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生活作文 >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

我的學校是培新小學這四個字。學校裏有一個大操場,五個跑道和兩個籃球架;一樓左手有兩個洗手間,分別是一個男生一個女生洗手間。學校一年級共有十個班級,我在一年級二班,班上一共有五十個小朋友、數學老師一名,語文老師一名。

我和媽媽去逛愛家超市的時候,看到了所有商品架上都有價格標籤,有的菜和水果是需要稱重,上面也有數字,稱完之後上面袋子上打有多少斤多少價格;收銀通道還標有號碼是幾號收銀台;現在愛家超市有自動收費機,媽媽每次讓我掃描商品的價格,上面電腦上都會顯示價格,都是用數字表達,最後需要把總數加出來。

我每天完成數學作業都有加減法計算;數學書有數學題,我最喜歡數學了。

我給爸爸打電話的時候顯示也會顯示通話時間數字;媽媽每天叫我起牀的時候定的鬧鈴也有數字寶寶顯示……

媽媽有時候讓我下樓去買東西,我拿着錢去買我們需要的物品,然後我也會計算了,買一塊橡皮多少錢,一支鉛筆錢,一包零包多少錢,然後我應該付給超市阿姨多少錢,應該找我多少錢?我會簡單的計算一下。

生活當中我們離不開數學,處處要用到數學,所以學好數學很重要哦!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2

平時,我們都把學習數學的時間留在數學書上,卻疏忽了生活中的數學。許多同學讀書是為了以後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我讀書是因為學習中有許多樂趣。現在我們一起看看我在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吧!

你一定買過零食吧,你一定幫媽媽買過蔬菜吧?往往我們身邊一些不經意的舉動,都包含着數學的智慧,有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如果我們弄錯了這些,就會出現經濟損失或被別人嘲笑的結果。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暑假裏的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文具店買文具。我買了5支水筆,1支1元;2個修正帶,1個3元;1本筆記本6元;一副手套10元。營業員阿姨在算賬時,少算了1支水筆的價錢,我剛好看見,可是又不知道相差多少元,於是,我就算了起來,修正帶:3乘2等於6元,5乘1加6加6加10,我突然發現6加6等於12,12加5等於17,17加10等於27。“阿姨,您少算了一元。”我説。“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阿姨開心地説,媽媽也誇我是個好孩子。聽了,我心裏比吃了蜂蜜還甜呢。

現在你知道數學就藏在身邊了吧,你只要用一雙靈巧的手和一對智慧的眼睛,就能發現它!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3

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能從一個普通的小事變成一個既生動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

今天,我寫完作業想看一本書,卻發現家裏的書都看完了,我從存錢罐裏拿出90元錢去買書。

到了A書店,我看到上面的牌子寫着打九折,我選中了一本書【格林童話】,我算了下書的原價是65元,65x90%=65x0.9=58.5元,60-58.5=1.5元,便宜了1.5元。90-58.5=31.5元,還剩31.5元,我覺得太貴了,於是就去了B書店。

B書店是每滿40元減10元,於是我就找到了跟A書店一模一樣的書【格林童話】,我心算了下,書原價是70元,70/40=1.30元,70-10=60元,70-60=10元,便宜了10元,90-60=30元。

A書店賣58.5元一本,,B書店賣60元一本,這樣比較下,還是A書店買比較划算,於是我就返回A書店,買了書就開開心心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就想,以後這個買東西,一定要先算算,看看哪家優惠再做出選擇,你瞧,一個生活的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數學題。數學無處不在,我們一起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4

國慶節的第三天,陽光明媚,秋高氣爽,我和爸爸媽媽興高采烈的來到了外婆家,一進門,我就喊道:“外婆外婆,我來了。”外婆和藹可親地説:“你來啦,我正在洗被單,等會兒你幫我曬被單吧!”我連連點頭。不一會兒,外婆説道:“楊軼羣,外婆洗了5牀被單,快好了,幫我拿幾個夾子來,好嗎?”“好啊!好啊!”我一邊答應道一邊飛快的向屋裏跑去。

我找了一會兒,只發現6個夾子,“外婆,外婆,夾子不夠啊!應該要用10個夾子,現在我只找到了6個夾子。”我説。“是沒錯,一共要10個夾子,你動動腦筋想一想,看有什麼辦法可以把這些被單曬起來。”外婆説。突然,我想到了以前做過的一道數學題:一根繩子剪成5段,需剪4次。於是,我靈機一動對外婆説:“我有辦法了。”

我先拿起一個夾子夾住第一個牀單的的左上角,然後再拿起一個夾子,將第一個牀單的右上角和第二個牀單的左上角夾住,再拿一個夾子將第二個牀單的右上角和第三個牀單的'左上角夾住,依次類推,最後拿起剩下的一個夾子夾住第五個牀單的右上角,這樣用了6個夾子夾起了5牀被單。

