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調查報告 >

【必備】學生調查報告範文集合10篇

【必備】學生調查報告範文集合10篇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十分的重要,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學生調查報告範文集合10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摘要]本文從大學生生命觀現狀的調查設計與組織實施出發,通過對調查結果的統計與分析,併為高校大學生有效開展生命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調查設計 統計 分析 結論與建議

一、大學生生命觀現狀的調查設計與組織實施

為了更好地瞭解大學生的生命觀現狀,加強和諧理念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工作機制研究,20xx年3月份我們作了大學生生命觀現狀的調查。調查主要採用問卷形式。本問卷選取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一年級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為95份。在被調查的對象中,男生75人,佔78.95%,女生20人,佔21.05%;機電專業56人,佔58.95%,電子商務專業39人,佔41.05%。由以上可見調查對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並區分了不同性別和專業結構,使本問卷更具科學性、合理性。

本研究採用自編問卷對大學生的生命觀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被試的基本資料,包括被試的年齡、性別、年級和專業。第二部分是問卷的基本內容。在問卷編制之前筆者先進行了一定的訪談,在此基礎上編制了此問卷。本問卷共有20個涉及有關生命的問題,包括大學生對生命的認識,是否具有生存技能,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大學生對自殺的態度、對暴力傷人的態度,大學生的人生價值標準等等,能比較真實客觀地反映出大學生的生命觀現狀。其中第9題和第20題為多選題,其餘為單選題,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問題進行回答。問卷回收後,由筆者逐一對問卷檢查,剔出了無效問卷。

二、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由於本問卷的選取被試較少,可能不能很好的反映當代大學生生命觀的總體情況,但從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出一些問題。通過本次的問卷調查,筆者瞭解到目前被試大學生的生命觀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被試承認在大學實施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76.84%的被試認為在大學中有實施生命教育的必要,6.32%的被試認為無所謂,16.84%的被試認為沒有必要,可見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實施是非常必要的。生命教育在我國港台地區起步較早,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內地的生命教育還剛剛起步,有關中小學生的生命教育已取得一定進展,但有關大學生的生命教育還是一片空白。從被試大學生反映的情況看,他們對生命教育有強烈的渴求。

其次,大部分被試對生命有一個比較正確地認識,比較關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有85.47%的被試認為生命是精神與肉體的統一,可見大部分被試對於生命的看法是正確的。認識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與價值生命的統一。然而仍有7.37%的被試認為生命僅是精神的,3.16%的被試認為生命是物質的,這些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存在一定誤差,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對生命認識存在這種偏差,這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在是否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擔憂上,10.53%的被試選擇經常有,52.53%的被試選擇偶爾有,22.11%的被試選擇較少有,14.74%的被試選擇沒有,説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

的健康狀況不是很滿意。在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上,有84.21%的被試認為身體健康非常重要,11.58%的被試認為身體健康一般重要,僅有3.16%的人認為身體健康不重要。大學生普遍來説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都比較重視,身體健康是人生命的本錢,重視身體健康説明能夠愛惜自己的生命;在心

理健康方面,有25.26%的被試認為自己的心理很健康,63.16%的被試認為自己的心理比較健康,僅有5.26%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心理不健康。同時7.37%的人表示經常遇到心理問題,66.32%的被試表示偶爾遇到心理問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從整體上還是比較樂觀的,但是大學生心理脆弱的現實依然存在,我們對這一問題不能掉以輕心。

第三,大部分被試在學習、生活中承受一定壓力,生活狀態欠佳。11.58%的被試承認在學習生活中壓力非常大,22.10%的被試經常感到壓力,53.68%的學生有時會感到壓力,12.63%的被試表示基本不會感到壓力。在壓力的主要來源中,其中58.95%的被試選擇就業,42.11%的被試選擇人際關係,38.95%的被試選擇學業不順,有35.79%的被試選擇情感問題,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是就業。在當今社會中競爭非常激烈,有壓力並不是一件壞事,有壓力才有動力,關鍵是怎樣知道學生將壓力轉換為動力。從被試對每天生活的地評價看來,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欠佳。62.11%的被試認為自己每天過得生活馬馬虎虎,12.63%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非常無聊,僅有25.26%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非常地充實。

第四,在對待自殺的態度上,大部分被試都能夠有比較正確的態度,但仍有學生存在輕生的念頭。30.53%的被試認為完全不理解自殺行為,認為自殺是一種愚蠢的行為,67.37%的被試表示可以理解這種行為,但自己絕對不會自殺。但依然有2.11%的被試認為自殺是一種脱痛苦的方式,或許自己會做,同時有23.16%的被試表示自己曾有過輕生的念頭。可見從整體上説大部分的大學生對於自殺這種行為都有比較理智、比較正確的看法,但依然有人存在錯誤的認識。在對待死亡問題上,大部分被試都能夠正確的態度。13.68%的被試選擇害怕死亡,15.79%的被試選擇忌諱談死,但並不害怕,72.63%的被試選擇順其自然,坦然面對。

第五,在與班上及宿舍同學相處關係問題上,大部分被試都有比較好的人際關係。38.95%的被試表示很好,58.95%的被試表示還可以,只有2.11%的被試表示不太好。在同學遇到困難是否給予幫助問題上,大部分被試都能夠有比較正確的態度。58.95%的被試表示會主動幫助,40.00%的被試表示視與同學的關係而定,只有1.05%的被試表示不會主動幫助。

第六,在人生的價值標準問題上,存在一定功利化的傾向。51.58%的被試認為人生的價值標準是對社會貢獻的多少,10.53%的被試認為是社會地位的多少,

9.47%的被試認為是金錢的多少,28.42%的被試表示説不清楚。大學生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功利化的人生價值追求不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發觀,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當代大學生在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衝突、困惑等生命困境,不少大學生仿徨、無奈、消沉,感到“活得沒意思”。當大學生無法合理排解這種種壓力、焦慮、衝突時,便極有可能採取自殺或殺人的方式來尋求解脱。因此加強高校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緩。通過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讓大學生更加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視生命和感恩生命,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加強高校大學生生命教育, 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更新觀念,準確把握生命教育的本質。有人認為高校生命教育就是對學生自然生命安全保護的教育。其實不然,高校生命教育主要應是關於人的生存能力、生活體驗、生命價值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須更新觀念,準確把握生命教

