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精華】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3篇

【精華】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3篇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抒寫新的篇章,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3篇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1

一、課程特點: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於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己的選擇來組織活動。

二、課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

2、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3、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

4、在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繫中建構課程的意義。

三:課程總目標與分類目標:

總目標: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1、情感與態度:

(1)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誠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

(1)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

(3)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

(1) 使學生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4、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四、單元各主題重點難點:

本冊共5 個主題單元分別是《我和大師交朋友》、《可愛的班級》、《家在自然中》、《我們生活的地方》、《長大,真好!》。

第一單元《我和大師交朋友》共 3 課,定位在“與大師交朋友”,試圖讓大師成為兒童成長曆程中親切的朋友。通過尋訪大師的童年,瞭解大師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師等一系列圍繞大師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把在人們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師形象,變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學習的與兒童零距離的學習目標,引導兒童把好奇、好問、好動腦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標的積極探究、有創意地生活方面發展,並最終將關注點放在兒童現階段的成長和發展中來。

第二單元《可愛的班級》是對一年級下學期《我在班級中》教學主題的延伸,通過美化教室,組織參加學校的運動會,評選班級的小明星,製作班級的黑板報等各種日常班級活動,感受班集體的可愛,進一步培養兒童的集體意識,讓兒童“知道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愛護班級榮譽,關心和愛護同伴”。

第三單元《家在自然中》教學主題是生命和環境教育,引導兒童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調查、探究、評判、遊戲、誦讀欣賞、討論、實踐操作等各種學習方式,在與自然的充分互動中感受自然的美好與神奇、生命的美妙與神聖,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親密關係和生活在自然中的樂趣;從而使“愛護動植物、保護自然環境、使我們生活的家園更加美好”內化為兒童自我的行為準則。

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則是從兒童的視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區、家鄉,從社區的設施、社區人,家鄉的食物、美景,家鄉的變化出發,幫助兒童瞭解家鄉,懂得鄰里相處的道理,激發兒童熱愛家鄉的情感,並初步培養和發展兒童熱愛生活、參與生活的意識和能力。最後一課《長大,真好》是二年級下學期的最後一個單元,也是《品德與生活》課的最後一個單元。這個短單元由 2 課組成,指導兒童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長,在行將告別小學低年級生活的時候,覺察到自身各方面的發展,收藏童年的記憶,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體驗成長的快樂,從而為步入新的成長和發展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制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五、教學活動形式:

討論,資料調查,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遊戲,參觀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等形式。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通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並學會看天氣。

6、能發現學習生活中的快樂,從而激發對學習生活的愛與樂趣。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通過尋找校園內、生活中的有趣豐富的學習活動,體驗學習的快樂。瞭解多渠道的學習方法,瞭解豐富的學習途徑。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

2、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二、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59人,其中男34生人,女25生人。這些天真、活潑,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而可塑性又強的小學生因剛從幼兒園走進小學校園,在情感態度、行為習慣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過本冊教學,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小學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着眼於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教科書的結構是以學習主題的形式構建的。第一單元《温暖的家》:我的家、我的事情我來做、我為家庭添歡樂;第二單元《美麗的春天》:春天在哪裏、我和小樹交朋友、和風在一起、種養一棵花;第三單元《快樂的星期天》:我們去游泳、爸爸帶我去做客、看電視;第四單元《火熱的季節》:互相提個醒、學會看天氣、迎接暑假生活。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

1、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

2、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地培養兒童的品德兒童的好奇心,引導兒童探索的慾望。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本地區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突破性。

五、教學活動的安排:

1、説説我的家。

2、該我做的事。

3、我能行。

4、尋找春天。

5、我和小樹一起成長。

6、風車轉轉。

7、我做小客人。

六、教學業務的學習:

認真學習教育理論,研究新課程標準,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工作。認真學習相關刊物及先進經驗,結合本學期學科教學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教改。努力適應當前創新教育發展的需求,在課堂教學中努力為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自由、輕鬆的氛圍中發展和提高。

