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生物發豆芽觀察日記範文(精選8篇)

生物發豆芽觀察日記範文(精選8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物發豆芽觀察日記範文(精選8篇),歡迎大家分享。

生物發豆芽觀察日記範文(精選8篇)

生物發豆芽觀察日記1

今天管老師讓我們回家發綠豆芽。

説幹就幹,我先準備一個塑料盒,再準備一個紗布。把綠豆放進紗布裏包起來。再把塑料盒裏倒上水,把紗布放進去。就這樣,我開始觀察了,眼看過了兩個小時,綠豆沒有動靜,又過了一個小時,還是沒動靜。又過了十分鐘,我發現綠豆開始慢慢變大了!

又過了幾天,綠豆的外皮開始裂開了。從裏面露出嫩白色的豆子;再近些,我發現從豆子的縫隙里長出了一個白色的小芽芽。它輕輕的探出頭來,好像在對我説:“你好。”我也對它説了聲:“你好。”這是我對小芽芽出生的喜悦。晚上,我來看小芽芽的時候,發現小芽芽長大了,也長胖了,“活像一個小嬰兒。”現在的“小嬰兒”約長1釐米。它們現在是直着頭的。好像在奮力向上似的。

又過了一天,豆芽現在比昨天又長高了0.5釐米,現在已經1.5釐米了。也許是沒換水的原因,水已經變味了,所以快點換水,換完水又長了0.5釐米,現在是2釐米了。

過了幾天“小嬰兒”已經變成“小朋友”了,“小朋友”頭彎了,肚皮象牙白,像一個小小的音符,和許多“小朋友”在一起,就像一首歌曲,一陣風吹來,“小朋友”就在水池裏嬉戲。

小芽生長的越來越快,已經長到了10釐米,而且長出小葉子來了。

就這樣我的觀察之旅結束了。

生物發豆芽觀察日記2

一早起來,我又迫不及待地衝去看黃豆寶寶。遠遠看去蓋着的“被子”變得凹凸不平,難道黃豆寶寶又在變戲法了嗎?

我立刻掀開“被子”,哇!太神奇了。我驚喜地發現托盤裏的“黃豆之家”,已經變成了一片“黃豆芽森林”。黃豆寶寶的根鬚挨挨擠擠地纏在一起,連着根鬚的豆芽杆長得又白又長,最長的約有31毫米啦,頂上綠色的“厚花瓣”完全張開,裏面露出米粒大小的葉蕾。快速生長的黃豆芽形態萬千,它們有的莖杆用力挺直,像在做廣播操;有的彎曲着,好像在問好;還有的仰着花瓣,彷彿在翩翩起舞。最有趣的是“黃豆芽大哥”。它粗壯挺拔的莖杆上,居然有一根“小黃豆弟弟”緊緊地纏着,猶如在説悄悄話。我高興地看着,隨意地想拔出一根黃豆芽,休想拉得動。

我對着“黃豆芽森林”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聞到了黃豆的清香。我情不自禁地想到:黃豆寶寶只需要一點水,就能堅持不懈生根發芽,這是多麼強大的生命力啊,而它們發芽的過程又是多麼神奇啊!

生物發豆芽觀察日記3

在幾天前,我把綠豆泡在水裏發豆芽——這就是班主任老師讓我們完成一項實踐作業。

兩天後,我發現綠豆的綠色外衣裂開了一條縫。那個小小的芽大約一毫米寬,三毫米長,像一個可愛的小尾巴。慢慢的豆芽變大了一點兒,泡在水裏好像一個爺爺頂着大肚子在水裏曬太陽呢!

第三天,綠豆馬上就要脱掉它那件綠色的外衣,換上嫩黃色的衣服了。綠豆和黃豆、黑豆不一樣。黃豆和黑豆發芽慢,而綠豆發芽快。説不定綠豆裏面的芽着急想看外面的世界呢!綠豆芽在水中圍成一個空心圓,彷彿它們在開會。

第四天,綠豆脱掉了已經鬆鬆大大的外衣,衝出了一個綠色的世界。這時候,我精心培養的豆芽大多都有三釐米了,長的慢的也有兩釐米了!長而尖的芽,又白又嫩。尖尖的芽頭上還有一點兒嫩黃色,可愛極了。我十分喜悦、激動的發現,豆子被分開成了兩半,中間有一個小小的芽正在生長。這些豆子到了下午就在水裏轉圈圈。到了晚上,就停止轉圈,靜靜地在水上漂浮,好像在睡覺呢!

