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魯迅作文 >

關於以魯迅為話題的寫事作文

關於以魯迅為話題的寫事作文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yjbys作文網整理幾篇關於魯迅的作文。

關於以魯迅為話題的寫事作文

魯迅的眼作文1

我一直相信,無論長夜漫漫,無論前路迢迢,總有那麼一雙眼睛,能穿透歷史的陰霾,看盡滄桑流轉,看透世態炎涼,一如鋒利的長劍,刺破浮雲鄂未殘。

迅者,從走卂聲,疾也。先生的一生,如他的筆名,滿是飛越與奔跑,奔向他進取、正直、從容的眼所憧憬的前方。儘管時光如梭,曾經的景象已不可察,我亦能從殘存的光影中,得窺其眉目英朗,即使相隔百年,自讓人心生敬意。

“不滿足是向上的齒輪”

照片中先生的眼總是各向上看的。上眼眶曲成下壓的弧線,彷彿滿弦之弓,蓄勢待發,頂着不斷上挑的眼珠,別有一股逼人的英氣。這樣的人,別人説他不懂人生,把眼光放在腳下,求個安逸,保全己身,便已足夠。我想,先生即使“懂”,大約也是不屑的。“不滿足”造就了他的不平凡。從路礦學堂到仙台學醫,從受盡歧視的華人到以文為戈,一往無前的戰士,他一步一步前行,走出世上本無的新路。原來,他的眼是窄小的,容不得太多,容不得自身的學術不精,容不得世道的黑暗陰沉。他不滿足,於是試圖改變,所以他總目視上方。或許也只有深邃浩瀚的蒼穹,才堪與之對話吧。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睫毛上揚,眼神中滿懷着期待,先生似乎有許多要傾訴。統治者的屠刃和燃盡思想的烈火,產生了無數的病態麻木、自甘為奴、逆來順受的眼。然而他們永遠不明白,什麼都可以被洗盡,只有大腦不能,思想是鳳凰,是焚燒不盡的野草,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消滅。怒目圓睜,滿懷憤慨和憐憫地看着眼前悲哀的世界,那眼神足以讓任何陰險和野心勃勃的人心怯膽寒。是的,無須沉默,伴隨着那“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眼神而來的,是《彷徨》、《吶喊》、《華蓋集》……我終於明白先生眼中的期待,就讓他在憤怒中嘶吼,去振醒人心吧!

“當我成塵時,你會見我的微笑”

歲月總是無情的。先生眼角拖起長長的皺紋,載着滄桑與疲憊,摧殘着他。我甚至可以想象,在無數個黑夜,先生苦撐起他早已睏乏不已的眼,堅持着他的堅持。先生的眼,渾濁又澄明,那疲乏背後所掩藏着的是從容與無悔。有限的生命和無限的價值,在他那裏獲得了平衡。正因為時日短暫,才需要夜以繼日的奮鬥。被辛勞擊垮的先生,還是從容地離去,沒有冠冕堂皇的言辭,只留下幾件小的心願。只是他的眼,依舊如光耀一般,閃在民族的血液深處。我這才發現,他的不平凡中,其實又包含着平凡,而這平凡,卻透出別樣的卓越。

而今,斯人不復,而先生的眼,依然承載着獨立的人格和思想,激勵我輩。所以即使那些“當代的阿Q、孔乙己”試圖將他的文章從學生案前的書本中移去,卻也只能是顯示他們的心虛。那眼神,早穿越時光,滿含驕傲與不屑:“你們到底在怕什麼?”

是的,他們害怕,害怕有一天這個國家出現千千萬萬個魯迅的眼,那進取、正直、從容的眼。

然而此日不遠。

我一直相信。

專家點評:

作者細緻的觀察,加之凝練的文字,將魯迅的一雙眼睛活脱脱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先生的眼裏有憤怒,有從容,有無悔,有哀傷……在作者的筆下,那是一雙會説話的眼睛。描摹人物而能到達如此境界,工夫不淺。

魯迅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作文2

尊敬的藤野先生:

您好!

