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計劃 >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彙編九篇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彙編九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工作計劃。什麼樣的工作計劃才是好的工作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9篇,歡迎大家分享。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彙編九篇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課程特點: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於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己的選擇來組織活動。

二、課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

2、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3、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

4、在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繫中建構課程的意義。

三:課程總目標與分類目標:

總目標: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1、情感與態度:

(1)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誠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

(1)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

(3)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

(1) 使學生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4、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四、單元各主題重點難點:

本冊共5 個主題單元分別是《我和大師交朋友》、《可愛的班級》、《家在自然中》、《我們生活的地方》、《長大,真好!》。

第一單元《我和大師交朋友》共 3 課,定位在“與大師交朋友”,試圖讓大師成為兒童成長曆程中親切的朋友。通過尋訪大師的童年,瞭解大師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師等一系列圍繞大師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把在人們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師形象,變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學習的與兒童零距離的學習目標,引導兒童把好奇、好問、好動腦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標的積極探究、有創意地生活方面發展,並最終將關注點放在兒童現階段的成長和發展中來。

第二單元《可愛的班級》是對一年級下學期《我在班級中》教學主題的延伸,通過美化教室,組織參加學校的運動會,評選班級的小明星,製作班級的黑板報等各種日常班級活動,感受班集體的可愛,進一步培養兒童的集體意識,讓兒童“知道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愛護班級榮譽,關心和愛護同伴”。

第三單元《家在自然中》教學主題是生命和環境教育,引導兒童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調查、探究、評判、遊戲、誦讀欣賞、討論、實踐操作等各種學習方式,在與自然的充分互動中感受自然的美好與神奇、生命的美妙與神聖,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親密關係和生活在自然中的樂趣;從而使“愛護動植物、保護自然環境、使我們生活的家園更加美好”內化為兒童自我的行為準則。

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則是從兒童的視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區、家鄉,從社區的設施、社區人,家鄉的食物、美景,家鄉的變化出發,幫助兒童瞭解家鄉,懂得鄰里相處的道理,激發兒童熱愛家鄉的情感,並初步培養和發展兒童熱愛生活、參與生活的意識和能力。最後一課《長大,真好》是二年級下學期的最後一個單元,也是《品德與生活》課的最後一個單元。這個短單元由 2 課組成,指導兒童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長,在行將告別小學低年級生活的時候,覺察到自身各方面的發展,收藏童年的記憶,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體驗成長的快樂,從而為步入新的成長和發展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五、教學活動形式:

討論,資料調查,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遊戲,參觀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等形式。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實踐、學習做人,初步形成社會意識、公民意識、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為逐步適應社會、服務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道德情感和社會責任感是《品德與社會》課最為突出的特徵。

二、教學重難點

實驗教材強調,從“學生社會生活的原型出發,多視角(地理的、歷史的、社會的、文化的)地去分析、探究社會事物和社會現象,向學生展示一個完整的社會生活,以便讓學生了解社會、適應社會、參與社會,在此過程中實現學科知識的整合,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以及參與社會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

教學單元都包含“單元導入”“學習重點”“學習內容”“學習活動”“單元練習”及“單元評價”等6部分。

1、單元導入:在每個單元課文之前,標示提示內容,點明單元主題。為增進學習興趣,則採用藝術手段、圖文並茂(如兒童歌曲或漫畫的形式讓學生在音樂感染和理解圖文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進入到單元主題的學習。

2、學習重點: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學習的方向和重點,標明“關鍵詞”,明確將要學到的品德與社會的核心概念。