育的本質屬性。我們認為,大學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生存教育,要讓受教育者掌握生存技能,提高自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的生存觀。第二層次是生活教育,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獲得生活體驗,樹立正確生活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追求個人、家庭、社會的幸福生活。第三層次是生命價值教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珍愛生命,提升生命的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達到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加強生命教育課程規劃,構建生命課程。一方面開設生命教育課程是高校實施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徑。通過專門的高校生命課程將生命教育的基本內容系統呈現出來,從而引起人們對生命教育的重視,將生命教育的基本內涵落實。另一方面由於生命教育內容廣泛,單靠幾門獨立課程很難完成任務,所以還應將高校生命教育滲透到各專業課程的教學中,特別是語文、哲學、藝術、體育等人文素質課程的教學中。這就能使生命教育成為高校日常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高校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從而引導大學生珍愛生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生命教育應是每一個教師在每一門科目中都應融入的內容,做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教學都能把生命教育融入之中。

3、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建構生命課堂。目前,我國高校還沒有對大學生開設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生命教育主要是通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形式來進行的。為了提高生命教育的實效性,必須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改革機制。第一是加強教學內容創新。以加強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為重點,同時充實豐富的貼近大學生生命發展實際的內容,構建大學生的生命課堂。第二是以生命教育為主體,改進教學方法。採取案例教學、專題討論、辯論、演講、自由發言等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4、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創造生命校園。第一是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建立一個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校園精神文化,為大學生的生命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第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社團活動。通過組織體育比賽、歌詠比賽、觀看愛國主義影片、書畫攝影展、志願者服務、社會調查等各種校園社團活動和舉辦一些關於生命的專題講座,促進大學生生命的和諧發展。通過這些活動,使大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獲得人生感悟、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為大學生生命的全面發展開闢新的道路。

5、加強與家庭和社會的聯繫,構築保護生命的立體網絡。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愛大學生生命發展的“合力",使大學生的生命得到全面、自由、和諧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加強高校與家庭、社會的聯繫,調動高校、家庭和社會的一切力量,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關愛大學生生命發展的網絡系統,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大學生的生命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曉江.生命教育刻不容緩——從汶川大地震談起[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1)

[2]劉大中.和諧理念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工作機制淺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xx,(10)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摘要:愛情,人類永恆的話題。 從大學生的戀愛觀出發,立足問卷調查,以大學生戀愛觀為主題,用真實數據分析大學生戀愛特點,探究影響大學生戀愛心理和戀愛行為的主要因素。本次調查的目的是讓大學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戀愛觀,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戀愛觀。

 關鍵詞:大學生;戀愛觀;調查

愛情,多麼美好的尤物。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從作家才子到浪漫詩人,人間處處皆留下了無盡的吟詠和感歎。而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美好的愛情總是充滿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學生對戀愛的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戀愛觀不一樣。戀愛觀就是異性之間在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傾慕和培養愛情過程的思想觀念。在當今的高校戀愛已成為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了。而且我國對高校大學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這就使大學生戀愛更加“合法”。 欲通過問卷調查探討大學生戀愛觀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以期引導在校大學生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戀愛狀況,樹立積極、健康戀愛觀念,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人生觀。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1.研究方法。本次調查採用自編的《關於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瞭解大學生的戀愛觀狀況。

2. 研究對象。本次調查選取了西南大學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為98.75%。

3. 調查時間為20xx年10月。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 大一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4人,正在戀愛中的也僅有4人,可見戀愛的人佔少數。而調查顯示,70%的大一學生表示支持大學生談戀愛,僅有1人表示反對,對於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6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30%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10%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認為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為剛進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鬆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高考時的那股幹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純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80%的學生選擇“很小”。

(二)大二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二學生接受調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幾個大二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1. 在已戀愛的的男女生中,覺得自己有理想戀人的男生佔2/3,而女生只有1/10,這説明在對待戀愛對象的態度上,男生比較實際,而女生比較傾向於理想化。

2. 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説明在大二的學生這個羣體裏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 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為佔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為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慾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説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對待失戀的問題上。40%的男生選擇了感到悲痛欲絕,而同樣選擇這個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時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會再找一個,這説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樂觀。

5. 在對戀愛對象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説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着較大差異。

6. 在對待對方腳踏兩隻船的問題上,大多數男生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態度是不能容忍,這也説明在愛情裏,男生比女生豁達、大方。

大二學生的戀愛觀尚處於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學生的戀愛觀是在邁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三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調查的學生來看,多半已經戀愛,但戀愛的人近60%是男生。這可能跟師範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有關係。在接受調查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戀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類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較浪漫,認為自己能與戀人走到永遠,換句話説在愛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調查也顯示,大三學生比較現實,21人有17人表示沒有網戀經歷。對於異地戀,男生顯得比女生更理性點,不看好異地戀,並認為大學生戀情會因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會發展成為婚姻。

針對男女生的許多不同,做了對比的記錄。70%表示是否戀愛無關緊要,只有個別認為不談戀愛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關於尋找戀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為寂寞和空虛,並非為了尋找下半生伴侶。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戀,少數人(以女生為主)把愛情看得很重;在戀愛時間上,女生把戀愛時間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學業;有60%的人有暗戀的對象並表示會表白,部分表示不會表白(女生居多)不難看出女生比較矜持,把愛深藏,而男生卻勇於表達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輕易愛一個人,且對戀愛的對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戀人的外貌,女生則更注重內在修養,戀人品行成為主要依據,家庭經濟背景也很重視。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我們周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就像是魚和水那樣,密不可分,誰也離不開誰。

珠海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海上雲天,天下珠海”就是最好的概括。珠海是美麗的,但是美麗中隱藏着一種“奇特的色彩”。因為個別市民不注意衞生,給美麗的珠海添上了不和諧的“污點”。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我們的周圍環境進行了調查。

小學生調查報告中表示:白色污染,可怕!