解這道題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想到五牀被單首尾可以連在一起。外婆滿臉微笑地撫摸着我的頭説:“你真聰明。”“我還知道圍在一起曬,用到的夾子只要5個就行了,比排成直線用的還要少呢。”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5

我、爸爸、媽媽、劉昊文,還有劉昊文的爸爸、媽媽、弟弟一起去肇慶玩。

原計劃2小時到達,現在3小時達到。廣州到肇慶路程是100千米,問:原計劃平均時速是多少?現在的平均時速是多少?答:(1)100&spanide;2=50(千米),(2)100&spanide;3=33(千米)…1(千米)。

到達之後,我們一起坐船渡過西江去紫雲谷游泳,包括大人4個,小朋友3個,其中我們三個小朋友想要坐在一起,大人們也坐在一起。問:座位坐法有多少種排列順序,大人多少種?小朋友多少種?答:(1)4×3×2×1=24(種),(2)3×2×1=6(種)。對岸的水上樂園免費遊玩,我們玩得太開心了!

第二天我們去了羚羊峽古棧道徒步。晚飯我們還買了飲料,一瓶飲料的價格是5。8元,一共買了1瓶可樂、1瓶雪碧、1瓶橙汁。問:買飲料一共用了多少錢?答:5。8×3=17。4(元)。實在太好喝了。

我們吃完飯的時候是下午5時40分,吃完開車的時候是晚上7時20分,問:晚飯一共用了多少時間?答:7時20分—5時40分=1時40分。

回到家裏睡覺的時候已經是10時20分了。但我經過了美好的兩天!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6

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需要用到數學,而我們這學期學的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都可以在生活中運用到。比如説:求長方形游泳池的體積或鋪瓷磚的面積;求水杯的容積;將1個xx米的圓錐形沙堆鋪在長x米寬x米的路上,如果要厚x米,能鋪幾米……

在生活中我也運用到了我們學的知識呢。星期四我們和閨蜜一家出去玩,我們到了一個森林後,發現了一個牌子,那上面寫着一公頃的森林可以淨化多少廢氣,媽媽便想拿這個知識來考考我們的數學知識扎不紮實。但由於我閨蜜的數學不太好,所以就只能我一個人自己算。終於在五分鐘後算出了答案。我閨蜜還一臉驚悚的看着我,把我笑地可開心了。

還有一次我們在購物的途中發現了有些商品上面標着8折的優惠,我當時又閒着無聊,便把原價算了出來。不久,我還看見了一道“數學題”,簡單來説就是:餅乾原價8元一包,今天買四送一,那麼相當於打了幾折?用4÷(5)=0.8可以得出打了8折。

數學在生活中可真是引用廣泛啊!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7

學習了小數除法後,老師給我們出了這樣一道題:做一套西服需用35分米布,現有布168分米,可以做多少套西服?我心想,這太簡單了,便飛快地寫出答案:168÷35=4.8≈5(套)。

可作業發下來後,我發現這道題竟然錯了。我感到莫名其妙,難道是老師判錯了?直到上課老師講這道題時,我才找到原因。老師説:“單純地從算式得數得數算式看,這道題等於5沒有錯,但你們想到沒有,做完4套服裝後,剩下28分米不能再做一套服裝,所以這道題不管餘幾,都只能做4套服裝。這種方法叫‘去尾法’,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應聯繫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接着老師話鋒一轉,説:“下面我們再來做一道題:五(1)班組織春遊,全班有26人,8人坐一條船,一共需要幾條船?”“5條船!”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老師笑着説:“看來這次大家都動腦筋了,這就是‘進一法’。”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明白了學習知識不能生搬硬套,需要和實際生活聯繫起來。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8

生活中的加法就是一物多用,為生活增加色彩。情人節到了,別人都準備買花了,可是我和爸爸的腳像灌了鉛一樣,走的緩慢而沉重。因為去花店買花的人實在太多而且價格翻了好幾番。“唉!怎麼辦?”是爸爸的話打破了僵局。“我怎麼知道!是誰在媽媽面前誇下海口,説要給她一個大大的驚喜?”“唉,我、我……”爸爸的臉上寫滿了懊惱。

走着走着,我想起家裏沒肥皂了,就拉着老爸去超市。挑肥皂的時候,我忽然看到有一朵用肥皂做的花,正準備給爸爸使眼色時,爸爸卻搶先一步把這朵“花”買了。

回到家,媽媽不停地誇爸爸又懂浪漫又會過日子。本以為爸爸會説是我的功勞,可沒想到在誇讚面前,他是照單全收,“虛心”接受啊。肥皂加玫瑰,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為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第二天,我去上學,發現桌子上放着一盒夾子,順手拿了一個大的和一個小的玩了起來。我把大夾子和小夾子夾在一起,然後把手機放在上面,沒想到它不但沒倒,還把手機撐的穩穩的,真是一個不錯的手機支架啊!現在我家的夾子除了夾衣服、夾襪子,還成了隨時可以變身的手機支架,真是太實用了。一物多用,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為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大發明家有大發明,小發明家有小發明。懂得了生活中的加法,我不僅變成了生活中的發現家更變成了生活中的小發明家。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9

數學課上,我們都學過1×1=1,10×1=10,可是我就碰到過90×1=93,這是怎麼回事呢?

