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2016年村幹部駐村工作民情日記

2016年村幹部駐村工作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就是記錄在村裏的所見的所聞,反映給上級,解決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2016年村幹部駐村工作民情日記一:

時間:20xx年9月3日 星期一 天氣晴

人物:胡集鎮黨委駐邱樓村包村幹部李婷婷

上午,我到村裏幫扶對象邱志柱大爺家中去看看,邱志柱大爺今年近80歲高齡了,只有一個女兒,遠嫁他鄉,由於生活窘迫,沒有能力贍養老人,所以,邱大爺被列為了幫扶對象。推開虛掩的門,一個佝僂的背影出現在面前,邱大爺正在院落裏剝蒜種,我急忙上前幫忙,並和邱大爺嘮起了家常,在接觸邱大爺過程中,感到邱大爺心態很好,對苦難的生活有着頑強的承受力,對黨和政府的關懷照顧也很感激。聽着老人的述説,我從心底裏替他高興,看來老人家生活的信心是越來越足了,這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臨近中午,我正幫老人做午飯,敲門聲響起了,原來是村裏的“好媳婦”孫冬姣來幫老人做午飯了,“好媳婦”幫“困難老人”是村裏結對幫扶創舉之一。我和“好媳婦”一起幫邱大爺做午飯,然後圍在小飯桌上一起吃飯,從邱大爺幸福的笑臉中,我感到了真情幫扶真的能給人帶來滿足。

吃過午飯後,我便與老人告辭。邱大爺把我送出了很遠。離開了邱大爺家,走在鄉村的小路上,心情很愉悦,真心為邱大爺現在的生活態度高興,希望他能一直這樣開心下去。

  2016年村幹部駐村工作民情日記二:

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 陣雨

今天,我來到了小龍坑組,看到了村民常説的“好命人”——鄧正軍。看到他時,我當時有點傻眼了,在我眼前的鄧正軍大約55歲,1.6米左右的個子,衣着十分簡樸,身體局部癱瘓,生活不能自理,這怎麼也不能與好命相聯繫起來呀。原來,鄧正軍在多年前身患疾病,導致身體局部癱瘓,他上有90高齡的老母,神經失常的哥哥,兒子已外出打工,妻子是家裏唯一的勞動力,且體弱多病。

多年來,妻子並沒有因為家庭的變故而離他遠去,而是主動承擔起家庭責任,數十年如一日的照顧他和家中老小,並在村寨的附近打零工,補貼家用,維持家裏的基本開銷,雖然家庭清貧,生活卻挺充實。這件事讓我感觸很深,讓我從這個貧困家庭中領悟到了自尊、自強的含義。我是一個普通幹部,對他們的困難有些鞭長莫及,但是他們鍥而不捨的精神卻讓我收穫了金錢無法買到的精神力量,我要把他們那種相濡以沫的情操進行宣傳,在社會上營造團結互助的良好氛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同樣也是駐村工作的作為。

  2016年村幹部駐村工作民情日記三: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多雲

一個村的發展,村級黨組織是“火車頭”,如果基層黨組織沒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經濟發展的引擎就會拋錨,前進的車輪就會止步。今天下午,我組織高龍村的黨員在村級黨員活動室召開了專題學習會,給全村黨員上了一堂生動豐富的黨課。

“我覺得我們的村要發展辣椒、西紅柿等產業,採取基地+農户+企業的方式帶動羣眾致富。”

“我是一名黨員,當前我的養殖業發展得還可以,我想先帶動我們村的一部人進行試養,如果效果好的話再進行大規模發展。”

“我們要利用好我們村的土地優勢,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進行土地流傳,讓羣眾從中受益。”

……

聽完黨課後,大家都備受鼓舞,爭先恐後的為全村的發展出謀劃策。

今天的黨課上得很成功,也讓我找到做好羣眾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其實,鄉村民風十分淳樸,求發展、想致富的意願也十分強烈,他們需要的是我們幫他們加一把勁。

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我們還沒有等到李紹江回來,但是,他日記本里記錄的點滴瑣事,卻生動地講述着駐村幹部一心為民的真切情懷。

李紹江不過是今年甕安縣選派的省、州、縣405名駐村幹部之一,由他們組建的81個駐村工作組到崗到位後,就立馬展開了“訪民情、解民憂、謀民富”系列工作,真正做到真蹲實駐、真幫實促,為民謀福祉。

 

標籤: 村幹部 民情 駐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x4yj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