3、學習內容:即課文部分,力求淺顯平易,説理與實例並重。

4、學習活動:即活動部分,力求形式多樣,如角色扮演、辯論、演説、實地參觀、調查訪問、影片欣賞、展覽、競賽、討論等,依據教材內容加以設計。

5、單元練習:分課文練習和活動練習兩大部分“課文練習”意在掌握品德與社會知識,“活動練習”意在形成相應的態度、技能,增強社會參與和道德體驗。

6、單元評價:包括相關的品德與社會知識技能、實踐與態度,形式不拘,如書面測驗、口頭、行為觀察、問卷調查和社會生活反思均可,重在發展性評價。

四、採用多媒體的展示手段

1、歌曲:通過歌曲來導入學習,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教材在每個單元教學前都選用了一首歌曲。所選用的歌曲,大都是節奏輕快、內容緊扣單元主題、富於教育意義的中外兒童歌曲。這些歌曲還附有動作,讓學生邊唱邊作,以強化學習效果。

2、故事:學生們都喜歡聽故事,適合孩子的年齡、心理及語言特點的故事,肯定大受歡迎。教材中所選用的故事包括漫畫故事、民間故事、歷史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童話等。此外,教材還設計了一些益智的故事,讓學生邊學邊動腦筋深入思考。

3、兒歌:兒歌簡短、生動、形式活潑,語言富於節奏感,最適合兒童學習。

4、詩歌:教材也選用了少量適合學生讀的古典詩,在品德與社會的教學中,讓兒童接觸一下古詩,效果良好,因為我國古典詩詞中很多是具有道德教育和社會學習意義的。

此外,還有漫畫、遊戲、謎語等形式。

五、內容與時間安排

第一單元 我們健康成長 13課時

第二單元 為了建設新中國 10課時

第三單元 騰飛的中國 15課時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具體目標

1、體驗自主籌劃、自主活動的愉快,能感受到自身的進步和變化,並初步開始計劃自身的生活和行動。

2、在班集體中能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意見,與同學合作,一起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圍環境的變化,並能通過動手做而獲得有關知識和經驗。

4、學會與季節變化想適應的簡單保健和平安常識,並在生活中運用。

二內容重點

1、健康、平安地生活——瞭解並運用簡單的健康、平安的生活常識,能區分好的和不好的生活習慣,並開始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要求自身。

2、愉快、積極地生活——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主籌劃、自主活動的樂趣;為自身的生長和進步感到自豪,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充溢信心和嚮往之情。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保護周圍的自然環境,節約資源;關愛他人,瞭解常見的職業,並對為自身生活服務的人充溢感激之情;瞭解作為二年級小同學的責任,並樂於去承當。

4、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對周圍的動植物、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並能通過一些簡單的假設和驗證進行探索;能有創意地利用廢舊資料來豐富自身的生活和活動。

三、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內容以《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整》為依據,依照兒童生活的時間線索,七個單元都有各自的圖標、主題,有表示主題活動的畫面,還有貫穿全書的“東北虎”,提示活動要點。本冊教材由五個單元活動組成,每個單元包括若干主題活動:

單元名稱

主題內容

單元一《學校就是我的家》

主題一《嗨,你好》

主題二《請跟我來》

主題三《學校生活真愉快》

單元二《早起》

主題一《我的小祕密》

主題二《早起一次》

主題三《你早》

單元三《開心遊戲》

主題一《開心十分鐘》

主題二《玩的學問

主題三《好玩遊戲自身編》

單元四《蒐集種子過冬天》

主題一《神奇的種子》

主題二《蒐集種子》

主題三〈種子朋友〉

單元五《學會交流》

主題一《猜謎競賽》

主題二《無聲的扮演》

主題三《挑戰一筆畫》

主題四〈感受他人的困難〉

單元六〈下雪啦〉

主題一〈玩雪〉

主題二〈雪花雪花我問你〉

主題三〈雪中生活〉

主題四〈可愛的小雪花〉

單元七〈迎新年〉

主題一〈話説新年〉

主題二〈新年的禮物〉

主題三〈新年聯歡會〉

四、同學分析

絕大多數同學活潑好動,好表示自身,愛聽老師褒揚。一學期的行為規範訓練,同學已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課間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衞生,不亂扔紙屑,按時完成作業,上課時不守紀律、做小動作的人少了,知道要為集體爭光,集體榮譽感非常強。由於是獨生子女,許多小朋友在家裏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有的雖然獨立意識強,個性也很強,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會交往雖積極主動,但卻不善於共處,缺少團結協作精神。今後,行為規範訓練還需加強,反覆抓,抓反覆,使同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五、採取措施

