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調查報告 >

學生調查報告彙總8篇

學生調查報告彙總8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調查報告彙總8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近些年,我發現小學生的近視眼越來越多,每到新學期班裏排座位,就讓班主任老師特別為難,“班裏的近視眼越來越多,總不能都坐在前面吧。”一些同學個子較高,眼睛近視看不清板書,便主動要求調座位。有不少同學也配戴了眼鏡,還有一部分視力較差的同學由於沒有及時配戴眼鏡,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影響了學習。

“為什麼現在小學生的近視眼越來越多呢?”我和幾個要好的同學展開了討論。

“光猜測有什麼意思?不如我們搞一個調查吧!”我説。

造成小學生近視的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防治?我們決定做一次調查研究。

一、調查目的

通過本次調查,瞭解在校小學生的近視率和產生近視的原因,以及近視的矯正方法、近視的預防措施,增強小學生保護眼睛的意識,預防和減少近視的發生。

二、調查內容:

(一)從本校抽取3~6年級各兩個班學生,瞭解學生視力情況。

(二)查閲資料,調查整理,瞭解近視原因。

(三)諮詢眼科醫生,瞭解近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三、調查方法:

調查法、圖表説明法、訪談法、觀察法、歸納法、總結法。

四、調查時間:

××年11月1日至12月13日(小學生上學、放學和雙休日)

五、調查過程及調查結果統計:

分兩組進行,一組調查做好記錄,另一組諮詢醫生和查閲資料,分工合作,共同進行。

(一)從本校抽取3~6年級各兩個班學生,瞭解學生視力情況。

我們首先確定調查範圍,一、二年級學生年齡較小,眼睛發育還未成熟,我們就從三至六年級各抽兩個班的學生調查,我們利用下午兩節課後時間到健康老師那兒查三至六年級共507名學生的視力檢查情況,並做好記錄。

(5。0以上屬於視力正常,5。0以下屬於視力低下)。調查結果列表如下:

3~6年級學生視力情況調查表

班級總人數檢查數視力正常人數視力低下人數

人數%人數%

三、一55553258、22341、8

三、二56563358、92341、1

四、一67675277、61522、4

四、二62623658、12641、9

五、一64643554、62945、4

五、二68684058、82841、2

六、一69693956、53043、5

六、二66663857、62842、4

合計50750730560、220239、8

(二)調查近視同學,瞭解近視原因。

我們根據在採訪後的整理和上網查得的資料,得出引起“學校性近視”的主要原因:

1、環境因素

(1)照明與閲讀姿勢

不良的局部照明方式嚴重影響視力,環境與作業面的亮度對比越大,越易引起視力疲勞。白熾燈對視力的影響要比熒光燈大。

閲讀姿勢不良會造成視力減退。閲讀時間長的學生近視眼患病率表現高於閲讀時間短的學生,閲讀距離越近近視眼進展越快。

(2)營養及飲食

兒童的體質、營養和健康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近視的形成和發展。體質弱時或重病後身體抵抗力下降,此時如用眼時間長,容易發生近視。此外,一些學者提出,兒童近視與糖、蛋白質、鈣攝入量以及體內缺乏某種微量元素(如鉻、鋅、銅、鈉)等有一定關係。

(3)地區差異及社會經濟因素

城市比鄉村學生近視眼的患病率明顯高,這個現象隨年齡增加而變得更加明顯。農村生活更接近自然,空氣新鮮,並且農村學生看電視和用計算機的機會少。

2、遺傳因素

調查表明,學生近視的發生與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無近視有密切關係,高度近視基本上是由遺傳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近視的兒童應該作為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重點對象。

(三)根據以上訪問結果,我們又開始新一輪抽樣調查。

將3~6年級507名學生視力情況中202名視力低下同學的發病原因進行調查。

調查結果列表如下:

視力低下同學發病原因調查表

項目

班級由於遺傳因素

造成的由於環境因素造成的

讀寫姿勢不正確看電視打電

腦時間過長

班級人數%人數%人數%

三、一313730、41356、6

三、二417、4834、81147、8

四、一320746、7533、3

四、二519、21453、8727

五、一517、31551、7931

五、二414、21242、81243

六、一3101756、71033、3

六、二310、72071、4517、9

合計3014、910049、57235、6

(四)諮詢眼科醫生,瞭解近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我們活動小組的另一組成員利用週日去醫院詢問醫生。到了醫院門口,我們有點兒膽怯了,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誰也不肯做“領頭羊”。最後一致推選認識那位眼科大夫的同學先去打探一下,問一問那位眼科大夫是否有空並願意接受採訪,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於得到了“許可證”。

調查報告的結構

1引言

在引言部分應簡要講明本次調查研究的目的和意義,説明書為什麼要進行這次調查。它的實際意義和理論意義是什麼,哪些問題還待解決等,使用權讀者獲得一個全面的印象,以期引他們的注意和興趣。

2方法與步驟

包括本次調查涉及的範圍,典型的選擇,調查對象分類原則及調查的時間和地點。如調查中採用了問卷,還應附於調查報告之後。

3材料分析

材料包括用來對比或説明現象結構的背景材料、其他調查材料、典型調查材料以及文獻資料。要求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圍繞主題展開,用材料來證明觀點,並以觀點來統帥材料。

4總結

總結包括結論、預測、建議和對調查的估價。結論是對本次調查所研究的現象的狀況、結構、特徵、原因、相互聯繫作出明確扼要的判定。預測是根據調查結果對本課題的發展進行估計;建議是對調查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估價是對自己所作調查出實事求是的評價,特別是結論成立的條件。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調查説明: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

調查課題:關於當代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的調查情況

前言:

現在的青年學生,是“低頭族”的代表。那麼,大學生對手機使用的狀況如何?手機對大學生產生了怎樣的消極影響?對此,我們以**大學為例展開了調查。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出,**校大學生僅有11%是大學以後有的手機,其中只有1%的學生沒有更換過手機,有72%的學生更換至少3部。可見,手機已經是大學生必需用品。

