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我的作文 >

我手寫我心優秀作文5篇

我手寫我心優秀作文5篇

篇一:我手寫我心優秀作文

我們傳統的作文教學都是老師根據教材的要求給出命題,學生參考範文寫出作文,老師評改。批改學生的作文,發現很多學生的作文都缺少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個人認為在寫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所謂“我手寫我心”,我們要用自己手中的筆,來抒發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 。那麼,怎樣才能在作文中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做法:

我手寫我心優秀作文5篇

一、先感受後作文

感受生活是寫實感、抒真情的基礎,也是寫作的基礎。感受生活,要求學生對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有鮮明的是非判斷力,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發現平凡生活中藴含的偉大。

感受生活首先應從“小”入手。一般情況下,生活往往是平淡無奇的,是由平平常常的、普普通通的小事構成生活的主體。要想從平凡普通的事的中發現生活真諦,產生與眾不同的情感共鳴,就必須時時感受小事。雖然小事細碎,不引人注目,可是在有心人眼裏,就會以小見大,別有洞天。花草樹木是有情的,天上雲霞流動是美麗的,風濤蟲鳥的聲息是和諧的,大地上每一株小草,小道上每一粒石子都是鮮活的。因此,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從“小”入手,作文時就能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可寫;親情、友情、愛情,件件可抒。

其次從“細”處入手。所謂細,一是感受事物要有序,由遠

及近,由表及裏,由淺入深;二是要全面,對物對事對人都是如此,不要只看表面,不及其餘。例如:細心感受街頭巷尾的事,細心感受四季交替變化,細心感受校園生活,細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細心領悟師長的教誨,細心感受親情、友情帶來的幸福與快樂,細心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只要能讓學生從細入手,用自己的眼

睛去發現生活,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頭腦去分析生活,就能使他們寫的文章情感飛揚靈動,思維豐富鮮活。把自然、社會、生活的清泉注入學生的心田,就是學生作文的活水源頭。

二、先思考後作文

思考生活是説真話、抒真情的基礎,是訓練學生作文的源頭活水,是激發學生作文興趣的催化劑。

那麼如何教會學生思考生活呢?首先,通過閲讀使學生思考生活。閲讀是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通過閲讀使學生從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中感受美,從千姿百態的景物描寫中想象美,從巧妙完整的結構安排中體味美,從而拔動沉睡的心絃,產生多方位多層面的情感體驗,進而自覺產生對美的追求和嚮往,獲取寫作靈感材料。

同時在閲讀中還要引導學生帶着問題思考生活。俗話説“不動悟性不讀書”,就是要求學生閲讀時做到“沉浸濃郁,含英咀華”,要體其情、明其理、悟其人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後從書本中學會書寫自己的生活。通過閲讀,在加深學生對生活思考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寫作規律,學會寫作方法。

其次要善於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善於積累。生活中的真情事理無處不在,點點滴滴匯聚成溪,若不注意及時捕捉往往會稍縱即逝。因此老師可有意培養學生思考的習慣,讓學一把當天發現的、覺得特別的事寫下來,不論是好事還是壞事,不論是喜事還是愁事,只要印象深刻就把它寫下來,在寫的`過程中能做到真實的表達思想感情,能大膽説自己想説的話,寫自己想寫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有了發自內心的從肺俯中流出來的真情實感,就能做到寫山,情滿於山;寫海,意溢於海;寫喜,大地山河都在揚眉帶笑;寫憂,風雲花鳥都在歎氣凝愁。有了這種思考,學生“半畝方塘”中就不愁沒有無光雲彩,就不愁沒有源頭活水,有了這種思考就會達到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佳境。

三、先感悟後作文

如果説感受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思考生活是寫作的基礎,那麼感悟生活則是寫作的生命。因為寫作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表述,而人的思想感情來源於對生活的感悟,沒有對生活的感悟就寫不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

感悟生活首先要引導學生面向社會,直接參與體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到社會實踐中去觀察、去傾聽、去感悟、去享受大自然的恩賜。注意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各種人和事,善於從平常的人和事中發現不平常的情與理,用細膩的心去尋覓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如:看電視搶自己喜愛的節目看,是家庭生活中常事小事,許多人可能熟視無睹,並不感到有什麼可寫,如果你是位有心的人,你可從“搶電視”中發現家人的不同喜好、不同性格特點,並感悟出濃濃的親情。久而久之,生活中碰到類似的小事,便會感悟頓生。

