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五年級數學日記(精選10篇)

五年級數學日記(精選10篇)

通過寫數學日記,同學們可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日記(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五年級數學日記(精選10篇)

五年級數學日記1

最近,我們三到六年級的學生參加了數學考試。這次考試,我才考了92.5分,粗心使我做了許許多多。

您説得沒錯,不是不會做,太粗心了,經常出現一些大小問題,沒有這些問題,我會更好。有一句話這樣説:“第一次犯錯,也許情有可原,但第二次犯錯,説明你是個‘笨蛋’。”也許我就是這個“笨蛋”。:我的成績就像一個橄欖。橄欖在懸崖邊晃來晃去,你一不小心,一不留神就會“碰碰……”掉下去。

成績並非想高就高,要靠努力,沒有行動的理想是空想。就像尼采説的那樣,一件東西的價值有時並不取決於人們的收益,而是取決於人們的付出——取決與你為它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這句話説得沒錯。聰明才智不在於知識淵博。我們不可能什麼都知道。聰明才智不在於知道盡量地多知道,而在於知道最必要的東西,知道哪些東西不需要知道哪些東西。通過這次考試不但檢測了我近期所學的知識,還讓我的許多缺點暴露出來了,讓我在以後的學習中能及時改正。

五年級數學日記2

今天,我在寫作業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生活中的圓。

什麼叫做生活中的圓,那就是在生活中有哪些關於圓的周長、圓的面積還有圓的對稱軸之類的東西,也就是圓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要應用到圓的周長,只要你認真觀察,就肯定能發現的,雖然我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關於圓的周長的東西,今天我就把我所知的一點皮毛告訴大家,據我所知,車輪走一圈的路程就是這個圓的周長;時鐘的分針針尖走過的路線是鐘面的周長;圓形餐桌圍的花布邊的長度也是餐桌面的周長;人們經常戴在手上的手鐲也含有圓的周長的知識……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只説了一點剩下的就由你這位高手去觀察了。

圓面積其實也很簡單,只要你會觀察,眼睛亮一點就可以了。圓桌的大小也就是圓桌的面積;時針掃過的面的大小也就是這個鐘的面積;還有就是可能大家很少見,那就是用繩子拴住牛吃草,求牛吃草的最大範圍,也就是求圓的面積,……。這是我所歸納的。

還有,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切記!

五年級數學日記3

今天是星期五,考卷發下來了,當我看到成績時,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86分比上次還差。看到別人考100分我真是又羞愧又羨慕,恨不得自己也考100分。但都怪自己粗心大意這個毛病,還怪我檢查考卷時還沒把正面一半的考卷檢查完,就突然肚子痛了,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而且我明明檢查出來一題是錯的,但沒來得及改,就收捲了,那題4分,如果把這題的分數加上去,我就可以考90分,這次考試給我的一個教訓:考試前除了除了吃飯以外其它什麼也別吃。而且檢查是寫起字來要快,要細心,不要寫錯字,不然對的會變錯的,而且要多算幾遍,寫答案時要快一些,不能粗心,因為過一會兒就有時間檢查了。

我在這個月裏,更加努力,因為我面臨的不將是小考,而是期末測試,我一定會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試的時候發揮我最好的水平,爭取更好的成績。

五年級數學日記4

今天,我跟着母親去菜場買菜。母親説:“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母親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説。於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裏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於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對我説:“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想:7除2等於3.5元,20減3.5等於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並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買一斤。”我又想:16.5減10等於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

當我從菜場出來,母親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着對我説:“學會買菜了!”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着許多數學奧祕,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五年級數學日記5

以前,我一直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麼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爸爸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爸爸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着對我説:“澤羣,爸爸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鐘後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説:“爸爸,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爸爸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着説:“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塗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羣想得周全。”我和爸爸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爸爸説:“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説説用什麼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最小公倍數就等於這兩個數的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車。”爸爸聽了,誇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爸爸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五年級數學日記6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母親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着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稜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稜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

五年級數學日記7

斤和千克是一樣的,而他們的用處卻不一樣,今天我問了奶奶,奶奶高訴我告訴我了斤和千克的互化方式。我簡單地再這寫一下;1斤=0.5千克=10兩=500克而且告訴我“千克”是國家法定計量單位,1千克=1000克。“斤或兩”應為“市斤或市兩”,俗稱“斤或兩”是國家廢除的計量單位,1市斤=10兩或1市斤=500克。因此,千克和克,斤,兩在量值上的換算關係為:1千克=1000克=2市斤=20兩。

