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計劃 >

2022年內科病房護理工作計劃(通用5篇)

2022年內科病房護理工作計劃(通用5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工作計劃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工作計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內科病房護理工作計劃(通用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年內科病房護理工作計劃(通用5篇)

內科病房護理工作計劃1

一、主要工作目標:

1、繼續加強護理質量監管,結合科室質量薄弱,注重過程控制,促進科室護理質量。

2、進一步深化優質護理示範工程,落實責任制整體化護理,提升患者滿意度。

3、繼續制定科學實效的護理分層培訓計劃,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4、開展品管活動,運用品質管理手法,持續改善護理管理和服務水平。

5、加強缺陷管理,鼓勵主動上報不良事件,注重患者安全管理。

6、加強科室梯隊建設,注重科室層級培養。

7、年護理計劃完成達到:90%

二、護理工作質量指標

1、護理核心指標監測:

(1)住院患者給藥差錯發生率;

(2)住院患者跌倒發生率;

(3)住院患者墜牀發生率

(4)住院患者壓瘡發生率;

(5)管路滑脱髮生率;

(6)留置導尿管相關泌尿系感染髮生率;

(7)護士離職率;

(8)護士鋭器傷發生率。

2、重點核查項目的監測:

⑴急救設備器材及藥品完好率(100%);

⑵留置導尿管相關感染預防措施達成率(≥95%);

⑶跌倒/墜牀風險評估正確率(≥95%);

⑷跌倒/墜牀預防措施達成率(≥95%);

⑸壓瘡風險評估正確率(≥95%);

⑹壓瘡預防措施達成率(≥95%);

⑺非計劃性拔管風險評估正確率(≥95%);

⑻非計劃性拔管預防措施達成率(≥95%);

⑼口服、靜脈給藥查對流程落實合格率(≥95%);

⑽出院患者滿意度(≥95%);

三、主要工作內容:

1、加強護理質量監管,注重過程控制,促進科室護理質量。

根據院科質控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質量改進,制定重點專項質控關鍵點,體現持續改進效果,將質控落到實處。結合護理部和手冊中的重點質量監測指標進行科室監測,以數據為依據,注重過程指標控制。繼續組織學習天津市質控中心新下發《臨牀護理管理質量標準執行手冊》內的相關管理規定,以手冊為質量管理指導,引導護理人員落實標準規範行為,以保證科室護理質量管理有依據、有標準、有指引。

2、繼續深化優質護理示範工程,不斷提高護理服務,提升患者滿意度。

20xx年將沿襲去年的護理排班模式,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熱情,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認可度,進一步的提高了護理人員滿意度。

落實病區患者入、出院護理流程,規範護理服務行為,改善護理服務。拓展出院患者的延續性護理服務項目,如發揮科室建立的專科患者健康教育微信服務平台作用,利用信息化等多渠道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知識,也為患者之間提供交流平台,保證護理服務的連續性,促進護患溝通,不斷提高患者滿意度。

3、制定科學實效的護理分層培訓計劃,並組織護理人員有計劃的落實。

根據專科特點制定本科室分層培訓計劃,首先在今年的課件選擇上,結合科室業務發展需求將去年開展的項目,納入重點培訓內容,補短板重實效,課件由科室指定內容,各位授課老師精心製作,科室把關審核,最終確立科室分層培訓計劃。其次今年的分層理論培訓計劃結合科室晉級和職稱考核情況,新納入2人進行科室授課,注重培養其帶教授課能力,為年資具備並有能力的護士搭建平台,增加自身職業專業度的提升,協同構建科室帶教老師梯隊建設。最後仍着重低年資護士的培訓,全年分別對N1級護士進行12次培訓,N2級護士培訓12次(其中包含重症觀察室護士培訓4次)、N3級護士培訓4次,共計培訓28次。希望通過培訓不斷提高科室護理人員基礎及專科業務理論水平,使其服務更加專業規範。

4、開展品管活動,運用品質管理手法,持續改善護理管理和服務水平。

今年結合護理部要求,開展品管圈活動,遵循自動自發精神,運用各種改善手法,啟發護士個人潛能,通過團隊力量,結合羣體智慧,持續改善科室目前突出的問題,以推動科室的質量改進。