紙張的發明使到人類的發明迅速地發展。但是現實生活中,一張張潔白無暇的紙張讓人類的周圍環境遭到了極大的污染。

浪費紙張:在我們班級裏和學校的垃圾池裏,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紙張在垃圾池裏。黃的、白的、綠的……眼花繚亂。一張張色彩豔麗的作業紙揉成一團。

紙張回收:我在調查中,發現有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塊。“混”,原來這就是紙張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人們把垃圾分開來,分門別類進行回收,那白色污染對自然環境就會大大減少,並且我們生活環境也就大大不同。

一次性紙杯:現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出現了。一次性用品浪費資源,又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比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杯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喝水的杯子應該怎樣選擇呢?市民為了貪圖方便,幾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一次性紙杯。人們説既方便,又便宜。可正是因為一次性紙杯的產生,使到我們周圍的環境受到了極度的破壞。市民們使用了一次性紙杯,就隨地亂扔,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污染。

小學生調查報告中還表示,水污染,健康當心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地球的什麼生物都會無法生存。“清凌凌的河水魚在遊”再也不見了,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也許你會説,不是有桶裝飲用水嗎?但喝桶裝水不是解決水污染的最好辦法,喝桶裝水一樣要用到水資源。而且喝桶裝飲用水對人們的身體不是很健康。

前山河:我曾經到前山河進行調查,發現前山河的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河水混濁,水面上漂浮着許多塑料垃圾,並且時不時會傳來一陣難聞的味道。原來在昌盛大橋下,居住着許多“三無”人員。他們的行為給前山河留下了很大的創傷。白天,他們吃喝拉撒,隨地大小便……任由他們這樣持久的持續下去,就算是再清澈的河水也會被他們給糟蹋。如今,雖然前山河得到了整理,但前山河泥沙含量多,再加上水土流失,河水還是渾濁的。我還痛心地看到前山河的旁邊還有一座座工業廢料堆成小山。

所以,我們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我們的飲用水不是總會覺得有一股鹹味嗎?這是珠海的鹹潮。

在小學生調查報告中,我深受啟發: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我們組織了環保小分隊,開展環保在行動的活動,爭做環保小衞士。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羣體較特別,他們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羣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而廣州作為中國經濟前沿城市,處於其中的大學生的消費觀便顯得尤為重要了。為了深入瞭解廣州大學生的消費觀,特此做了問卷調查:

一、調查目的:瞭解廣州在校大學生的消費水平,讓其他人瞭解學生羣體的消費情況以及存在的目的,及時糾正自己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習慣。

二、調查意義:有利於學生正確認識學生消費現狀,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的價值判斷標準;促進學生的消費心理健康發展,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增加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內容為校風建設範疇有重要和積極的意義。

三、調查地域:廣州

四、調查時間:利用空閒時間,或者選擇星期五下午放假時間和星期六、日假日進行,用時大概共一週。

五、調查對象: 廣州各大學部分(抽樣)學生,幷包括不同性別,不同專業,不同地區的學生。

六、調查方法:

(1)首先閲讀和了解關於社會調查內容,掌握社會調查中需要用到的技巧和方法;

(2)針對調查內容和調查對象的文化程度的特點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並對問卷的設計有針對和特出地設置問卷問題,以及根據問題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和一定關聯排列;並根據調查對象的數量確定抽樣容量;

(3)採用抽樣調查的方法選擇調查對象,根據調查對象的話語和心理更好地交談和了解調查對象的消費心理和行為習慣,並更好地説服其配合我們的調查工作;

(4)收集好完成的調查問卷,整理調查問卷和整合問卷內容,製出一張表格能清晰地反應消費心理和行為習慣的特點,並總結出調查結果,寫出最終調查報告。

七、調查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採用了封閉式調查問卷,經過多次試調查和檢驗,最終形成的問卷共包含18個封閉式問題。問卷形式及內容如附件1所示。

附件1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羣體漸漸成為當代社會新的消費熱點,為進一步瞭解廣州在校大學生的費水平,邀請您與我們共同完成這份調查問卷。最後,衷心感謝您能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提供寶貴的信息,謝謝!

1.有沒有統計你一個月大概花費多少錢?

A.有 B.無 C從來沒有

2.每月父母給你多少錢?

A.800或者800以下 B.800-1200 C.1200-1500 D.1500以上

3.你每月的花費大概是多少呢?

A.800以下 B.800-1000 C.1000-1600 D.1600以上

4.你沒有講價的習慣

A.有 B.無

5.你平時買衣服時,你會選擇:

A.毫不猶豫地走進專賣店

B.走進普通店商鋪,選擇合身的衣物

C.不一定,兩者也有

6.你有手機嗎?

A.有 B.無

7.你平時買手機時會側重於:

A.款式 B.價格 C.功能齊全

8.你換過手機嗎?換過幾次?

A.無 B.一,兩次 C.兩次以上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問題提出

學習心理是人們尤其是學生羣體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學習類型、認知理論、信息加工、學習遷移等。筆者於20xx年3月——6月對黃驊市呂橋鎮中學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研。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理解,為準確把握當前農村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提供了客觀依據。

調研內容: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造成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的成因及對策。

調研方法:問卷調查。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呂橋中學進行,共發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8份。

 二、調研結果

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初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6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5%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21%的初中生沒有考慮。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僅有4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29%的學生害怕學習或對學習不感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或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

3.學習需求

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有將近一半的學生認為現在所學的政治、歷史、英語等學科對自己日後的生活幫助不大,更希望學習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的科目。調查中還發現41%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由此可以看出,“教師行為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初中畢業後的打算,52%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30%的學生還沒有考慮。初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的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初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初一為69%,初二為58%,初三為72%。

 三、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初中生大多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後,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於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鬆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為滯後,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四、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幾點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初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瞭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面對當代大學生對親情的冷漠,對父母的疏忽這個問題,我們進行此次“在校大學生親情觀調查”是很有必要的。

通過這次親情觀調查,來號召在校大學生學會去了解父母的心,和父母溝通,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斷地學習進步。同時,親情觀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親情觀有利於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對大學生開展親情觀教育, 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也是培養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優秀人才的重要措施。希望我們的此次調查能夠為我校的親情教育出謀劃策,提高我校在校大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

一、研究方法 :

問卷調查法 :

本調查小組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和針對親情觀的相關內容,編制出《在校大學生親情觀調查問卷》。該問卷旨在瞭解在大學生的親情觀的濃厚程度及其對親情的看法。問卷採用ABCD等幾個選項中選擇及問答的形式進行,採用匿名記票。