二、大學生的手機主要用於聯絡好友、瀏覽網頁,玩手機遊戲和查資料等。其中只有7%的學生多用手機查資料,3%的學生僅用於玩遊戲,絕大部分是用手機聊天,短信、微博、微信、QQ等通訊功能。可見,少數學生仍沉迷在手機遊戲中,其中有22%的同學安裝至少3個遊戲以上,這對於他們的學習是會帶來影響的。

三、有近66%的學生每天使用在3個小時以上。有32%的學生習慣於使用手機。可見部分同學已經對手機有了依賴性。

四、有13%的學生有時會產生手機震動的錯覺;51%的學生有睡前刷空間、微博和朋友圈的現象,也説明學生對的依賴性程度。

五、74%的同學希望手機更加智能,便捷。也有7%的學生希望手機只能打電話,發信息即可。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由於手機功能的不斷增加,給學生的學習帶了負面影響,不僅是依賴手機的問題,還表現在過度沉迷於網絡。

總結:

通過調查,學生在手機使用方面存實存一些不良現象,主要表現在:佔用日常生活時間較多,對手機有了某種程度的依賴,卻忽視手機的學習功能,沉迷手機遊戲更重要的是,一些網聊和遊戲會分散學生們的學習精力,希望大學們能夠正確認識,不再依賴手機。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目的,時間等

調查的目的:瞭解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兼職狀況;並分析其中的原因。

調查對象:新疆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大一,大二,大三學生。

調查的主要內容:兼職的種類,目的,期間遇到的問題,兼職的收入情況等。

調查工作時間安排:20xx年5月6日確定調查內容。目的及調查對象,並制訂出調查問卷;5月7日,發放問卷,進行實際調查;5月8日,對收回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完成調查報告。

採用的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人員分工:

問卷設計:全體成員

問卷調查:全體成員

調查報告:柯曉玲韓英

問卷統計,數據整理及插圖:楊麗鹿園園

調查計劃及提綱:焦恆

調查提綱

調查問題類型及現狀分析:

全文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了調查的時間,地點,調查問卷的一些情況。

▲第二部分,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調查並對現象分析(這部分所佔比例較大):

a、調查同學們對待兼職工作的態度,這是決定因素。(1、2)

b、針對已從事過兼職工作的同學,調查他們從事此項工作的目的,再與其收穫進行對比,看看兼職是否對他們有益。(4、7、13、16)

c、在兼職過程中,同學們由於缺乏社會經驗等因素將會遇到哪些困難,他們是否有勇氣去面對,將採取什麼方法應對這是對同學們的心理素質進行檢測。同時,學校是否該幫助呢(8、9、10、11、12)

d、調查家長對同學們從事兼職工作的態度,這對同學們是否從事兼職工作也有很大影響。(15)

e、作為當代大學生,大家都具有各種各樣的特長及不同的性格,這將直接導致從事兼職工作的種類不同及尋找兼職工作的途徑不同。(3、5、14)

f、在大學期間,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同學們是否能處理好學習與兼職工作間的關係呢這是對同學們綜合能力的檢測。

▲第三部分,對調查報告進行小結。

針對大批在校大學生都有過兼職經歷的事實,我們利用五一長假開展了一次題為"大學生兼職狀況"的社會調查。調查採用問卷形式,共發放問卷100份,其中一年級20份,二年級30份,三年級50份,收回100份,有效回收率100%,總體來説,被調查男女生人數基本相等。本次調查主要涉及大學生兼職的類型,目的,期間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收入情況等內容。調查發現:

看待兼職的態度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46.9%的男生,52.9%的女生認為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而認為大學生沒必要兼職的均佔0%,其餘的則認為可有可無。

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分別有30.9%,35.2%,60.8%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其餘同學均認為可有可無。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5月28日,團市委下屬的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發佈《中國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今年的就業壓力總體回升,大學生平均期望月薪相比20xx年上漲了1830元,達到5510元,但幸福感有所下降。同時,今年的就業壓力感受平均數為18.39,明顯高於20xx年。

繼20xx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突破700萬之後,今年的畢業生人數達到749萬之多。

調查顯示,相比20xx年的期望月薪平均值3680元,今年大學生平均期望月薪增長了近20xx元(1830元)而達到了5510元。

今年,期望月薪首度有了大幅提高。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熊漢忠表示,物價和職場總體工資上漲,求職者期望月薪也水漲船高,“但這種過大的增幅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加大了求職者的就業壓力。”調查也顯示,期望月薪隨着學歷的增高而增高。

本次調查中,近半數(48.8%)的被調查者表示希望去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這樣的二線城市工作,僅有14%的人表示希望去直轄市。

在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中,57%的人認為應該找工作就業,有創業想法的人數佔到23%,明顯超過今年選擇考研的人數。20xx年選擇“考研”的比例較前一年有明顯下降,僅佔到13.2%。

調查顯示,今年大學生就業壓力感受平均數為18.39,明顯高於20xx年的壓力水平(16.91)。而在“幸福感”這一調查內容中,近4年就業大學生的幸福感均值以20xx年為最低,20xx年僅達到3.08,明顯低於20xx年的3.39。

調查還發現,國家政策成為影響大學生就業的最主要因素,佔到37.9%,其次是房價與物價因素,分別佔到30.7%和25.1%。

北京中考志願填報5月26日順利結束,記者27日從北京市教育考試院獲悉,今年中考報考人數為8.45萬人,其中具有升學資格的考生為7.35萬人,比去年增加3000人。三個“市級統籌”計劃備受考生和家長的認可,總體報錄比接近6:1。

據北京市中招辦統計的志願填報數據顯示:三個“市級統籌”計劃共計招生2242人,報考總人數為12479人,總體報錄比為5.6:1。其中,“統籌一”計劃招生數為368人,報考人數為5656人,報錄比高達15:1;“統籌二”計劃招生數為1464人,報考人數為6981人,報錄比接近5:1;“統籌三”計劃招生數為410人,報考人數為3316人,報錄比為8:1。

