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雙聯雙創民情日記【精選】

雙聯雙創民情日記【精選】

下鄉走訪村民是為了人民生活而更加好,切實瞭解基層人民生活,解決人民問題,是駐村幹部要解決的重大責任。

雙聯雙創民情日記【精選】

  雙聯雙創民情日記【篇一】

2012年4月14日 天氣:雨

4月12日至13日的兩天裏,我帶着局裏幫扶幹部第四次來到毛藏鄉華山村、毛藏村進行“一對一”的幫扶“對接”行動,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所有幫聯幹部和他們聯繫的農户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共同商定今年及今後八年的幫扶方向和思路。

根據前面我們幹部瞭解到的情況,以及和鄉黨委、村支部溝通的意見,我們初步提出了幾條脱貧思路,包括修建華山村村組鄉村道路修建,發展特色養殖業、改善農牧民用電條件、加大勞務輸出及勞動技能培訓等,一到村上,我們就與鄉、村兩級幹部及部分特困户代表進行了座談,仔細詢問了大家的最迫切的需求,通報了縣局“雙聯富民”工作前期進展情況,並徵求大家對我們初步幫扶設想的意見和建議。

華山村黨支部王書記聽説我們提到村內道路修建時非常激動地説:“我們村四個村民小組,其中兩個就沒有像樣的路,行路難是困擾我們生產生活的最大難題,多少年來都未能得到解決,如今地税局領導提出來要幫助我們辦這件大事,我們全村老少真不知道該怎麼你們的幫助和關懷。” 我看着他期盼又感激的臉龐,想着有省、市局領導的關懷和支持,立即答應他一定將村上的困難和問題帶回去,認真加以研究,並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逐步解決。

座談會後,我們的幹部分別深入各自聯繫農户中,送去準備好的幫扶物品和資金,填寫民意調查表,併發放了填寫好聯繫幹部姓名、聯繫方式的“民情連心卡”,方便聯繫户隨時聯繫。每個聯繫幹部都與各自的聯繫户結成了“親戚”,他們在面對面的交流中,傾聽老百姓心聲;在心與心的交融中,感知老百姓的冷暖。

兩天的入户結束了,毛藏鄉鄉親們的勤勞、善良、樸實讓我印象深刻,他們缺技術、少文化、短資金的現狀讓我感觸頗深,他們對改變生活的美好目標和十足信心讓我久久感動。這次走訪“對接”,我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更加重了,一定要幫他們找出路、想對策、增收入,幫助他們脱貧致富,最終奔向美好小康,這是我們幫聯單位和幹部未來幾年必須要做好的一件頭等大事。

  雙聯雙創民情日記【篇二】

今天,我帶領全局黨員幹部去馬場村開展聯村聯户活動,重點調查瞭解馬場村鄉村旅遊和農家樂發展情況,並看望一下我的幫扶户劉順利家的春耕生產情況。

上午,在馬場村黨支部李書記家裏簡單交流後,我們沿着蜿蜒崎嶇的鄉間硬化水泥路,同行出發了。一路上,當我看到馬場村路邊裝修整齊而又亮麗的農家樂院落時,我的興趣一下子上來了,便走進去實地看看,已經零星地有客人陸續到來。主人看到我們來,笑容滿面地迎了過來。當我問及農家樂經營狀況時,他們説今年效益不錯,每天最少接待四五十位客人。

爬上山樑,我們來到馬場村村民集居區。望着修葺一新,紅頂白牆的農家院落,讓我倍感欣慰!我首先走訪了劉順利家。進門後我把帶的兩包茶、兩箱牛奶和孩子用的書包、學習用具交給他們後,還給孩子給了五百元學費,劉順利的妻子對此非常高興,一個勁地表示感謝。劉順利説,今年家裏又種了5畝百合、柴胡等藥材,還餵了兩口豬,收成會比去年好得多。樸實的話語,真誠的笑容,無不使我們感到欣慰。當我詢問他們對幫扶有啥意見時,老劉笑着説:你們對村子的幫助真大,我們的日子現在好多了,也有指望了!都是黨的政策好。”

從劉順利家裏出來,時間已經快到一點鐘了。我獨自到田間地頭去看一看。我路過一口小水塘池旁邊,看到一位老大爺正吃力地推着一小車磚石,就連忙上去幫忙推着慢慢走,並和他攀談了起來。提到“雙聯”活動,老大爺深有感觸。他動情地説:“到底還是沒有忘了老百姓啊!你幫我推車,又讓我想起年輕那時黨的好乾部了。”來到老大爺家,經過詢問得知,他姓趙,準備擴建豬圈。問及對新農合和其他惠農政策的看法,他説黨的政策很好,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經過一天奔波,雖然有些勞累,但是頗感充實。我的心又和農民近了一步,村民們的真實想法和樸實的話語,都將鞭策我不但要做好本職工作,更要體察民情知民意,如此,方能踐行黨的羣眾路線。

  雙聯雙創民情日記【篇三】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天氣:雪

全市“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動員會議剛剛結束,在辦公室的我有點坐不住了,雙聯行動方案雖然已經出台,但具體工作從何着手,一定要再入户看看,儘可能多的掌握一些實際情況,才能理出思路。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雪,也好,環境惡劣有些問題才能顯露出來,叫上張組長,馬上出發。

我們驅車徑直來到土門鎮永東村北城組的一户人家,幾間80年代的土坯房裏住着一家四口,户主叫朱光林,兩個女兒都在上學,妻子鬱海棠身體不好,只能做做家務,照顧照顧孩子,只有朱光林一人是家庭主要勞動力,家庭收入也基本來自10畝地的幾千元種植收入,由於供養負擔重,常常是入不敷出、捉襟見肘。看着這位比我年長不了幾歲,但被生活的擔子壓得顯得有點蒼老的一家之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離開了朱光林家,我們又來到永東村車院組的一户農家,穿過泥濘的小院,來到了堂屋,大炕上躺着一位年逾花甲、重病在身的老人,老人由兒子王奮仁夫婦照顧,一兒一女兩個孩子正在鎮上的小學上課,一家五口人住在幾間年久失修、已成危房的土坯房裏,每年來自10畝地的一點收入,除了家庭正常開支、給母親看病、供孩子上學外所剩無幾,靠享受政府低保勉強維持生計。

又走訪了郭林等幾户人家,情況基本大同小異,帶着紛繁的思緒回到辦公室已是下午六點多了,一天的摸底走訪,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貧困村、貧困户加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省委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的重大意義,作為一名聯村聯户的幹部,我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作為全市地税系統“雙聯富民”領導小組的組長,我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我相信,通過我們共同努力,一定能找到出路、想出對策,早日帶領大家脱貧致富,最終奔向美好的小康生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w00nn4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