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考試作文 >

期中考試後中學作文

期中考試後中學作文

期中考試後(一)

期中考試過後,我獨自一人悶悶不樂地坐在一邊空想,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怕期中考試考砸了。所以整天就只想着自己不會出錯、粗心大意,分數要保持原有優勢等等。

期中考試後中學作文

最終,成績出來了,真的不出我所料,幸運女神並沒有降臨在我身上她只對我説:“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一手造成的,要不要亡羊補牢,由你自己決定。”接着,把失望和後悔留給了我——比上學期總分下降了70多分。

我久久佇立在原地,把目光投放在試卷上,一次又一次地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這一結果無疑是天打雷劈般地打擊了一朵正在成長的花朵,使他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信心與自豪,使他將要與其他失去光彩的花朵永遠長眠於地底深處。

為了拯救這朵懦弱的花朵,必須喚醒他的信心,而成功恰恰是喚醒信心的最佳方法,所以,為了成功,必須有一套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為此,我決定;做到以下幾點:1、課前預習。大致看一下當天要學習的內容,不懂的問老師或同學,有一些實在不懂的地方標上記號,做到心中有數;2、上課認真聽講,把思路跟着老師走,如果還不懂,可以等下課問老師同學,在認真聽講同時還要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勾畫或抄下來。3、課後複習。把當天所學的內容和所做的筆記整理好,好好複習,把該背的背下來。4、獨立完成作業,認真完成,不抄襲。5、訂正,嚴肅的對待每一次考試。

做到了這些我相信在期末考試後幸運女神還會回到我身邊。

期中考試後(二)

天,陰陰的,似乎有一場暴風雪的到來。班主任從門外進來了,天越壓越黑,彷彿要把一切都吞掉。心情也變得十分壓抑,班主任老師開始報分數了:“**,語文**分,數學**分,英語……”我真的不敢再聽下去了,捂着耳朵,眼淚一滴一滴掉在桌子上,也許,這聲音只有我聽得到。

放學了,所有人都回家了,每個同學的臉上都洋溢着笑容:成績好的為分數而高興,成績不好的早已不在乎分數為可以回家而高興。而我,也想努力地笑一下,嘴角揚了揚,卻始終沒有笑出來

終究,天上還是沒有下雪,只是陰陰的,正如我現在的心情一樣。

走到了操場,我沿着跑道一圈一圈的跑,只是為了發泄心中的情緒:為什麼?為什麼我一直努力着,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敗?為什麼?難道真的是因為我太笨了嗎?

想到這裏,眼淚又流了出來。我迎着風,跑得更快了,想把這不爭氣的眼淚吹回去,就這樣一直跑到再也跑不動了。

我坐地上,看着陰陰的天空,我覺得天空和我一樣,一直為一件事努力着,卻始終沒有成功,只不過,天是為了能夠痛快的下一場雪,而我,則是為了能夠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我歇斯底里的對着天空大喊:“老天,你是不是和我一樣難過?是不是和我一樣,努力卻不能夠?”

老天沒有回答我,我笑了,心想:天空又怎能回答我?它沒有感情沒有思想啊!

這時,天空飄起了雪花。剎那間我真正地明白了張海迪的那句:“即使一百次跌倒,也要第一百零一次爬起來。”

站起身來,回到教室,拿起一本書,認真的讀了起來……

期中考試後(三)

期中考試與期末考試都非常重要。你如果考得好的話父母什麼條件都會答應你,同學們都會羨慕 嫉妒恨;考差的話得到的只有父母的責罵,還有同學們的嘲笑。為什麼就這樣不公平呢?

考試前我十分緊張,一直再翻書本,我知道這是沒用的但還在翻閲書籍,以最快的速度看了一遍,準備迎接考試。第一個考的是語文,我快速的看了下題目,就答卷了。考完語文大家都在説:“ 語文真是太簡單了,隨便想一下就知道了,一點難度都沒有。”我也這樣認為,於是就這樣沒有在複習了。到了下午考英語,我心想:這是我最拿手的.科目,一定可以拿到好成績。就匆匆的答題,答到後面的短文時我去怎麼看也看不懂,只能再多看幾遍後在回答,可是看着看着越來越緊張,只能拿命來拼一下了。接下來到了數學,前面的我認為很簡單,到了後面一題比一題難,特別是解決問題,幾乎沒有一題是我可以馬上寫出來的,我都是思考了好久才想出來了。後來與同學們一討論解決問題錯了一大堆。

考完試後我心中忐忑不安,心裏想着會不會被爸媽罵的“狗血淋頭”啊!心中更是不安,之後老師發了語文和英語的試卷,都不錯八十幾分,可是中午時數學老師對我説了我的成績非常差,在這樣下去是不可能進中學的。我的心裏十分的難過在檢討着自己。

回到家後,爸媽一直在問我的成績,我心裏十分緊張不知道該怎麼跟他們説。之後在他們的眼神下我如實交代了我的成績,他們一直在哪教導我下次要努力,不能再像這次一樣了。並且不要讓我令他們很失望,我雖然聽進去了但還是會難過。

為什麼只有考好了才能得到鼓勵,而考壞了迎來的只有這種待遇。我們已經很難過了,為什麼還要這樣傷害我們幼小的心靈呢?

標籤: 期中考試 中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kaoshizuowen/rdjw8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