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習慣作文 >

實用的習慣作文10篇

實用的習慣作文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習慣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習慣作文10篇

習慣作文 篇1

最初的幾天,幾乎是在思念中度過的。沒有昔日的歡聲笑語,沒有熟悉的温情笑靨,無點點星光的黑夜似乎要把一切吞噬,唯一擁有的,是碎了一地似曾相識卻又不能擁有的皎潔月光。

燈光朦朧在遠處的天際,似乎有什麼温熱的液體滴落,稀釋無邊無盡的思戀。尖鋭的哨聲劃斷思緒中千絲萬縷的關聯,依依不捨望了眼皎潔月光,轉身走進寢室。夜很涼,我的心在顫抖。忽然想起剛來的那日生活老師説有什麼心事可以和她説,第二天午睡的時候,我躡手躡腳的爬下牀,出了寢室。

初次見到劉老師的時候,她在樓道入口登記我們的名字。她,不高,微胖,彎曲的頭髮全都幹練的紮在後腦勺,下巴上有顆痣,戴着圓框眼鏡,甚至有些可愛,竟給我一種外婆的感覺。外婆都是很嘮叨的,我暗暗的吸了一口氣,像懷着張愛玲所説的,坐火車的心情,忐忑不安,悲喜交加。

走到劉老師的門前,我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走了進去。她在書桌上寫着什麼,花白的頭髮異常的明顯,外婆在家也是這樣給我縫衣服的,一針一線,密密麻麻,一縷一縷,匯聚成愛。我嚥了嚥了口水:“老師,我想家。”老師顯然是被我嚇到了,稍微愣了一下,又搬了個凳子,示意讓我坐下。“剛開始想家是很正常的事……”她一絲不苟的講着,温暖的話語像三月的柔風般浮過我的心房,這算是我來168第一次被感動吧,我望着老師,一股説不清的暖流衝進心腔。“好了,時間不早了,你去午睡吧!下午還要考試。”我用力的點了點頭。心裏默唸着老師,謝謝你。

那天我在陽台上,一個人默默地看着燈火輝煌的街頭。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是他們的,我有的只是寂寞。15樓,那麼高,那麼遠,卻依然看不到家在哪裏。想起期中考試慘淡的成績,鮮紅的分數,是這裏不屬於我,還是我不屬於這裏。或許,宿命註定我該有這樣一番經歷。“那個陳晨啊,你快進來吧!把陽台門關上,外面冷。”親切的聲音傳入耳際。這話好像在哪兒聽過,或許親人的呼喚都是這樣的,對孩子的好已經化作一句句已成習慣的叮嚀。依然是那樣皎潔的月光,心情卻有所不同。在沒有星星的夜空,我似乎看見了劉老師帶着陽光的笑臉。

冬天到來之際每天一聲的多加衣物;傍晚時挨個兒寢室的幫收被子;跟失落的同學談心。漸漸的,對我們的愛已成為習慣。就像留校時給每個同學的一句陽台門關緊,就像刻意的記下同學們的生日寫下生日祝福,就像同學們犯錯時責怪卻不失温暖的眼神,再温柔的風也不過如此了。

亦或者老師自己都不知道吧,習慣就在一點一滴中養成,千叮嚀萬囑咐也終究逃不過一個愛字。似一把土,竭盡自己,將所有的養分送給小樹苗。因為愛,所以付出;因為付出,所以長久;因為長久,所以習慣。無論我離家多遠,老師都是我醫治思念最好的藥。

哦,愛已成習慣。

習慣作文 篇2

我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兒,但有一個壞習慣:摳鼻子。大家都勸我改,可我只有一句話:“絕不!”鼻子癢癢的時候摳一摳,多舒服!

媽媽在紙上畫了一個小蘋果,紅紅的,真可愛!媽媽又拿起筆,在蘋果周圍畫了好幾條小蟲子。幾條蟲子張大嘴露着尖尖的牙正在往蘋果爬。蘋果真是危機四伏,我覺得不妙。只聽老媽説“看看,你就是這個可愛的小蘋果,小蟲子正是你的壞習慣,如果你不打敗它會怎麼樣?”啊,那我不就要變成了千瘡百孔的蘋果了?我可不要!我説:“我一定要打敗這個壞習慣!

