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計劃 >

【精華】科研工作計劃三篇

【精華】科研工作計劃三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研工作計劃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科研工作計劃三篇

科研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教科室將緊緊圍繞學校的工作思路,積極走“以科研促教育、教學,德研、教研、科研相長”的道路,進一步認真學習和貫徹新課程的有關理念和精神,增強實施課程改革的使命感的和責任感,深化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改革。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教科室的先導、服務功能,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努力提高教科研質量,以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持續快速發展。

二、主要工作

㈠常規工作

1.重抓課題研究,強化過程管理。

我們將堅持科研與德研、教研相結合的原則,把教科研作為學校的重點工作來抓,學校成立教科研領導小組,在校長的親自帶領下狠抓課題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實效,重視課題研究的資料積累、過程管理,力求做到科科實施課題研究,人人蔘與課題研究。

⑴重續省級課題的研究。

在市教培研中心的指導下完成課題的“xx”課題滾動,繼續開展黑龍江省教育學會課題《學科教學活動化》研究工作,將根據我校的總體發展目標和學校具體情況對主課題方案、子課題方案作適當修改,調整參與課題研究的人員,邀請專家來校指導,重新整理、篩選原有的子課題,繼續開展研究工作,逐步形成教學特色活動課程。

⑵積極申報子課題。

我們鼓勵教師積極申報小課題,確立新的研究課題。將在體育、數學、閲讀、作文等學科開展課題研究,通過課題研究進一步提升我校各科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⑶繼續抓好教學實驗研究。

本學期將進一步抓好教學實驗研究工作,加強理論學習,加強實踐研究,加強資料積累,為結題做好充分的準備。

⑷強化課題研究過程管理。

強化教科研的羣體合作,着力進行個案研究、案例研究、行動研究,使教師在研究中學習,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發展。本學期將以各級子課題為中心成立課題研究協作組,圍繞課題研究定期開展沙龍活動,認真學好相關理論,結合各級各類實踐課,凸現課題研究內容,探討研究方法,交流研究心得,共同提高研究水平。並及時評價、總結、反思,建好研究檔案,豐富形成性資料。

2.落實新教育實驗,提升師生素養。

新教育實驗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我們將積極採取措施,鼓勵廣大師生走進新教育實驗,追求理想的教育,用新課程的理念來規範我們教師的教學行為,通過新教育實驗使新課程理念真真切切地落實到教師的每一個教學行為上,融會於師生學習的每一項活動中。

⑴營造書香校園。其一,開展教師讀書活動。首先保證教師讀書時間,把教師讀書排入課表;其次改變記錄方式,本學期我們將以往每月抄寫一定字數的做法,改為寫讀書記錄卡(每學期不少於5張),把讀書過程中發現的一些重要的信息記錄下來,便於以後查找資料;另外,提供資金上的保證,為鼓勵教師積極閲讀,我們將在學期初組織教師赴上海書城購書,每位教師自主選擇一本與教育教學有關的書購買,讀完後於學期結束前憑發票到學校報銷,並把書上交至學校圖書館,這樣既能為學校圖書館添置新書,又能激發教師讀書的主動性、積極性。其二,開展學生讀書活動。繼續加強學校圖書館和閲覽室的管理,向學生開放;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組織學生背誦古詩文和經典英文,開展“每週一詩”或“每週一文”活動,培養學生閲讀習慣,陶冶學生情操,並將組織古詩文誦讀比賽。

⑵師生共寫隨筆。每位教師完成2篇以上教育隨筆、故事、案例等文章,併發至校園網,分別於4月10日之前上交第一篇教學隨筆,6月10日前上交第二篇,鼓勵教師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將結合教導處工作安排及實驗課分別開展語文、數學、英語教師隨筆評比活動。鼓勵學生在校園網上發表隨筆、日記,四月份將組織六年級學生進行優秀學生日記評比活動。

⑶構築理想課堂。理想的.教育、理想的課堂是我們共同的追求。我們將繼續提倡個性化的教育,培養與發展學生、教師的個性和創造力,正確把握課堂教學的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充分體現課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發展性。結合教導處工作安排,沿用上學期的教案書寫方式,把教學過程分為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生成與隨筆三大塊,並規定5年以上教師可以用電子稿。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教研組的管理,使教研活動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⑷建設家長學校。定期舉辦面向家長的培訓活動,開展講座、現場諮詢等活動,向學生父母進行系統培訓,切實有效地傳播先進家教觀念、科學家教方法,組織座談會等活動。

⒊推廣科研成果,強化反思行為。

⑴強化反思行為。在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教師理論水平的基礎上,繼續加強課後反思,要求教師及時撰寫教後反思或隨筆,並有一定的針對性,切忌流於形式、泛泛而談,使教師養成勤於反思、善於反思的習慣,從而不斷提升業務能力。