七、教學進度表

(略)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3

本冊教材的扉頁上寫了 “ 給小朋友的話 ” ,一開始就與小朋友建立起一種 “ 我 ―― 你 ” 之間的對話關係。在對話中文本中的兒童或小動物不斷地向現實中的兒童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學生為了要理解、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理解教科書給出的準備性知識,同時,也必須對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反思和整理。通過這種對話,學生的思想觀點和認識與教科書的思想觀點和認識不斷融合。正是在這種融合中,現實中的兒童進行着自主建構,生成新的認識。教材中留有許多空白利於對話中的兒童表達思想和感情以及創造活動。教材編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邏輯。與兒童生活密切聯繫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鳴,深入孩子的心靈,激發孩子學習探討的渴望和積極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實效,讓孩子終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據兒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生成活動主題。在生活事件的選取上( 1 )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為主,兼顧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來試試看、我不膽小、我不任性、我的好習慣等都是基於兒童日常聲的普通事件加工編排的。而課文生日快樂、快樂的國慶節、紅領巾的節日等則是根據非日常生活事件編排的,然而這些節日在時間上和生活中的紀念日接近,意在將這些非日常生活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事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 )注意學生生活圈的逐漸擴展。在品德與生活教材的編排上由一年級的兒童與自我、兒童與家庭擴展到二年級的兒童與集體、兒童與國家(快樂的國慶節)另外在教材中兒童能感受到四季的變化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讓孩子的生活與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綜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強。( 3 )注重和突出基礎性文明行為習慣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冊教材的第三單元 “ 成長樂園 ” 我來試試看、我不膽小、我不任性、我的好習慣就是為了注重和突出基礎性文明行為習慣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為培養兒童成為講文明、懂禮貌、有教養、會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礎。( 4 )教材營造的文化是兒童文化,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活動性。

一、指導思想

按照課程標準編寫的《品德與生活》教材(人教版),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藉的範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本,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樑,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枴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共有四個單元,根據小學二年級兒童心理髮展特點,從兒童經過一年級的過度,逐漸開始在更大的生活空間裏嘗試獨立生活的需要出發,設計主題單元。在單元的編排和組織上,教科書不強求體系的結構性和完備性,而是遵循兒童生活自身的邏輯,從兒童生活出發,以時間推進過程中兒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邏輯”為線索,選擇知道的重心,設計主題單元。同時,本冊教科書還試圖以社會技能、探究過程和方法的指導作為編寫的暗線。

第一單元“難忘的假期”共 4 課,以學生假期生活的回顧為線索組織主題,一方面從假期生活中歸納總結,讓學生認識每一天的意義,體悟“快樂的每一天靠我們自己去創造”,有效地穩定學生開學初的情緒;另一方面從經驗教訓中歸納總結,為新學期的學習生活提供豐富的引導與借鑑。同時,對學生專門的安全教育,與這一階段兒童獨立活動空間擴大、時間延長的需要是一致的。第二單元“我是中國人”則是從兒童的視角看我們的祖國,以中秋節、國慶節為中介,將學生融入祖國大家庭,融入這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文明過度之中。以兒童的眼睛去看待節日,通過各種途徑開展瞭解祖國的探究活動,加深學生對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瞭解,增強學生對我們偉大祖國的熱愛,並激發熱愛生活之情。第三單元“金色的秋天”是繼一年級下冊“春天的歌”之後又一個反映季節變化的主題,引導學生感受、欣賞秋天的獨特魅力,初步領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培養學生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第四單元“你·我·他”的教學肢體是羣體生活中人際關係和個人與集體關係的指導,單元圍繞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這兩條軸線組織素材,指導學生正確地看待自我、寬容地對待他人,瞭解和諧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以及集體生活的基本原則。

