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動作作文 >

課堂活動作文4篇

課堂活動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堂活動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堂活動作文4篇

課堂活動作文 篇1

今天,上作文課,黃老師讓我們玩“聽歌傳花”。規則是一個人拿着一朵花,然後傳給下一個同學,老師會背對着我們放音樂。音樂停了,花傳到誰的手裏,誰就要演一個廣告。同學們聽了,都鼓起掌叫好!

遊戲開始了,先從喬姐開始傳花,我們都快速的傳着,到傳到以誠那裏。他哈哈大笑起來,舉着花,來回晃動,就是不肯傳給下一個同學,還很得瑟,就在這時,音樂停了,他才趕緊把花丟給下一個同學。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淡定的很。老師轉過身來問:‘花傳到哪裏了?”我們指着以誠。可是他馬上跟我們爭辯説:“沒有啊!你們一直在説啊!笑啊!我傳不下去。'大家異口同聲説;'是你不肯傳的。”他看到我們都針對他,只好認輸。開始演起了拼多多的廣告。他站在那裏傻傻地唱;“拼多多,快點來購買……"唱得很嗨,我們忍不住,鬨堂大笑。

而我呢!每次都發出殺豬般的聲音,“哈哈哈……太好玩了”我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笑得更嗨了,我心想這遊戲也太好玩了,怎麼這麼有趣啊!我的身體來回晃動,前俯後仰,太搞笑了!

遊戲還在進行中,大家高興得,手足舞蹈,彷彿置身歡樂的海洋,一陣陣笑聲迴盪在教室中。

課堂活動作文 篇2

我們雛鷹小隊一行六人在秋假參觀于謙祠,讓我們受益匪淺,頗有感受。

于謙,杭州人,明永樂進士,曾巡按江西,巡撫豫晉,政績卓著,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譽稱“西湖三傑”之一。

在杭州歷史上,不少像于謙這樣的'清官,他們或者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走上仕途以後保持着清正廉潔的作風,使家鄉以他們的事蹟為榮,或者是來杭為官一任,他們造福一方百姓,政績突出,使杭州人民永遠銘記他們的名字。

這些風範高潔的古人為我們今人作出了良好的表率,他們的事蹟和愛國勤政、惠民清廉的精神,深深感動着我們每一個人,我們一定要以他們為榜樣,認真學習、刻苦鑽研,不久的未來能為杭州、為浙江、為中國奉獻我們的青春和力量。

課堂活動作文 篇3

美麗的迎春花已經悄悄的開放,路邊柳樹的枝條也吐出了嫩綠的新芽。這一切都告訴我們一個美好的訊息:春天來了!

在這樣美麗的季節裏,我們向日葵小隊開展了第二課堂活動。我們在少年宮門口集合,乘坐公交車來到岳廟,從這裏經過跨虹橋來到了西冷橋。在西冷印社門口的湖面上,兩隻鴨子正在低頭尋找食物。我們去了放鶴亭,雖説是放鶴亭,但我只看見了許多天鵝:它們有的在尋找食物,有的在玩耍嬉戲,還有的成雙成對的游來游去……我們還去了林社,空谷傳音等等。我還知道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比如説:我知道了林社是建給浙江古代知府林啟的,他在杭州當過太守,興利除弊,還在孤山植梅百株。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建造了林社。

杭州西湖真是人間天堂,無論春夏秋冬都別有一番滋味。

課堂活動作文 篇4

今天天氣真好,陽光明媚,萬里無雲,真是個郊遊的好日子啊!這次我們的第二課堂活動是去:于謙祠。

我們一大早就到了學校,坐着大巴車去了。過了20多分鐘的路程,終於到達了目地的:于謙祠。我們高興的下了車,走了幾分鐘後,到了于謙祠。我們走進了一座大殿裏,只見一座石雕矗立在我們眼前,那座雕像就是于謙。他用手拿着自己的衣襟,十分的恭敬,好像還在對我們表示歡迎呢!在這個殿的最上方有一塊大大的牌子,上面寫着4個大字:丹心抗傑。我仔細看,發現在於謙的石雕的後面,有一塊石碑,上面刻着一首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千錘萬鑿出身山……”。參觀完了大殿,我們有來到了另一座大殿裏,在殿門口,有一棵大樹,上面掛着許多的紅絲帶,在每根紅絲帶上都寫着其他人的美好祝福,有:我祝我全家身體健康。

還有人在絲帶上寫到: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是多麼美好的祝福啊!我們走進了大殿,在左邊看見一個“三台夢跡”的簡介,我雖然不是一個熱愛歷史的同學,但我還是想去了解一下,還可以豐富課餘知識。我睜大了眼睛:于謙剛正不阿,清正廉潔,是人們心目中的偶像。久而久之,杭州百姓將其觀為城隍之神,逐有於祠祈夢,預卜禍得失之習俗。我可記住了哦,你們呢?我又往裏走,看見了《異夢記》和《西湖生活古今遺址》這兩本書,這兩本書就是于謙祠祈夢的書籍。我們還要繼續參觀呢!

我們又走進了另一座大殿,仔細看的人一定會回答出我的這個問題:“西湖三傑”是指哪三位?如果你不知道也沒有關係的,就讓我來告訴你“西湖三傑”是指岳飛、于謙和張煌言。我們終於來到了最後一站:碑堂。碑十分的高,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字,我左看看,右看看,這段話裏沒有任何的標點。唉,真是的,古人的字好難懂哦!

這次活動,讓我瞭解了于謙,還讓我喜歡上了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dongzuozuowen/0d4nr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