⑵推廣科研成果。鼓勵發動教師積極撰寫課改研究經驗,課題研究論文、教育教學案例等,並將及時進行評比、交流,認真幫助及熱情鼓勵教師向各級教育教學刊物投稿,加大學校工作的宣傳力度。整理彙編教師的各類獲獎論文、案例,結合市級以上各類徵文活動及優秀隨筆集評比,組織教師開展校級預選賽,教科室將對教師的論文進行認真評比篩選,把好質量關,推薦至市級以上評比,力爭做到參賽面廣,獲獎率高。做好校刊、校報的出版工作。

㈡創新工作

1.成立教科研領導小組,由校長親自掛帥,很抓課題研究工作。把德育工作和教科研活動緊密結合。

2.成立課題研究協作組,定期組織開展沙龍活動。

3.改革教師讀書活動方式。保證教師讀書時間,把教師讀書排入課表;改變記錄方式,將以往每月抄寫一定字數的做法,改為寫讀書記錄卡把讀書過程中發現的一些重要的信息記錄下來,便於以後查找資料;另外,提供資金上的保證,為鼓勵教師積極閲讀,我們將在學期初組織教師赴上海書城購書,每位教師自主選擇一本與教育教學有關的書購買,讀完後於學期結束前憑發票到學校報銷,並把書上交至學校圖書館,這樣既能為學校圖書館添置新書,又能激發教師讀書的主動性、積極性。

4.做好校報、校刊的出版工作。

5.在綜合活動中組織開展英語角研究等活動。

6.結合校級評優課活動,組織課題組開展英語、數學、語文教師教學隨筆評比活動。

三、工作安排表

三月份

1.制定本學期教科研工作計劃。

2.邀請專家指導,修改課題方案,組織申報小課題。

3.組織參加各級各類論文、教學設計評比活動。

4.開展師生讀書活動。

5.校教學設計評比。

6.成立教科研領導小組及協作組。

四月份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理論。

2.課題組正常開展實驗研究。

3.實驗課研討活動。

4.教師月底前至少上交一篇教學隨筆。

5.六年級學生優秀日記評比。

6.協作組開展沙龍活動。

7.語文教師教學隨筆評比。

8.英語教師教學隨筆評比。

五月份

1.各課題組正常開展實驗研究。

2.實驗課研討活動。

3.一、五年級學生古詩文誦讀比賽。

4.教師教學隨筆評比。

5.協作組開展沙龍活動。

6.數學教師教學隨筆評比活動。

六月份

1.各課題組正常開展實驗研究。

2.協作組開展沙龍活動。

3.組織教師撰寫或修改學科論文,準備參與各級各類比賽。

4.月底前上交第二篇教學隨筆。

5.各課題組總結、交流、收集、整理材料。

6.總結與反思一學期的教科研情況。

7.佈置專題總結(論文)的撰寫。

科研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堅持走科研興教之路,不斷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教改意識,紮紮實實地進行課題研究。堅持“質量立校、特色強校、科研興校”的總體工作思路,開展公眾信任的、滿意的幼兒園教育。

二、工作目標:

1、以“行動研究”為主旨,繼續深化體育課程園本化和0—6歲嬰幼兒早期閲讀研究。探索信息科技與幼兒園一日活動、教師工作等優化組合的有效策略。

2、開發、利用幼兒園和周邊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認真實踐,構建幼兒園園本課程。

三、具體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要求每位教師認真研讀相關理論書籍,並圍繞課題認真做好理論學習筆記,定期撰寫學習心得,學年結束完成課題總結。

2、拓寬培訓渠道,着力加強校本培訓。繼續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法。如“與實驗幼兒園共建快樂閲讀小組”研究幼兒園早期閲讀課程;“請專家定期來園進行實踐活動研討”等活動。

3、舉辦教師技能賽、專業發展等活動。引導教師通過研究採用科學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性。

4、推進教育行動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鼓勵教師邊實踐邊注意積累自己的有效經驗,倡導在實踐中做課題,而不是寫課題。

5、探究制定預設活動計劃和實施評價標準,開展課堂教學評優活動,加強平時半日活動的檢查交流,探討目標與過程的問題,提高日常活動質量。

6、加強規範管理,有效保證課題研究正常進行,在課題承擔者中繼續開展四個“一”活動:

①學期初制定好課題研究計劃;

②每月參加一次教科研例會,彙報自己的課題研究情況;

③每學期圍繞自己承擔的課題上一節實踐課,上交有關教案、課件及自我評價表;

④學年末寫好課題總結並爭娶表。

7、建立激勵機制,提高教師進行課題研究的積極性。

8、加大宣傳力度,大力推廣科研成果。

科研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執行科學發展觀,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牢固樹立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紮實推進素質教育。

