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讀書分享活動總結(精選6篇)

讀書分享活動總結(精選6篇)

一次精彩紛呈的活動結束了,我們通常會學習到一些做人的學問,你會有什麼樣的總結呢?寫活動總結可馬虎不得哦,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分享活動總結(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分享活動總結(精選6篇)

讀書分享活動總結1

本學期第二屆讀書交流會於上週五第二節課如期舉行。交流的主要書目是餘華的《活着》。

讀書分享會進行到第二個環節,我讓學生自由交流這部作品中感觸最深的內容,並闡述見解。一學生談到福貴的兒子有慶為縣長的老婆獻血過度而死亡時,深感痛心。我順勢加以引導,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從醫生對有慶生命的漠視中,你們看到什麼?想到了什麼?一石擊起千層浪,學生的反應很強烈,個個爭先恐後地各抒己見。他們談到了人心的冷漠,醫生的職業道德,還談到了社會人對權貴對金錢的獻媚,最後得出一致觀點:生命無高低貴賤之分,每一個生命都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

後來,我們又談到了金錢與快樂的關係。皓同學一向最具思想,且敢於表達,他的一些“宏論”經常引發一些爭議,甚至有時會遭來全班同學的一致攻擊。這節課上,皓又語出驚人:“我認為金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你們想一想,沒有錢,怎麼會有快樂呢?”他話還沒有説完,教室裏“噓”聲滔天,有幾個在下面小聲嘀咕着:“咦,貪財鬼。”“就知道錢。”還有好幾位義憤填膺地站了起來,紛紛駁斥皓的觀點,他們從貧困山區講到普通家庭,從親情發散到友情、博愛等,一致認同的是,沒有錢,照樣也可以過得很快樂、很幸福。

聽着這些單純的表達,看着他們對“金錢”所表現出的不屑一顧,我笑而不答。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生們一談到錢,就與人品扯上了關係。在他們看來,喜歡錢追求錢的人就是大惡人。但他們往往每天都想從父母手裏弄到一些錢。正如社會上的一些人,明明喜歡錢,表面上又表現出對錢的鄙視,裝出一副視金錢如糞土的高尚樣兒。這種虛偽已潛移默化的根植於學生的心田。是該告訴他們真相的時候了。

學生停止了爭端,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承認了皓同學的觀點,學生一臉驚訝,大概都為老師也是一個貪財鬼而覺得不可思議。我含笑道出了我的觀點:“同學們,不要把金錢看成是萬惡之源,也不要把愛錢的人看成是凶神惡煞。問題不是出在錢上,而是出在人對錢的態度上。可怕的不是錢,而是貪慾,一種對錢貪得無厭的、不擇手段的佔有態度,最後這樣的人都做了金錢的奴隸。

古語説,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要是我們憑藉自己的勞動創造的財富,都是值得自豪和稱道的。希望你們長大後,憑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多的財富,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為他人、為社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記住,永遠要做金錢的主人,無論錢多錢少都要擁有做人的尊嚴。”

教育確實是一項美的事業,我們在塑造一個個美的行為,化育顆顆美的心靈,我們一直在追求完美。但事實告訴我們,完美又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有陽光,也會有暗夜;有真善美,也有假惡醜。我們要告訴學生這些真相,引發他們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斷。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讓學生了解生活的、人性的全部真相,這樣的學生將來走入社會後才不至於無所適從。我認為,理想的教育應該是開放的、兼容的,與社會生活融為一體的。

讀書分享活動總結2

作為老師,培養優秀的學生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雖然有社會這個大環境的影響,雖然有家長的不配合,更有繁重的教學任務,可是我們都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儘管良好閲讀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引導、教育、反覆訓練鞏固,滴水穿石是習慣行成的關鍵。但是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注重閲讀方法指導,重視閲讀興趣培養,就一定會讓孩子們逐步養成閲讀習慣。

一要重視閲讀興趣培養。

教育心理學認為:閲讀是一種由感覺、知覺、思維、想象、記憶等多種心理因素組成的複雜心理活動,在閲讀過程中,學生的個性、情趣、動機、興趣等也都直接起着調節作用。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應從激發興趣開始。課外閲讀習慣的培養是離不開課內的指導的,我開展了評比與展示閲讀筆記;展評手抄報;講評優秀作文;講故事等活動。在活動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因為自己豐富的知識,出色的表現,帶來了他人的讚許,由此就可能產生主動閲讀的動力。

