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七年級上學期工作總結

七年級上學期工作總結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後知後覺,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這段時間以來的收穫肯定不少吧,想必我們需要寫好工作總結了。你所見過的工作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上學期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上學期工作總結

七年級上學期工作總結1

光陰荏苒,時光易逝,不知不覺間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匆匆忙忙中一個學期就過去了,回首半年來的工作,有的有失,喜憂參半。作為七年級13班的班主任,半年來,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嚴格按照學校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狠抓落實,嚴格要求,形成了一個班風正,學風濃,團結和諧,活潑向上的班級。在抓好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成績提高的同時,我始終堅持“成材先成人”的原則,把學生的養成教育和思想品德的培養,當作重中之重來抓。

第一、開學之初對學生情況進行及時的瞭解和溝通。與學生接觸前,我認真查閲學生的資料並進行分析,做到初步瞭解。然後利用檢查宿舍,與學生談心,電話瞭解,定期家訪等多種方法進行了解。

第二、進行了校情、校史、校規的學習與教育。開學第一個月,利用校會、班會對學生進行各種規章制度的學習和德育目標的實施。根據《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的常規、課堂常規、集會和出操常規、衞生常規、勞動常規、參觀常規等等諸多方面,我制定了《七年十三班日常行為規範》張貼到牆上,務必使每個學生具有"服從集體,服從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約束力,形成習慣,保證整個班集體隨時表現出"活而不亂,嚴而不死"的良好班風班貌。

第三、組建和培養一個精練的幹部隊伍。一個班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幹部決定的。小幹部對班集體有着"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面"的作用,我稱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選拔和培養幹部隊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漸從繁重走向簡單與輕鬆。

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其一,要大力表揚幹部優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蹟,幫助小幹部樹立威信;其二,在鼓勵幹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要更嚴格要求幹部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其三,培養幹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幹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亦即"以面帶面"。

第四幫助學生儘快作好從小學到初中的過渡工作。一是從生活上的過渡,對於住校的同學來説,他們初次離開父母,一定會想家,我就在開學之初堅持查宿舍,與學生進行交流,讓他們有一種學校就是家的感覺。二是學習上的幫助,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初中和小學的差異,首先課程加多了,內容變深了,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如何進行各學科的協調。都進行了手把手的指導。三心理上的幫助我使用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制度規範人,以理念激勵人的教育管理態度與方法。我常給他們讀一些勵志的故事,或者援引一些案例來對他們啟發,有時還引用自己的經歷和體驗加深他們的認識。我常以真誠、正直、善良、寬容、大度作為對他們品行性格的目標來要求他們做人的規範。遇到同學間發生矛盾,我會跟他們講道理,讓他們很快握手言和。

第五、確立了“做人做事做學問,立身立志立天地”的班訓,確立了“努力請從今日始”的班風;確立了“初一十三,勇奪桂冠,頑強拼搏,超越自我”的班級口號。

第六、以班級環境的佈局美化、圖書角的建立、讀書活動《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的開展來營造班級文化。開展各種活動如演講、朗誦、辯論、書法賽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校園、班級生活。

第七、重視主題班會的開展。注重每次活動的實效性,使每次活動都讓學生得到一次思想和靈魂的洗禮,留下深刻印象並指導自己以後的言行。

第八、協調與科任老師和家長的關係,掌握豐富的信息網絡。班主任只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因此我常常聯繫本班科任老師和家長,並時常同他們交換意見

第九,堅持每天練字一張工程,每週學習一歌工程,每月閲讀一書工程。

一個學期下來,雖然工作的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但是工作中還是出現了這樣那樣的不足,有待於下學期查露補缺,繼續努力。

七年級上學期工作總結2

轉眼一學期的班主任工作已結束,回顧這一學期的工作,我主要以行為習慣教育為主,以素質教育為輔。初一年級是初中階段的起始年級,如果起始年級沒有帶好,就會留下不少後遺症,給班級教育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我覺得初一班級管理工作是初中教育工作的基礎,而良好的開端是創建優秀班集體的關鍵。在學校領導和何主任和其他班主任的指導幫助下,我們班這學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這學期我主要採取以下幾個措施:

一、積極做好開學初的各項準備工作,以穩定學生的情緒,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因為是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他們對中學學習生活有美麗的憧憬,也有些許的畏懼感,基於種種原因,我認為穩定學生的情緒是開學初至關重要的工作。初一學生剛進入新校園時,通常有一種陌生的感覺。要消除陌生的感覺,這樣既能在班級的紀律及常規管理上起到明顯的效果,又能使同學之間也能因此養成團結友愛的習慣,在班級中孕育團結友愛的風氣,使班級成為一個大家庭。因此做了一些撫慰和鼓勵工作,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榜樣:

1、以上屆中考的優異成績激勵學生。

2、以名人的個人奮鬥事蹟給學生樹立榜樣。

3、區分小學與中學的異同,讓學生熟悉中學生活,消除恐懼心理。

4、開了主題班會“一切從零開始”,鼓勵學生。

二、從小事做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紀律習慣和衞生習慣。

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習慣上,我都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習上,要求獨立按時按質按量完成;行為規範上,要求遵守一切規章制度,做文明學生;做好一切課前準備工作。紀律上保證上課認真聽講不影響他人,無論是班主任的課還是課任老師的課,一律要認真對待。個人保持好自己周圍的衞生,值日生做好班級室內外衞生的打掃,要有主人翁責任感,對待班級要像自己家一樣。

三、班委的選用及班級管理的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加強班級管理,努力培養“真誠、嚴格、活躍、奮進”的班集體。在活動中選拔班幹部。選拔和培養好班幹部,使之形成堅強的集體核心,是班集體建設的一件大事。所以應認真選拔。班幹部不是班主任封的,也不是終身制的,而是在實踐中脱穎而出的,所以要通過集體活動和學生的實踐活動來選拔幹部。一個班級成員只有在實踐活動中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和出眾的才能並得到學生羣體認可時,才可能被擁戴為幹部。通過活動,比如演講、衞生勞動、分發課本等活動,從中發現並挖掘有頭腦、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有自信心、有主人翁意識的人才,然後,讓他們自己選擇班幹部的職位。這樣選出來的班幹部才有工作熱情,責任心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有工作的魄力。

班委會成立之後,儘快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班主任要大膽放手,把一些具體事務派下去,建立層次分明的立體型管理體系。同時,給予定期的指導監督。這樣,班幹部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心。一方面,我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產生進取心;又注意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設計、自我組織活動。另一方面,我有效地利用好每週一的主題班會課開展一些專題性的活動,例如,學習經驗交流會,習慣養成教育等,這些活動大大地促進良好的學風、班風的形成。

四、班會課延伸,樹立良好的班級輿論導向。

重視班會課的作用,堅持每堂班會課都進行思想教育,樹立好的榜樣與典型,使學生具有集體榮譽感,使班級形成良好的風氣,讓學生知道對與錯,好與壞。使違紀學生在學生中沒有市場。違紀後會受到其他學生的輿論譴責。我發現每次用乾巴巴的語言來要求某些事情,很無味,於是我就請班委成員輪流兩週一總結,並結合國內的新聞報道,以及《牽手兩代》的一些文章,根據我班實際發表見解,在肯定自己能行的情況下,自我約束,樹立為自己而學習的目標,從學習中感受到樂趣的人越來越多,違紀的人越來越少。

五、積極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後進生的教育歷來是班主任工作的難點。在這方面,我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他們,深入調查摸底,搞清他們所以成為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對他們真誠相待,耐心相幫,及時對後進生加強心理疏導,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優缺點。通過多方面的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以遠大的理想激發學習。

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就好像大海上一艘迷失方向的船,飄到哪兒算哪兒,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學生剛進入初中學習階段時,我都是積極創造機會對他們進行理想教育。因為只有讓學生明確了自己的奮鬥目標,他才會把它轉變成學習、生活的動力。他們明白實際與理想之間存在的差距,但這差距並非不可逾越,而是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跨越,每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試,都讓每位學生制定目標和競爭對手,按完成的情況給予獎懲。

七、還有不少工作不盡人意。

由於沒有更多的時間用來與學生溝通,有些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時,雖能給予及時提醒、教育,但對於自制力較差的同學依然不能完全遏制那不良的苗頭。如我們班的胡家郡同學,從小學就染上了吸煙和拉幫結派的壞毛病,自從進入我們班後,我和何主任發現了三四次吸煙的情況,對此也讓他回家反省寫檢討書等,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還是不能徹底改正,這就對今後的工作埋下隱患。還有女生宿舍和兩操每月都扣分,致使我們班的綜合量化始終上不去,因此,總為自己不能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而感到無比的愧疚和不安。帶班以來,雖然從各方面都非常注意,力求以嚴、以勤、以愛治班,但是在班級上還是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學生當中仍然還有部分厭學,或調皮搗蛋的也時有發生。

標籤: 學期 七年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8vz8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