1、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和其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示。

3、讓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六、教學進度佈置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本學期教學內容與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着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有:第一單元(第1~4課)學做文明人;第二單元(第5~8課)春姐姐的腳步;第三單元(第9~12課)我的興趣愛好;第四單元(第13~16課)我長大了。

二、各單元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第一單元教學目標

1、愛護家庭和公共環境衞生

2、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控制下和控制調整自己的情緒。

3、願意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4、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願意想辦法解決。

5、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做家務,樂於幫助他人。

6、懂禮貌,守秩序,行為文明。

7、初步認識規律的作用,遵守學校紀律。

8、對自然現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的興趣。

重點、難點:懂禮貌,守秩序,行為文明。

第二單元教學目標

1、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學會照顧自己。

2、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

3、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願意想辦法解決。

4、愛護花草樹木。

5、知道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資源,關心家鄉的發展變化。

6、為保護周圍的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態意識。

7、會正確使用簡單的工具。

8、學習用觀察、比較、小實驗等方法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

9、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重點、難點: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第三單元教學目標

1、按時作息,做事用心。

2、熱愛勞動,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

4、能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點與長處。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併為此而高興。

6、有勇氣嘗試富於挑戰性的活動,不怕苦,不怕難,不膽怯。

7、有好奇心,喜歡提問。

8、能用多種方法收集資料,並進行簡單地整理和運用。

9、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重點、難點: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併為此而高興。

第四單元教學目標

1、熱愛勞動,具有料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2、在學校裏情緒安定,心情愉快。

3、能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點與長處。

4、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併為此而高興。

5、心中有榜樣,並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6、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願意想辦法解決。

7、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做家務勞動。樂於幫助別人,特別是老人和殘疾人。

8、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動成果。

重點、難點:心中有榜樣,並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三、本學期課時安排

周次

課 題

課外結合的主要德育活動

1、 結合各門學科滲透思想教育

2、 結合班隊活動開展系列德育活動,明辨是非。

3、 結合晨會、夕會貫徹落實《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4、 結合家庭、社會教育,讓學生在生活中擺正行為。

1家裏來了客

2我隨爸爸去做客

3我跟媽媽看演出

4我會打電話 看電視

5春天在哪裏

6春天的種植

7我和春天一起玩

8我心中的春天

9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10遊戲快樂多

11我與小動物

12我最愛讀的書

13做事不拖拉

14我會安排一天的生活

15成長記錄袋

16更上一層樓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後的進步和變化,並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嚮往。隨着對《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瞭解的加深,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高漲,他們已開始運用討論、觀察、調查、實驗等多種方式去學習。教材以圖畫的形式呈現更可以開展的活動、遊戲及其活動的過程,兒童活動的興趣被引發出來,兒童通過自己的活動而非教師給予的現成結論去獲得知識。但是,可能由於地區的差異,本地兒童的生活與教材反映的不盡相同,個別兒童對課文內容理解不夠透切,這有待今後教學中揚長避短,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

二、全冊教學內容

1、我愛我的身體——通過引導兒童認識自己身體的整體結構及其各個組成部分,瞭解身體各個部分的特徵和基本功能,用各種方式表現字的身體特徵,不僅能進一步發展他們的自我意識,還能讓他們在已經知道了要怎麼做的基礎上,進一步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幫助兒童更自覺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收穫中的學習與發現——通過讓兒童直接參與校園、果園、農田、蔬菜大棚等的收穫,使他們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體驗收穫的喜悦,增強熱愛勞動的情感,有意識地學習一些勞動技能。

