山的學生都答對了,但一部分不知道重龍山是什麼的同學就根本讀不懂題。這次有好幾個同學都寫的是“媽媽帶我去資中玩重龍山”。這提示我們要給學生多介紹一下當地的歷史文化,有條件的家庭也可以在假期裏帶孩子四處走走,增加閲歷,增長見識。

(四)、60——79分

這一分段出現問題的題型主要有

1、看圖寫話

2、詞語造句

3、按原文填空

4、補充或選擇拼音

補充拼音的題,聲母方面主要考察平翹舌、邊鼻音、h和f等;韻母方面主要考察前後鼻韻母,特別是in和ing、en和eng,有時也考察易混淆的ie和ei、ui和iu等。

選擇拼音分多音字和音近字兩種,主要考察課文中學到的常見字。如這一次考的“取”和“趣”、“眼”和“顏”、“老”和“腦”等,有時間可以對本冊的生字做一專門的歸納統計,平時在授課時也要注意對這類詞的積累和辨析。

5、選字填空

考察的主要是常見但易混淆的字詞,如這一次考查的“玩”和“完”、“個”和“各”、“愛惜”和“可惜”。對這一類詞的辨析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説是一大難點,因為根本不能從語法上進行分析,我目前只有用例句講解這一種辦法。

(五)、60分以下

這類學生的問題太多,可以説沒有不出問題的題型,但歸根究底,是字詞的讀寫出了問題,如果根本就不認識字不會寫字,那在簡單的題也沒辦法很好的完成。這裏就不加以分析了。

(六)、典型的錯題

1、聽寫詞語:以後主意

2、聽寫句子:看書的“看”

3、補充音節:被新坪

4、選擇拼音:眼和顏、取和趣、老和腦

5、漢字書寫:真

6、筆順筆畫:萬

7、加偏旁組新字:立

8、漢字組詞:放的右邊易寫成“夂”

9、詞語搭配:沒錯

10、連詞成句:重龍和資中的關係

11、玩和玩、個和各、可惜和愛惜

12、照樣子寫句子:主要問題是錯別字

13、用詞造句:認真、聰明

14、古詩默寫:“牧”“振”“樾”“意”“欲”“捕”“蟬”“然”

15、補充課文:“藍天”“水秀”

16、看圖寫話: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p0pxx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