我與您已闊別整整二十年了,我多年以來十分懷念遠在日本海東岸的恩師,想必您的身體還安好吧?由於瑣事煩擾,一直沒有時間給您寫信,還請先生見諒。

當年因為我覺得中國是個弱國,猶如一個身患各種痼疾的中年病人,內憂外患,被稱為“東亞病夫”;僅憑醫術是無法治癒她的頑疾的,我由衷地意識到振奮民族精神勢在燃眉,故而回國棄醫從文了。由於當時的情形實在不便對您直説,所以在離開仙台前夕向您撒了謊,您應該不會責怪我吧!

您沒有民族偏見,使您在學生會幹事寫匿名信向我尋釁時為我解圍;您治學態度嚴謹,是您為我細心地添改講義、糾正解剖圖;您以寬大的胸懷、公正的態度對待來自弱國的學生,您對我極大的關心和鼓勵始終激勵着我前進,您的諄諄教誨我時刻銘記在心間。您是令我終生感激的恩師,您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早年我在東京的時候就下定了救國救民的堅定決心,我剪掉了辮子,並用一首詩抒寫我的志向:“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如今我一展抱負的時候到了,我決心和我的同志們一起奮力吶喊,推廣新文化運動,以寸筆為匕首投槍直刺反動勢力的心窩。為了救國救民的光榮使命在黑暗中戰鬥!儘管有很多反動軍閥和御用文人指責我、批評我、攻擊我、迫害我,但我身後卻有億萬愛國青年和人民大眾支持我、擁護我、愛戴我、敬重我,所以我決心“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希望您一定理解我這顆赤誠的愛國之心!

您現在過得還好嗎?您的學術成果一定很豐碩了吧!

再次向您表示敬意。

弟子周樹人敬上

民國十四年十月

專家點評:

這封魯迅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情真意切,觀點鮮明。在信中,作者告訴藤野先生:“中國是個弱國,猶如一個身患各種痼疾的中年病人”。書信的結尾再一次表示敬佩,首尾圓合。

給魯迅的一封信作文3

親愛的魯迅:

又想起了你。

我是一朵野花,不起眼的野花。我不美,鮮豔的紅色讓人感到惡俗,羸弱的綠葉,纖弱的莖讓我看起來隨風飄揚,小小的花托彰顯的只是我的渺小。我孤獨,我無助,我害怕。我從小便是自己一花,本有幾顆年邁的老草陪在我身邊為我遮風擋雨,可是,他們也都不見了……我親眼看着他們釋放出最後一口氧氣,親耳聽見對我説最後一句“別哭”。他們走了,安詳的走了,留給我的便是那好似漣漪的點點愁緒。

幸好,他們走後半個月便有朗朗讀書來陪着我了。自從知道這個消息,我心底便洋溢着淡淡喜悦。

我清晨一張開眼,我便能聞到那香醇墨香。我最喜歡那些人上語文課了,語文課不比數學要畫圖,我太矮,看不到,但是語文課上我就可以聽着老師學生們的讀書聲,討論聲。不時的笑了,因為那些都是我所向往的。喜歡語文課不止因為我聽得懂,更因為那老師,他的聲音像那幾顆年邁的老草的聲音。

那天,是我第一次聽見你的'名字。他們説,你的筆名叫魯迅。

我清清楚楚得記得,他們唸的那篇課文是《故鄉》。我讀懂了那是你對回不去的時光而感到的悲哀。閏土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閏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你的閏土變了,我的老草也走了,再也不能為我遮風擋雨了,甚至不能讓我再説一句:“我很好,別擔心”。那一次,我歇斯底里得哭了。

時光如白駒過際。轉眼幾個月又過去了,我依舊沉浸在悲傷中不可自拔,想着你當年面對閏土的同情與悲傷,想着老草帶給我的感動與離殤。可是我知道,我的時間不多了,我也該走了。

可是我還有三個心願,完成了就好。

第一個願望:我還想再聽一次那個語文老師的課,聽他的教導。

終於,我完成了第一個願望。

第二個願望:我還想再聽一次《故鄉》。

支撐了三天,我已經筋疲力盡,奄奄一息。我終於聽到了那夢中的故鄉那已變的閏土和你那無盡的悲傷,可是,又有些不同了。你的悲傷中彷彿又多了些什麼。

是什麼呢?等不及我的思考。

是否是迴光返照,為何我的心忽然清明瞭,懂了,原來是你那悲哀背後的奉獻!