據瞭解,三個“市級統籌”計劃是北京市教委今年推出的中招新政,參與“統籌一”招生的學校包括四中、人大附中等10所優質高中,10所優質高中將把招生計劃分配到除東城、西城、海淀三個區之外的各區縣所有初中,每所初中可得到一個名額。“統籌二”是指部分優質高中新建或擴建校區或城鄉一體化學校的招生計劃。參加該類招生的為有寄宿條件的,如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華夏女中等11所優質高中校的分校。這些優質高中新校區招收部分學生由學校與藝術院校進行聯合培養,高中畢業後藝術素養考核合格者,經高考可以申請進入市屬高校的雙培及外培計劃。“統籌三”是由優質普通高中拿出部分計劃與藝術院校合作,進行零起點藝術教育,學生在高中本校上課,經過3年藝術素養學習後,畢業後經高考可進入“雙培”及“外培”計劃。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今年北京市中考各學科在命題上將以“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進一步降低難度,剔除0.2以下難度過大的試題。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考試的難度係數降低了,但中考命題上將側重考查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觀點,試題的取材範圍將更寬更廣。

高考移民,除了基於地域的不公外,背後還有身份、地位帶來的不公。高考制度的改革,不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需要全局視野內的系統性優化。

高考制度與户籍制度合謀,誕下一個怪胎——高考移民。近日,內蒙古有關部門發佈消息稱,對此要“毫不動搖地治理”,去年以來當地已有1465名空掛學籍的高考移民被清退。

這種向教育欠發達地區的高考移民,製造了“雙重不公”。以河北向內蒙古的“人往低處走”為例,河北相對而言有着更高的教育質量、更好的教育資源。掛空籍去內蒙古考試,意味着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卻只是參與資源相對薄弱地區的考試競爭,對於當地考生的不公顯而易見。

另一方面,那些能通過種種渠道採取非正常手段遷移户口,或者有能力通過購房等方式入籍者,權力與財富,至少需佔其一。在內蒙古查出的高考移民中,家長大多為公職人員,許多還是領導幹部,正説明了這一點。這也意味着,除了基於地域的不公外,背後還有身份、地位帶來的不公。

而在高考移民中,還往往形成“合謀”。“移民”們增加了升學的可能性,學校和地方教育部門獲得了更高的升學率。在這條利益鏈上,當地考生,以及那些無法“移民”的寒門子弟,處於最末端。這讓受損的遠不只是個人,更是公平的教育理念,是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平等的發展權。

去年高考前夕,安徽毛坦廠中學“萬人送考”的新聞照片也直觀地呈現出,這樣一次考試,承載着多少家庭的希望與未來。應試教育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也幾乎沒有人不承認,高考是目前來看最公平的教育資源分配方式之一,也是改變個人和家庭命運的重要途徑。在很大程度上,高考其實維繫着整個教育體制乃至整個社會的“底線正義”。

然而,對高考的公平期待,也屢屢遭到侵蝕。雖然大部分已被取消,但加分亂象至今仍未能根除。去年遼寧本溪體優生的加分,就爆出“足球4萬,游泳7萬到8萬”的醜聞。高考制度需要改革,高校招生也需要改革,但不管怎樣改,公平的底線是無論如何需要守護好的。

高考移民再次被曝光,也進一步提出這樣的問題:高考制度的改革,不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需要全局視野內的系統性優化。現階段,全國統一高考、統一錄取,還無法實現。但從長遠看,需要的是以政策槓桿、財政槓桿,逐步變高考分數線上的“優惠政策”為增加欠發達地區教育投入,讓教育資源分配更合理。如日本,早在1954年就制定了《偏僻地方教育振興法》,規定了國家和地方為振興偏僻地方的教育必須實施的各種措施,並制定了施行令和施行規則保障法律的實施。

“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雖然這樣的高考標語被認為有價值觀問題,但背後卻是強烈的公平訴求。對個人和家庭,或許要破除“高考神話”;對社會管理者,卻不能不重視這樣的聲音。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手機是現代人的隨身助手,也是我們方便的通信工具。手機在人們普通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它也是人類的殺手之一———手機輻射。據統計,目前全球約30億人用手機,是吸煙人數的3倍。中國13億多人口,移動電話用户已經突破7億,也就是説,平均兩個人中至少有一個人擁有手機。作為使用頻率最高的數字產品,很多人幾乎24小時手機不離身。

因為它與人們相伴出行,往往對人體造成的輻射量比電視還大,那到底手機輻射對人體有那些危害呢?

、調查方法

1、閲讀書籍瞭解什麼是手機輻射?

2、閲讀報刊了解手機輻射的危害有哪些?

3、上網搜索關於手機輻射的注意事項。

4、上網搜索幾種人不宜使用手機。

5、閲讀書籍瞭解手機輻射危害怎麼辦?

二、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瞭解什麼是手機輻射?

當人們使用手機時,手機會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無線電波或多或少地會被人體吸收,這些電波就是手機輻射。 一般來説,手機待機時輻射較小,通話時輻射大一些,而在手機號碼已經撥出而尚未接通時,輻射最大,輻射量是待機時的3倍左右。這些輻射有可能改變人體組織,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瞭解手機輻射的危害有哪些?

手機致癌性或比香煙強 直板機袖珍機輻射最大信號弱的地方少打。信號差時手機的功率會自動加大,從而造成其輻射的強度增大。同樣的道理,在電梯等小而封閉的環境裏使用手機也會使其輻射強度增大。

關於手機輻射的注意事項。

第一,最好在撥出或接通2秒鐘後接聽;

第二,最好不要在移動的交通工具上,尤其是行駛在高速公路的車輛上使用手機,此時手機與基站距離不斷變化,輻射時強時弱,對人體危害較大;

哪幾種人不宜使用手機?

1、癲癇(dian jian)病患者;

2、嚴重精神病患者;

3、白內障患者;

瞭解手機輻射危害怎麼辦?