這四個單元從兒童生活的學校、家庭、社區等主要空間出發並向祖國、世界延伸,在教學主題上分別側重重新課標所確立的生活的四個維度:健康安全(“難忘的假期”);愉快積極、負責人有愛心(“我是中國人”“你·我·他”);動腦筋有創意(“金色的秋天”),並同時進行其他射干貨主題教育。

二、學期教學目標

1 、態度與情感

體會快樂可以由自己創造,並願意創造快樂。學會從不同的事件中認識每一天、每一件事的意義。能積極地預防、應對外出時可能出現的麻煩。珍愛生命,名隊災害膽大心細。能從成果的展示中發現自己的收穫。能夠感受到過節的快樂和激動,增進親人間的感情。能積極加入到節日的活動中去,體會節日的色彩與樂趣。以積極的態度去了解自己的祖國,增進愛祖國的情感。感受並喜愛秋天的獨特魅力,願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珍惜人們的勞動成果。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缺點並悦納自己,樂意向別人展現自我。能真誠地與人相處,尊重他人的獨特價值。

2 、行為和習慣

會初步評價自己的生活。能發現並能自己設想外出活動是的麻煩,能處理常見的困難,並對處理方法進行評價。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防止災害的良好習慣。積極參加小組合作活動。養成從各種渠道收集資料的學習習慣,自覺遵守升國旗時的基本禮儀。積極參與實驗、觀賞等活動,學會簡單的技能。關心身邊的人和事,主動為別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選擇生活和學習物品時有自己的判斷,不盲從,能細心觀察生活,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並虛心向別人學習。

3 、過程和方法

在回顧自己的暑假生活中,學習自我評點,學習發現生活的意義。在模擬外出、面對災害的過程中,學會應對麻煩的方法,學會一定的防災方法。學習小組中與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類探究活動中學習提問題、探索問題及從多種途徑收集資料的方法,在與他人交流合作中學習表達自我的方法,在人際交往活動中學習讚賞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 、知識與技能

瞭解外出、面對災害時可能面對的麻煩。能發現並理解不安全的情景。有一定的日程防災知識與能力。熟悉校園及居住環境中的消防通道。能以多種形式彙報自己的假期生活。瞭解我國傳統節日。從不同途徑瞭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能描述秋天的特徵、瞭解種子與果實的關係和種子成長的里程。懂得秋季的一些基本保健知識。具有初步的辨別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關技能。知道做人當自尊、自強、自愛、自立,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能初步意識到他人的情感,能設身處地地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知道集體生活的一些基本原怎,學會友好地和他人交往,初步掌握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妥善處理人際交往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

重點 :

1 、珍愛生命,名隊災害膽大心細。能從成果的展示中發現自己的收穫。樂意向別人展現自我。

2 、極參與實驗、觀賞等活動,學會簡單的技能。關心身邊的人和事,主動為別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 、學習小組中與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類探究活動中學習提問題、探索問題及從多種途徑收集資料的方法,在與他人交流合作中學習表達自我的方法,在人際交往活動中學習讚賞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 、 具有初步的辨別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關技能。知道做人當自尊、自強、自愛、自立,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能初步意識到他人的情感

難點 :

1 、 極參與實驗、觀賞等活動,學會簡單的技能。關心身邊的人和事,主動為別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 、具有初步的辨別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關技能。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中大部分是獨生子,平時嬌生慣養,集體主義思想淡薄合作意識很差,法制觀念不強。另外,二年級的小學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還不穩定,意志品質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相對較差,但也容易塑造。

同時,二年級的小學生一種責任感和自尊心逐漸產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應比過去做得更好,更認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課,抓住這個極好的時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不多,但模仿性較強,因此利用教材讓學生樹立榜樣意識。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 、提高四個意識

( 1 )目標意識:即活動的目的性。每一項活動,從確定活動主題、選擇活動內容、採取的活動方法,乃至整個活動過程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而不是為活動而活動。作為綜合性課程,每項活動的目標也是多重的,有的是顯性目標、有的是隱性目標。教師在完成顯性目標的同時,特別要注意藴含在活動中的隱性目標。