其次,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人生,善於聯想和想象。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轟轟烈烈、驚險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能引起我們的想象和聯想,如果能引導學生做到對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種現象都不輕易放過,都能多加思考、想象和聯想,都能想出點意思來,悟出點哲理來,品出點情味來,那麼就不愁寫不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如:看到蠟燭成灰燼猶如看到老師的無私奉獻;看到塘中荷花就會聯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看到山中的竹子猶如看到君子的高風亮節;看到花開花落猶如看到時光的飛逝。這就是通過聯想得到的人生感悟。這樣就能使學生體味到:春夏秋冬,走過四季都是情;天地之間,人生百味皆成文。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要引起學生寫真情實感的文章,就要讓學生感受生活找源頭,思考生活打基礎,感悟生活悟哲理,引導學生在寫作時做到有真意去粉飾,會用平實、簡潔、流暢的語言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就能做到用我手寫我心,就能寫出內容充實、語言生動、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

篇二:我手寫我心優秀作文

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説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説假話空話。應從淡化文體訓練、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入手,培養個性化習作。

一、拓展空間,積累豐富多彩的好素材

1.讓學生走進生活

葉聖陶在《作文論》中説:“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所以論到根本,除了不間斷地向着求充實的路走去,更沒有可靠的預備方法。”這句話深刻地指出了生活積累對於寫作是多麼的重要。為了讓學生説真話、寫真事,我們平時要注意豐富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留心觀察、積累生活素質的習慣。這樣,學生作文時就有話可説,有材料可寫。

2.讓學生走進大自然

大自然中有許多可寫的東西,但如果不留心觀察,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許多值得寫的內容就會擦肩而過。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讓他們置身於大自然中去玩賞,在玩賞中觀察,從中獲得感性真知,從而他們會寫出你意想不到的東西。

3.讓學生走進書籍

讀書,是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作文內容的重要來源。學生通過閲讀適合他們的各種書籍,無論是詩歌、寓言、童話,還是小説;無論是古代的,還是近代的;無論是文學讀物,還是科學讀物;也無論是中國作品,還是外國作品。閲讀的內容和範圍越廣泛,他們的視野越寬,知識面越廣,積累的作文素材也越多。這樣,作文時學生的表達也就越豐富。“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不斷地充電,學生的作文才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解放心靈,掏出內心深處的真心話

學生心靈長期禁錮會導致創新靈感的泯滅,教師應解放思想,廢除陳規陋習,徹底放開學生的頭腦手腳,容納學生的奇思妙想,尊重和張揚學生的個性,放飛學生的心靈之鳥。要使學生在習作中敞開心扉,做到如老舍先生所説的那樣:“寫‘從心裏掏出來的’真心話”,就要求教師切實轉變觀念,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和學生開展心靈對話,努力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種種恐懼,營造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營造一個讓學生能在習作中“暢所欲言”的環境。為此,我經常進行一系列“自由作文”的訓練,如作文《快樂的十分鐘》,習作前讓學生自由地玩,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只要開心快樂就行,之後再讓學生自由地談談玩的感受,有的説玩中有樂,有的説玩能益智,有的説玩能健身,還有的説玩有學問等。教師不責備求全,而是大力鼓勵有獨特

篇三:我手寫我心優秀作文

我教三年級已有六個春秋了。回想起來,我指導三年紀學生初學作文,已有較深的感受。

第一年教三年級作文,一看學生的寫作,簡直讓人啼笑皆非。全是一個自然段,五十字上下,且牛頭不對馬嘴。雖然老師做了指導,但學生做的卻是五花八門,洋相百出。

這可怎麼辦呢?真讓我發愁了。雖説我任教已有三十多年了,但一直教的高年級,這初學作文的小學生,該怎麼引導呢?

我翻閲了不少資料,請教了不少同仁,學習初學作文的教法。得到的啟迪是:讓學生注意觀察生活,注意抓住生活實際中的材料。在寫作中,要注意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

即“用我手寫我心”。作文不僅僅是語言的筆錄,更是真情的表露,心聲的磁帶。

我試着這樣做,首先讓學生敞開思緒去寫,隨心所欲,看到什麼就寫什麼,聽到什麼就寫什麼,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這樣一來,許多學生都能把自己想説的話説出來,但內容大都是亂七八糟,沒有順序,不分層次,猶如一團團亂麻。這樣寫了半期,我開始指導他們理清順序,分開層次,把內容大致相同的材料歸結在一起,知道一個內容分一個自然段。