今年暑假,我去參加雛鷹假日小隊活動,就有了一次這樣的經歷:

7月15日早上8:30,我與金皓楠和程子昂一起來到活動地點——新街口寶慶銀樓前廣場。我們到時,看到很多小朋友掛着愛心活動綬帶已開始活動了。“我們來晚了?”我有點急,仔細一看綬帶上的字,噢,不是金陵晚報的,我心裏有些安慰,同時心裏又想“參加獻愛心的活動的人可真多呀!”我們也是來獻愛心的,是參加金陵晚報組織地“買一份報紙,獻一份愛心”的活動。經過一些活動準備,活動開始了。記者告訴我們:“報紙不得少於1元一份”我們隊員分頭出發,都想第一個完成任務。我發揮自己能説會道的優勢,不一會就賣掉了3份報紙。那些好心的叔叔、阿姨聽説是獻愛心的,立刻就買了我的報紙。很快我就賣完了10份報紙,第一個完成了任務。隨後,我又幫其他隊員賣了5份報紙。10:30不到,我們小隊9名隊員90份報紙不但順利賣出,而且還超額完成了任務,我們共募得善款93元。

這就是我説的90×1=93的原因,因為南京的叔叔阿姨都有一顆善良美麗的愛心啊!是他們的善心幫助了貧困的孩子們,讓祖國的花朵開放的更加鮮豔!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0

生活處處有數學,你找到了嗎?

今天是星期天,我望着雜七雜八的鉛筆,心中萌生了一個想法:給這些鉛筆安個温馨的家。我翻箱倒櫃的找到上美術課用的剩餘的卡通彩紙,坐在寫字枱前,想着該怎麼做筆筒,該做多大的筆筒呢?我想着。不如做個像媽媽的化粧品盒子那樣大的吧。

我偷偷的把媽媽的化粧品盒子拿過來,可是跟用多大的彩紙呢。如果把媽媽的化粧品盒子剪掉的話一定會被罵死的。這時,我想起了老師上課時教我們的“長方體表面積計算”的方法。量一下盒子的長寬高,分別是10釐米、8釐米和18釐米。量完長寬高後,我努力地想着老師上課時教我們的方法。長方體表面積=(長x高+寬x高+長x寬)x2,咦?可是這裏只有五個面呀!只有一個底,如果那樣算不是多算了一個底嘛。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算式應該是這樣的:長x寬+2x(長x高+寬x高)。那就是10x8+2x(10x18+8x18)=80+2x(180+144)=80+2x324=80+648=728(平方釐米)耶!算出來了!只要裁728平方釐米的彩紙就可以了。哇!數學真是厲害,幹啥都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數學,這樣生活就方便了!

同學們,你們看數學在我們生活中是多麼重要呀!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數學。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1

今天,我和媽媽去商場買鉛筆。

到了商場後,我看見一盒鉛筆的標價是3元,我想,如果班上每個同學買一盒,共52盒,要多少錢呢?立刻,我想到了用剛剛學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來算,嘿,3×2=6,3×50=150,再將6+150=156(元)。哇,要156元哦,好貴啊!我跟媽媽説了我的想法,媽媽就誇我説:“很聰明哦,我來考考你吧!如果買80盒要多少錢?”整十數乘一位數,我的強項,我立刻回答道:“240元。”“對。那買180盒呢?”媽媽接着問。有點難度了,我想了想,説買100盒就300元,剛才的80盒是240元,合起來就是540元。我肯定的答道:“540元。”“對。”接着,媽媽問了我很多題目,我都答對了。售貨員阿姨聽了誇我聰明。媽媽這時候驕傲地笑了,我也樂了,原來我的數學還真不錯。

回家我把買鉛筆的事情告訴了爸爸,爸爸也誇我數學進步了,變得越來越聰明瞭。我滿足地笑了。

我希望我長大以後可以做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所以,我上課非常專心,積極思考問題,為了我的夢想,我正在努力着。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2