問卷內容 :

【1】被調查者的個人資料:包括性別、年級。(第1-2小題)

【2】被調查者對親情的看法。(第3、18題)

【3】被調查者對親情的渴望程度。(4、5、9題)

【4】被調查者與家人的聯繫頻度、聯繫方式、聯繫的原因及談論的話題。(第6、7、8、16題)

【5】在被調查者心目中的父母。(第10、11、15、17題)

【6】被調查者對家人的基本信息的瞭解及自己的實際行動。(第12、13、14題)

抽樣調查:

我們調查分析的總體是欽州學院所有在校大學生。本次調查通過抽樣問卷調查,採取自願填寫的形式。為了真實瞭解我校在校大學生的親情觀,我們本次調查面向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採用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在校大學生親情觀調查問卷調查。樣本容量為600,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調查時注意將男女比例大體控制在2:3的情況下進行。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591份,有效問卷588份。

對獲得的有效樣本,課題小組採用統計分析的方法進行數據處理。其中調查對象情況如下: 後記:對當代大學生開展親情教育, 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親情觀, 這既是教育工作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而且對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加強大學生的親情觀教育,還值得我們作更深層次的探討。

從以上的調查結果數據可以看出,我們同學當中很多對家人的基本信息都有點了解,且在特殊的節日中也附上自己的實際行動。對父母的一些想法也有一定的瞭解,但同時我們也瞭解到還有12%的女同學、12%的男同學完全不瞭解的'。這從側面也可以看出我們同學和家人之間缺乏心與心的溝通與交流。我們還需要更進一步地加強這一方面的培養。

二、調查結果

總的來説大學生的親情觀既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呈現良好積極的一面;同時也由於西方文化中以個人為中心思想的慢慢滲入,呈現出不良消極的一面。根據以上的數據我們總結得出一下的結果:

()積極方面

調查顯示,當今我校許多在校大學生都比較重視親情。在回答“親情、友情、愛情三者中,在您的心裏最重要的一個是” 這一問題時,選擇親情的女同學佔61.6 %、男同學佔52%。“你是否記得家庭成員的生日”這一問題時,女同學有53.4%選“記得一部分”42.4%選“記得”、男同學有48%選“記得一部分”44%選“記得” 在回答“您是否會在家人生日、過節的日子與家人聯繫並送上您的祝福?”女同學有79.4%選“會”17.8%選“以前沒有但以後會”、男同學有64%選“會”20%選“以前沒有但以後會”。

隨着科技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擁有手機的數量日益上升,同學們的感情也日益變得外露。100%的同學選擇用電話與家人聯繫,在聯繫的時間和頻次上也有大幅度的上升,女同學有43.8%男同學有32%選“一星期以內” 同時還有女同學27.6%男同學28%選“兩星期以內”與家人聯繫,由於電話的方便和快捷,父母與孩子雙方都比較主動。

(二)消極方面

當代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生長在一個比較特殊的環境中,一般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交往,但生活條件比較優越,在家庭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加之父母和祖父母的溺愛,自我中心意識比較強烈。

從調查中發現,大學生與家人缺乏真正的交流,孩子與家長缺乏真正的瞭解。儘管從調查中顯示,女同學有43.8%男同學有32%選“一星期以內” 同時還有女同學27.6%男同學28%選“兩星期以內”與家人聯繫但是普遍存在與家人缺乏真正的交流,談心較少,彼此互不瞭解情況。在回答“你是否經常與家人談心”這個問題時,只有32.8%女同學24%男同學選“經常” 女同學有61.6%男同學76%選“偶爾會”。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時選擇家人(女10.9%男12%)作為傾訴對象的遠遠少於選擇朋友作為傾訴對象(女71.4%男64%)。

在與家人的交流過程中,大多數只是談一些生活瑣事,真正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很少。在大學過程中,雖然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聯繫較多,但是大多是噓寒問暖,對孩子之間的瞭解很膚淺。另外一方面,孩子對父母的瞭解並不是很多,對於父母的一些想法,21%的女同學20%的男同學瞭解,12%的女同學12%男同學是完全不瞭解。

目前,絕大部分大學生都是由中學畢業直接進入大學, 生活經驗和社會閲歷不足, 生活自理能力較差, 對複雜環境的應對能力也明顯不足。尤其是大一的時候,不少同學不會處理生活小事, 不會安排生活費, 不會調整自己的情緒,遇到困難只會找家人或是朋友哭訴。久而久之,生活自主自立能力明顯不足, 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在日常事務的處理上都對家庭過分依賴, 不利於自己獨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在調查中也發現同學們對家庭過分依賴,在回答“當你作出重大決定時,您會?”只有6.8%的女同學24%的男同學選擇自己決定。可見我們同學自主自立能力確實是有待提高。

三、原因分析

從上述現狀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關於這種現狀產生的原因:

(一)社會環境的影響。在親情觀上,大學生講究奉獻少了,索取多了,如今大學校園已不再是純潔的象牙塔,社會上的攀比之風、安樂主義風在校園中瀰漫。同時,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價值取向出現了多元化,在選擇價值觀的時候,我們沒有把握好度,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引起了質變。

(二)學校教育中親情教育的缺失。中學教育的實質仍然是應試教育, 成績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倫理道德教育力不從心, 觀念陳舊, 方法老化,脱離學生心理實際和社會生活實際, 情感教育更是缺乏。學生進入大學之後, 大學教育也是重教學、重研究、重實踐、輕情感培養。在學生的整個學校教育過程中, 親情教育所佔的比例很小, 甚至缺失。

(三)缺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部分學生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導致人生觀出現偏差, 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在親情觀上就表現為只講索取, 不講奉獻, 自私、自我, 不顧及家庭和親人的感受。

四、對策與建議

1、學校給與一定的重視。學校應該開設感恩教育課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樹立正確的親情觀,完善倫理道德教育。

2、創新開展親情教育的方式。在我校的倫理教育中,主要以講授為主,可以嘗試改變教育形式,組織同學們觀看一些親情教育片;開展全校性的親情教育活動,比如説寫一封家書活動。創新開展親情教育的方式,有利於同學們更好地接受和踐行親情教育,同時可以採用角色互換,讓雙方更加了解。