1、注意手機的擺放位置。由於手機只要處於待機狀態就會產生輻射 而且輻射對人的各個器官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同的。醫學專家建議我們 手機不用時最好放在包裏 或是夾克衫的口袋裏 但不要放在胸前的口袋中 也不要直接掛在胸前。

四、總結

鑑於手機輻射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共識,世界各國均對手機輻射制定了安全標準,英國政府明令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機;日本政府規定出售手機必須連同手機防輻射裝置一同出售等等。但我認為未成年人用手機不是不可以,但是切記要少用。我國手機用户已近二億部,相當數量的手機輻射嚴重。為保護數億國民的健康,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儘快頒佈我國的手機防輻射安全標準並認真執行。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的目的

學習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掌握知識技能和行為規範的活動。而健康的學習行為習慣,就是圍繞學習這個中心,學生所反映出的相應的行為習慣,它是一種比較鞏固的動力系統與維持系統,事實證明,健康的學習行為習慣,是學習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形成健康的學習行為習慣會使人終身受益。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説過:中小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習慣。作為實施健康教育的實施者教師,重要任務之一是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行為習慣,抑制不良的學習行為習慣。為了進一步瞭解小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的情況,掌握其學習規律,以便更有效地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行為習慣,設計並進行這項調查。

二、調查的對象與方法

我們以中文班的學生為對象,接受調查問卷的學生達200多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1、學生課前準備的習慣從上調查顯示,約佔94%的學生一聽到上課鈴響了以後,都能停止户外活動,迅速進教室。但進教室後講話的學生所佔的比例約佔36%左右之多。上課用的學習用品能每天帶齊的還不到總人數的70%。究其原因,學生書包沉重,為減輕負擔,每天只攜帶課表上安排課程的學習用品,有時臨時調課,便顯得慌亂;有的則由於自理能力差,沒有自覺整理書包的習慣。書本、文具盒隨意亂放的現象或還在課桌裏的約佔14%左右。做好課前準備是學生上好課的基本前提,它有利於穩定學生的學習情緒,保證上課的質量。這一方面學校已按行為規範的要求、標準進行了訓練,但檢查考核評比工作未能深入持久真正落實,出現了抓一抓,緊一緊,放一放,鬆一鬆的現象,或還沒有引起各任課老師的足夠重視。在貌似平靜的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值得引起重視。

2、學生上課聽講、思考的習慣從上表顯示,能真正做到上課從不做小動作、注意專心聽講的學生比例不高,其比例還不到20%,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要求學生上課時眼睛注視老師,根據老師的要求注視黑板或看課本,不講廢話,不做小動作。學生的聽課行為往往受學習情緒影響和教師授課質量、組織教學的能力所影響。學生感興趣的課,開小差做小動作的現象相對較少,反之則多。另外,學習環境干擾等因素,也會干擾學生聽課的注意力。上課聽講時能積極思考、愛動腦筋近佔26%。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愛動腦筋學生數的百分比四、五年級較高,説明這個年級的學生求知慾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較強。遇到疑難的問題時,大多數學生能主動請老師、同學,約佔61%,但上課時不動腦筋,有疑問時不敢發問的學生也不在少數。甚至有4~6%的學生學習敷衍,有疑惑也得過且過,不求甚解。在這裏也反映學習能力的問題。學生學習過程應是不斷地生疑(發現問題)、質疑(提出問題)和解疑(解決問題)的過程。沒有熱愛學習,勤學苦練、善於思考的精神是不可能牢固地掌握知識的,因此,不斷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勤學好問,善於思考的習慣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3、學生閲讀習慣從表中顯示得到,絕大多數學生(88%)能坐直身子,雙手執書,他們的讀書姿勢是正確的。良好的讀書姿勢有益於學生的健康與正常視力。學生中能經常自覺閲讀課外書的情況並不令人滿意。六年級閲讀情況則處於低谷,僅為31%。課外閲讀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多讀好書有益於學生的健康成長,但由於畢業班學業的負擔,沒有過多的時間,使學生對課外閲讀未引起足夠重視。各年級勤做筆記或圈劃情況較好(63%)。需進一步發揚。

4、學生作業習慣有效地進行作業,不僅能鞏固知識,而且能培養一個人健康的學習習慣和高度自覺的學習責任感。但目前許多學生作業的方法不健康,做作業前並不注意複習知識,不把握重點、難點及理解作業的內容和要求,而是拿起本子就做,因此能做到先複習再作業的學生比例並不很高。三年級佔42%,四年級佔67%,五年級佔43%,六年級佔29%,學生作業的習慣與老師的嚴格要求和有序訓練很有關係。做完作業後能自覺驗算的學生僅在27%,不少學生依賴於家長檢查或打聽結果的高達60%,這不僅説明學生的自信心存在問題,引起關注,而且它掩蓋了學生學習上的許多薄弱點,影響老師得到的反饋信息的正確率,使老師不能及時很好的調控。但從表中顯示,學生已養成了及時訂正的習慣,佔80%。它也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的質量。

5、學生複習考試習慣複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表中很清楚地顯示。能自己自覺經常複習的近佔37%,尤其是六年級學生,只有19%,碰到問題,自己思考解決的佔16%,而極大多數學生沒有養成這個習慣,而是通過問老師、同學等方法來解決。但也説明已養成不懂就問這個習慣。考試測驗時,81%的學生能獨立思考,認真答卷、實事求是、不偷看、不作弊。成績不理想時,60%的學生能分析原因,改進學習方法,不斷努力。成績不夠理想時,有39%左右的學生不敢告訴家長。家長關心自己的子女的學習成績,希望知道孩子學習上的真實情況,能真實彙報成績是學生誠實的表現,也是健康心理的表現。學習上有困難時,不必顧慮重重,要如實告訴家長,爭取家長的幫助。為此,老師要重視培養學生主動向家長彙報作業情況和學習成績的習慣,以便家長與學校配合,形成合力,爭取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四、調查結論與建議

心理學研究表明,行為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學生越小,越容易養成健康的習慣,也最容易保留這種習慣。日本心理學家的研究也表明,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其學習習慣的得分並不增加,為此,我們認為:健康的學習習慣在小學階段就形成了,以後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難有大改進。因此,儘早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年齡越小,越容易養成健康的學習習慣,形成的健康的學習習慣也越容易鞏固。不健康的學習習慣發現得越早,也越容易糾正。我們正鑑於這種認識,把從小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行為習慣是指導小學生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我們認為,最為重要的和最為基本的健康的學習行為習慣有以下幾點:

1、關於熱愛學習,勤學苦練的習慣熱愛學習的實質就是明確學習目的。世界像一個有聲有色的大舞台,每個人都將以某種身份登上這個大舞台,扮演一個或悲或喜、或美或醜的角色。這不是毫無規律的偶然,而是必有前因後果的。無數事實證明,一個人如果熱愛學習,並終生求學不倦,那麼他一生將是絢麗多彩的,或者説,他在世界這個大舞台上,將能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小學階段對人的一生的作用,不言而喻了。同時,從小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新鮮感、好奇心以及對新知識探究的慾望。唐代文學家韓愈説過:業精於勤。可見,勤在學習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愛迪生又説: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總之,勤奮出智慧,勤奮出成就。勤,既是一種可貴的美德,更是一種應當養成的健康習慣。

2、關於課前準備的習慣做好課前準備是上好課的基本條件。學校實行預備鈴制度,要求學生聽到鈴聲後,立即停止內外活動,加快步子走進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學習用品輕放在桌子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講話,眼睛注視前方,靜待老師進教室上課。我們建議,每天用值日生專人負責檢查,任課教師嚴格要求,加強訓練持之以恆,使學生一上課就能投入學習。

3、關於認真聽課,善於思考的習慣課堂教學是學生增長知識的最基本的途徑。上課認真聽講、善於思考,實現掌握新知識、新技能、課堂學習時,要求學生做到:專心聽講、不講廢話、不做小動作;聽課時,要善於思考,提出質疑,並適當做些筆記,不懂就問,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合作;回答問題要先舉手,得到允許後站起來發言,發音時聲音響亮;別人發言時,要認真仔細地聽,虛心學習,取長補短。

4、關於預習、複習的習慣預習是學生學習的起始環節,課前預習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學生在每次新課前自覺地進行預習。對要學的知識作一個初步的瞭解;把學習的難點、重點和不懂的地方記下來,這樣在上課時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帶着問題聽課。課後及時複習,記憶清楚,內容易懂。應當要求學生當天的課當天複習,先全面複習,再重點複習;遇到重點、難點的知識的反覆複習,温故而知新,複習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知識能被掌握得更紮實。

5、關於作業與檢查訂正的習慣作業練習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減輕過重的學習負擔並不是佈置作業。作業有助於鞏固、消化所學的知識,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因此要求學生做到:創設一個安靜良好的作業環境;善於積極思考,獨立完成,作業不拖拉,不抄襲;作業書寫工整,字跡清楚,格式規範,卷面整潔;作業看清題目要求,先複習有關內容再作業,作業後仔細檢查,自覺驗證;作業本發下後,發現答錯題自覺及時訂正。

6、關於課外閲讀的習慣課外閲讀對於開拓學生視野、豐富知識、提高閲讀與表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必須:加強課外閲讀的指導,培養閲讀興趣,要結合課內外,向學生推薦好書。校內外結合,創造良好閲讀條件,開設閲讀指導課,激發閲讀興趣,引導正確的閲讀習慣,開展讀書活動,指導學生做好閲讀筆記,並開展課外閲讀競賽評比活動。為了保證調查問卷情況的真實性,每個學生只寫上班級,不寫姓名,以顯示學生自己存在不健康的學習行為習慣而不受到老師或同學的批評或指責。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摘要:

幸福指數是人們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眾主觀生活質量的核心指標。目前西方很多國家紛紛研究並計劃設立衡量人們幸福感的指標,使它與GDP一樣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標準。主觀幸福感,是個人依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總體評價,是反映某一社會中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心理學參數。大學作為大社會中的一個小社會,對於其成員——大學生的幸福感,理應給予關注和重視。特別是隨着社會的高速發展,當代大學生面臨着學習、就業、家庭、婚戀、人際關係等多方面的壓力,對幸福的追求歷程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為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幸福狀況,提高大學生追求幸福的品質和能力,幫助大學生實現對幸福生活的建構。我們五人小組從性別、年級以及整體三方面入手,展開了系列調查。並基於調查,提出增強當代大學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議。

調查的基本情況:

1.調查目的::通過調查大學生對幸福感的理解和詮釋,研究影響他們幸福感的.因素,提出科學的教育對策,使大學生對幸福有更深遠的解讀,從而幫助他們最大程度地獲得幸福。這對於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提高幸福感水平具有深遠的實踐意義。

2.調查對象:本校大學學生,其中低(一、二)年級20人,高(三、四)年級20人,男生20人,女生20人。

3.調查內容:個人基本資料包含年級、性別等,其它情況如健康狀況、人際關係、性格、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總體感覺等自我評定以及對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觀幸福感狀況,對目前狀態是否滿意、生活中最不理想的因素等等。

4調查方式:問卷調查。問卷均採用選擇題形式,分為單選和多選。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40份,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40份。在此基礎上進行數據彙總並獲取了所有有效被調查的學生基本資料,如性別、年級等。

調查過程及預想:

由於時間匆忙和實踐經驗不足,我組成員只能在實踐中摸索前進。經過討論,確定了問卷試題。並對四十名大學生(其中每年級10人)進行問卷調查,因為人數較少,對於所得數據也許會有所偏差。預先估計,當代大學生的幸福感尚可,而造成部幸福的主要因素主要來源於就業壓力和學習中的困難。調查後,又經小組成員共同統計,得出結論。

結果與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

對家庭生活感到非常滿意的佔70%,感到一般的佔15%,不滿意的佔15%.上述數據表明有7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家庭狀態總體上持滿意或肯定的態度,而有3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家庭的滿意程度處於中等偏下的態度。

對大學所選專業及以後就業預想32.5%的人表示對自己專業滿意,而17.5%的大學生則處於茫然狀態,40%的人則認為專業不滿意對未來就業表示堪憂。這説明為數眾多的大學生覺得自己的專業不滿意並且對未來的發展抱有悲觀色彩。