第五天,綠豆越漲越大變成了一個大大圓圓的小皮球。晚上我發現它們會吐出一些小小的水泡,我覺得它們在開座談會,用它們已經長到二到五釐米的長長的嘴説着什麼重要的事情。

小綠豆是一個個“小寶寶”,我把它們養大。

生物發豆芽觀察日記4

前段時間,老師佈置了種豆芽並寫一篇觀察日記的作業。

我回到家,就找來了一個玻璃杯,並且拿來了三顆豆芽,再給玻璃杯裝上半杯水。接着,我把三顆黃豆芽小心翼翼地放入玻璃杯裏。這樣,就做好了準備。

開始,黃豆芽一點變化和動靜都沒有。第二天,它只長出了一點小嫩芽,而且,它還是緊貼着母體,就好像剛出生的小孩緊緊地抱着媽媽一樣。第三天,它慢慢的離開了母體。第四天,它豎了起來,也長高了一點。第五天,它又長高了一點,而且是捲起來的,像一條青色的小蛇往天上看那樣。第六天,它已經脱皮了,它的皮是透明的,好像它在大熱天裏,脱下自己的衣服,要涼爽涼爽似的。黃豆芽脱了皮以後,豆芽的母體裂開了,並分成了兩瓣。另外它已經長到了水面上了,所以,我去給玻璃杯加水。第七天,在黃豆芽的末端部分,長出了一些白白的細細的小根,大約有二十條左右,它們像黃豆芽的鬍子一樣。那些是黃豆芽的鬚根。第八天,豆芽終於長大了,經過我一段時間的培養,豆芽大概有九釐米長了,終於長得可以吃了。它們終於長大了。

生物發豆芽觀察日記5

有一次,我看見廚房裏有一大罐黑豆。我突發奇想,要是我把黑豆種在水裏,會怎樣呢?於是我倒出了一些黑豆、再找來一個裝有水的罐子。我準備親自動手試試,看看豆寶寶在水裏會是如何的呢。

我小心翼翼地把倒出的黑豆一粒粒放在罐子裏。那些豆子就像調皮的孩子,跳進水裏快樂地嬉戲,玩了一下就躲在水底下,不再調皮了,也許是害羞了。我在那看了好久都沒什麼動靜就離開去做自已的事情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一起牀就去看我的豆寶寶。咦!黑不溜秋的豆子的顏色不是剛開始那麼黑了,水卻變得髒兮兮的。我趕緊去換水,看見豆子在清水裏的高興樣,我決定帶着豆子去散步。我帶着罐子着邊走還邊與他説話。每天我一有時間就去陪他,我們簡直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終於有一天,豆子衝破了自己黑不溜秋的外衣,露出了自己白白胖胖的身子。這時,我的心裏樂開了花。我在心裏暗暗想:豆子發育得很好呀!如果這樣下去,我的豆子一定會長得又高又壯,一定是個身強體壯的'小夥子。

豆子一天一天地長大,但那些豆子沒有我預料中的那麼健康,反而長得越來越黃。我的眼淚像一條小溪緩緩流下來。“嗚嗚嗚,難道我精心培養出來的豆豆,它的‘豆生’就這樣子結束了嗎?”我傷心地説,“不要啊,我種的那些豆子,它們的‘豆生’路還長着呢!絕對不能就這樣死了呀,嗚嗚嗚……”我的傷心難過也沒有使我的好朋友越來越健康,他一天天的黃了,萎了。

這次的種豆芽事件可悲可喜,悲的是我精心培養的豆子最後還是死了。喜的是我學會了一項新本領——種豆芽!

生物發豆芽觀察日記6

今天是十月一日,我趁着假期在家發豆芽。我找來一把綠豆子,放在手心瞧了瞧,灰綠色的外衣,圓圓的,‘下半身’有一個“小圓點”。然後我把綠豆放進一個瓷碗裏,放進碗時,有一種清脆的響聲,真好聽。我在碗里加入自來水,直到剛剛沒過豆子就行了。現在豆子身上有一些小小的氣泡,這是豆子在碗裏“睡覺”的呼吸。

十月二日,綠豆子有了明顯的變化,在“屁股”處長出了一條“小尾巴”,“小尾巴”是白裏帶點兒淡黃的,稍尖真是可愛極了!

