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習慣作文 >

【精華】生活習慣作文八篇

【精華】生活習慣作文八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活習慣作文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華】生活習慣作文八篇

生活習慣作文 篇1

曾經有一個無聊的科學家,吃多了沒事幹,就拿跳蚤作實驗。大家都知道,跳蚤可以跳得比自己的身高高出100倍。可科學家卻使了一個陰招,在跳蚤的頭上扣上了一個僅比跳蚤高20倍的玻璃罩子。扣好了罩子,科學家沒事的時候就猛地拍一下桌子,或是跺一腳地板,把跳蚤嚇得竄起老高。然後就在一旁得意地看着跳得過高的跳蚤,硬生生地撞在了玻璃罩上。

過了不久,科學家打開玻璃罩子,再使勁地拍桌子。這時候,無論科學家怎麼使勁,那隻可憐的跳蚤只能跳出20倍的高度了。

另一個故事也和昆蟲有關,是由另一名科學家完成的。他用能夠負重達身體自重25倍的螞蟻做實驗。每天給一隻小工蟻好吃好喝的生活,免去了小工蟻尋找食物的煩惱。然後只讓螞蟻負擔它身體重量10倍的東西。過了一段時間,小工蟻自然也扛不動比自己重25倍的東西了。

還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窮人到一個算命先生那裏算卦。算命先生説:30歲以前,你非常非常地窮困。窮人一聽,連忙問:那30歲以後呢?先生説:30歲以後,你就習慣了。

在繁華的都市中,生活就像那個無聊的科學家,一次次把我們驚嚇。我們是否就像那隻可憐的跳蚤,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一次次驚慌失措地跳起,最終只能跳出固定的高度,並且沾沾自喜?

在每個月拿着微薄而固定的工資,過着所謂衣食無憂的穩定生活裏,我們是否還能夠接受新的挑戰與負重?

當我們把一切都寄希望於命運與奇蹟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只有自己才能夠改變自己的生活?

我們是否像籠子裏的虎皮鸚鵡,把籠子當成了整個世界。我們是否忘記了年少時的夢想,忘記了飛翔?

生活習慣作文 篇2

同學們,作為一名小學生,最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習慣如此重要,我們又該如何養成好習慣,改掉壞習慣,又有什麼習慣是我們應該養成的呢?

習慣是對師長的尊重。一聲問候得到迴應,你會覺得天更藍、草更綠,校園是那樣和諧美好。因為你的尊重換來了對方的尊重,也帶給了你好心情。當習慣了問候他人,你也就養成了尊重他人的習慣。好心情也就隨之而來。

習慣是對同學朋友的誠信。對別人一聲承諾,就一定要努力兑現。哪怕有再重要的事,也不要忘記對別人的諾言。只有相信別人,才會帶來別人的信任。無人相信的人是可悲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誠信”二字。

習慣是孝順父母。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給與了我們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他們是我們幼兒時期第一次接觸的人,呀呀學語時最先學會的詞就是“爸爸,媽媽”。他們是我們最先相信的人,我們的生日,喜好他們記得一清二楚,他們是最熟悉我們,又常被我們忽略的人。有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話觸動了我的心:我們經常對陌生人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不會對父母的大恩大德有所回報。我們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們又何嘗不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孝敬父母不需刻意去做,生活中何時不能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習慣是重要的,是會影響我們的一生的。養成好習慣,改掉壞習慣,成一名文明的小學生!

生活習慣作文 篇3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開學的第一個月,也就是九月份,主題是什麼?目的是什麼?—文明行為規範養成月、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同學們,我們必須明確這樣一個觀念:良好的行為習慣會對人的一生產生很深遠的影響,會讓一個人終身受益。19世紀著名心理學家説過:“播下你的良好行為,你就能擁有良好的習慣;播下你的良好習慣,你就能擁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擁有良好的命運。”葉聖陶先生也説:“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習慣。”學校是育人的場所,理應在培養學生行為習慣方面大有作為。為此,學校要求全體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真的做到“出外講公德,在家講孝敬,學習講勤奮,相互講團結,課堂講紀律,作業講認真,相處講誠信,遇事講禮讓。”

我堅信,有全體教學職工的教育引導,有學校規範的制度管理,有各位學生孜孜以求的上進精神,文明行為規範養成月,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的學校更加美麗、整潔、文明、和諧,也將為你的未來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生活習慣作文 篇4

一個人是否傑出,主要表現在他的行為上,而行為表現的優劣主要取決於他的習慣。因此,要把一個孩子培養成傑出的人,就必須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一個層面的習慣是行為層面的習慣。