而且我上網查了資料知到了《千克的認識》是培智學校數學教科書第九冊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認識》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千克雖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單位,但由於斤在生活中還未完全消失,學生並不十分熟悉千克,因此建立千克的概念對弱智學生來講更加困難。再者,重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藉助工具、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重量,並能夠在實際中應用,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對“千克”的感性認識;又通過稱同一物體的重量,得出千克與斤的關係,很具體地感知斤和千克之間的進率。和一些讓學生能好好的認識千克和斤

如上堂課讓老師給同學們留了一個調查作業,讓我們去菜市場看看賣菜、賣水果小商販是怎樣叫賣的,但不知道我們完成的怎麼樣。也可這樣説生:土豆0.5元一斤、葡萄2.5元一斤、豆角5元三斤……

五年級數學日記8

那天中午,我一個人在家,突然肚子餓起來了,於是我就去樓下的超市買零食吃。

到了超市,我買了兩盒老壇酸菜面,3個雞腿和5包鵪鶉蛋。結賬的時候,超市的阿姨找給我14.6元。結完賬,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總覺得有點不對勁。於是便在心裏默算了一遍:6元錢一盒的老壇酸菜面,買兩盒一共是12元;雞腿每個6元,買了3個一共是18元;鵪鶉蛋1.8元1包,買了3包一共是5.4元;那麼12+18+5.4=35.4元,我剛剛付了51元,51元減去35.4元等於15.6元。哎呀,剛剛那個阿姨算錯了,少找了我1元錢,我也真是粗心呀,以後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

於是,我便轉身飛快的跑向超市,氣喘吁吁的對超市阿姨説:“阿姨,您算錯錢了,少找了我1元錢,應該是找我15.6元!”阿姨皺了皺眉頭,説:“沒錯呀!”“本來是付了您50元的,後來我發現口袋裏還有一張1元的,也付給了您!”我連忙解釋道。“哦……”阿姨這才恍然大悟,“對不起了小朋友,是我算錯了。”阿姨邊説邊把錢遞給我。“沒關係的,謝謝阿姨,阿姨再見!”從阿姨手中接過錢,我提着零食,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

這件事讓我記憶猶新,老師説的真沒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學好它真的是大有用處呢!

五年級數學日記9

2月1星期四晴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中午爸爸下班回來,哼着小調,興高采烈地跨進家門我迎上去問道:“爸爸,這天有什麼事這麼高興”爸爸説:“這個月我漲工資了。”我問道:“那你此刻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説:“我比工資高,我倆的月工資加起來是2800元,月工資差是100元,你説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

聽了爸爸的話,我動手在紙上畫出了線段圖幫忙我理解:

透過觀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並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那麼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聽了,滿意地直點頭。這時,正在做飯的媽媽對我説:“你還有其它方法嗎”“還有其它方法”我驚奇地説。我報着好奇的情緒靜下心來再次觀察、思考,我發現此題關鍵是找出以誰作標準的問題,標準不同,方法也就不同。於是,我有了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作標準,假設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同樣多,那麼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媽媽的月工資最後加上爸爸比媽媽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為(2800-100)÷2+100=1450元。

聽完了我第二種方法的介紹,爸爸、媽媽笑了……

五年級數學日記10

8月3日星期六天氣晴

這天是媽媽的生日。媽媽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來。等到晚上8點多,媽媽回來了。吃蛋糕的時候,媽媽對我説:“媽媽來考考你,如果答對了就能夠吃一塊蛋糕,好嗎”我説了聲“沒問題”就開始答題了。

媽媽出了第一題:媽媽今年36歲,你今年10歲,媽媽比你大幾歲姥姥的歲數是你的6倍,姥姥今年幾歲我很快口算出結果,我説:“媽媽比我大26歲,姥姥今年60歲,太簡單了,我的蛋糕吃定了”。媽媽笑着説:“驕傲了吧”再來一題:小明今年8歲,他爸爸已經40歲了,問再過幾年,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2倍這下我傻了,冥思苦想,看來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媽媽説:“怎樣樣,不會了吧”“讓我再想想,想不出來我不吃蛋糕。”

過了一段時間我想到一個笨辦法,我能夠把他們的歲數都找出來呀,過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歲,最後最後推算出來過了24年後爸爸的年齡剛好是小明的2倍。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説還有更簡便的方法的,之後就給我講起來了,只要用爸爸的年齡減去小明的年齡就是若干年後小明的年齡了,也就是32歲,再用32-8=24年就是經過的年份數了。我恍然大悟,原先能夠這麼簡單呀。

媽媽説:我能自己想辦法得出結果還是好樣的,作為獎勵給我吃蛋糕了,我心裏又喜又難為情,以後我可不能在驕傲了,小朋友們也不要學我呀。

標籤: 數學 五年級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y7mxl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