十月三日,綠豆子的“尾巴”長長了一些,像一條條在水裏“遊動”的小蝌蚪。綠豆子甚至把綠衣脱掉了,淡黃色的身子赤裸裸的,是豆子們擺脱了炎熱。綠豆子的“尾巴”長了一些小鬚鬚,還呈現了一種黃褐色。

十月四日,綠豆子的“尾巴”又長了一些,似乎把“頭”伸出來聽音樂。先前綠衣抱住的部分,現在是粉紫色的了,中間還抱着兩片嫩黃色的葉子,形狀極其像一片夾心餅乾。白嫩嫩的身子只有連着“夾心餅乾”的那小部分呈現了淡黃色,還長了些幾乎看不見的小毛毛。

通過這幾天的觀察,我發現了原來豆子是這樣生長的,它讓我感受到種子的力量真不小。

生物發豆芽觀察日記7

上個星期日,我泡了幾顆豆子,其中有紅豆、綠豆和黃豆。

豆子剛泡完,我沒一會兒就去看一下,一個小時看了五六次,媽媽笑着説:“哪兒有那麼快呀!”晚上睡覺前,我驚奇地發現綠豆和黃豆好像變大了些,我心滿意足地去睡覺了。

第二天一放學,我就衝進家門去看我的豆子。哇,黃豆的皮皺皺的,像波浪一樣,非常柔軟。其它幾粒豆子也變大了,我高興地又蹦又跳,問姥爺:“這幾粒豆子什麼時候發芽啊,我都等不及了!”姥爺一笑,説:“這幾粒豆子生長得很好,應該很快就發芽了。”我聽後心裏很高興,期待着豆子們發芽的那一天。

又過了一天,小豆子發芽的那一天終於到了!我興奮地跑向窗台,只見綠豆和黃豆脱去了外面的皮,露出白色的“肌膚”。豆子上長着一個粗細似針、又短又硬的小芽。小芽與豆子捱得很緊,不費勁兒是拉不開的,就像媽媽和孩子一樣緊密。

兩天後,已經只剩下紅豆還沒有發芽了。赤小豆裂開了皮,綠豆和黃豆中間像是要裂開似的,需輕拿輕放,一旦破壞就無法生長了。嫩白的小芽已經要跟豆子分開,好像豆子要被分成兩半兒一樣。我特別興奮,想想今天要讓小豆子發芽的夢想終於實現了,我激動地拿着罐子左看看右看看。

目睹了豆芽的生長過程,我體驗到了觀察的樂趣,對這個未知的世界更加熱愛了!

生物發豆芽觀察日記8

今天,管老師佈置了一個任務:發綠豆芽。

回家後,媽媽用熱水泡完豆後,讓我來把水攪涼,我用筷子一邊快速攪拌着,一邊觀察:那綠豆整齊地排着隊連成一個綠色空心圓,好像一條綠色的巨龍瞬間鑽入水底,在水中嬉戲。

第二天了,綠豆的外皮已經裂開了,可沒有完全脱掉。我輕輕拿起一顆綠豆,剝開皮,欣喜地發現:小綠豆長出了一條短短的小芽,約3毫米長。

第三天,那條又白又細的小芽又長長了,像一個個小小的逗號,部分豆芽已脱皮,但是還有一些沒脱皮的。

第四天,那條小芽已經長了5釐米長。所有豆芽的皮都脱了,紮在深綠色的蓋簾上,活像一個個長在綠草地上的白色小蘑菇。

第五天,豆芽已經長出8釐米長。豆芽的“小臉”已微微發黃了,可有些豆芽的“小臉”還是那麼白白嫩嫩的。

第六天時,豆芽已經10釐米長了。所有豆芽的“小臉”都黃了,還長出了綠黃相間的小葉子,小葉裏面還是空心的,這意味着豆芽已經發好了,可以做成菜吃了。

這次觀察不僅考察了我們觀察東西仔不仔細,還讓我在觀察中感受到了觀察的快樂。還讓我鍛鍊了動手能力,真是一次難忘又開心的活動。希望以後還可以再參加一次這樣有意義的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opq2o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