一開始可真不容易,每次鼻子癢了我都想去摳,可是想到那些爬向蘋果的小蟲子,我又盡力忍住了,使勁揉一揉。終於我努力改掉了這個壞習慣。看一看“八禮四儀”的要求,我還有好幾個壞習慣呢!我要和它們繼續戰鬥,保衞可愛的“小蘋果”!

習慣作文 篇3

80年後的一封信:20世紀末,武漢市中心6層的景明大樓收到一封來自英國的信函,信函提示這幢大樓的設計使用年限為80年,現已到期,提請注意。落款為這幢大樓當年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這封來函讓我們讀懂了什麼叫責任。責任不因時間的流逝而褪色,不因距離的遙遠而消蝕,不因生物體的代謝而作廢。對這家設計事務所來説,責任就是生命,責任就是品牌,責任就是信念,責任就是一座山,沉重而又崇高。

同樣的事例,也可以從古人身上找到。南京的明城牆,歷經600多年,風雨不動,巍然如山。只要你仔細去看,每一塊城磚上都刻着燒製者的姓名。在當時,這也許只是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所採取的一種措施手段;在如今看來,這是一種何等的責任意識。城磚上的那個人早已作古,但刻有他們姓名的磚與明城牆同在。站在這城牆底下,默誦着這些姓名,會讓人肅然起敬。有責任的人是崇高而偉大的。

責任有大有小之分。曾子説:“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為民請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民族的脊樑,他們承載着民族存亡發展的重大使命;也許你沒有棟樑之材,但也絕不能放棄屬於自己肩上的那份責任。

如今社會上,新名詞、新事物、新作派層出不窮,什麼“月光族”啦,“啃老族”啦,“丁克族”啦,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是對人生的不負責,對生命的不負責,對家庭的不負責,對社會的不負責。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我們得着前人的養育,也應該給後人以庇廕。把責任落到實處,做好你的本職工作,無愧於前人,無愧於後代,無愧於自己的良心。

這樣的事例我們時有耳聞:一位病人長期腹痛,最後,開膛破肚,發現是幾年前動手術時,一塊紗布沒有取出來,在肚子裏潰爛生膿了。由於護士的一個小小的疏忽,病人吃盡了苦頭。因此,一般在醫院裏,手術室的護士,在手術結束後要清點器具,這成了一種習慣。這種良好的習慣,後來也就成了一種制度。

一場森林大火,往往源於一個隨手亂扔煙頭的習慣;一場官司,也往往由於一句習慣的粗話“口頭禪”。一場瘟疫,也許起因於隨地吐痰的習慣。(以上兩則事例可用與“小”與“大”之類的命題上)

中國數千來的封建社會發展緩慢,也許和遇到新鮮事物首先要到老祖宗那裏去尋找依據成例,不為最先,不恥最後,遇事觀望,不作可否的中庸之道形成了思維定勢有關,這種習慣,成了民族前進道路上的羈絆。習慣於按部就班、習慣於人云亦云、習慣於在前人劃定的範圍裏繞圈,這讓我們失去了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失去了生機活力,給人的感覺是“垂垂老矣”!

習慣作文 篇4

關於“習慣”,確實是一個非常奇怪的詞語。因為假如它是一座王國,它就得分為兩個不“和諧”的小王國。而且小“王國”中的城市名稱都一樣,裏面的“人”卻不一樣。規矩的説,就是“習慣”要分為“好習慣”和“壞習慣”。好習慣要分為“好的學習習慣”、好的“生活習慣”和好的“品德習慣”。但壞習慣也要分為這三類。不過得把“好”換成“壞”。雖然字相同,但一旦前面加了一個字做成的標籤,意思就變得截然不同,正所謂“一字千里”。一種染上了會讓人“流芳校園”,另一種染上了卻會讓人“遭受唾罵”。

一個詞的兩個意思可以讓人的處境相差萬里,説明了它的重要性。這畢竟是我們每個人身上畢不可少的東西,雖然不屬器官這類型,但它代表了一個人的做事風格。一個人的風格如此,他就會用這種風格製造出自己的習慣,所以習慣並不是天生的。有人做過統計,人一生中習慣的造成百分之八十來源於自己,百分之六來源於社會因素。這足以證明習慣的形成大多數來源於自己,小部分於社會有關。也説明了習慣是逐漸養成的。