5、繼續加強缺陷管理,注重患者安全管理。

科室將繼續沿襲每月結合本月存在的隱患,組織全科護理人員結合具體事件進行討論,展開頭腦風暴,找出問題真因,共策整改辦法,杜絕同類安全事件的發生。並根據不良事件的級別,鼓勵護理人員積極上報,建立正確的安全文化氛圍,確保患者安全。同時結合去年的科室不良事件重點把控,落實科室根據發生事件指定的規定保證落地,杜絕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6、加強科室梯隊建設,注重科室層級培養。

在鞭策下去年的各年資較好的完成了各層級的職稱考核,結合職稱考試結果和晉級條件,注重科室梯隊建設,計劃完成一名新晉主管護師N3級責護帶班崗的培訓,三名新晉護師N2級責護的觀察室護士崗的培訓,保證科室梯隊更趨於合理。並希望能有機會外派本科護理人員出外進修學習,接受新的理論和技術學習,帶動科室業務水平。

內科病房護理工作計劃2

一、加強護士在職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1、強化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定期組織護士授課,實行輪流主講,進行規章制度及專業的培訓。如遇特殊疑難情況,可通過請醫生授課等形式更新知識和技能。互相學習促進,並作記錄。

2、重點加強對護士的考核,強化學習意識,護理部工作計劃以強化“三基”護理知識及專科技能訓練為主,由高年資的護士輪流出題,增加考核力度,講究實效,不流於形式,進行排名次,成績納入個人檔案,作為個人考評的客觀依據,相互競爭,直至達標。

3、做好聘用護士的輪轉工作,使年輕護理人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掌握多學科知識和能力。

4、隨着護理水平與醫療技術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有計劃的選送部分護士外出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優化護理隊伍。不斷的更新護理知識。

二、護理安全是護理管理的重點,安全工作計劃長抓不懈

1、護理人員的環節監控:對新調入護士以及有思想情緒的護士加強管理,做到重點交待、重點跟班。切實做好護理安全管理工作計劃,減少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隱患,保障病人就醫安全。

2、病人的環節監控:新入院、新轉入、急危重病人、有發生醫療糾紛潛在危險的病人要重點督促檢查和監控。

3、時間的環節監控:節假日、雙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勞時間、交接班時均要加強監督和管理。

4、護理操作的環節監控:輸液、輸血、注射、各種過敏試驗等。雖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發生問題,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作為護理管理中監控的重點之重點。

5、護理部不定期的進行護理安全隱患檢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自身及科室的角度進行分析,分析發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訓,提出防範與改進措施。對同樣問題反覆出現的科室及個人,追究相關責任,杜絕嚴重差錯及事故的發生。

三、轉變護理觀念,提高服務質量

1、護理部繼續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增強工作責任心。培養護理人員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觀念,把病人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病人的需要作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病人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加強主動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在進一步規範護理操作的基礎上,提高護患溝通技能,從而促使護理質量提高,確保護理工作安全、有效。

2、注重收集護理服務需求信息,護理部通過了解回訪意見、與門診和住院病人的交談,發放滿意度調查表等,獲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饋信息,經常聽取醫生的意見及時的提出改進措施。

內科病房護理工作計劃3

夯實基礎護理,提高服務質量;加強護理質量控制,確保護理安全;合理用人制度,開發人才資源;改善住院環境,規範病房管理;樹立品牌意識,塑造醫院形象。

一、繼續深化貫徹落實創建活動

1、探索責任護士模式:實行護士與病人責任包乾制。我科將病人分成4個小組,下設責任組長、責任護士、輔助護士等,制定不同層級護士相應的崗位職責,完成相應的護理任務,如為卧牀病人、老年病人牀上洗頭、擦浴、翻身、拍背、洗臉、漱口和洗腳,協助完成日常生活護理。

2、轉變服務理念:將人文關懷融入護理專業技術操作中:多一聲問候,多一句關懷,多做一些健康指導;創造適合病人活動的環境,減少病人跌倒和其他意外傷害發生率;特殊檢查前後及時告知,減少病人疑慮,增強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

3、拓展服務內涵:根據病人需求,提供個性化、連續性護理服務。繼續完善出院病人“電話隨”,給病人提供更多疾病預防、飲食調控、心理護理等方面的指導,使我們的護理工作由院內延伸到院外。注重與病人的溝通交流,關注病人病情變化、感知需求、心理反應、社會支持等,讓病人體會到周到、細緻、全面的護理服務。