對生活中不幸福的因素,學習壓力、就業壓力、家庭關係、生活成就、人際關係、經濟狀態、精神空虛、現實理想差距、沒有戀愛、沒有參加團體活動(可多選)分別佔75%、85%、35%、70%、23.2%、17.5%、35%、67.5%、2.5%、10%、13%,從中可以看出,影響大學生幸福指數的因素中,就業壓力首當其衝,其次是學習壓力,再者生活品質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對於追求幸福做過的努力(可多選),80%的學生表示樂於關心他人,75%的學生覺得自己在努力學習,45%的學生勤於交友,獲得幸福。只有12.5%的學生表示通過參加志願者讓自己獲得幸福。

對現在大學生活狀態的滿意程度,27.5%的人認為忙碌而充實,60%的人認為普通平淡,7.5%的人覺得不滿意,與理想之間有一定差距。這間接證明了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大學生活並不很滿意。因此加強大學的教育體系以及改善大學活動安排是必要的措施。

不開心時解決不幸福能力,40%擅長解決,15%不擅長解決,而45%的大學生不知道是否具備此能力。這些數據很鮮明地反映了我們廣大的學生羣體中大部分人缺乏處理引起自己不幸福的問題的能力。

對於覺得幸福的人該具備的特點(可多選),97.5%的人選擇了樂觀開朗的心態和和諧的人際關係,87.5%的人認為幸福的人應該努力奮鬥,72.5%的人則選擇了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由此看出,普遍大學生都認為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是獲得幸福的關鍵,但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而大多數的人也都認為只有樂觀的心態是不夠的,需要後天的努力來實現幸福。

對目前的幸福感打分,0%的大學生打100分,12.5%的大學生打80~99分,67.5%的大學生打60~80分,17.5%的大學生打30~60分,0%的大學生低於30分。

注:此結果真實有效,且從整體來看,與預測狀況基本符合。

總結

綜上所述,大部分大學生都感覺自己的生活還算幸福。而讓大學生對自己感受的不幸福進行歸因時,基本上有兩種不同的歸因風格:一種是將自己的不幸福主要歸因於外部因素,如就業壓力大,學習壓力大,運氣不好,社會競爭激烈,課餘生活單調等;另一種是將自己的不幸福歸因於內部因素,如人際關係太差,主觀努力不夠,缺乏明確的追求目標,精神空虛等等。在內因與外因之間,大多數大學生都把導致自己不幸福的內因排列在最前面,這反映了大學生對於幸福認知的一致性,同時也説明個人努力、明確的生活目的感,對精神世界的明確的理解、預測和內部的控制對於大學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1.快樂感對生活質量高低的影響是不容質疑的,幾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樂,生活充滿樂趣。然而,面對同樣狀況,不同的大學生的快樂感程度卻有所不同。這主要是由自身的心態以及自己追求決定的。比如有的大學生覺得畢業後前程似錦,有的大學生覺得可以養活自己,而其他人抱有消極心態。由此可見,一個天性樂觀豁達、凡事易於滿足、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的困難和未來的人相較於具有悲觀的心態的人的幸福感要強。一個人的性格特質是個人所特有的內在心理特徵,是影響個人主觀幸福感的內在原因,也是影響一個人主觀幸福感的直接原因。從問卷調查他們對幸福進行的主觀定義中,我們進行總結認為人格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幸福感的重要成分。

2.就業壓力對幸福的影響。就業是民生之本。面對越來越強的就業競爭,大學生們似乎顯得無可奈何。寒窗十幾載,好不容易擠進大學的校門,如今就要走向社會,面對父母的期望,面對自己的理想,卻不知道路在何方。由於競爭激烈、就業矛盾突出,不少高校畢業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有一部分畢業生在新的就業體制和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心理準備不足,在就業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心理偏差,有的甚至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這些心理偏差反過來又影響了他們的就業。不幸福感的產生也因此而生。

就業壓力一方面來自社會,一方面也來自大學生錯誤的就業觀。高校教育者應通過就業指導和心理指導,轉變大學生錯誤的就業觀念,使大學生認清形勢,認識自我,平衡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所產生的不和諧的心理狀態,從心理上減輕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進而減少就業壓力對大學生幸福感的影響。

3.重要的生活事件會引起幸福感的變化。對於大學生來説,尤其是大學和家庭生活的事件影響了他們對幸福的看法和感悟。如當大學生遭遇掛科,失戀等負性生活事件時,可能會產生抑鬱、悲觀、無助等消極情緒,導致幸福感降低。但個體的幸福感一般不會長期下降。同時由於一些正性生活事件得到大家的認可,生活中有成就等又會使幸福感提高,最終其幸福感會穩定在某一水平上。

4.生活目標。調查表明,無論男大學生還是女大學生都把生活目標作為影響自己幸福觀的因素。並且在對自身的不幸福歸因時,認為缺乏明確的生活目標是導致他們不幸福的原因之一。沒有了目標,大學生會整天精神空虛,無所事事。而降低他們的自信心,影響對自身的判斷,使自己對生活更加迷茫,從而帶來循環效應,加劇了大學生的煩惱和負擔,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5.金錢、享受對幸福的影響。不可否認,金錢和物質財富是個人幸福實現的物質基礎,也是培養正確幸福觀的物質前提。一個生活在物質匱乏社會中的人,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處奔波、居無定所,他不可能會體會到人生的幸福,對他而言生活就是痛苦的感覺,幸福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物質財富應在幸福生活中佔多大比重?性別比較發現,男生比女生更注重金錢在幸福中的作用,這與男女生未來的社會角色有一定關係。調查中,只有17.5%的人為自己的經濟狀況煩惱。應該説他們在物質生活上是豐富的幸福的,然而,我認為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大學生在此方面的關注度應該會增加。