其實,應該説每個人的習慣都於自身條件有關係。假如這副姿態讓自己不舒服,誰會自討苦吃,把它作為習慣?因為“習慣”本來就是長久的這樣子做而形成的,沒有人和工具逼你,一個不容易變成“習慣”的姿勢又怎麼能被人長久的用上?就説我自己吧,別人看書都在“桌上”,而我卻在“牀上”、“地上”。確切的説,別人看書都是坐着看,而我卻趴在牀上或地上看。雖然為此捱了n次罵,可每每問起原因都是一個無答算式:“習慣+舒服!”當然,為了這個習慣我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據説要弄倆酒瓶蓋戴上了。可習慣成自然,也許是多年如一日的原因,改也改不了這個好壞參半的習慣——這樣的習慣提高了我的閲讀能力。

不過現在要分清哪個數好習慣哪個數壞習慣變得難多了,因為現在不好不壞的習慣越來越多。其次好、壞習慣裏都沒有這個“人”,給那些標準答案愛好者帶來了困難。可現在不在那麼死板了,分類也好多了——現在都實行表揚多就是好、批評多就是壞的“政策”了。

習慣作文 篇5

每天習慣了咀嚼喜歡的文字,呼吸熟悉的感覺。也習慣了無病呻吟,把無聊演繹成一種情調,時光將生活消磨得乏味。

寫一段淺淺的文字,把殤痕揉成密密的文字。無處訴説,若有若無的.憂傷,用一朵花開的時間悄悄的寫滿了心間,每一個角落。

走過了許多的路,遇見了許多的人,年華如昨,我只要一回頭就能夠看見你在這裏,對我微笑。越是書寫,越是清寡,許多情感已然斑駁,有時我會張開手心,卻聽見流年飛逝的聲音呼嘯而過,許多的結識輕易地離去,我靜靜地回首,人事不堪折,有過的淚水與歡樂化作雲煙,輕輕地一吹就散了,於是,回憶再多也是徒勞,能讓人心安的仍是這般年復年的相守。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嚐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在歲月長河中,每個人都有許許多多姻緣際遇,我們為之哭過笑過甚至肝腸寸斷過,但最後一切都會歸於沉寂。時間是一個能工巧匠,它可以打磨掉人心中一切極端化的情緒。

想念你的時候,會寄去念記,生活迴歸平寂,許多人再已與我無關,沒有了再去追根究底的力氣,只是在看見某些熟悉的字眼的那一刻,傷感忽而襲來,覆蓋了內心清意,昔日的氣息已散去,面目全非的樣子,讓人平添一份惆悵,人已非原來的那些人,字也不再是那些字,情也不能是舊情,於是,漸漸地隱退,我為自己畫下一個圈,不再喜與人交往,時常舊地重遊,看着自己寫過的文字,説過的話,一半歡喜一半傷感,你看時光把人事的外衣都剝落後,還給我們一個事實的本源,不知是悲還是喜。

在每個平凡的日子,我總會坐在窗台前,看着昨日的華美回憶在左手升滕,明日的璀璨年華在右手昇華,讓往事靜靜地在心中流淌。舊時光就像一件洗得發白也捨不得丟棄的外套,伴隨着我們行走在歲月中,穿梭在記憶裏。一杯熱咖啡,便讓一個温暖的主題在心裏升騰起來。若有陽光我真的會醉。沉浸在淡愁氣氛的我,這樣的小資,無法抵禦流殤的侵襲。時光對於我,看得久了,便也想通了。逝去的歲月中,風飛的往事裏,再沒有那麼複雜的感情羈絆,也沒有徹心的痛楚,有的只是眷戀,讓感動的人沉醉其中不願醒來。

匆匆急走的日子,有時是一樽烈酒,有時是一杯紅茶;有時是一朵清雅的百合;有時是一支嬌豔的玫瑰;有時是冷冷冬日裏一片温暖的陽光。有些時候,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情分,薄如浮萍,無根漂零。一旦離去,便似朝雲無覓處,此生與你,再無交集的可能。

所有的笙歌琴音收束於一個指勢,繁華之後,是剩空夜裏的上弦。歌偏陽春,你的知音再給你一次熱切的掌聲,下一曲呢?依稀,生命到達了彼岸,收起絃琴,站起,深深一揖:我倦欲眠君可去。

夜涼如水。你在眷戀誰。荼蘼薔薇。我在念着誰。繾綣時光愁清秋,誰在紅塵裏等待。

習慣作文 篇6

我是一個備受父母關愛的女孩,父母把我捧在手心裏,對我的要求言聽計從。這樣的溺愛讓我滋生了許多不好的習慣!