3、誠實的好孩子——隨着兒童社會性和交往能力的發展,需要讓他們懂得誠實守信是社會生活的一個基本規則,是每個公民的基本道德。因此,本單元着力引導兒童説實話,做誠實的孩子。

4、我愛我生活的地方——培養兒童對自己所在的社區、村莊、城鎮等的情感,是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基礎,讓兒童學習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發現家鄉的美,實際地感受社區、村莊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生活的温暖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心,從而能夠在愛自己家的基礎上,進一步愛自己生活的地方,愛自己的家鄉。

5、水和我們的生活——引導兒童在已有學習經驗的基礎上,科學地認識水的基本特徵和水的三態變化,知道水遇熱蒸發為水蒸氣,水蒸氣遇冷變成雨水或雪,再遇熱又變成水蒸氣這一循環規律,激發兒童對水的探究興趣,引導他們嘗試用多種方法去認識水,瞭解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國水資源的稀少和寶貴,進而自覺地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和愛護水資源的初步意識。

6、怎樣做好事——引導兒童學習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應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不好高騖遠,賓端正做好事的態度,從小主動地向那些為人民服務的無名英雄學習。

三.全冊教學目標

1、能充分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後的進步和變化,並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嚮往,充滿信心。

2、能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温暖,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際交往中誠實、不説謊,珍惜勞動成果,尊敬為社會服務的勞動者。

3、體驗自主活動、探索、發現的愉快,能有意識地用各種方法去獲得知識和經驗,發展動手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四、具體內容

周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第一週瞭解我的身體

1.感受自己身體的基本特徵,關心自己身體的生長髮育的情況,發展自我意識。

2.關愛自己的身體,能主動幫助他人。

3.瞭解自己身體的各部分器官,測量自己身體的生長髮育的情況。

第二週保護我的身體

1。樹立健康的生活意識對自己身體主要部位的功能有觀察、探究興趣。

2。懂得愛護自己的身體,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與衞生習慣,主動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與姿勢。

3。知道身體部位的特點、功能,獲得保護身體健康的知識。

第三週 收穫的感覺真好

1、感受金秋十月是收穫的季節,能積極參加收穫勞動,體驗收穫的喜悦。

2、瞭解秋天與人們生活的關係,以及人們進行各種收穫的勞動。

3、認識和了解春種秋收農作物的特徵及生長規律。

第四周糧食來得容易

1、對農作物生長過程的瞭解,讓學習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通過了解水稻、小麥等糧食的生長過程,知道莊稼需要許多人的辛勤勞動。

3、瞭解本地區主要生產的糧食品種。

第五週植物生長的祕密

1、通過對農作物生長過程的瞭解,讓學生知道植物的根、莖、葉有各自的作用。

2、瞭解本地區有關農作物的知識。

3、瞭解水稻、花生等植物生長的過程。

第六週 我們這裏的農品

1、對本地區生產的農作物進行調查,培養兒童的探究能力。

2、與同學相互合作,進行農產品有什麼作用的社會調查。

3、知道本地的糧食作物達的作用和用途。

第七週誠實故事會

1、積極參加故事會的交流、表演、能感受誠實帶來的美好體驗。知道説謊害處大,能初步分辨是非。

2、介紹和交流自己瞭解的誠實故事。

3、學會收集、表演故事,發展學生的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能力。

第八週 誠實的孩子人人誇

1、體驗坦誠溝通帶來的快樂幾對誠實行為的積極認同感。

2、能夠較全面、客觀的2看待自己和別人説謊的現象幾原因,並領悟一些誠實做人的道理。

3、增強説實話、不説謊的誠實意識。

第九周 我們生活的地方真美

1、能感受自己生活環境的整潔與美麗,萌發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情感。

2、瞭解內、關心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發展變化。

3、能從多角度發現、感受社區的美麗。

4、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獲得的經驗和信息。

第十週我們生活的餓地方真方便

1、瞭解、體驗社區環境、公共場所、公用設施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服務設施和功用設施機構。