( 2 )主體意識:兒童是學習的主體 , 教師要精心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以達到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改變學生圍着老師轉的局面。

( 3 )情感意識:以教師的真情實感調動學生的情感,注意通過學習活動挖掘兒童對生活的感受,豐富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形成對人、對事的正確態度。

( 4 )診斷意識:即注意對兒童課上生成性問題的指導,以及學生對學習的反饋。

2 、做到四個尊重

( 1 )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兒童對生活有自己的體驗,與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認識兒童本身的體驗、感受在他們認識生活,學習做人、做事過程中的重要意義。給學生體驗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對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成人的體驗代替兒童自己的體驗。

( 2 )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有自己的興趣和選擇,教師應幫助學生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討論達到目標的最佳學習途徑;同時要給學生一個更寬鬆、更開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 寬容的課堂學習氣氛,在選擇中提高認識。

( 3 )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具有自己的人格尊嚴。過去我們不太注意保護兒童的人格尊嚴,在教學活動中有意無意地傷害了兒童的自尊心。這點請老師們注意

( 4 )尊重學生的個性。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要轉變觀念,由統一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關注每一個學生,能夠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3 、實現四個轉變

( 1 )由過去的灌輸向積極地引導轉變。過去我們考慮比較多的是教什麼?給學生什麼?重在講道理。教師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考慮最多的是怎樣把要教的東西給學生講清楚。現在應從重在講變為重在引,教師要研究學生的需求,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給予積極的引導。

( 2 )由問題的主考官向積極啟發轉變。過去教師在引導學生研討問題時,更多地是充當主考官的角色,即 “ 我問你答 ” 。現在我們更強調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 3 )由課堂上的主宰者向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合作伙伴、朋友轉變。教師作為學習的參與者,要能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對於自己的過失和錯誤不加掩飾,與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各種問題。

( 4 )由道德行為的評判者向輔導者轉變。對一個事物、一種道德行為不是由教師來評對與錯,而是輔導學生通過比較、研討學着自己判斷。教師要樹立服務意識,為學生提供學習服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道德行為習慣。

4 、體現四個互動

( 1 )師生信息互動。教學過程是師生間、學生間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過程。這種交流不是單向的,即僅僅是教師對學生的傳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讓大家各抒己見,共同研討,相互啟發。當然,在這裏,教師的引導作用十分重要,教師要善於通過生動而準確的語言表達,通過自己的眼神、手勢和表情向學生傳遞信息。同時,要善於發現和捕捉兒童在研討中的閃光點和生成的問題,並給予積極的引導。

( 2 )教材內容與兒童的生活現實的互動。教材是範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啟發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來進行研討,不能完全撇開教材。但又不能拘泥於教材,要善於開發教材外的、來自家長、學生、社會方方面面的資源。只有開發教育資源,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現實感,更貼近學生生活。

( 3 )學習活動與實踐活動的互動。低年級重在養成教育,任何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都不能離開反覆的實踐,要注意對學生實踐活動的指導。要通過實踐強化和鞏固所學的內容

( 4 )兒童個體的獨立學習與兒童間合作的互動。要發揮每個兒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獨立完成一項任務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都有成就感;同時又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在學習中發揮羣體的智慧。對於低年級學生,到底能在多大範圍進行合作,怎樣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師們很好研究。

五、進度安排

周次 教 學 內 容 課時安排

1 預備周

2 《暑假中的一天》 2 課 時

3 《暑假的外出》 2 課 時

4 《假期安全真重要》 2 課 時

5 《誇誇我的假期生活》 2 課 時

6 國慶節放假

7 《中秋節》 2 課 時

8 《國慶節》 2 課 時

9 繼《國慶節》 1 課 時 機動 1 課時

10 《我愛您,祖國》 2 課時

11 《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 2 課 時

12 《炎黃子孫》 2 課 時

13 《我愛秋天》 2 課 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dk72o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