媽媽,給我拿衣服;媽媽,給我拿書包;媽媽,給我盛飯……這些口頭禪經常出現在我身上。我曾試着改掉這些壞習慣,可就是改不掉!

壞習慣沒改掉,還又滋生了更壞的壞習慣,脾氣漸長,對爸爸媽媽經常大呼小叫,讓爸爸媽媽很是傷心!

一切的一切,都源於爸爸媽媽的溺愛。以前我一直是個聽話的孩子,可在爸爸媽媽的溺愛下,在初中學習的壓力下,經常和爸爸媽媽對着幹,壞習慣愈演愈烈,導致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靜下心來細想,我不能這樣了,爸爸媽媽很不容易,我不能老長不大了。從今往後,我一定要把這些壞習慣剷除,做一個全新的自我!

習慣作文 篇7

清早,媽媽把我叫起。

我開始穿衣服,衣服和外褲穿好了,可是秋褲縮上去了,害得我又得把外褲脱下來,原來襪子沒穿,穿好了一隻襪子,另一隻襪子不見了,我翻來覆去得找,終於找到了,原來在桌子上。

爸爸在客廳喊:“快點!快點!”

我背起書包,正要往外走,忽然想起今天有體育課。我轉身往回走,拿了體育課要用的沙包和跳繩急急忙忙往學校趕。

小鳥兒在天空嘰嘰喳喳地叫:“遲到了!遲到了!”

我的臉通紅,心兒“撲通、撲通”地跳:“不成,不成,這樣不成!”

習慣作文 篇8

在人的一生中,你會養成許許多多的習慣,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好習慣讓你一生受用不盡;壞習慣讓你一生追悔莫及。我也有很多的好習慣。

首先我養成了良好的勞動習慣:整理房間、自己疊被子、自己打掃房間、自己整理書包。只要養成不依賴父母的習慣,將來獨立生活就沒有問題了。這樣的好處,就是鍛鍊了自己的雙手,使自己的手變得越來越靈巧。

原本我是一個不愛看書的人,後來經過家長和老師的推薦,我對書籍產生了一種喜愛,現在我已經養成愛看書的好習慣,多看書,可以擴展你的知識面,每天閲讀20分鐘,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做到了。除了讀書,我還會在空閒時間做一些課外的練習題……我還會複習下一節課要學的內容,把自己不懂的字或詞找出來,並查出這些詞的意思,標註在書上。

我還養成了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在家裏如果有客人我就會説“阿姨好”或是“叔叔好”……我不但對客人有禮貌,我對我的爸爸媽媽也有禮貌,每天放學回到家,我首先都會向媽媽問好,看到爸爸下班回來我也會問好。我在學校也是一樣。遇到老師我會説:“老師您好!”學校裏來了我不認識的客人,我也會向他問好。

我認為人從小就應該養成一些好習慣,如果你現在有很多的壞習慣,你不必擔心,你只要把它找出來,並把它改正成好習慣,那你的好習慣就會增多、壞習慣就會減少。讓我們培養好習慣,在好習慣中成長。

習慣作文 篇9

今天金老師讓我們打寫《壞習慣真害人》的文章,我仔細想了想我的壞習慣還真不少:做事總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比如清早起牀上學,媽媽每次要提前半個小時叫我起牀,我卻每次都賴在牀上,直到媽媽發火我才很不情願的起牀,涮牙洗臉也要媽媽不停地催促,就連客廳的鬧鐘都在“滴答、滴答”地響,好像在説:“快點快點,上學要遲到啦!”

