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調查報告 >

三農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三農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農業易相發展理論對於化解“三農”問題的意義在於對立統一、相互轉化的三個方面: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農村城鎮化及社區化、均等化、農場化;農民新型非農化、職業化。以下是關於三農工作調研報告範文,供大家參考!

三農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為了摸清我縣“三農”發展現狀,進一步推進農業農村發展。xx月下旬以來,縣委農工部、縣政府農辦組織力量,先後深入到農口單位、重點產業企業和部分鄉鎮進行調研,分層次組織相關部門、企業負責人和鄉鎮分管領導進行座談,基本掌握了我縣“三農”發展走勢,找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明年的農業農村發展思路和措施有了初步思考。

一、我縣今年以來的“三農”發展態勢

由於政策好、行情好、人努力,成功化解了旱澇災害急轉和部分農產品價格波動的不良影響,全縣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態勢良好,發展穩中有升。據統計部門分析,1-10月份,完成農業總產值23.84億元,同比增長25.6%;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653元,同比增加517元。主要呈現以下幾個明顯特點:

1、農業發展好於預期。

據調查數據顯示,全縣已播種糧食面積達60.62萬畝,同比增長0.8%。糧食生產實現了“八連增” 總產達4.99億斤,同比增長1%;油料作物收穫面積8.34萬畝,總產5838噸,與上年基本持平;水產面積達到6.68萬畝,比上年略有增長,預計全年水產品總產可達2.15萬噸,同比增長2.3%,實現漁業產值2.8億元,同比增長14.7%;預計全年肉類總產6.85萬噸,同比增長9%;家禽存籠90萬羽,出籠65萬羽,同比增長4%和3%,禽蛋產量5000噸,同比增長2%。蔬菜以上坊縣長菜籃子和齊埠為民千畝基地為主,全年收穫面積擴大到5.8萬畝。尤為可喜的是,今年農副產品價格普遍上揚,糧食、棉花、生豬、禽蛋和名特水產品等大宗農副產品價格更是高位運行,成為農民增收的最大亮點。

2、龍頭企業實力增強。

繼生豬集團創下全國生豬百強企業之後, 今年xx集團、xx實業分別獲得“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和“全國油茶產業重點企業”兩塊國家級金字招牌,目前,全縣已培育國字號農業龍頭企業3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1家。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58家,佔農業企業總量的已達到20.9%.龍頭企業生產加工效應逐步攀升,1-10月份,貢米集團生產大米33.2萬噸,實現產值15.99億元,同比增長10.5%。生豬集團出欄各類生豬82.4萬頭、同比增長24.3%,其中生豬出口7.2萬頭、同比增長10.2%,創匯1865萬美元、同比增長30%;實現銷售收入13.6億元、同比增長40.4%。

3、重點產業成型壯大。

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堅持以市場化為取向,以農民增收為核心,調結構、建基地、擴板塊,着力打造重點產業板塊。貢米產業,以萬年貢米集團收儲、加工為龍頭,建立縣內縣外貢米訂單基地12個,訂單總面積為40萬畝,其中本縣xx梅和xx銅鼓為主的有機種植基地9500畝,均獲通過歐盟有機食品加工論證和國家有機食品論證。生豬產業,萬頭規模化生豬養殖基地達到24個。1-10月份,全縣生豬出欄62.2萬頭,同比增長9%;生豬產值11.25億元,同比增長75.8%。珍珠產業,以齊埠、梓埠為主,面積穩定在1萬畝,珍珠產量預計全年可達33噸,產值3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10%和16.6%。油茶產業,面積發展到3.5萬畝,其中,xx公司優良無性系高產油茶2.65萬畝,主要基地布點在xx、xx,並在工業園區投資建成年加工1萬噸的茶油精深加工生產線一條。另外,苗木綠化大户倪美垚在齊埠投資發展油茶2000餘畝。雷竹產業,受上海浙江等市場拉動,價格行情好看,目前全縣雷竹基地已發展到3萬畝,尤其是大源鎮,雷竹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發財樹,該鎮近期還聘請省林科院專家對大户和種植户進行培訓。同時,按照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生產的要求,走“一村一品,多村一業”的發展路子,放大特色農業效應,加快培育汪家無籽西瓜、石鎮吊瓜、蘇橋葡萄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地方產業。湖雲鄉千畝芡實基地、千畝甜藕基地發展勢頭看好,成為該鄉產業發展的“新寵”。

4、“三品一標”紮實有效。

在發展特色主導產業過程中,我縣十分注重農產品品牌的培育和創建工作。截止目前,全縣建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證農產品基地14個,生豬畜牧標準化示範區12個;全縣農產品獲有機食品認證1個、綠色食品認證11個、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標誌11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1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江西省著名商標6個;制定實施省級行業標準(萬年三角帆蚌珍珠接種標準)1個。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縣有7家養殖企業,可望年前申報成為國家農業部健康示範養殖場。

5、涉農項目強勢推進。

據不完全統計,全年共完成各類涉農投入4.1億元,比上年增加0.8億元。農業方面,實施大中型豬場沼氣工程、生豬標準化養殖、現代農業標準糧田建設、種糧大户標準糧田建設等重大項目23個,總投資1.49億元,完成投資8416萬元。其中2010年中央財政支持現代農業標準糧田建設、2011年部級糧食高產創建、2009年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基本口糧田建設等項目基本完工。林業方面,投資1.2億元,完成去冬今春“一大四小”造林4.73萬畝,佔任務的106.8%。水利方面,累計投入1.33億元,完成梓1標“鄱陽湖二期治理第六個單項梓埠聯圩工程”、萬年縣齊埠圩防洪工程建項目;完成中央投資的小㈠型水庫除險加固5座,省級投資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153座;縣級投資的汪家白詩源等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16座工程,完工裴梅、陳營、上坊、蘇橋四個鄉鎮小農水重點縣的88個小型灌區建設項目。農業綜合開發方面,20xx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順利通過國家、省、市驗收,完成財政投資1350萬元,改造治理農田面積1.14萬畝。新農村建設方面,全年共批准實施新農村建設全縣118個省級村點(其中,村鎮聯動點1個、村落聯片點4個)。1-10月份,各村點完成村內主幹道硬化147.4公里,支幹道硬化87.7公里,改水7190多户,改廁6983多户,建地下排水溝24.78公里,使用沼氣池652户、太陽能熱水器1726户,累計投入4250多萬元。農村清潔工程方面,按照“設施+制度”的要求,啟動實施了281個農村清潔工程點,每點落實資金5000元,累計投入140.5萬元。扶貧開發方面,編報實施了2011年度的.整村推進財政扶貧扶持項目15個,項目資金389萬元,目前項目已全部完工。實施了投資400萬元、涉及5個鄉鎮12個安置點的1000個指標的扶貧移民搬遷工程,目前已有11個安置點移民建房完工。全面完成了2010年度水庫移民項目106個,投入項目資金663.6萬元,科學編報了2011年度水庫移民項目67個。水產方面,積極推進總投資1050萬元的2011年現代魚池改造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投資600萬元。農民工培訓方面。通過整合“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項目,1-10月份,共培訓農民1554人,轉移農村力就業1498人,就業率達96.4%,增加了農民務工性收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diaochabaogao/g9m2d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