4、注重患者意見的反饋:對患者提出的治療、護理及費用等問題予以耐心地解答,當天問題當天解決。

二、安全管理,注重環節

1、以核心制度為指引,保障護理安全。

2、組織護士定期學習《護士管理條例》,增強護士法律法規意識。

3、對科室重點用藥、高危用藥進行定期檢查,嚴格交接,規範管理。

4、對病人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及時簽訂安全協議書。

5、對有安全隱患的病人進行及時評估,制定護理措施,懸掛警示標牌。

6、進一步完善貫徹落實患者身份識別、腕帶佩戴制度及操作中的查對制度。

7、及時填寫上報護理工作中的缺陷、安全隱患、不良事件並組織討論,提出改進措施。

8、加強醫護溝通,全面瞭解病情,提供病情動態信息,及時糾正提醒醫生工作中的失誤及不足。

9、質控小組分工明確,環節管理上注重重點,不合理流程及時改進。

三、加強護理質量控制,確保護理安全

1、全民參與,人人樹立質量管理意識。

2、建立檢查、考評、反饋制度、電話回訪,設定可追溯機制,通過查看病人、查看記錄、聽取醫生意見,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3、進一步簡化規範護理文件書寫,實行三級考評制度,定期檢查,發現記錄缺陷及時指正,組織分析討論,提出改進措施。

4、每月對護理安全隱患、護理差錯缺陷、護理投訴進行原因分析,從中吸取教訓,提出防範與改進措施。

5、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杜絕嚴重差錯及事故發生。

6、對科室硬件設施常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持設備性能完好。

7、定期抽查護理人員對危急值的流程、範圍掌握情況,全面提高護士的病情觀察能力。

四、抓好三基及專科技能培訓,要求人人過關

1、要求新進院的護士及低年資護士對24項基本技能操作必須全部達標,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抽考,其他層次的護士有計劃進行理論操作考核。

2、加強專科技能的培訓,制定出季度、月專科理論與技能的培訓考核計劃。

3、低年資護士制定護士主管、護士長助理專人帶教,護士長定期抽查專科知識掌握情況。

4、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每月一次護理制度、法律法規、護士禮儀等綜合知識的學習,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五、注重品牌塑造,優化服務流程,提高護理實效

1、護士禮儀培訓:全面響應“內練硬功,外塑形象”,打造護士美好專業形象的“天使形象塑造工程”,並由護理部選拔的科室禮儀標兵每季度組織培訓,進一步規範全科護士的語言、服務、行為舉止。

2、“無縫護理”進一步規範:本着以“患者需求為中心,以患者滿意為目標”的指導思想,全面做好病人入院、住院、出院各個環節的管理,細化護理服務內容,提升主動服務意識,為患者提供連續的、全程的、人性化的無縫護理服務。

3、“限時護理服務”的運行及完善:通過晨會提問,帶領護士學習培訓“限時護理服務”的承諾內容,反覆強調工作的高效率及病人的滿意度,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4、爭創優質護理服務“零投訴”科室:以“全面、全程、無縫、立體、感動”的十字方針為指引,每月進行一次滿意度自測,建立意見簿,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發現問題、糾紛及時解決,努力實現“服務零投訴、工作零失誤”的工作目標。

六、加強專科急救技術、應急突發事件的管理培訓

1、加強對科室護理人員危重病人搶救技術、應急預案知識的培訓,充分培養護士觀察病情、配合搶救、遇意外事件的處理能力。

2、不定期檢查護理人員對常用急救藥品的劑量與作用、搶救儀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的掌握情況。

七、加強人才管理,合理使用人力資源

1、實行彈性排班,根據科室病人病情及實際工作量合理使用人力資源,保質保量為病人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

2、根據護理人員的職稱、資歷,實行責任護士分層負責制,如安排年資深、經驗豐富的護士負責病情較重的患者,年資淺的護士負責病情較穩定的患者。

3、充分發揮科室護士長助理的工作積極性,根據不同特點安排、分配相應的管理工作;安排助理參加本科室夜班輪值,實行夜間負責制。

八、教學科研

1、指定具有護師職稱的護士負責實習生的帶教,定期召開實習生及帶教老師會議,聽取老師及實習生的意見,提高帶教質量。

2、不定期檢查帶教老師的帶教態度、責任心,瞭解實習計劃的完成情況。

3、每屆實習生實習結束前,組織進行一次科室優秀老師的評選活動。

4、加強帶教老師授課能力的培養,創造教學機會,鼓勵外出學習、進修、深造。

5、增強科研意識,鼓勵護士撰寫護理論文,力爭20xx年發表CN論文

內科病房護理工作計劃4

一、要不斷加強急診護理站的建設,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能力

1、加深護理人員的'急救意識和羣體意識,定期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業務目標訓練,培養急診專業合格的護理人員。