3、學會利用與自己關係密切的公共設施、場所等。

第十一週 我們生活的地方真温暖

1、體驗在小區(鄉村)裏生活的温暖,對為社區服務的勞動者的感激。

2、學會關心和幫助社區裏有困難的人,用實際行動向為我們服務的人表示感謝和尊敬。

3、瞭解社區裏叔叔阿姨們的工作,懂得有許多人在為自己的生活服務。

第十二週 愛護我們生活的環境

1、熱愛自己生活的環境,養成關心、愛護自己生活環境的習慣。

2、能用實際行動關心、愛護自己生活的環境。瞭解社區的環境狀況。

3、知道如何保護環境,愛護公共設施。能為保護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十三週 我們的生活裏不開水

1、感受水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激發愛水的情感。

2、瞭解水的重要作用,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

第十四周 變來變去的水

1、喜歡做水的實驗,有探究水的濃厚興趣和慾望。

2、在探究水的過程中注意安全、衞生、合作。

3、瞭解水的物理特性,掌握水的三態變化知識。

第十五週 保護水,節約水

1、有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養成節約用水的行為個習慣。

2、增長如何保護水資源的社會知識。

3、掌握節約水、保護水資源的方法。

第十六週 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1、願意並積極參與做好事活動,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愛心的表現。

2、知道樂於助人是一種高尚品德,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逐步養成做好事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簡單的勞動技能,具有初步的做好事的基本能力。

第十七週做好事不是為表揚

1、培養願意為別人、為集體服務的情感,在做好事後能獲得給別人帶來快樂時,自己也快樂的體驗。

2、懂得做好事不是為了表揚的道理,做到校內外表現一個樣,培養誠實的好品德。

3、知道在生活中有一些人會有不同的困難或難處,需要別人的幫助,我們應該盡力幫助他們。

4、要學會友善的幫助別人。

五、對本學期的期望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使他們能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和對待各種社會現象;用學過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行為,能夠明辨是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風氣。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學生現狀和教材特點

二年級這些學生活潑好動,上進心和求知慾都很強。這就要求利用《品德與生活》課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會做人,樹立班集體榮譽心,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每個人去學習。

本冊教材特點:1、體現兒童文化,創造真實、鮮活的活動情境,凸顯品德教育的核心地位和價值導向。2、綜合構建主題,凸顯新的學習方式,開放學習過程。3、教材突現西部教育特色,強調校本開發。4、力求加強《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兩套教材的有機聯繫。5、創造新的教材呈現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教學內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能在生活中運用學到身體保健知識和安全知識;自覺養成護眼、護耳、護牙的習慣,養成正確的坐、立、行、走的姿勢。

2、愉快、積極地生活:

在生活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團結合作的喜悦;在生活中體驗友愛和温暖,誠實不説謊;在過去的一年中自己和班級的進步而感到高興和自豪的同時,對二年級學習和生活有新的打算和期待。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

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温暖,初步瞭解與自己生活密切的人們的勞動;並對勞動者充滿尊重和感激之情,向為人民服務的無名英雄學習;願意為他人,為社區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愛護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環保意識。

4、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對人體、植物以及身邊的各種科學現象有積極地探索興趣,能用小試驗、調查、作比較的方法學習知識;並能與老師、同學一起對探索的結果進行初步的總結。

三、教學目的及要求

情感、態度、價值觀:1、體驗健康,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的樂趣,感受與同學生活的快樂。 2、瞭解社區和家鄉的變化,感受家鄉的美。3、引導學生認識到糧食來之不易,激發學生尊重勞動人民的情感,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4、瞭解水資源的狀況,樹立學