二是注重閲讀方法指導。

只有掌握了閲讀方法,才能實現自能閲讀的目標。我認為讀書的方法主要來自課內,來自老師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老師能注重利用教材中的“金鑰匙”,因為它幾乎包含了小學階段最基本的讀書方法。在平時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去發現、揣摩、總結,在閲讀課外書時自覺地運用,也就是“得法於課內,得道於課外”。首先,要求學生讀書時要注意力集中,邊讀邊想,遇到生字生詞能使用工具書,聯繫上下文尋求答案。其次,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勤動筆,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課外書中圈圈點點,摘錄好詞句及精彩的片斷。還要向學生介紹讀書的順序,拿到一本書應該先看什麼,後看什麼,那些精讀,那些略讀等等。

三是榜樣促進習慣的養成。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著名兒童文學家梅子涵教授説得好:“做兒童閲讀的點燈人。”這個點燈人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帶入兒童文學的情境中去,讓他們沉浸其中,陶醉其中,這樣學生就成為了閲讀習慣的奴隸,時刻聽從它的指揮。因此,我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時間,讓孩子手裏都有一本相同的書。這書我提前閲讀後,以講故事方式帶他們一起閲讀,並不斷在過程中設置懸念,以引領他們繼續深入閲讀,在情節最緊張時故意停頓下來,讓學生的想象自由發揮後再閲讀。學生在這樣精彩循環的往復中,欲罷不能。在課堂上,我還有意識地讓一些閲讀好的學生像老師一樣帶領學生閲讀,學生的積極性更高了,許多學生都躍躍欲試。繼而,我又由朗讀示範,講自己的讀書故事到學生朗讀示範,學生講自己的讀書故事等。將學生的閲讀興趣繼續提高,並將閲讀需要深入到他們的心靈深處,永久地保留下來。在這一榜樣示範中,我還穿插了引導學生在閲讀活動中運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以及其他相關資料輔助閲讀,解決閲讀中的問題,同時引導怎樣愛書、護書,注意閲讀衞生等。

四是讓習慣在活動中鞏固。

良好的習慣養成有其反覆性,學生閲讀習慣形成也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根據這一心理特點,需加強外在刺激,及時強化等方法,使學生的閲讀傾向自動化。

(1)童話閲讀活動。引導學生閲讀古今中外的著名童話,瞭解認識童話作家,感受童話作品的體裁特點,並組織學生試着編寫童話故事,選擇童話作品排演童話劇。

(2)經典詩文閲讀節活動。引導學生閲讀中國傳統的詩、詞、文,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並組織學生給古詩編故事,創演古詩情境劇,古詩文朗誦等。

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動中,閲讀習慣在不斷強化中持續着。

五是評比激勵中讓習慣紮下根。

(1)在閲讀活動中,我及時表揚那些敢於質疑,並積極圍繞疑問探究的學生,促進學生在閲讀中勤于思考,主動探究。

(2)定期將學生的閲讀積累本在班上展示。評出閲讀積累做得好的學生,以幫助學生形成閲讀與積累相結合,閲讀要動筆墨的良好習慣。

(3)每一次學生習作,我都要求學生用規定的符號畫出自己習作中用上的課外閲讀積累的好詞佳句,並進行評比獎勵,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積累的興趣,形成學以致用的好習慣。

(4)每週評選兩名閲讀之星,以此激勵那些閲讀習慣好,閲讀持之以恆的學生,同時也對正在形成良好閲讀習慣的學生進行促進。

豐富多彩的評比、展示、激勵活動,讓已有良好閲讀習慣的學生,向更高效的閲讀推進,讓正在形成閲讀習慣的學生從成功的體驗中獲得閲讀快樂,從而形成穩定的良好閲讀習慣。

讀書分享活動總結3

7月5日下午4點,正當烈日炎炎,克區各小學語文教師相聚在第十小學,參加由區教育局組織的“精彩紛呈,砥礪共進”克拉瑪依區“市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學觀摩系列活動”。短短的一下午,讓我們聆聽到來自各小學12名優秀語文教師的讀書交流心得,有感觸,有激勵。