2、不斷建立、健全急診科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人員衞生行政法律、法規的學習,增強人員的法律意識。

3、推進各項急診工作標準化管理,以提高搶救成功率。

二、重點抓好“三基”訓練與臨牀實踐相結合,以提高人員的專業素質。

1、熟練掌握常見病情的判斷及搶救流程及護理要點,實行定期考核。

2、熟練掌握心肺復甦術的搶救技能。

3、熟練傷口的處理和包紮止血技術及傷員的心理護理。

4、熟練急救時的催吐、灌腸、注射、給氧及體位一系列操作技術及病情監測等專業技能,要求準確及時到位。

三、嚴格搶救室、處置室的管理,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搶救時機

1、熟練掌握各種儀器的使用並保證其性能良好,隨時備用。

2、各類搶救藥品、器械由專人負責,定時檢查、定點放置、定期消毒、維護藥品基數與卡相符,嚴格急救藥箱管理,保證院外急救的正常使用。

3、各類急救藥品使用後及時清理、補充、記錄,保持整齊清潔。

四、嚴格執行各項工作標準,確保護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及整體護理工作的全面落實

1、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

2、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及護理程序,以增進或恢復病人的健康為目標開展整體護理,從生理上、心理上

內科病房護理工作計劃5

加強護理質量管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保持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案:根據醫院及護理部20**年工作計劃及目標,制定20**年內科護理質控工作計劃如下:

一、護理質量的質控原則:

護士長——科室護理質控員--全體護士參與的質量管理監控,落實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全面落實質控工作。

二、成立質控小組:

組長:

組員:

三、質量控制檢查分工:

1、基礎護理、特一級護理質量管理及考核:尤從香

2、急救藥品和器材、護理文件書寫質量控制、三基三嚴培訓及考核:張桂珍

3、護理規章制度落實、院感質量控制、清潔工、護工管理考核:張麗華

4、病員意見調查、出院隨訪、常用藥品和物質管理:陳芳

四、護理質量管理實施方案:

(一)進一步完善護理質量標準與工作流程。

1、結合臨牀實踐,不斷完善質控制度,進一步完善護理質量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如病房管理、基礎護理、特、一級護理、消毒隔離、護理文件的書寫、急救物品管理、護理安全管理等,每月進行護理質量考核並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

2、護士長、科室護理質控員隨時進行監督及時糾正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問題突出的在晨會上進行通告,讓護士知道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

3、每月定期對各種物品及藥品,急救車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過期物品及藥品。以保證醫療護理安全。

(二)建立有效的護理質量管理體系,組建了一組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護理人員參與護理質控,以保障護理工作質量。

1、實行以護士長、科室質控員的質控網絡,逐步落實人人蔘與質量管理,實現全員質控的目標。

2、發揮護理質量監控小組的作用,注重環節質控和重點問題的整改效果追蹤。實行平時檢查與每月檢查相結合,重點與全面檢查相結合的原則。

4、加大落實、督促、檢查力度,注意對護士操作流程質量的督查。抓好質控管理,做到人人蔘與,共同把關,確保質量,充分發揮護理質控員的工作,全員參與護理管理,有檢查記錄、分析、評價及改進措施。

5、完善護理質控管理制度,職責,對護理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討論、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6、加強對護理缺陷、護理糾紛的管理工作,堅持嚴格督查各工作質量環節,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採取措施,使護理差錯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7、加強醫療護理法律法規的培訓,以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依法從護,保護病人及護士的自身合法權力。

8、加強護理人員正規操作,並進行考核。及時發現操作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糾正。

9、各班護士每班對醫囑進行查對,護士長每週進行大查對,以保證正確執行醫囑。

10、每日對護理文件書寫進行檢查,出院病歷由主班護士初審,護士長最後複審後交病案室。

11、建立護理安全管理,每月進行護理安全知識培訓,講解院內院外護理問題,以強化

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並健全安全預警工作,及時查找護理安全隱患,實行每週重點查找安全問題,並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jihua/mjwxw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