3、學校與家庭聯動, 切實開展親情教育。親情看似平凡, 實則孕育偉大。有親情的人既能愛父母, 也能愛他人、愛社會。學校應重視對學生的親情教育,將親情融入到教育之中, 可以避免空洞的説教。父母的期望、關心、理解可以讓學生振作,可以成為他們要求上進的恆久動力, 可以增強信心和恆心, 推動他們不斷完善自我。

對當代大學生開展親情教育, 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親情觀, 這既是教育工作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而且對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加強大學生的親情觀教育,還值得我們作更深層次的探討。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我每次放學,都會看到同學們在校道圍着買東西,有的圍在小吃店門口;有的圍在玩具店;有的……我的腦海裏出現了一個大問號,同學們的零花錢是從哪裏來的?用來做些什麼呢?於是,我對這些問號進行了調查。

調查

我向我們班同學進行了關於零花錢方面的訪問調查。我首先調查零花錢的來源,從結果發現,大多是用壓歲錢作為零花錢的,而家長主動給的則有十五個同學,我又調查了零花錢的用途,從結果表明,買零食和玩具就佔約百分之七十,那買書訂報的卻只佔百分之三十。

分析

1、家長沒有管理好有零花錢的孩子。

2、過年的時候,自己有壓歲錢的同學就佔約百分之八十,那家長主動給的才有百分之二十,可以看出壓歲錢是學生基本零花錢。

3、父母比較寵愛孩子,會定時給零花錢,但是沒有適當管理孩子的零花錢,造成了孩子亂用零花錢買些對身體有害的垃圾食品。

結論

1、學生的零花錢是來源大多是壓歲錢或家長給的。

2、學生的零花錢都是用來買玩具和零食這些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建議

1、家長少給孩子零花錢。

2、讓孩子有一個用錢計劃。

3、攢多了可以存進銀行。

4、讓城管加強管理,不要讓攤販在校道里賣東西,以免阻塞交通。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菁菁校園,悠悠我心。校園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與身在二師的我們息息相關。我們相融在二師的環境中,與之朝夕處,卻往往忽略了與我們聯繫最密切的環境問題。為了進一步瞭解我校環境現狀,同時也為了我們能在更好的氛圍中生活和學習,我小組對我校的環境和衞生情況展開了深入的調查。

關鍵字:校園 環境 衞生 宿舍 大學生 調查報告

我小組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在我校的人羣進行了有關我校環境與衞生的抽樣調查,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對校園環境的整體評價

校園是我家,也是大家的家,我們在這面積不大,範圍有限的樂土上過着集體生活。為了瞭解這個“家”在大家心目中的映像怎樣,我們進行了實地調查,經數據統計,發現有53.3%的同學認為我們所在的校園環境一般,38.3%的同學認為我校的校園環境較差,而僅有不到10%的同學認為我校環境很好。據此看來,儘管我們作為這個家的主人,在這個家中生活,但這個所謂意義上的家,在大家心目中並不理想。無論客觀認知也好,還是主觀評價也罷,我們都有必要去為這個結果作出思考。

校園環境的問題不是某個局部的縮影,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接下來在有關學校的各個設施(包括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宿舍,操場,教學樓等)映象調查中,有86.4%的同學認為圖書館的環境最令人滿意,這個結果足以令人欣慰,畢竟圖書館是作為我校的核心領地,其環境氛圍還是很不錯的。接下來的一項調查結果卻不容樂觀,據調查最不令人滿意的產所依次是操場,食堂,教學樓。這些公共活動中心卻是我們覺着環境最不理想的地方,這讓每天在這些場所生活娛樂學習的我們情何以堪,難道是我們不愛惜自己的環境嗎?還是我們真的已經習慣這樣的環境?

環境不好,定是有污染物的存在,在對我校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眾污染物中,塑料首當其衝,成為造成環境不好的最惡劣的因素,佔比42.4%,這不覺讓我想起校餐廳為提供學生方便也為自己方便而大量提供的一次性塑料袋和泡沫飯盒。學生在理所當然的使用中卻未顧及到自己方便的背後隱藏着怎樣的危害。其次是紙質污染,佔比32.2%,也是,看到無論是教室還是餐廳,無論是操場還是大馬路上,總難免有廢棄的紙張,仔細端詳,會發現這些紙張除了同學們用的極少部分的稿紙,面巾紙外,大多都是宣傳單。看來宣傳單在我校的盛行真的有必要制止了。

總之,我校環境在多數同學看來不容樂觀,難道越是熟悉校園環境,就越容易忽略對它的環境保護嗎?我想原因未必是單方面的。為改觀我校環境現狀,我組進一步作了關於我校環境現狀的原因和行為分析調查。

原因及學生行為的初步解讀

漫步在校園的林蔭道或操場上,難免會碰上有未及時清理的垃圾,比如一片紙,一個飲料瓶,此時的你我又會有怎樣的作為,熟視無睹還是彎腰撿起?經調查統計,對此現象有高達76%的人認為這不關自己的事,都覺着會有工作人員去清理的。而僅有2%的人會自己動手撿起來,其餘的人則認為不是自己丟的沒必要撿。但無論有怎樣的行為,我們都無可厚非,因為或許我們就是這大多數中的一員。

看到垃圾,大多人選擇了熟視無睹,繞路而行,但是垃圾哪裏來,我們是否曾親手丟棄過?對此問題,雖有58.5%的人表示不會隨地丟垃圾,但仍有37%的人表示自己偶爾會隨地丟垃圾。對於會扔垃圾的這部分同學,經調查統計發現其原因有:38%的同學認為找不見垃圾桶,或垃圾桶離自己太遠,所以就丟了。27%的同學認為別人可以在此處丟垃圾,所以自己也跟着丟了。還有18%的同學認為習慣了隨地丟垃圾,不受自己控制。但不管我們有過怎樣的行為,我們都造成了我們生活的這個環境的不整潔,當我們遺棄手中的垃圾時,是否曾想起過滿大街隨處可見的衞生標語“關愛環境,人人有責”“校園是我家,衞生靠大家”,“...”,我們的行為讓這些標語的存在又作何感想。

