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研組教研活動總結

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研組教研活動總結

不經意間,一個有意義的活動又告一段落了,想必你學習了很多新知識,需要好好地寫一份活動總結總結一下了。那麼好的活動總結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研組教研活動總結,歡迎閲讀與收藏。

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研組教研活動總結

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研組教研活動總結1

古語云“百鍊成鋼”,回顧本學期四年級專題研討活動——《培養學生的表達習慣》的教研活動,我們收穫了很多。

在本學期的工作中,四年級教研組的每一位成員工作兢兢業業,踏踏實實,根據期初的教學研討計劃,以課標為指引,以目標為指導,轉變教學觀念,從規範入手,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主題教研,加強課堂教學改革研究,以全面提高本組語文教學水平及語文教學質量。

一、線上研討與線下實踐相結合,積極開展新課程改革實驗。

1、要進行新的課程改革,觀念的轉變是先導。在本學期中,我們教研組採用集體與個別相結合,實踐與反思相結合,説課與講課相結合的方法,線上研討與線下實踐相結合,認真領悟高效課堂宗旨,把握課程標準傳達的新的理念,新視角,新要求。牢固樹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語文本質觀,着眼重視“三維目標”為標誌的語文綜合素質觀,關注、雙基的同時,密切關注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堅持語文實踐觀。緊密圍繞教研主題:培養學生的表達習慣,開展主題教研。

2、實踐是檢驗課改的唯一標準,實踐是提高教學水平的唯一途徑。本學期圍繞“培養學生的表達習慣”這個主題,組織教師針對《觸摸春天》一課,分別在羅文口小學、泉河頭小學組織課例展示和研究活動,通過實踐課,實驗課,研究課,借班課,彙報課,等一系列活動,發揮骨幹作用,集集體智慧,提高實踐水平,提高研究質量。教研組的張躍主任和李海燕主任積極引導,精心組織,教研組的宋福文、周月嬌教師積極參加試課試講,小組成員研討中積極發言,出謀劃策,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教學過程得到提升,教師素質得到相應提高。

二、在磨課中收穫,在磨課中成長

通過磨課,我們認識到一堂好課,必須注意兩個核心問題:一是要注意選材和情景設置一定要根據以學生為主體,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二是問題的設置要有效,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磨課的過程往往是一羣智者對話的過程。研討活動中,大家細緻地分析問題,尋求對策,思想不斷碰撞,學術氣氛濃厚。在此過程中,個體的行為變成了羣體的行為,工作方式由封閉走向了開放,在強調發揮集體智慧的同時,又提升了教師個人的主體悟性。這樣進步的不僅僅是執教者本人,其他參與“磨課”的人也同樣受益匪淺,教師們通過參與磨課,全程瞭解了一堂好課是怎樣“磨”出來的,這是平常的校內聽課所難以企及的境界。 一堂課的層層提升,背後有着教學觀念的可喜轉變,這是勤於學習、善於研究的成果收穫。相信每位參與展示的`教師,都會和我一樣,在磨課過程中收穫着,並快樂着。

三、在“讀”中感知、感悟,打造精品課堂

本學期我們四年級組圍繞“培養學生的表達習慣”這個主題, 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情境中表達,在表達訓練中提升,在語文研讀中交流提高。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養成表達的好習慣,在本課教學中,我們以實踐為主,引導學生通過“賞讀悟情——品讀想象——閲讀交流”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重點引導學生抓住主要閲讀點和感受最深的地方,深入展開教學,使學生在課堂上充分交流,有條理表達,學會彙總意見陳述,學會質疑追問,能夠運用適當的表達會話策略。

2、精心選擇了部分非常貼合課文內容、富有美感的圖片製作成課件,創設情境,勤於練筆,把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有機結合。

通過精心的研課,在聯誼校彙報中,我們教研組還在西佑國寺小學面向全鎮教師做了經驗交流分享,獲得教研室領導和聯誼校老師的高度評價。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業績,但每一位老師都能踏實,認真地工作,未來我們四年級教師還將在教育研究,教學實踐上做不斷進取,爭取早出成績,出好成績。

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研組教研活動總結2

一個學期匆匆過去,四年級教研組全組教師堅持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和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不斷的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為提高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以下就針對本學期本教研組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堅持理論學習,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隨着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我們深深認識到,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為 “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本學期我們根據實際情況,立足校本,有計劃、有步驟進行校本培訓,措施得力,目標明確,形式多樣。

1、要求教師深入學習《國家課程標準》,組織教師學習討論教學中的熱點和冷點教學問題,從而使教師更新教學觀念,認識教學新策略,並組織教師利用新方法組織好課堂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讓教師從經驗型向專業型、科研型轉變。

2、為加強修養,提高素質,我們教研組利用每個星期三業務學習的時間組織教師進行教研活動,學習本年級的教材特點,瞭解教研課改信息,一個學期下來“研教合一”,已成為全組教師的共識,同時,我們還組織教師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認真撰寫論文。

二.積極參加和開展教研活動

我們在學期初教研活動計劃中提到,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益,開展“聽、評、説課緊緊跟蹤一節課”的教學工作。且把這項工作做為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本學期,我們組每位老師都能在期初向教研組長報送開課課題和時間,認真按照“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分頭做課、共同評議——反思總結、內化吸收”的步驟進行,聽課後認真評課,及時反饋,通過一學期下來,我們發現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教師從理論學習到實踐研討,從集體備課到聽課、評課,使教師教學理論得以提升.。

本學期以“關注學生、追求本真”為研修主題,以“提升教師素養,改進教學行為,鞏固課堂實效”為抓手,以教研組建設的動態評估為契機。立足教研,聚集課堂,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益,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構建符合學校實際的校本研修機制,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全體教師積極參加校本研修活動並做好先關得記錄和反思。年輕教師的提升工程也完滿成功:其中林學峯老師執教的《植樹問題》獲學校一等獎、許海燕、胡婷婷、袁勇等老師上的公開課都得到全校教師得好評,吳雪琴老師執教的綜合實踐課獲市一等獎。

三、健全教研製度,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1、本學期,嚴格按照課程計劃,強化教學法規意識,加強課程計劃的執行和管理,做到“開齊、開足、教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把教研工作做細、做實。

2、加強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的管理,特別是學生的作業佈置與批改,數學組老師都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作業的批改及時、認真、細緻、規範,一部分老師並能及時分析反思,適時地採取補救措施,使本學期的教學質量能有突破性地提高。

四、抓好課程改革,促進學校發展。

突出課改實驗。組織教師學習教學理論,深入課堂實驗,及時地總結教學經驗,撰寫課改論文。一學期過去了,下一學期,我們教研組將以更加飽滿的精神,開拓進取,為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步上新的台階而繼續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894n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