到了第二學期,我就指導他們審題立意,再不能漫無邊際的去寫了。首先引導他們根據題目找出重點詞,確定這次習作的重點,讓他們根據重點詞選擇材料,並且注意抓住細節描寫,運用學過的比喻、擬人等常用的修辭方法,給作文潤色,使作文逐步達到有血有肉。並且交給他們一些常用的開頭髮,如概括敍述法、倒敍開頭法、開門見山等。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努力,學生的寫作能力稍有提高。如學生劉淼寫的《我最喜歡的一幅照片》中,運用了倒敍開頭法。她寫道:“我一看見我小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拍的照片,我就想起小時候淘氣的情景。那是我才五歲。”學生江浩寫道:“説到最喜歡的一幅照片,不用説了,肯定是我和牛容標一起拍的合影。”運用了開門見山的寫法。這篇作文寫他在媽媽的帶領下,去相室拍生日照的情景,全文抓住人物語言這個細節,把拍照片前後的經過,寫的非常清晰。學生朱亞禎寫的《這個寒假真快樂》,寫出了貼春聯時學到的知識。全文抓住了人物對話,突出描寫了貼春聯時一家人的歡樂情景。“我和爸爸去貼‘福’字,我看爸爸把‘福’字倒着貼,就奇怪地問:‘爸爸,為什麼要倒貼呢?’爸爸説:‘因為這樣表示福到了。’我説:‘爸爸,你真有學問’。”這段話寫她從貼春聯中得到了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這篇作文還有這樣一段話:“我問爸爸,‘為什麼要貼春聯啊?’爸爸説:‘春聯有除魔作用。’轉過身子我忽然看到王奶奶門上沒有貼春聯,就問爸爸:‘為什麼王奶奶家的門上沒有貼春聯呢?’爸爸説:‘前幾天王奶奶的兒子死了,傳説靈魂大年三十就會回到自己的家。’聽完爸爸的話,我好像明白了什麼。”這段話雖然有迷信的色彩,但表達的是真情實感。

“用我手寫我心”,怎麼做就怎麼寫,不但使學生不會感到作文難寫,反而激發了他們寫作情趣。

篇四:我手寫我心優秀作文

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設計寫作這一環節,是每個語文老師亟需解決的,而經常會看到學生作文時無話可説,不知從何入手,該寫些什麼,要使學生寫作態度主動化,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作文,打開學生畏懼作文的心理枷鎖。小學生作文就是要寫“自己”,就是要表達真情實感,真正做到讓學生“我手寫我做,我手寫我聽,我手寫我見,我手寫我想。”那麼,應該怎樣來解決學生習作時“沒什麼可寫”這一難題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激活記憶,想到就寫

1.要設計一段能引起學生共鳴的“開場白”,自然地把學生帶入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去,使學生消除緊張的心理。

2.讓學生“先説後作”,愉快地發揮想象。

3.提倡“即時作文”,鼓勵學生“想到就寫”,把在日常生活中經歷的“一件小事”或“一點感受”等隨時記錄下來。

4.鼓勵學生多種形式練筆。可以寫些小童話、小故事等,使學生對作文有種新鮮有趣的感受。

篇五:我手寫我心優秀作文

去年期末測試小學中高學段習作都出現了“我手寫我心”這一要求,很多同學無從下手,感到很茫然。這無疑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我手寫我心”是課程標準在情感與態度方面明確提出的寫作目的:“懂得寫作時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我手寫我心”就是“自我表達”,它是學生的一種生命需要。具體來説,就是要求學生重在寫“實”,不拘形式地寫見聞、感受,寫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的人、事、景、物,寫自己真實的情感和體驗。不能寫沒有真實體驗的空話、套話,説迎合別人的話,甚至説假話。這對於學習做人的兒童來説,是十分這樣的。從長遠看,它對於開啟一代真、善、美的社會風氣,淨化人文環境,培養做人的基本素質也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要倡導“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葉聖陶先生再三強調:先生作文必須“我手寫我口”。因為不是出自肺腑,文章是不會生動、自然、感人的。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説的話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寫下來,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要“閉門造車”、“鸚鵡學舌”。其實無論是閲讀還是作文教學我們都應該尊重孩子的獨特感受和個性體驗,例如學生在家庭和學校生活的煩惱與苦悶,對一些問題甚至是陰暗面的幼稚判斷,都因該是作文的素材。我們不因以簡單的對錯去判斷,而應以欣賞的眼光去鼓勵學生。

其次,要倡導“從自己的生活寫起”。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每個學生的生活都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大書,我們要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熟悉的對象,即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來寫,為説真話、實話、心裏話提供基礎。有兩點要只得注意:第一習作時儘量讓學生自主擬題,少些命題作文。於永正老師曾批評作文題目太大太空洞,使學生難免有“老虎吃天,無從下手”的感覺;第二,我們要有一顆慧心,做寫作教學資源的開發者。開發學校生活,聯繫家庭生活,抓住社會生活;安排隨文練筆,設計日記週記,捕捉時事隨筆先讓學生“心動”,再讓學生“筆動”,學生才能有內容可寫,有話可説,有真情可表達。

標籤: 我心 手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wodezuowen/qwlx0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