對於我校的重大污染物,我們定是不能放過,經調查統計,發現竟有85%的同學表示自己會經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和泡沫飯盒,由此造成我校的白色污染。這不是專屬校餐廳或學生的錯,畢竟,有需求就有供給嘛。若是學生能知道方便之後隱藏着的巨大危害,説不定會大量減少這些簡易包裝的使用,從而大大改善我校環境。

縱觀校園,它的一草一木,一房一舍就拼湊成了我們對它所有的認知。作為二師的一員,我們有必要去關注我們身邊的每個角落。調查過程中總免不了有同學説,越是有垃圾桶的地方,垃圾越多,究其原因,是因為學校的垃圾桶比較分散,還有就是垃圾很多,清潔人員的打掃頻率跟不上學生投放垃圾的頻率。更有甚者是因為有些學生酷愛“投籃”,結果技術不精湛,沒投進去,卻選擇了一走了事。後者的行為除了想彰顯出所謂“青春的個性”,但在周遭人看來卻是深惡痛絕的。

通過以上眾多領域的調查分析,似乎學校環境的弊病一無是處了。但相對令人欣慰的是,在有關宿舍環境衞生的調查中,多達77%的人表示宿舍衞生基本會保持乾淨,且50%的人會保持一定頻率定時清潔宿舍衞生。由此看來同學自己居住的地方沒那麼多的責任分散問題,大家還是比較自覺和愛惜的。

由此引發的建議

針對以上現象的種種,糾其原因,歸根結底,是大家對環境問題意識薄弱的表現。出現問題就該從源頭抓起,特此,經小組討論及調查分析,我們針對我校環境和衞生的改善提出以下建議:

一、針對學校公共設施中的環境問題,學生應該自發組織校環衞隊,並讓有責任心的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環境的建設中,監督校容校貌,並對不同學生的行為實行褒貶。例如對隨地亂丟垃圾的同學進行處罰或通報批評。對於主動撿起垃圾,清潔校園的同學進行表揚等。並向學生宣傳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從而激起同學們愛護環境的意識,自覺保護環境,愛護衞生。

二、儘管學生宿舍衞生狀況表現的還是相對不錯的,但完美是無止境的,我們還應繼續保持並積極鼓勵每棟宿舍樓經常性的搞評比活動,每棟樓與每棟樓之間的對比,宿舍與宿舍之間的評比等。對錶現髒、亂的宿舍進行通報,對錶現好的宿舍進行表揚並授予文明寢室流動紅旗,以此來激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勤搞。

學生調查報告 篇9

摘要:近年來,我國旅遊業蓬勃發展,旅遊消費佔家庭消費的比重逐年上升,旅遊消費也逐漸成為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作為我國旅遊業的特殊消費羣體,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小組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解我院大學生旅遊狀況以及相關看法。

關鍵字:大學生,旅遊消費,調查報告。

一、調查基本情況

調查時間:20xx年4月,調查地點: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調查對象: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學生。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問卷情況:本次抽查共發放調查問卷80份,收回調查問卷80份,有效問卷80份。 調查目的:解大學生旅遊狀況以及大學生對待旅遊的相關看法。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學生進行調查,然後進行分析,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一)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每年旅遊次數適中,並且對待旅遊態度較合理。通過我們的問卷調查,發現我院學生43.75%每年旅遊兩次,且僅有7.5%的少量學生每年旅遊次數多於4次。對於大學生而言,每年旅遊4次以上為過度旅遊,這將花費很多的時間以及金錢。所以我們應該適量控制,合理對待旅遊。

(二)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旅遊花費較合理。統計數據表明:我院學生22.5%旅遊花費在300元以下,48.75%的大學生旅遊花費在300~500元,僅有28.75%的學生花費在500元以上。對於廣大的大學生而言,我們的生活費及其有限,除在校的日常開銷之外,我們沒有過多的積蓄。所以旅遊的每次花費不應該過多,300~500之間較合理。

(三)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更喜歡與熟人一起旅遊。調查統計數據顯示:與朋友一起旅遊的佔統計總數的60%,和班級同學一起出遊的佔1.25%,這都是與熟人一起出遊。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單獨出遊不能給予自己安全感,依賴感較強的90後更喜歡與熟人一起旅遊。所以單獨出遊的人數僅佔13.75%,和旅遊團出遊佔到18.75%。

(四)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更熱衷於選擇短期假日出遊。我院學生一部分需要通過轉本來提高自己的學歷,有的則要面臨畢業後的就業問題。他們更需要通過旅遊來舒緩壓力,放鬆心情。週末時間短暫,所以選擇這個時間點出遊的人數較少,僅佔總人數的11.25%。寒暑假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兼職,所以此時出遊不是最好的時機,只有30%的同學會選擇。而像清明五一這樣的短期假日受到大學生的青睞,有50%的大學生選擇在這個時候去放鬆一下。

(五)費用問題成為我院學生旅遊出行的決定性因素,旅遊的安全性不受重視。俗話説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如果沒有足夠的旅遊費用,那麼出遊就變得異常艱難。所以我院40%的人選擇費用作為影響旅遊的決定性因素。只有25%的被調查者認為旅遊途中的安全十分重要,這才是關鍵因素。當今交通事故頻發,在旅遊中受傷甚至喪命的遊客層出不窮。作為大學生更應該注重安全,而不能將安全問題忽視。

三、總結與建議

(一)南京信息職業學院學生旅遊現象普遍,並且旅遊在大學生心目中佔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不難看出,我院學生基本每年至少都有一次旅遊經歷。這對放鬆心情舒緩壓力都有很大的幫助,一年兩次旅遊安排較為合理,部分學生一年旅遊次數達到四次以上。對於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我們也能夠充分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與便利。所以我們更應該支持與提倡大學生旅遊。

(二)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旅遊上的花費比較合理。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十分有限,除日常開銷之外,每個月也只剩下很少一部分錢,所以在旅遊的花費上應該做到用錢有度。48.75 %的學生旅遊花費合理,花費適中,值得提倡。多於500元的同學應該適量控制,避免多餘的開銷,杜絕過度消費的現象。作為大學生更應該以節約為榮,適度消費。