如今的大學生現在所持幸福觀點中容易把吃喝玩樂、揮霍金錢與幸福混為一談,幸福價值觀偏頗。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幸福觀的主流是積極的,是適應和符合社會發展潮流的。但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由於商品大潮的衝擊和西方價值觀念的影響,不可避免地要對正處於人生觀形成和發展時期的大學生產生負面影響。我們無不憂慮地看到,大學生羣體在幸福價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現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似有抬頭傾向。在什麼是幸福的問題上,相當一部分同學認為幸福就是吃喝玩樂,幸福就是為所欲為、揮霍金錢,甚至有人痴迷那種"不修今生求來世"的錯誤觀點,對身體和物慾的滿足成為學生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這些觀點否認了幸福要靠腳踏實地的勞動和創造來獲取、追求幸福的過程就是努力拼搏的過程。學生體驗幸福的過程、態度和情感不正確,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學生對幸福的理解。

對大學生自身提升幸福感的建議:

1. 要重視人格的培養和塑造。與其他因素相比,主觀幸福感更多的依賴於人格。例如個人的自尊,樂觀,自我控制和生活目標。外傾性的人能更多的體驗和感受幸福,培養和塑造健康的人格,讓自己有積極的自我觀念。喜歡並相信自己,恰當的認同和接納別人,能夠理性的面對和接受現實。大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不斷地汲取知識,知識可以讓人聰慧、充實更能體現自身素養。

2. 積極的改善社會關係,尤其是舍友關係和朋友關係。要能正確處理得到社會支持與付出社會支持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這也是大學生社會化過程中人際關係的一個集中反映。它關係到大學生是否能夠有個愉快的心境度過整個大學生活。因此通過擴大人際交往,結識朋友,培養興趣愛好等方式更多地使自己接觸人羣,改善人際交往關係。

3. 職業生涯規劃。嚴峻的就業壓力是大學生幸福指數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大學生希望在畢業時能夠有一個好的選擇,就應該儘早的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定位。進行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以及確定職業發展方向,並據此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在不斷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讓自己充實、自信,提高幸福指數。

4. 休閒。要學會在忙碌的學習中分出想當的時間來享受生活上的休閒。例如參加體育鍛煉,看電影,參加社團活動,聽音樂,參加志願服務等。這些工作都能增加個人的身心健康。

5. 培養積極情緒。情緒是人們看待和處理事物的一個放大鏡,好的情緒總是作為一面積極的暖色鏡來加工所面對的事物。在這種狀態下人們往往會表現出更大的寬容性、耐性和持久性,而更傾向使事物朝好的方向發展。獲得成功的體驗,因此經常去聽、看、經歷一些能夠激起積極情緒的美好事物,使自己漸漸的處於一種良好情緒的循環圈中,會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對其他方有助於提升大學生幸福感的做法建議:

中國大學生的幸福感不僅影響其個人的前途,更涉及到社會的發展和取向,所以社會各方要給予共同的關注,並做好其協助工作。如 教育者要重視增強其自我效能,讓同學在價值展現時,體現快樂,重塑自我。提升幸福感。調動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對自己學習能力的估計和期望,提高學業成就,而學校應轉變傳統心理健康教育觀念,從積極的角度去引導學生挖掘現實中的積極因素。去感受生活,體驗幸福。國家也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扭轉現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局面。此外,社會支持能讓人內心感到快樂和幸福。大學生作為沒有經濟獨立的羣體,外界的社會支持會使他們更好的處理自己的生活。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可以使大學生與父母親子關係密切,更能體驗幸福。

我認為。大學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也是對人生髮展方向、對社會實踐認知的啟蒙期,此時可塑性極強,如果從現在開始就對他們進行幸福感教育,可使得大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幸福的獲取以及看問題的視角有一個科學的認識,這種積極的、科學的、發展的思想和理念將影響他們的一生。從人的本性出發、重視人的個性發揮與中國大力提倡的大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相結合;讓同學們去積極地奮鬥,而把艱苦的過程轉化為幸福的感受才能真正使其幸福感得到有效的提高。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前 言

(一)背景:

大學生寢室是大學生生活、學習和進行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之一,是大學生人生道路上重要的成長環境。據統計,大學生大約有2/3的時間是在宿舍裏度過的。它相當於大學生的第二個“家”,寢室成員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古語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方;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

大學生寢室文化是指寢室成員在寢室生活、學習、休息、娛樂、社交等活動中所構建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它包括寢室成員的學習方式、生活習慣、人際交往、精神風貌、道德氛圍、室內環境佈置等方面。它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深刻的,正確地引導和整合積極向上的寢室文化有助於大學生健康成長,有助於大學生早日融入社會,有利於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二)調查時間:20xx.5.10--20xx.5.12

(三)調查地點:防災科技學院南、北校區

(四)調查對象:防災科技學院在校大學生

(五)調查目的:瞭解寢室文化現狀,並給出相應的建議。

(六)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

(七)調查人員:王政禹、趙能、李兵、史佳林、李敬文、劉卓昌

二、正文

(一)總體現狀

1、宿舍現狀

1.1宿舍設施及裝飾

在調查問卷中,有1台電腦的佔25%,有2台的佔17%,有3台的佔15%,有4台或更多的佔40%,這種情況大部分是由於專業需要等原因,基本上寢室成員都有屬於自己的電腦。由此可見,電腦已是大學生必不可少的設備,是大學生娛樂,學習的主要工具。

1.2宿舍衞生狀況

26%的人認為自己宿舍的衞生狀況很好,63%的人認為自己宿舍的衞生狀況一般,9%的人認為自己宿舍的衞生狀況較差,只有2%的人認為自己宿舍的衞生狀況很差。好的宿舍衞生狀況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休閒的環境。然而,大學生平時隨地丟果品紙屑,浪費水電資源的現象依然存在,這就要我們加強監督,自覺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把寢室當做自己的家。

2、大學生宿舍行為文化現狀

我們進行了一個統計,大學生每天在寢室的時間長達13個小時,除去8小時睡眠外,還有4~5小時用於學習、交談、娛樂、自身管理等。這些時間的分配是因人而異的。

據調查顯示,同學在寢室沒有進行課程學習的佔15%,課程學習比較少的有佔30%,課程學習頻率一般的有28%,課程學習比較多的佔18%,課程學習很多的佔9%。在寢室進行學習交流的頻率上,選沒有的有10人(佔10%)、比較少的有48%、一般的有26%、比較多的佔15%、很多的只有1%。這一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宿舍進行學習上交流的頻率還是較少的。其次在宿舍成員逃課情況上, 選擇很多的5%、多的有15%、一般的佔40%、少的有30%、很少的佔10%。這一調查結果同樣另人憂慮,大學生逃課現象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嚴重的現象。