生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的環保意識。5、對身邊的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的興趣,學習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能力:1、體驗健康、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的樂趣,感受與同學一起的快樂;並樂於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和活動成果,能用觀察、調查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2、關心、愛護自己周圍的生活環境,能為保護環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能對日常飲食進行思考和探索,養成良好的飲食衞生習慣,並能用調查的方法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等探究活動,能與同學合作、交流感受和想法。4、瞭解水的災害,知道如何躲避水災及自救的方法。5、能為解決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動手動腦,嘗試一物多用,廢物利用。

知識:1、初步認識規則紀律的作用,有禮貌,守秩序。嘗試制訂計劃,學習合理地安排個人的課餘生活。2、熟悉自己生活的環境,瞭解社區中為人民服務的人,能在大人的指導下利用常見的公用設施。3、瞭解關於食品的簡單營養常識,懂得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飲食。4、對水的特點有初步的認識,知道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5、瞭解一些科學家的故事,感受科學精神的啟蒙。

四、方法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通過學生適宜接受的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形式,通過學生直接參與活動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道德認識轉化為學生自覺的道德行為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要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 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班級情況簡介

202班,班主任zz老師。現有學生44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4人。該班是z老師從一年級直接帶上來的一個班級,平時,肖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教學非常認真。所以該班學風好,班風正,學生紀律性強,學習自覺性強。從第一週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學生能積極動腦,但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人數不多,個別學生小動作比較多,注意力不能保持,需要教師時時進行組織教學。

二、教材簡析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共有五個單元,第一單元:自己拿主意,共三課。第二單元:獻出我們的愛,共三課。第三單元:我們去發現,共三課。第四單元:你好,祖國媽媽,共三課。第五單元:愉快的收穫,共三課。本冊教材的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學會自己拿主意,自信,自己安排自己事情的能力;團結友愛,尊老愛幼,幫幫有困難的人的積極情感;在大自然中學會探索,學會合作,學會研究的能力;熱愛祖國和人民英雄的積極情感;體會到自己在不斷成長,不斷成熟,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會有更大的收穫。使學生在伴隨年齡的增長的同時,能力,情感也不斷髮展和豐富。

三、教法透析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材,是新教材,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運用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教材編寫內容,大多以第一人稱,讓學生自己看書後,從中獲得知識,悟出其中的道理。教師只是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幫助者。書中有豐富的'圖片資料,並附以文字説明,教師在教學中可充分地加以利用,保持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理解。教師在教學中要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生品德行為實際,引導和改變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變化,不能離開品德課教學的初衷,為考試而教。教師在教學中,可運用自學輔導法、討論法、實踐法、個案剖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四、提高教育效果的措施

1、課前做好充分的教學設計。擇用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

2、課堂上,以學生自讀悟理為主,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獲得書中的知識,引導學生行為的變化。(編輯:http:///)

3、搞好組織教學,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4、教學中加強針對性。

5、作業以瞭解學生思想和行為情況為重點。

五、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至三週:第一單元

第四至六週:第二單元

第七至九周:第三單元

第十至十二週:第四單元

第十三至十五週:第五單元

第十六至十八週:複習

第十九周:質量檢測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二年級共有六個班,我教一至四班。經過一學年的學習,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在積極的情感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具體教學目標

1、能充分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後自己的進步和變化,並對二年紀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嚮往,充滿信心。

2、能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温暖,熱愛自己的地方。在人際交往中誠實、不説謊,珍惜勞動成果,尊敬為社會服務的勞動者。

3、體驗自主活動、探索、發現的愉快,能有意識地用各種方法去獲得知識和經驗,發展動手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三、課程內容標準重點

1、健康、安全地生活——能在生活中運用學到的身體保健和安全知識,自覺地養成良好的護眼、護耳、護牙習慣和飲食習慣,養成正確的坐立行姿勢等。

2、愉快、積極地生活——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感受團結合作的喜悦,在生活中體驗和温暖,誠實不説謊,在為過去一年中自己和班級的進步而感到高興與自豪的同時,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有新的打算和期待。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温暖,初步瞭解與自己生活關係密切的人們的勞動,並對勞動者充滿尊重和感激之情,向為人民服務的無名英雄學習,願意為他人、為社區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愛護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環保意識和節約資源的意識。