(三)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忽視旅遊過程中安全問題。“旅遊熱”這一詞彙為大家所熟知,如今旅遊業的高速發展也帶來一些問題,往往是這些問題不受大家重視。每次到短期假日,黃金週,大家紛紛選擇出遊來緩解工作或者學習的壓力。這使得安全問題凸顯,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在旅遊中受傷的遊客。安全問題永遠是第一位的,我院學生則把旅遊的費用放在首位,作為制約旅遊的決定性因素。只有極少一部分同學重視安全,我們更應該通過這份調查問卷讓大學生重視安全問題,維護好自己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只有這樣,旅遊才具有意義與價值。

(四)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較多選擇與熟人一起旅遊。對於愛旅遊的遊客來説,當自己看到喜愛的景色時更多的是分享。這時就需要一個或者多個好友結伴而行,既能相互照應又能分享喜悦,這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在此我想提以下幾點建議:

1:隨着旅行社數目的不斷增加,服務質量也參差不齊,我們更應該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自己權益被侵犯,要學會拿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但不可以走極端做違法的事情。

2:網絡是把雙刃劍,隨着它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一些問題。很多虛假信息通過網絡傳播,我們千萬不要輕易相信這些信息。在選取旅遊目的地信息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網站,必要時可以到旅行社親自解相關信息。

3:現在經常出現導遊強制遊客消費的情況,我們對此應該學會抵制,必要時可以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同時做到理性消費。

4:旅遊對大學生來説是個不錯的選擇,大家在選擇旅遊目的地時一定要做好規劃,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注意出行的安全。

篇二:

一、調查説明

(一)、調查目的

近些年來,隨着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越來越旺盛,旅遊也就成現在的熱門詞彙。在整個旅遊的羣體當中,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羣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鬆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大學生旅遊熱。因此,大學生作為一支旅遊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根據數據統計,中國有大學生,2468.1萬人,可見大學生旅遊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所以,大學生旅遊的意義在哪?

大學生如何選擇旅遊路線,以及如何在旅遊中確保自己的安全。這一系列問題就有必要做一份調查報告來分析一下。所以,我們通過問卷形式做相關調查。並在本校發放調查問卷。通過對學生的旅遊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對得到的相關數據進行解釋分析。

(二)、調查時間

20xx年5月8日至5月9日

(三)、調查地點

淮南師範學院

(四)、調查對象

淮南師範學院部分在校學生

(五)、調查方法

由於本次調查時間有限,且考慮到科學性和可行性。採用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計發放100份問卷,實際收回100份問卷。 方式:採取在校內隨機發放填寫問卷

二、報告正文

(一)、調查結果及分析

1、樣本結構分析

(1)、性別結構特徵

本次調查的女生佔73%,男生佔27%。女生比例大於男生比例。

(2)、年級分佈特徵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大一佔40%,大二佔33%,大三佔26%,大四佔1%。大一學生居多。

2、旅遊基本特徵分析

(1)、旅遊喜好

根據統計結果,非常喜歡旅遊的人佔26%,喜歡的佔61%。

(2)、旅遊次數

根據顯示,本次調查中至少每年旅遊次數在1次以上的比例為78%,2次以上的比例為43%。

(3)、旅遊花費

調查表明1000元以下的學生所佔比例為73%。1000元以上所佔比例為27%。 説明大部分大學生經濟條件有限,在旅遊花費上面投入不多。

(4)、旅遊時間

根據調查顯示,多數人選擇寒暑假旅遊,佔總人數的48%,選擇在法定假日旅遊的比例排第二,佔38%,週末旅遊的人數佔總調查人數的24%。説明寒暑假比較長適宜長時間的外出旅遊。

3、旅遊的目的地及意義

(1)、旅遊地點的選擇

92%的人選擇國內遊,僅有8%的人選擇國外遊。國內遊中,省外佔的最多,為47%。説明大學生旅遊地點的選擇呈現多元化。

(2)、旅遊景點的選擇

這個問題的選擇上,調查中顯示大學生偏好於名山大川等自然文化景觀,其人數佔到總數的38%。其次是歷史文化景觀,人數比例佔總數的31%。而對於其他景觀和現代都市文化景觀只佔到20%。這説明大學生旅遊景點的選擇偏好自然和歷史文化。

(3)、旅遊的意義

調查中發現,休閒娛樂為主要意義,佔總人數比例的47%。增長知識為意義的有24%。走親訪友為目的的則有10%。

(二)、建議與結論

大學生旅遊市場前景廣闊,旅遊市場龐大。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綜上所述,給出以下結論和建議:

結論:

1、本次調查中男女比例失調,女生過多。

2、法定假日和寒暑假是出遊高峯。

3、多數大學生喜歡旅遊且偏愛自然和歷史人文景觀。對現代都市人文景觀興趣較低。

4、制定旅遊計劃時要根據大學生的經濟狀況來定。

建議:

1、薄利多銷

旅遊價格制定的是否合理,直接關係到旅遊產品的競爭力,影響着市場開拓的效果。大學生旅遊市場相對集中,規模大,但是大學生的旅遊費用來源相對單一,大部分是來自於家中給予的零花錢和兼職所賺。金錢成為大學生出遊的重要考慮因素,對價格非常敏感。因此旅遊企業要想取得大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利用它的市場特點,降低成本,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價格承受力,才能取得價格優勢,激發大學生的出遊熱情,形成規模市場,通過“薄利多銷”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2、機動靈活,誠信為本

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旺盛,旅遊動機多樣化且追求個性化,因此要靈活推出旅遊產品組合,令旅遊方式多樣化。

3、推出多種符合學生需求的主題旅遊產品

像體育旅遊、探險旅遊、生態旅遊等等,以吸引大學生的關注度,提高旅遊企業的知名度及信譽度。

4、採取多種旅遊促銷方式

比如與高校社團合作、培養學生直銷店、利用網絡促銷、採用宣傳單及海報等宣傳形式宣傳。

學生調查報告 篇10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大學生就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社會、用人單位、高校及大學生本身都是其中的因素。作為大學畢業生,應該增加對當前就業形式的瞭解,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心態,培養自身素質、提高就業競爭能力並以低姿態進入就業市場。

隨着全國各地高校連年不斷擴招,畢業生的數量也日益增長,大學生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現如今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眾人關注的話題。雖然政府也在不斷擴大社會市場的就業面,為大學畢業生增加了許多就業機會,然而面對日益增加的就業人羣,這些機會只能説是九牛一毛。在這種形勢下,大學畢業生要與形形色色的就業人羣進行激烈的競爭,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談到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歸根結底,大學生的就業與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密切相關。説到這裏,就談談我對於大學生就業形勢調查的結果,這裏分為三個方面:

一、 大學生就業的現狀

(一) 待就業人數增長

我國自1999年大學開始擴招以來,招生人數增速很快。最近,據中國媒體援引人力和社會保障部的最新統計數據,20xx年畢業生611萬,20xx年高校畢業生總人數超675萬創歷史新高。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就業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尤其是這幾年來,人們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了,加上往屆未能就業的,需要就業的畢業生數量很大。

(二) 畢業生向大中城市流動趨勢加強

隨着我國沿海及周邊城市的快速發展,這些發達城市與發展相對緩慢的一些中小城市及鄉鎮的差距逐漸拉大,高薪高待遇的工作吸引着大學畢業生流向經濟發達城市尋求發展方向和發展機會,逐漸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動的趨勢,造成了人才集中超過了就業市場的需求。

(三) 畢業生的期望值過高

由於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高校學生的專業素質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他們對於就業方面的期望值也很高。很多畢業生對自己理想的工作薪資的期望值過高,他們一直在尋找符合自己理想條件的工作,沒有關注其他本應適合自己的工,從而喪失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二、 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一) 畢業生自身的原因

大學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總是期望找到一份輕鬆且高薪的工作。既不願從事高付出的工作,(比如一些比較辛苦、傷身傷神的工作)又想獲得豐厚的薪資,在此過程中卻忽略了對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合理評估。部分學生對對自己的求職過程和結果抱有想當然的想法,認定了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的工作且未曾考慮到求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對自身的評價過高,但理想狀態畢竟和社會現實相去甚遠,正是由於這種對自身能力不合理的評估,導致部分學生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在求職過程中也與一些好機會擦肩而過。

(二) 高校擴招的原因

近年來高校的不斷擴招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知識型人才,同時也為畢業生就業造成了嚴重影響。待就業的畢業生人數遠遠超過了社會市場的需求,“供過於求”的現狀使得原本的“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其次,當今社會需要的是綜合型人才,而我國的教育體制還不夠健全,我國高校培養的人才在綜合能力方面還有所欠缺,專業技能的掌握水平也不夠高,且因日常學習過

程中理論知識佔的比例比較大,而實際操作卻比較少,導致部分學生很難熟練地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在實踐過程中,無法將專業知識合理的運用,導致這些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影響其順利就業。

(三) 社會用人單位需求的原因

隨着社會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髮展,當今社會市場對求職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如今的用人條件主要集中在知識和技能兩個方面,對求職者的篩選也相當嚴格,且吸納的人員有限。另一方面,從工作要求方面來講,與科技掛鈎的工作主要吸納的是知識型人才,且都是知識高精者,大部分大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此類工作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做此類工作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困難。而另一大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技能操作方面。大學生在校期間,大部分時間主要集中於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的機會相對比較少,且除了課外閒暇時間和假期的兼職工作和實習外,工作經驗少之又少,因此在實際操作中難免不甚熟練。而就社會用人單位來講,在對求職者進行層層篩選時很大程度上會選擇技能水平相對較高者,這對於大學畢業生而言是個普遍存在的難題。

(四)國家目前的高增長、低就業增長模式的原因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最近做了一份研究表明,中國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的GDP只增加就業0.12%個百分點,這是在亞洲裏最低的國家。這是因為我們的增長模式中過多的強調大企業、高新技術等,而沒有把扶植中小企業真正的做好。我們的銀行僅給大企業貸款,而不願意給中小企業貸款,這些都是造成我們高增長、低就業的根本原因。

三、 大學生應如何面對就業難問題

(一)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就業觀和職業觀

所謂市場經濟,就是商品經濟的實現形式,就是通過市場調節社會經濟活動,配製社會資源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它的原則是等價交換和物質利益原則,它是一種經濟組織方式,屬於物質文明範疇。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通過市場經濟不斷達到社會資源最優配置,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大學生作為社會勞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成為其中一個環節。我們要想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必須通過從事一個或多個職業來完成。我們必須通過職業生涯來滿足自己的人格需求、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大學生只有在科學人生觀的指導下,全身心地投入市場經濟,勇於變革社會,變革自然的實踐,才能體驗到人生的真正意義,從中獲得向前奮進的力量。只有通過參與市場經濟下的社會分工,才能逐漸明白人活着是為了什麼,懂得做人的道理,在真善美的求索中不斷完善人生,把握人生的真諦。市場經濟下的職業就是,參與社會分工,利用專門的知識和技能,創造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獲得合理報酬,滿足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因此,我們一定要投身到市場經濟中去積極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增加對當前就業政策的瞭解

大學生應在學習之餘,主動了解當前的就業政策,調查瞭解當前就業形勢的變化,再依此及時調整自身發展方向,對個人素質進行重點培養,以符合用人單位的標準;同時根據個人需求和社會要求做出合理的選擇和決策,以便順利就業。

(三)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心態

大學生擇業應注重現實:一是外部職業環境的現實性,二是個人能力素質的現實性。大部分學生不願意去較為偏遠或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而寧願留在大中型城市做最基層的工作,忽略了社會需求,在此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個人發展前途。大學生初入社會,不應過分注重利益,而應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面對“就業難”現狀,大學生應從自身出發,積極尋找應對措施。調整就業心態,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養成堅韌的性格和謙虛謹慎、認真自律的良好品德。

(四)培養自身素質,提高就業競爭能力

1. 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

大學生應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培養廣泛的職業興趣,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責任意識。其中職業道德至關重要,因此大學生應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

2. 堅持學習,努力完善自我

大學生在求職或是工作中總會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為了以後的工作能相對得心應手,首先應該堅持學習,以知識和技能來彌補自身的不足,進而完善自我。因此,大學生應做到以下幾點:

大學生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努力學習新知識,開拓視野。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很多知識都在推陳出新,大學生應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不斷學習新知識。因為大學畢業後若不經過繼續學習就很難成為一個高水平的人才。當前面臨知識急劇增加和迅速老化的雙重壓力,只有不斷地接受大學後的繼續教育和學習,儲備更多的能量,補充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新信息,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diaochabaogao/vmqkx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