習慣是一個人在一種情境下,如何應對的自動反應。

我們人類是一種高智能生物,我們是以異常複雜的“社會”的生活方式生活着。我們生下來就會的行為叫本能;除此之外,其餘一切都得學習。

在我們日常生活所進行的行為中,絕大部分的行為都是靠後天培養和訓練。我們把一種行為,教給孩子,然後讓他反覆練習,後來他就“學會”了此種行為。時間一長,他已經熟練了該種行為,他不用用心想就會做此種行為。此時我們把該種行為命名為“習慣”:像吃飯、走路、睡覺、穿衣、説話、刷牙、洗澡、看書、接人待物等等。這是行為層面的習慣。

第二個層面的習慣是情感層面的習慣。

我們人類是情感的動物,對待我們周圍的事物,我們總要做出情感反應。我們對待每天接觸的事物總是要做出是喜歡還是排拒的情感反應。除了受自然本性影響外,就是受父母的價值觀和行為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形成了對某一類事物固定的情感反應,那他就形成了習慣性模式。

比如,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難就興奮,他渴望戰勝困難後帶來的價值感和成就感;而另一孩子,一遇到困難就沮喪,他趕緊從困難處逃開以避免困難帶給他的壓力。

再比如,有的孩子,當他“給予”的時候他感到非常快樂,也就是説當他能夠給予別人幫助時,他會感到自己有價值因而非常快樂;而另外的孩子,則是當他“獲得”的時候感到非常快樂,也就是説他從獲得別人的幫助或東西而感到快樂。

還有,有的孩子一遇到“好事”的時候就快樂興奮,他會不斷蒐集好事情而使自己快樂;而另外的孩子則是遇到“壞事”時候感到快樂和興奮,他會不斷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壞事情上來尋找快樂和興奮。

第三個層面的習慣是思考層面的習慣。

人的思維習慣都是在童年形成的,優秀的人就是從小養成了卓越的思維習慣。然後,他就會不自覺地使用他的思維習慣去加工每天遇到的問題,從而決定自己如何對待的態度。

比如有的孩子養成了從‘陽光’的角度去看問題的思維習慣,他總能找到事情好的一面;而另外的孩子卻總是從“陰暗”的角度去看問題,他總能找到事情對他不利的一面。

再比如,有的孩子,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他總能從自己的角度去找原因;而另外的孩子,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卻總能從別人或客觀找原因。

還有,有的孩子,他總能從證明自己優秀的角度去尋找證據,因此他會越來越自信;另外的孩子,卻總能從證明自己愚蠢的角度去尋找證據,因此他會越來越自卑。

有的孩子,從小學會了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試着去體會別人的感受;而另外的孩子,卻永遠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永遠無法體會別人的感受。

生活習慣作文 篇5

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着,沒想到我們這次行程會以外婆扭傷腳這個意外結束。

上午,在度假酒店吃完早餐,我們全家想租酒店門口的電瓶車在景區裏逛一圈,辦好手續後,只聽“滴滴”兩聲,工作人員就為我們解鎖了一輛電瓶車。我外婆自認為是騎電瓶車的高手,一看車解鎖了就立即跑上去推車。可誰知外婆手剛搭上去,電瓶車就一下子向前衝去,外婆防不勝防,本能地雙手握住兩個把手,竟不小心扭傷了腳。

“呀,您怎麼樣,腳還好吧?”大家見狀,紛紛圍了上來,“沒事沒事,休息一下就好。”外婆笑着説,“但這個車是怎麼回事?怎麼還沒開就往前衝?”“阿姨,實在不好意思,我們這個車比一般的電瓶車重,慣性就大,而且扶手的左邊是剎車的、右邊是加速的,估計剛才您的手不小心碰到加速扶手了。”大家也沒心情閒逛了,趕緊扶着外婆回了房間,雖然第一時間進行了冰敷和塗藥,但腳還是很快就腫了起來。

外婆因為騎慣了家裏的電瓶車,就以為所有的電瓶車都能輕鬆駕馭了,結果卻不小心受了傷,越是自認為熟悉的事物,越容易忽視它的危險,我一定要吸取這次的教訓,謹記很多習慣的事物中仍然有不少偶然因素,無論做什麼事情,還是要小心為上。

生活習慣作文 篇6

這個星期是我們班值周。我是在前門查紀律和遲到的。通過這五天的觀察、分析,我深深地感到:生活有規律是學習的保證。

這個星期遲到人數比上星期有所減少。星期三、五早上學校有廣播,星期三遲到人數僅有十名左右,星期五的人數卻較多,近三十名。為什麼星期五遲到人數比星期三要多得多呢?我分析了一下,下雨是一個原因,但大多數人是因為,走到半路又回去取下午歌詠比賽的服裝而遲到的,屬這種情況的人近10個。一個同學氣喘吁吁地跑進學校,看看錶,無可奈何地説:還是晚了,要是不落衣服就好了。有的同學甚至晚了半個多小時,影響了上課。