4、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對人體、植物以及身邊的各種科學現象有積極探索的興趣,能用小實驗、比較、調查等方法學習知識,並能與教師、同學一起,對探索的結果進行初步的總結。

 四、教學具體內容和具體要求第一單元:我愛我的身體

通過引導兒童認識自己身體的結構機器各個組成部分,瞭解身體各部分的特徵和基本功能,用各種方式表現自己的身體特徵,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二單元:做誠實的好孩子

引導學生説實話,做誠實的孩子,有助於兒童在與父母、教師、同學等溝通的基礎上,認識到誠實的好處和説謊的危害,逐步養成正確的態度與行為方式,發展分辨是非的能力第三單元:收穫中的學習與發現

引導兒童在收穫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學習一些勞動技能,瞭解各種收穫物的主要特徵,觀察和比較不同植物的生長過程或同一植物不同生長期的特徵,初步認識植物生長的規律,並通過了解各種農產品的產地、用途、價格等,初步嘗試社會調查的方法。第四單元:我愛我生活的地方

本單元的四個主題活動,讓兒童學習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發現家鄉的美,實際感受社區、村莊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培養兒童愛自己生活的地方,愛自己的家鄉的感情。第五單元:水和我們的生活

引導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認識水,瞭解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國水資源的稀少和寶貴,進而自覺地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和愛護水資源的初步意識。第六單元:怎樣做好事

引導兒童學習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應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不好高務遠,並端正做好事的態度,從小主動向那些為人民服務的無名英雄學習,不為名不為利。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實施課程改革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重點,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使他們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二、學情分析:

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生活是大不一樣的,對於剛上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説,面對新環境,新同學、新老師,新的學習方式……他們會有很多的不適應,甚至不知道該做些什麼。然而這些都需要學生儘快去適應,否則很容易給新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定的困難,嚴重的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懼學等不良情緒而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長遠發展。這就要老師有耐心和信心幫助他們克服自身的侷限,使他們能儘快地融入到新的集體生活中來。並以自豪、愉悦的心情面對新的變化。那麼老師要做到時刻關注學生的行為習慣,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幫助學生順利地實現由幼兒向小學生的角色轉換,使學生能夠在學校裏情緒安定、心情愉快,並更快地適應小學生活。

三、教材的特點

1、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主題。教材從學生的生活邏輯出發,選擇與學生生活關係緊密、切實需要的內容,按照一定的時空順序整合起來,引導他們綜合地學習和思考。在立足於學生現實生活經驗的同時,出適當關注他們對未來生活的需求。

2、突出養成教育的要求。通過持為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重視生態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促使他們成長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的公民打下基礎。

3、突出“活動性”和“做中學”的特點。通過創設活動情境,編寫範例,設計思考問題,為學生創造更為廣闊的自主學習和實踐的空間。

4、突出圖畫、圖片在呈現教材內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強調圖文並茂,以圖為主,採用兒童的語言和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啟發性和指導性。

四、學期目標

1、情感與態度: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珍愛生命,熱愛大自然。

2、行為與習慣: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初步瞭解自然、社會常識。

4、過程與方法: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五、教法設想:

1、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特長和認知水平,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改變呆板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實踐、資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體驗、感悟和反思活動,從而實現其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拓展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3、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説邊想,幫助學生理解。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於課堂教學中。結合大隊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相信、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5、以直接學習為主,並逐漸向間接學習過渡的多種學習方法相結合,引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6、重視學生良好品德行為的形成,對於點點滴滴進步時時給予關注。教給學生各種學習的方法,如課堂內各種形式的討論,使學生有機會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在成人指導下,進行多種渠道的資料調查。在授課過程中,讓學生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講故事,用故事情節或主人翁的形象感染、教育他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jihua/y72pr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