本次活動中有不少語文教師都是教齡在10年以上的骨幹教師,作為學科帶頭人、市級教師的她們,在本次交流活動中,分享了她們在讀書時的感悟;教學過程中的困惑、方法;結合學生實際進行的改進,以及從細微處對學生的關心和理解。無不讓我這個只工作了三年的青年教師為之感動。

本次讀書交流活動,有三名青年教師讓在坐的語文教師們眼前一亮,她們是來自十四小和南湖小學工作僅有一年的丁娟和文佳老師,還有來自六小有着三年教齡、教學成績突出的周曄老師,從他們的讀書心得中,讓我們感受到青年教師在教學道路上的努力與付出。周曄老師以PPT的形式展示了這三年來每次公開課細心修改的教案,和語文書認真備課的內容,如此細心之舉,讓我深受感觸。只有努力、用心了才能有同等的收穫。

本次讀書交流會讓我受益匪淺,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讀書交流會結束了,但是讀書的生活卻沒有結束,書是一道風景。讀書就是讓你走進景區,尋找自己的感受。風景是別人的,感受是自己的,我願和學生們一起做個快樂的讀書者!

讀書分享活動總結4

舉辦一次成功的讀書活動必將帶動更多的人投身讀書的行列。下面就六三班舉行的讀書交流會這一活動做一總結。在這次交流會上,我們主要達成了以下共識。

一、營造書香氛圍。

班級是學生成長的搖籃,要讓學生走上閲讀之路,首先要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用環境來引導學生走入“書香”。班級的書香氛圍營造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利用好板報這一有效宣傳窗口。用心出好每期的黑板報。其次建設好班級專欄,給學生一個更好的展示空間,讓學習生活變得活潑生動而充滿生趣。

二、開展多彩活動。

在營造好班級氛圍的`同時,我們更多的是思考把學生引導閲讀道路上來。每兩週一次的圍繞閲讀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如:美文誦讀競賽、講故事比賽、讀書交流活動、心得傳閲活動、主題演説等。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活動的開展,在班級中形成濃郁的閲讀氛圍,引領學生走上閲讀之路,從心底裏愛上閲讀。

三、引領閲讀之路。

通過活動競賽、氛圍營造等來引導學生走上成功的`閲讀之路。

1、讓學生明確為什麼要讀書。

告訴小學生要讀書,那麼作為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明確的問題——為什麼要讀書?於是我就讓小學生去大千世界、名人名家中去尋求答案吧。

英國人喜歡説——書籍是偉大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培根——歷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富於想象,數學使人精確,自然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和修辭學使人善辯。總之,讀書能陶冶個性。高爾基熱情洋溢地説——熱愛書籍吧,書籍能幫助你們生活,能像朋友一樣幫助你們在那使人眼花繚亂的思想感情中,理出一個頭緒來,它能教會你們去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它將以熱愛世界,熱愛人的感情,來鼓舞你們的智慧和心靈。師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至關重要。

2、教給學生知道讀什麼書。

是啊,書籍浩如煙海,讓學生有選擇地讀,該讀什麼呢?引導孩子愛讀書,讀好書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責任。在這個學期中,幾乎每人都精讀了《中國神話傳説》、《十萬個為什麼》《名人故事》等書。在課外,孩子們更是天文地理,海闊天空任其遨遊,很多同學一個學期的時間讀了十本書不止,可謂收穫頗豐。

3、時間保障學生讀好書

在怎樣讀書方面我們有自己的具體做法:

(1)保證有書讀

每位同學除了借閲班級“圖書角”中的圖書外,在班委的帶領下自發起來,每人把自己家中的喜歡的圖書帶到教室,進行“圖書漂流”,保證了每個孩子都有書讀。

(2)保證讀書時間

每天早上學生到校是20分鐘的“晨誦”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共誦要求背誦的詩歌,讓孩子們在書香中開啟新的一天。

