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橋的作文 >

壯觀的五洞橋作文

壯觀的五洞橋作文

五洞橋最早是由宋朝一個名叫張孝友的縣令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七百多年了。小編收集了五洞橋的作文,歡迎閲讀
 

壯觀的五洞橋作文

第一篇:壯觀的五洞橋

五洞橋,也名西橋,橫跨在黃巖城關的西江上。現存的橋重建於清朝,距今有近四百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洞橋非常壯觀。橋長六十多米,寬四米多,是五孔石拱橋,每個孔大約九米,橋面隨拱圈起伏,遠望如水中游龍。五洞橋由一塊塊堅硬整齊的條形青石砌成,五洞橋橋墩部位都有三角形分水尖,叫“分水金剛雁翅”。水流到這裏自然分開,從兩邊急速而去,減輕了對橋身的衝擊。每當洪水期間,滾滾激流不斷地衝擊着五洞橋,但是五洞橋沒有發生過移位現象。一九五八年,黃巖要建造長潭水庫,於是人們將橋面填平,橋上汽車川流不息,雖然拱圈有一些開裂,但至今依然完好地屹立在西江上。

五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的石欄上雕刻着倒扣的蓮花,如今雖然已變得模糊,但依稀能看出。

五洞橋表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寶貴的歷史遺產。

第二篇:壯觀的五洞橋

讚美綿延不斷的跨海大橋,也讚歎鋼筋鐵骨的`斜拉橋,可作為黃巖人,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們黃巖的五洞橋。五洞橋坐落在黃巖城區西江之上,所以又名西橋,是在清朝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將近四百年的歷史了。

五洞橋橫跨在西江上,長六十多米,寬四米多。這座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原有五個半圓形的橋洞,現在只剩下四個了,一個已經被西岸的泥土堵塞掩埋。一個個橋洞拱形相連,像西江上翻起的波浪,又像是一條遊在江上的水龍。它的橋墩上有三角形的分水設計,當大水衝來時,它就可以用來減輕大水對橋身的衝擊力。因此,海潮湧過來,山洪衝下來,它都穩穩地屹立在江上,紋絲不動。

五洞橋不但歷史悠久,設計巧妙,而且造型美觀。雖然現在很舊了,橋身佈滿了青苔,但當我走上橋,仍能看見欄杆上面刻着的彩雲,橋的欄柱上還有蓮花“綻放”呢!看來,五洞橋真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啊!

五洞橋,你真美麗。我愛你!我為你驕傲!我要保護你,讓你永遠屹立在黃巖這片土地上。

第三篇:壯觀的五洞橋

我的家鄉黃巖的西江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橋,叫五洞橋,又叫孝友橋,它最早是由宋朝一個名叫張孝友的縣令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七百多年了。

五洞橋非常壯觀。橋全長63。5米,一共寬4。3米。這麼長的橋,全部用一塊塊堅硬整齊的條形青石砌成,6根橋墩勾出了5個拱形的洞,橫跨在大河上。平時,水可以從這些橋洞中悠閒地穿過,發大水時,只要水位不是特別高,也可以從這幾個大大的、寬寬的橋洞流過。這種設計,不但可以減輕橋身的重量,節省石料,還非常堅固,經受住了幾百年水流衝擊的考驗。

五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據説原來橋身左右兩側有七十二個方形石柱,柱上雕刻着七十二尊獅子、白象、猴子,威風的石獅口中含着圓球,機靈的猴子手捧仙桃,形象栩栩如生,姿態各異。橋面上還有精緻古樸的裝飾圖案,用有色瓷片鑲嵌成龍鳳和敦煌等形象。到六十年代因為通行汽車,橋上的石柱換成了鋼筋水泥護欄,橋面也鋪上了厚厚的沙石,那些匠心獨運、工藝精巧的石雕像、雅緻的古代鑲嵌藝術珍品也就全被埋入沙石底下了。

五洞橋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們家鄉非常寶貴的歷史遺產。

標籤: 壯觀 五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qiaozuowen/9d073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