星期天,我媽媽在商場給我買了一套時髦的運動服和一雙耐克鞋。回到家,父親問:“這些衣服、褲子和鞋子多少錢?”我立刻想到了戲弄我父親的想法,因為我知道他的嘴有時不如我的快。然後我掩蓋了價格標籤,説:“讓你數!讓你給我買一套更好的衣服和鞋子。爸爸説:“那就試試吧。”“服裝的價格是500的2倍,加上600加100就少了,服裝的價格是2倍和2倍。褲子是700多的3倍減去1900的差價,鞋子的價格是400的3倍除以4加200就是鞋子的價格..一共花了多少錢?爸爸突然變大了,説:“這是什麼?我不知道。現在,給我買新衣服!!”“不,還沒有回答。”“好吧,你聽着。(500×2-600+100)=2=250元+700×3-1900=200元+400×3=4200=500元。總計250,500美元=950美元。爸爸説:“哇,就是這麼算的。我會給你一些新衣服。是的,我贏了,爸爸。

原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用數學的答案,我想繼續尋找生活的數學,並瞭解更多的計算。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3

今天,媽媽買回來了一大袋蘋果,這些蘋果紅彤彤的,看的我嘴都饞了。我從中挑出了一個最大的,準備和妹妹一起分着吃。

這時,媽媽説到:“這個蘋果這麼大,不如我們來計算一下它的體積吧!”我和妹妹很快同意了。我們找來一個長方體容器,從裏面量,長20釐米,寬15釐米,高25釐米,裏面裝了20釐米深的水。我把蘋果浸沒在水中,水面上升了3釐米。我們二人默契地拿起筆開始計算。

不一會兒,我們都算完了,妹妹搶着説:“先算出沒放蘋果時水的體積,再求出放入蘋果時的總體積,用現在水和蘋果的總體積減去沒有蘋果時水的體積就是蘋果的體積了。算式是20×15×20=6000(立方厘米),20+3=23(釐米),20×15×23=6900(立方厘米),6900-6000=900(立方厘米)。

妹妹説完後我慢悠悠地説:“我的方法和你的不一樣。原來水深10釐米,放了一個蘋果後水面上升了3釐米,因為放入蘋果後水面才會上升的,那麼的這部分水的體積就相當於這個蘋果的體積,這樣就更加方便了。列式:20×15×3=90(立方厘米),所以蘋果的體積是900立方厘米。”

妹妹恍然大悟,我看着妹妹笑笑,我們開心地分起蘋果來!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4

今天圍棋集訓結束後爸爸開車接我回家,在停車場爸爸指着汽車問:“一輛汽車有多少個輪子?”我立刻回答:“當然4個輪子。”“那3輛汽車有幾個輪子啊?”我説:“3×4=12(個)輪子。”

回到家,我發現放鞋子的櫃子裏擺滿了鞋。爸爸對我説:“有客人來了,你能猜猜有幾個客人在家裏嗎?”我數了一下,一共有14只鞋子。每人兩隻鞋子,14÷2=7(個),有7個客人。進了門我發現是青島的公公、婆婆、包哥、戴逸凡、舅媽、芋頭和舅舅來了。今天是中秋節,他們還帶來了月餅。

大家開始吃月餅了。這時,爸爸又開始提問了:“我們有六盒月餅,每盒裏面有四個。平均每人能分幾個?”我動了動腦子説道:“4×6=24(個),24÷8=3(個)。每人能分到三個月餅呢。”爸爸又問:“假如我們有18個人,每人一個月餅,一盒有2個月餅,一共要幾盒月餅?”我立即説:“18×1÷2=9(盒)。”爸爸誇我是個愛動腦經的孩子。

我很高興。原來這學期我們學的乘除法在生活中還真有用處呢!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5

自從學了乘法和除法之後,我就着了迷,平時看到什麼都會想是否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計算。媽媽和外婆都説我學數學學得都入迷啦!

發筷子的時候有乘法:我家有5個人,每個人需要2根筷子,5×2=10;不過媽媽反過來問我,要是拿了10根筷子,可以發給幾個人呢?這就要用除法計算了:10÷2=5。同樣是發筷子,既和乘法有關,又和除法有關,我們的生活真離不開數學呢!

星期天媽媽帶我去超市,我看到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一大包餐巾紙分成3排,每排2包,我一下子想到了3×2=6、6÷2=3、6÷3=2三個算式;結賬時,媽媽讓我算一算,6盒酸奶,每盒3元花了多少元?我説:“三六十八,要付18元。”後來,還剩下24元,我對媽媽説:“我想給班級裏買些垃圾袋好嗎?”媽媽高興地説:“好啊!”我發現垃圾袋有的3元多,有的4元,也有的要7元多,這時我的腦子裏想到一句口訣“四六二十四”,我買4元的,這樣可以買6卷。媽媽問我:“為什麼不買6元的那種?”我説:“買6元的只能買4袋,買4元的能買6袋呢!這樣比較划算啊!”媽媽聽了直誇我是個懂得節約會算賬的好孩子!我心裏很高興。

標籤: 數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shenghuozuowen/xqole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