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中學生日記 >

關於初中日記範文合集8篇

關於初中日記範文合集8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大家這一天裏都收穫頗豐吧,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日記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初中日記範文合集8篇

初中日記 篇1

“徐琛轉走了!”好像今天早晨大多數同學對我説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

也許我不想也不能相信同學們的話是真的,但同學們是對的,徐琛的確轉學走了。

我們剛進教室坐下,一位同學就把徐琛留給班主任錢老師和同學張玥的兩封信送到講台上,錢老師便讀給大家聽。

先讀給老師的信。她在信裏寫到“請老師讓劉玉龍當生活委員”,這時,有些同學已經開始嗚咽。信封裏還夾着我們班教室前門的鑰匙和幾張剩下的水票。老師感歎到:“這麼好的孩子,可惜轉走了。”有的同學啜泣起來,我也感到傷心。

在給張玥的信中,多次寫到這樣一句話,“不要哭,笑一笑。”可我們怎能笑得出來啊!即使笑了,也是苦笑,是無奈的笑。老師讀信時,我彷彿覺得自己在火車上,就坐在徐琛旁邊。

夢總是會醒的,上早自習了。

大家的讀書聲比往日輕了許多,沒有一位同學在打鬧説笑,大部分同學都很難過。有的眼睛濕潤了,有的索性爬在桌上嚎啕大哭,我的臉上也掛了幾顆豆大的淚珠。

徐琛是我們班上品學兼優的一位同學,幾年的同學生活,與班裏的同學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現在她卻離開了這個集體,我們是多麼的依依不捨啊。

徐琛,記住,無論你走到哪裏,全班的同學都會祝福你!

初中日記 篇2

我的媽媽今年34歲,眼睛大大的,頭髮長長的,肚子很大,真美麗。

我媽媽每天都要照顧我,對我很好。她時而好時而壞,當我作業做不好的時候,她就很壞,又很生氣。當我作業做好的時候,她就很好,又對我很温柔。媽媽雖然這樣,但我還是挺喜歡媽媽照顧我的,媽媽這樣照顧我,我以後一定也會好好照顧媽媽的。

最後我知道媽媽罵我、打我都是為了我好,我知道我明白。

初中日記 篇3

都雲往事如風,隨風而過。

可那些醉人的往事,又怎能讓它染指而過。

那顆心雖古井不波,那份情卻依舊盪漾着。

都雲愛新歡,新歡除舊愛。

可那份刻入骨髓的記憶,卻是除了死亡難以忘懷的。

那顆正跳動的鮮紅心臟,顯然證明我還好好的活着。

又云作者痴,無事來苦思。

痴是我在回憶美好,思是我在探索未來。

不是無事而是值得,温故而知新我懂了。

又云作者狂,歪理藉口語。

不會寫了,隨便説點算了。。。

以前對語文那是一點興趣都沒有,也不知道怎麼了,現在竟然那麼喜歡了。。。。

以前對醫生很那個,現在真的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了。

以前對身邊的人莫不關心,現在感覺是那麼的慚愧。

以前不懂得良藥苦口利於我,現在知道了哪些才是真正想你好的人。。

以前是那麼感激對我放縱不管的人,現在才知道哪些才是我真正應該感謝的人。。

好多好多。。。。回憶是那麼快樂,慚悔又是那麼的苦澀。。

不管過去如何,不管為了任何,現在我已經知道了很多。

那些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他們才是我該好好對待的。

現在抹不掉過去,未來也一樣佔據不了現在。

往事如風,我卻是雲,不知道是風帶走雲,還是雲帶來風,雲始終要下沉變為雨。

雨也是會上升化為雲。

人生沉浮如雲雨,我看淡便是。

只是,為雲時要為人遮曬,為人降雨。

為雨時要為人解渴潤物。

這樣才不會忘了自己的崗位。

罷了罷了,,,該上課去了。。。。

初中日記 篇4

一年一度的越野賽在今天舉行。早晨六點半,同學、運動員全部到齊,比賽正式開始。

運動員風光地跑走了,其他同學呢,總得有幾個護理的,抱衣服的吧?幾番周折後,我被分配當張笑飛的護理,一齊護理的還有謝林君。

呆在教室裏三十分鐘後,班長宣佈開始出發。整場比賽情況過程難以知曉,就看衝刺時誰的運氣好了。()人羣擁成一團團的,中間留下大大的空隙,迎接勝利的到來。

我在六中認得人很少,前幾名都不曉得他們的姓名。不過,本班的同學我起碼認得,第一個跑完的本班學生是常成,接着又有米俊文、閆鵬、郭紅斌----他們真有本事,跑這麼長的路程竟然能不累得精疲力盡,因為生氣而大哭一場,比我強多了。

那個張笑飛是怎麼搞的?我等了他足足五分鐘,連個影都沒,謝林君倒清閒,就在旁邊説着風涼話,令我氣極。這位“糖葫蘆”同學終於跑完了,有氣無力地出現在一小隊“人馬”裏。我心裏鬆了一口氣,待他衝刺完畢,我和謝林君趕忙把他扶着,統操場兜着大圈,也是“不亦樂乎”?

越野賽結束後,發現丟了兩件衣服。希望同學們在關心成績的時,對這類後勤工作也應注意。在這兒,我向所有參加比賽的同學們表示感謝,同時要在自己的身上多下苦功,多參加體育鍛煉,促進全面發展。

初中日記 篇5

隨着社會的進步,孩子的教育問題牽動着家庭與學校,以前小學的教育方式只是注重書面的課本知識,稍加教導考個理想的成績是沒有大的問題,但到了初中並非如此,當然科目較多是個原因之外,等多的是學習方法要改進。有的同學或家長就要問,班上有的同學為什麼成績差別那麼大呢?從我個人認為不外乎這麼點兒:

一、家庭教育問題。家長的品行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讓孩子如何做人,父母的言行舉止平時在家很重要。孩子在家説話尊老愛幼,在學校裏要尊師守紀,這就是最起碼的做人道理,其次在談學習。

二、學習環境問題。孩子在家做作業儘量不要影響。有些不能領悟的題目要與孩子相互琢磨與分析,實在不行的話,讓孩子多與老師聯繫溝通。這樣既能提高孩子的語言交流,又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樣何樂而不為呢?