(3)保證讀書交流會

我們每週有一節讀書時間,這個時間要充分利用好。讓學生進行交流,可以講自己喜歡的書中片段,可以朗讀一段自己喜歡的文章,可以來談一談自己的讀書感受,還可以對大家一起讀過的書展開討論。交流了,認識才會更深刻;展示了,理解才會更深入。

讀書立志,讓書籍成為我們成長的基石,讓書香溢滿我們的童年!讀書交流會上,同學們表示將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再接再厲,讀更多的好書,獲取更多的知識。

讀書分享活動總結5

與書為友,以書養性。讀書是台格小學師生的優良傳統,幾年來台格小學在呂利軍校長的倡導下,運用推薦書目與自選書目相結合的方式,引領教師靜下心來閲讀教育經典著作,並堅持寫讀書筆記及心得,使讀書成為教師成長的催化劑,努力打造“科研強師,科研興校”的汶源形象。讀書交流會也已成為台格小學每學期定期舉辦的活動。

學期初,學校又為老師們精心挑選併購買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教師們利用課餘時間,賞名著,讀經典,在閲讀中與大師對話,在閲讀中與哲人交流。在5月15日的讀書交流會上,每位老師都從自己的閲讀經歷出發,結合工作實際和生活體驗,暢談了自己的讀書感悟。一個個教育故事,一段段教育名錄,一條條教育建議,從各位教師的口中娓娓道來。《讀書是進步的源泉》道出了讀書的重要性;《和諧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呼籲每一位家長要向卡爾·威特學習,重視家庭教育;老師們暢談着要像朱永新老師一樣《做有理想的教師》;暢想着《我的教育理想——讓英語成為教育特色》、《我最理想的體育課》;讀書《為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深深地影響着我們要《自信、自強、勇於創新》,更教會我們應該《讓課堂成為孩子成長的舞台》。

老師們在讀書交流中共赴了精神的盛宴,共享了讀書的快樂。今天的讀書體驗就是明天的課堂實踐,只有教師書讀多了,知識面廣了,領悟能力強了,在課堂上才會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課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紛呈。

這樣,學生就會在享受中快樂學習,教師就會在享受中輕鬆施教。教師帶頭讀書學習,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言傳身教。

通過讀書活動的開展,幫助教師不斷豐富自我、修養自己,營造了內涵豐富、充滿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濃郁的書香充盈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師生共讀成為汶源一道永恆而亮麗的校園風景線。

讀書分享活動總結6

朗朗讀書聲,悠悠伴我心,在即將過去的一學年裏,我們全體師生進行了讀書活動,增強了讀書興趣,拓寬了自己的知識視野,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思想獲得了很大的提升,學生在讀書中有了很多很多的收穫。現在將讀書活動總結總結如下:

一、展現的風采

在讀書活動中,我校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相應的活動。如:利用早自習,讓學生讀美文、頌經典。內容主要以《三字經》為主,此外,《古詩100首》及一些課外故事書等都納入到我們的讀書計劃中來。我們還組織學生開展了“誦讀中華經典、爭做文明學生”誦讀比賽,更是點燃了全校師生誦讀的熱情。而平時閲讀要求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鼓勵學生積極向“百花校園報投稿”,與眾人分享讀書之樂。通過閲讀、積累與展示等活動,不但為學生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而且還為學生創造展示風采的特殊環境,把我校的讀書活動推上新的台階。

二、開展讀書活動的措施

(1)要求學生老師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

(2)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如何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

(3)要求家長、老師以身作則,帶頭營造濃厚的家庭讀書氛圍。

(4)鼓勵學生多讀書,家長要滿足孩子的讀書願望。

(5)要求教師、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通過讀書長智,通過讀書明理。

當然活動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我們這樣的農村小學家庭讀書是個弱項,雖然老師和學校做了多番的努力但還是有些家庭沒有重視孩子的課文閲讀,認為只要把課本讀好就夠了。還有的是留守家庭,對於這樣的家庭還沒想到更好的解決方法。雖然困難重重,但我們相信只要一次次的努力,總會有效的。每天種一朵花,不久的將來就會是鮮花滿園、芬芳迷人。

標籤: 精選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400v7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