第二節課課間,也有人拿着老師的批條回家取東西,他們多數在第三節課上課前趕不回來,也影響了上課。

其實,我認為這種現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同學們都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頭天晚上準備好第二天要帶的東西,放在固定的地方,第二天上學前檢查一下再走,是無論如何不會遲到或丟三落四的,即使遇到象舉行歌詠比賽這樣的特殊情況,也不會忙忙叨叨、束手無策了。星期五這麼多同學遲到,説明同學們還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對我們的學習以至將來的工作都會帶來影響。因此我認為:生活有規律是學習的的保證,希望同學們都有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作文 篇7

同學們,你是怎樣度過一天的?你有每天立志讀一本書?認真寫好一個字?把自己的房間打掃乾淨?自己用愛養一個小生命嗎?我想答案一定是沒有吧。但有些人一定要説,誰説的!我有做!那我再問你,你的生活可以保證沒有父母的幫助?

你可以離開媽媽獨立嗎?怎麼樣,無語了吧!不過你也別覺得自己沒用,因為在韓國作者韓昌旭筆下“阿章”這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也好,也一樣是在媽媽的幫助下得來的,如果你想立下一個決定,那就讓我來給你講一下《媽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書吧。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祕訣”!每個人都要養成很多好習慣。阿章是個純城裏小孩,在學校裏是個全能的好學生,在家裏卻是個名副其實的“小皇帝”,所有的一切都要媽媽支撐,媽媽因懷孕住院,讓阿章去外婆家暫住一段時間,並在那兒小學上學,在這期間。

阿章交了許多朋友,也經歷了許多事,從表妹的一句“我不知你媽媽是不是你家的傭人,但我的媽媽不是!”使阿章終於體會到自己曾經的不應該,總是讓媽媽為自己操心,而且連一個謝謝都不説,反而挑東挑西的。從此阿章不再懶惰,開始自己培養好習慣,從收拾整理到關心別人,整整48條規矩,使曾經的“小皇帝”變成一個懂事的孩子。

在這本書中,我彷彿變成了一個路人看着阿章與他得夥伴經歷一件件事,領悟了許多道理。其實每個人的成功都是自己取得的,父母老師只是一個領路人,路邊真正的景色都需要自己去觀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有良好的習慣是必不可少的,讀書,寫字,禮儀許許多多都要有一個習慣,比如説,你每天早上六點起牀,都會自覺醒來,這就是人們説的“生物鐘”,媽媽經常説“習慣成自然”。是啊,有了一個好習慣終身受益。

讓我們都做一個有好習慣的人!

生活習慣作文 篇8

習慣用平淡的眼光看花兒燦爛地開放,再無可挽回地衰敗;習慣用呆滯的眼神望中午的陽光散灑在陽台上,又迅速地移走……

上小學時,習慣九點半睡覺,六點半起牀;進中學了,又習慣十點五十上牀,六點五十醒來。

幾千個日日夜夜,我就是這樣按照自己的習慣生活。

習慣一個人的自由,一個人的寂寞。習慣在安靜的環境下一個人學習。習慣了每天奔走於學校與家之間的單調。習慣了競爭的激烈,理想的脆弱,規則的尖鋭。習慣了在驕傲之後的一落千丈,又在奮起中取得了進步。習慣在茫茫碌碌中感受自己的無所事事。習慣平靜面帶微笑地去抵抗撲面而來的各種壓力。習慣時間被自己偷偷放走之後,在心裏狠狠地給自己一耳光,告訴自己有些東西失去以後將成為永遠的遺憾。

習慣在快樂的時候聽快節奏的歌,在憂愁的時候聽傷感的歌,也許這樣能從音樂中找到共鳴。習慣跟着言情劇中的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習慣善意在懷疑面前的不堪一擊,習慣劇中人物的熱情和冷漠,習慣他們的不歡而散和幸福結合。習慣在夢中自己成了白雪公主,與王子幸福相遇,然而一切就像海市蜃樓,瞬間崩塌,倉促結束,於是又習慣了從虛擬回到現實。

習慣了寒冷的冬天和滾燙的夏天。習慣了11月凜冽的寒風,3月綿綿的春雨,9月飄飄的枯葉。從幼兒園開始,就習慣了相聚與離別,習慣了畢業後的分道揚鑣,習慣了臨走前的依依不捨,相遇時的熱情擁抱,再遇時的輕輕微笑,不遇後的陌生背影。人生有太多的聚散離合,早已習慣了長長的思念之後,或許是短暫的幸福的相聚,或許是漫長的永遠的等待。於是我習慣了用過客的眼睛去看待。

習慣了生活的一切,習慣地過着生活。習慣了生活中成長的疼痛,堅持的代價,更習慣了生活中自己骨髓深處的驕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xiguanzuowen/g2222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