三、自身修養問題 。有句古言: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為啥有的同學天天不是學習,就是補課,成績還是不能上升。而有的同學並非勤奮刻苦,成績一直前列,學習很輕鬆。

綜合這幾點,我個人認為孩子教育問題,主要還是取決於自己。哪個做父母的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家長、老師的能力就是提供好的學習環境罷了。為了孩子的美好的明天,我們一起奮鬥吧!

最後感謝各位辛勤的老師及家長們。

初中日記 篇6

雙休日是每個人都向往的,在這段時間裏,我們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喜歡做的事,如看電視、看書、玩電腦……十分愜意。但最快樂的還是那個雙休日了!

那天,風和日麗,我和爸爸、媽媽在陽台上百無聊賴地坐着,懶洋洋地曬着着太陽,一點精神都提不起來。剛開始,我們還東聊西聊,但很快,我們都無話可説了,就只能傻愣愣地坐着。

正當我昏昏欲睡時,爸爸不知從何處翻出了一本《謎語大全》,要給我和媽媽猜。頓時,我和媽媽都來了興致。於是,爸爸宣佈了比賽規則:我和媽媽分為兩隊,隊名自取。在搶答時,必須先舉手,答對加一分,答錯不扣分。規則講完後,我給自己隊取名為”志在必得“隊,媽媽給自己隊取名為”不能輸給小子“隊。於是,準備工作完成了。一場充滿:血腥”的'比賽開始了!

爸爸笑着説:“這道題很簡單,聽好了:紅眼睛穿皮襖,長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蔔。還沒等老爸説完,我就舉起了手,説:”兔子“,爸爸哈哈大笑:”對,這題是我給你們送分的。下面的題就難了!“我想”真是開門紅。再看看媽媽,她卻絲毫不緊張。爸爸又出題了:左看三十一,右看一十三,左右一起看,三百二十三。猜一字。“這可難倒我了,我絞盡腦也沒想出來。這時,媽媽舉起了手説:非常的”非“”對,加一分!“我不甘心的想:這一分竟然被媽媽得去了,要加油啊!

就這樣,你猜 對一題,我答錯一題,陽台上不時傳出響亮的笑聲,屋子裏到處洋溢着快樂。比賽結束了,我以21比20的優勢戰勝了媽媽,”志在必得“隊贏了!我得意地説:”老媽,看來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吧“!惹得大家笑了起來。

真是一個快樂的雙休日!

初中日記 篇7

今天上午下過一場雨,然後天放晴。但是中午天氣仍十分悶熱,看來下午還是會下雨。我不免有點擔心,上次放學回家時被淋成了落湯雞,害得我差一點感冒。不知這次烏雲會不會寬容一點,對我手下留情?

下午第二課時,果然又下起了雨。彷彿聽見烏雲在對我説:“我也怕雷公懲罰我不肯出力呀。”

放學了,雨竟然停了。坐在車上,我老望着天。爺爺問我在看什麼,我説:“看天空下不下雨。”調皮的雲兒在低空翻滾着,變幻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好像在催促我:“快走呀,等你到家我再放雨。”

終於平安到家了,我鬆了一口氣。進門的時候,我也調皮地向天上的烏雲招招手,心裏説;“謝謝你護送我。”

初中日記 篇8

感謝上帝的恩賜,星期六我們去“蘇寧”買洗衣機時,“蘇寧”正在搞活動,於是,服務員將一隻小巧的電火鍋當作贈品送給了我們。從小就愛吃火鍋的我終於不花錢就隨時能吃上“火鍋大餐”了。

第二天早晨,我和爸爸媽媽去農貿市場買了粉絲、排骨、青菜、豆腐、金針菇,準備燒火鍋吃。

“火鍋好嘍!”我聽見了媽媽的呼喚,急忙放下心愛的書,直奔餐桌。

自己燒的火鍋就是不一樣!媽媽掀開了透明的玻璃蓋。“轟!”憋了許久的蒸汽一擁而出,餐廳裏頓時溢滿了火鍋的香味兒。

鍋盆裏用小火燒着,所以許多不起眼的小泡泡在“大雜燴”裏亂蹦。他們好象一個個嚴厲的警察,正在警告我們:很燙,吹了再吃,不然後果自負!可被香味薰得頻頻咽口水的我哪顧得上這些,用勺子撈起一塊豆腐就往嘴裏塞。“哎呦!啊——”我痛苦地呻吟着,只覺得豆腐像一團火,硬是往腸裏鑽,過了一會兒,肚子才好受些。

“慢慢地吃,燙的吃下去腸子會溶化的!”爸爸像個大學者似的教導我,其實他自己也在狼吞虎嚥地吃火鍋呢!

我接着又夾起一把粉絲,正欲往嘴裏放,只聽“吱溜”一聲,還沒等我反應過來,那粉絲早已被一股強大的力量吸進肚子裏了。

爸爸媽媽也不甘示弱,一個使勁嚼青菜,一個拼命喝湯。我們一家人把形象、煩惱都拋到了九霄雲外,剩下的,只有圓圓的肚子、香香的氣味,噢,還有最親切,最温馨的家庭氣息。

標籤: 初中 範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zhongxueriji/0rxyv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