大學生的娛樂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在看電視、電影的頻率上,15%的人選擇沒有,22%選擇比較少,25%選擇一般,30%選擇比較多,8%選擇很多。女生愛看的韓劇,男生關注的體育賽事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元素。電腦遊戲幾乎成了男生宿舍的主流文化。

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發現大學生寢室“卧談”現象以悄然成風,談論內容五花八樣,其中談論娛樂信息有19%,個人前途的有15%,男女情感的佔20%,時事政治,奇聞異事的分別佔5%,7%,討論學習的有,但不多。大學生一天學習下來,還久久不能平靜,以致熄燈以後躺在牀上,精神仍處於亢奮狀態,久不能寐。

3、大學生宿舍交際關係現狀

當問及如果舍友打擾了你的學習或者休息,你可能採取的方法是什麼,47.4%的大學生選擇“委婉指出”,有24.5%的人選擇“忍耐”,16.2%的人表示會“直接告誡不滿”,選擇“主動出面解決”的學生不及一半,説明目前在大學生處理人際關係方面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指導。

同時調查中,有4%覺得和寢室成員相處起來很難,5%認為較難,66%認為較容易、24%的同學認為很容易,這表明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還是處於一個良性狀態 。在是否與寢室成員發生過沖突的調查中,37%選擇和寢室成員發生過沖突,60%選擇沒有和寢室成員發生過沖突,並且45%的人認為自己最好的朋友是宿舍的同學。

(二)存在問題如下:

1、寢室玩耍較多,學習氛圍不濃

在調查中有60%的人在寢室以玩遊戲,上網聊天來打發時間,學習,和寫作業的時間被擠的很少,這與寢室的整體學習氛圍有關。這反應大學寢室的學習氛圍有待提高。由於大學管理相對寬鬆,學習壓力較小,學生普遍學習激情不高,造成雜亂無章,令人頹廢的印象和感覺。

2、不良習慣存在,安全仍有隱患

針對大學寢室不文明現象,其中72%的寢室有不文明現象,不文明現象主要集中於吸煙佔20%,喝酒佔15%,違規用電佔10%,打架,賭

博的很少,對於在寢室吸煙問題,學校沒有具體的規定,寢室內吸煙問題嚴重,污染了寢室的空氣壞境,也容易造成學生的墮落和鬆解,更不利於學生的健康,希望學校能出台一些措施限制大學生抽煙行為的泛濫。 在喝酒的問題上,通過調查瞭解到節假日、過生日、同學聚會喝酒的比例較高,男生明顯高於女生。希望我們大學生能嚴格自律,不要損害了自己的身體,同時酒後滋事的情況也會發生,這給學生的安全帶來不穩定因素。

3、交流溝通過少,交往面過窄

在訪談的形式中,當問及你是否過參加了一些學生社團的活動時,大部分同學的回答是參加過,但參加的次數很少,參加過一次,二次的佔60%,這説明大學生的課外活動還不太豐富,學校中僅有的

那麼幾項文化活動又只是給少數“精英”們準備的。學生們時間分配有待調整,把時間用在真正有用的活動上,注意勞逸結合。

(三)形成因素:

宿舍文化的形成,從眾起了一定的作用。如果一個不喜歡運動的大學生處在一個熱愛運動的寢室中,那麼他很可能由於從眾心理也喜歡運動。而一個喜歡學習的學生可能因為從眾心理而不愛學習了。再如一個人可能不愛上自習,但由於宿舍中的其它成員有上自習的習慣,他也會由於從眾而改變自己。宿舍成員的從眾行為可以表現在很多方面,包括人的興趣愛好、對事物的認識評價、自己的行為方式、生活習慣等等。

對從眾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羣體的規範和壓力。在宿舍中,大家都遵守某種規範,誰也不願成為不合羣者,宿舍成員在宿舍中怕受孤立,而願意與羣體規範相一致,與宿舍中其他成員保持相同的看法或行為方式。

(四)我們的意見與解決方法

1、健全規章制度,規範學生行為

在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中,應重視規章制度的建設,制定一套系統的、行之有效的高校學生寢室管理制度,建立約束機制。科學規範的規章制度能夠引導大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合理地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把大學生在寢室裏的表現進行量化考核,考核的得分作為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得分的一部分,列入學生成績單,載入學生學藉檔案,作為評優、評定獎學金、入黨等的重要依據之一,客觀上對大學生的行為起到了約束、督促和激勵作用,使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有了制度上的保證。

2、 以活動為紐帶,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較強,主張個人奮鬥,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表現出強烈的主體意識,以寢室為單位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寢室文化活動,就是讓學生當主角,自編、自導、自演,充分展示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這樣不僅能增強大學生個人成才的信心,而且可使愛好相同的同學組織在一起,通過活動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增強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精神。要提高文化活動的品位,使活動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如:大學生寢室文化節、寢室成員特長表演、攝影大賽,以寢室生活為內容的小論文比賽,以寢室為參賽單位的演講比賽、歌詠比賽、文明寢室評比競賽,還可以開展讀書活動、專題講座計算機學習等,把寢室文化滲透到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去,使他們在高雅、健康、融洽、活潑的文化氛圍中健康成長,在活動中接受科學真理的影響,高尚情操的陶冶,鍛鍊意志品質,培養交往能力,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為早日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結束語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瞭解了寢室文化的內涵,發現了我們周邊寢室存在的問題,歸納總結了寢室文化的一些形成因素並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看法建議。我們從中獲得經驗教訓,希望把我們的寢室建設發展的更好。同時,也希望更多的寢室引以為鑑,相互促進,形成一個更加和諧,進步的文化氛圍。由於經驗有限,我們的總結也不夠全面,觀點也不盡完善、正確,請多多諒解,指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diaochabaogao/g9jr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