根據《州温市教育教學研究院20xx年工作要點》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切實抓好“三課”(課程、課堂、課外)工作,不斷深化“三法”(教法、學法、考法)研究,為校長室行政決策當好“參謀”,為廣大教師教學科研做好服務,為實現學校教學工作的飛躍,建設學生和家長滿意的學校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努力爭取高考、中考和高中會考有良好的成績、初中學生後20%的人數比例有所減少、有更多的教師在各種各類教學比賽、論文評比中獲獎、有更多的教師獲得各種各類的教育教學榮譽、有更多的學生在各種各類的學科比賽中獲獎、學校獲得更多的教育教學先進榮譽。

三、具體措施

1、加強教學領導,完善教研製度

(1)在校長室的領導下,繼續堅持行政會議專題討論教學問題制度,一般情況下,召開二次專題討論會。其他行政會議多數情況下也要把教學問題列入議事日程。

(2)校長和主管副校長堅持聽課制度,加強對教學問題的調研工作。

(3)認真修改教師綜合評價方案、教學科研獎勵制度、高考中考獎勵制度。爭取在本學期召開的教代會上討論通過新修訂的教師綜合評價方案。

2、大力開展興趣教學課題研究,堅持走特色校本教研之路。

(1)認真準備召開專門的興趣教學研討會,探討實施興趣教學法過程中的共同問題,交流實施興趣教學法的成功經驗。

(2)積極編撰興趣教學為主題的論文集,努力在教師中進一步推廣成功的興趣教學教研成果。

(3)要求所有的校級教研活動都要把興趣教學作為主題或者評判標準之一,努力形成全校性的興趣教學氛圍。

(4)在初三等段開展分層教學。

(5)鼓勵有條件的教師在自願的基礎上嘗試和“異步教學法”,鼓勵教師積極創新符合課程改革要求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加大教學反思力度,自我提升教學水平

(1)繼續開展“做模範反思型教師”的活動。爭取在本學期內完成所有高級教師的課堂教學錄像和教師本人寫教學反思工作。

(2)堅持教學單元反思和學期教學總結制度。堅持把教師撰寫單元反思和學期教學總結作為檢查考核內容之一。

(3)推廣優秀教學單元反思和學期教學總結,將優秀教學單元反思和學期教學總結編輯成冊,並且在校園網和校刊上發表。

4、高度重視初中後20%學生教育工作,努力提升學校社會美譽度。

(1)要通過教師會議和校本教研活動等,使全體初中教師從思想上認識到把降低初中後20%學生的人數比例作為教育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牢固樹立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

(2)要組織初中教師認真分析初中後20%學生的現狀,探討降低初中後20%學生人數比例的具體方法。

(3)學校要從教學常規管理、校本教科研、教師考核和評比等多方面調整具體做法,促進初中教師高度重視減少初中後20%學生人數比例的工作。

5、加強教學常規管理,保障正常教學活動。

(1)積極開展公開課開課活動,堅持聽課評課制度。

繼續堅持所有教師每學年至少開一次公開課的規定。從考核制度上鼓勵教師多上公開課。繼續堅持教師必須完成一定的聽課節數的規定,提倡同學科教師互相之間多聽課,實行“推門聽課”制度。

繼續堅持公開課課後及時評課的規定,努力幫助開課教師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2)認真開展教研活動,深入探究教學實際問題

繼續堅持每週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動,爭取每次的校本教研活動都有一個立足學校實際,針對本學科特點的校本教研主題。改進和加強備課組活動。

(3)堅持和改進作業、備課檢查制度。

期中進行作業抽查,期末進行作業普查。及時將檢查情況反饋給教師本人。

改進備課檢查制度:初級教師繼續送查所有手寫詳案;中高級教師提供手寫簡案;公開課施教者均要出示手寫教案;所有教師提供教學課件備查。及時將檢查情況反饋給教師本人。

6、加強研究性課程、校本課程、地方課程、綜合社會實踐課程教學工作,做好高中新課程模塊選修教學工作。

(1)要改進和加強高初中學生研究性課程教學工作,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市中學生研究性課題評比活動。

(2)要認真做好高二學生新課程模塊選修課程教學工作,為09年新課程高考奠定良好基礎。

(3)加強對校本課程、地方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調研,及時改進工作。

7、高度重視高初三複習教學,努力提升複習水平。

(1)要加強高初三年級段的教學調研,及時做好教學協調工作。

(2)積極組織好月考、模擬考工作,認真分析學生成績,改進教學方法。

(3)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複習方法指導,積極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

8、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加強校際聯繫,學習外校經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jihua/o0078l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