放學回家寫作業也是媽媽三催四請的才極不情願地做,每次寫作業總是要媽媽陪在身旁,監督敦促着、看管着,做作業老是不專心、愛做小動作,做題總是粗心大意,經常是把加號看做減號,生字寫的不是多一筆就是少一畫,因為這點沒少挨媽媽批評,這些壞習慣可把我害慘了。我以後一定要努力改掉我的這些壞習慣,做一個老師喜歡、同學歡迎的好孩子。

習慣作文 篇10

星期五的下午,天陰沉沉的,萬里無雲,我一走進學校,就看見低年級的小弟弟和小妹妹把凳子搬到操場,走到教室才明白——原來學校是要辦一個“好習慣伴我行”的活動呀!我心裏充滿了好奇和激動,好奇的是:看學校能辦出什麼花樣來;激動的是: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

學校主席台上有了許多的變化——“好習慣伴我行專題活動”這幾個字飄飄揚揚地掛在主席台上方,看來這次的活動讓學校領導操了不少的心呢!

活動開始了,趙老師用輕盈的步伐向主席台中央走來,對我們説:“好習慣是成就一個人未來的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養成好習慣,我來為大家講講這方面的故事吧!有一個人去應聘一家汽車公司,許多人的學歷都比他高,因此他灰心喪氣,但他還是硬着臉皮去應聘了。他從小到大都養成了一個習慣——看見地上有廢紙就隨手撿起來。一天,他走進這家公司的董事長的辦公室,看見地上有紙,就習慣性地把那張廢紙撿了起來,董事長看見了,非常感動,對那個人説:“恭喜你,你被錄取了!”我們聽了,感到不可思議,就這麼一個撿廢紙的小舉動就會被一個規模如此之大的公司錄取,這有點做夢的感覺。接着,趙老師又為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食品公司要和一個外國的公司籤合約,到了籤合約那一天,食品公司的老闆覺得喉嚨有點不舒服,就咳了咳,隨地吐了口痰,外地派出去的簽約人看見了,對那個公司的老闆説:“對不起,我們還是解約吧,因為我不相信您的衞生質量,一個老闆連隨地吐痰這個壞習慣都敢做,您手下的人難道不是一樣嗎?”老闆聽了,後悔極了!同學們,你們敢不敢到可惜?”“可惜。”我們大聲喊道。我心想:“真可惜啊,如果那家公司的老闆養成了好習慣,不隨地吐痰就可以籤合約了。”接着,趙老師又為我們講了一件發生在我們學校的事情:“星期一下午大掃除,莫校長在三樓洗手池親自掃了一堆糞便,這都是不良習慣造成的,所以,養成好習慣是我們雙路小學最基本的原則!”我們聽了,既感到慚愧,又感到憤怒,慚愧的是:居然讓莫校長親自去掃那堆糞便;憤怒的是:是誰在三樓洗手池哪裏拉的,有沒有道德啊!看來養成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來輪到我們班表演的小品了。

胡代蕎扮演的是一個值周的紅領巾監督崗,扮演沒有戴紅領巾的黃暢來了,胡代蕎攔住他,説:“你怎麼沒有戴紅領巾啊?是幾班的,扣分!”黃暢聽了,非常着急,不假思索地説:“我是四年級四班的馮小剛,我馬上就戴,你別扣啊!”於是,黃暢急急忙忙地從口袋裏摸出紅領巾,戴在脖子上,胡代蕎説:“知錯能改還是好兒童。”

谷佩洋扮演的也是一個值周的紅領巾監督崗,扮演亂扔垃圾的楊?來了,谷佩洋攔住了他,嚴厲地説:“你怎麼能亂扔垃圾呢?快撿起來!”楊?聽了,不但沒有服從,而是作威作福的説:“這又不是我們班的工地,我憑什麼要撿?”谷佩洋聽了,説:“你再不撿,我給你們班扣分。”無可奈何的楊?,只好撿了。

第二天,谷佩洋又來了。楊?還是沒有改掉上次亂扔垃圾的習慣,又扔了垃圾。谷佩洋發現了,就説:“你怎麼又亂扔垃圾啊,快撿起來!”楊?這才恍然大悟,説:“哎呀,我忘了。”谷佩洋説:“這次可不行了,你必須穿上學校的綠馬褂,雖然是綠馬褂,但這綠馬褂也有是學校的清潔小衞士的職責,如果你看見誰亂扔垃圾,就傳給誰……”

然後趙老師又抽其他同學來講講他們養成好習慣的故事……

這次活動讓我真正感受到了好習慣帶給我們的好處,真是受益匪淺啊!

標籤: 習慣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xiguanzuowen/yppppo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