我該完成第三個願望了,我願和老草一樣釋放出最後一口氧氣……

永別了魯迅先生,你的悲傷陪我走過風風雨雨。我終於在最後一刻懂得了你的奉獻。也懂了為何老草走了後的離殤久久不散去。也懂得了為何我會喜歡那位語文老師。

現在,我只是春泥。

精神永存!

一朵不起眼的野花

專家點評:

這封“給魯迅的信”,取材新穎,具有鮮明的獨創性。詞語時尚,且能聯繫當今社會的時代特點,有自我獨到的見解,全文語言表達也很靈動,有較強的感染力。

我眼中的魯迅先生作文4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日本回歸中國,從壽老先生到滕野先生,從長媽媽到閏土,從孔乙己到阿q,魯迅先生留下可他無限的歡笑與回憶。深深的抒情和吶喊,也許他曾彷徨,也許他曾犯下過許多的錯誤,但他永遠不怕改正錯誤。他在嚴酷的剖析外部世界的同時,以更為嚴酷,甚至可以説是近乎殘忍的態度剖析內心世界,他是一個嚴格意義的真正的人。

總忘不了魯迅先生那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的文章。自然,每年的十月十九也會沉哀自己的偶像——我心目中偉大的魯迅先生!幾度誤解,幾度懷疑,幾度逃避和疏遠,終究還是迴歸了。現在我們讀先生的文字,或許會覺得它過於冷峭,過於沉重,諷刺性強,“罵人”水平高,甚至有人就是衝着後者而來的,全憑好玩。的確,先生是缺乏樑秋實的閒適,林語堂的“性靈”,周作人的散談,朱自清的深情,徐志摩的詩情畫意。然而,如果那個時代只給我們留下吟風弄月的感性文字,只留下一片悠然淡漠的文人趣味,那我們又怎能體會到那個時代的黑暗?那個時代,在我們眼裏恐怕只有一具時間的骸骨罷了。

是什麼讓時代在進步?有人説“是經濟”。“錯!”“是精神!”是精神讓一個國家進步,是精神讓一個民族自強不息!而魯迅先生賦予我們後世的千萬子孫,正是這種義無返顧,自強不息的精神!他懷着三閭大夫般的曠世憂憤,用一支如太史公一樣的奇崛文筆去書寫黑暗,他義無返顧的理性精神彷彿一盞高高吊起的孤燈,光芒穿越了時空,一直照亮今天。記得有許多人曾問我的偶像是誰,當我毫不猶豫的説——魯迅先生是,他們竟笑我落後,腐朽,那麼多的“星”不追,偏偏追崇這早已作古的風霜人。我對這樣的回答總是感到深深的悲哀。

難道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已經不適應當前社會了?已經不值得我們去繼承和發揚了?難道先生已經是文學意義上的一筆而可以輕輕帶過?已經作為一份文化遺產而被束之高閣了?當我們在喧囂中無法自拔時,一顆浮躁的心怎能容得下那充滿痛苦的靈魂拷問和鋒利的匕首投槍?看看老一輩學人:今生今世,年輕一代一定要讀魯迅!不讀他,我們無法直面繁雜的人生;不讀他,我們無法看到心靈深處的鄙陋;不讀他,我們無法守住那片高潔的精神家園;不讀他,我們無法具體而透徹的瞭解中華!

是的,只要先生的書在,就一定有人讀,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就會綿亙不絕的傳下去。先生一直在以一種父親般的博大胸懷寬容着我們。他在等待,等待我們走出浮躁的心海,等待我們帶者一顆不沾染世俗習氣的心,去與他進行靈魂深處的對話。

專家點評:

這是一篇寫人的散文,言辭犀利,視角獨到,富有豐富的意藴,情感真摯,人物形象突出,活靈活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層層深入,層次分明,構思大膽新穎、有獨創性。

標籤: 魯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luxunzuowen/m2vdl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