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家鄉作文 >

家鄉的方言作文

家鄉的方言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方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方言作文

家鄉的方言作文1

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我的家鄉在哈爾濱,我們説的就是東北話。

記得在我三四歲的時候,媽媽下班回家,看到滿牆的塗鴉,氣得和爸爸説:你咋回事啊?孩子往牆上畫得胡愣半片兒,把屋子造得皮兒片兒的,你也不管呀?爸爸摸着頭笑着説:孩子喜歡就讓她愛咋咋地吧。我想你要不是東北銀一定不知道他們説的是啥,我從小就在這旮瘩長大,雖然沒聽過,但是我也知道的胡愣半片兒。我知道媽媽生我的氣了,怕媽媽隔應我,就用哇哇大哭來逃避懲罰。

我們一家三口去湖南看奶奶,周圍的人説着我完全聽不懂的方言,我聽着像説外國的語言,我才知道了不光外國的話我聽不懂,中國話我也聽不懂啊。去張家界時,爸爸實在不知道怎麼走,就找人打聽,爸爸剛説完,只聽那個人和我們一樣説東北話,頓時倍感親切,真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啊!

當然,我也有苦惱的時候。寫作文時,老師一再強調用書面語寫作文會很出彩,可是我總是用白話,不達標。老師告訴我,要注意積累好詞好句。我一定努力把東北方言變成優美語句,爭取把作文寫得完美。

我還是很喜歡東北方言,只是適當的時候我要美化它,使它更美,但是不會改東北味,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東北妞。

家鄉的方言作文2

方言,通俗點説就是土話。我們中國有很多種方言,每個地區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方言,而且有些方言還特別難懂呢!比如我們衢州市的江山方言。

我從進幼兒園開始知道現在,在學校裏講的都是普通話,在家裏和爸爸媽媽説的也都是普通話,所以我對我們衢州的方言一竅不通。我爸爸就常説,我應該學學我們老家的土話,這可是祖先傳下來的文化呢!我們中國所有的方言種類,也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受爸爸這些話的影響,這個寒假我就學習了老家的方言。現在,我已經完全能聽懂我們老家的土話了,還會説上幾句呢!

在學習方言的過程中,我還鬧出了不少的笑話。記得有一次吃午飯,我問我那不會講普通話的大伯:“你要吃點什麼?”他回答我説,不要。可是不要的讀音是“fan”,我聽成是“飯”了,所以我就給他盛了一碗飯。只聽大伯又説:“fan”,我以為是飯盛得太少了呢,就端着碗去廚房多添了一點來,大伯見狀,只聽他一連説了好幾聲“fan,fan,fan”,我心想盛得已經不少了呀,可是他為什麼還要叫“飯”呢?正在我納悶時,奶奶走過來對我説:“在我們的土話裏,fan就是不要的意思,並不是飯的意思,看來你還得好好學習土話啊!”這事傳到了我哥哥的耳朵裏,他哈哈大笑,笑話我連這麼簡單的土話都聽不懂!

這件事以後,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我們家鄉的方言,哪怕是先能聽得懂。雖然很難學,但是我想我們這一代人,尤其是城市裏長大的孩子沒有多少人會方言了,我一定要學,不能讓土話消失,要繼承這一文化。

你看,我現在雖然沒有完全學會,畢竟學習方言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可是我也可以説一些了,也可以和他們對一下話了,現在我再也不會鬧出那樣的笑話了!

家鄉的方言作文3

河南,是我的家鄉,是個温暖而又寧靜的地方,它不大,但是很温馨,不小,卻能遮風擋雨。在河南,有一種做法,叫谷堆;有一種吃法,叫吸溜;有一種穿法,叫赤碼肚;有一種不服,叫咋桌;有一種可以,叫中;有一種遊戲,叫接竹竿;有一種人,叫俺。

河南方言,言簡意賅,直白爽快。有這麼一個段子,乙到甲家串門,乙敲門後,甲便問:“你是誰啊?”乙答:“是我啊。”甲又問:“幹什麼?”乙又答:“給你來送禮來了。”這些如果用河南話,只需用幾個子就搞定:“誰”“我”“抓(咋)”“串門兒”。

其實作為河南人,能夠説方言是習慣,這是自信。現在流行的河南方言就是“中啊”“中不中”,來表示可以,行不行的意思。這些詞語在平常不會注意它的寫法,但要寫出來就會有一點的彆扭,因為這不是嘗寫的字,就比如説:恁,表示你的意思。估計許多人還不知道我們河南話曾經在古代某個朝代上被皇帝所推廣成全國通用語言。河南話也是古代的官話吧,現在還保留着古代的韻味氣息呢。

比如説北京人教河南人唱歌。北京人唱道:“太陽啊,我偉大的'母親,你每天從東方升起,又從西方落下!”還沒有唱完,河南人搶説:“恁累不累,看俺們咋唱。”河南人接下來唱道:“日頭啊!俺哩娘,你見天從東邊日溜上去,從西邊吐嚕下來,你使哩慌不使哩慌啊?”

別看河南話聽着挺有趣的,但它也曾被質疑過,它也需要歲月的沉澱洗刷自己,讓留下來。口音可是每一個人特有的,在路上碰到有人講“我嘞個孃親”,一聽便知道了,那是我家鄉的土味方言。方言裏包括着鄉情,但更多夾雜的是文化。現在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漸漸消失,雖然國家已經規定了一些傳統節日放假一天,但只是希望這些能夠起到保護作用,而不是在純粹的放假。

在我看來,保護不是挽救我們傳統文化的根本辦法,而更在於發展。在於人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只有發展了才更有生命力,只有發展了才能長久不衰。傳統文化不會因為個人的保護和發展而繁榮,這需要每個人的力量。就像河南人一樣,把文化化作習慣,把傳統作為口頭語,每個人一起,我相信傳統文化會永久留存,在現代文化碰撞中微笑前進。中不中?中。為啥?因為——“俺是河南人,俺驕傲”。

家鄉的方言作文4

我的家鄉叫麗水。她有一種方言,叫麗水話。我喜歡講它,喜歡聽它,因為聽到一聲聲麗水話,就感到無比的親切。

每天上學路上,我會聽見有人在用着家鄉話或打電話或攀談聊天。每次聽見有人講麗水話,不管認不認識他們,我都要站在他們旁邊多停留一會兒。因為,站在那兒,我彷彿聽見了家鄉的親切。

在家裏,無論幹什麼,大人們都説麗水話,彷彿是受制於一種魔咒似的,不説麗水話就渾身不自在。有時大人們講什麼,嘰哩呱啦嘰哩呱啦的,像魔法師唸咒語,我雖不能都聽懂,但就願意靜靜地聽着。

很小的時候,我記得母親教我學麗水話,用一個字一個字特別重地教。我那時一點也聽不懂,便“嗯嗯嗯”地點頭。那個時候,我就發誓一定要把它學好,因為這樣就可以聽懂大人們之間的對話了。

我不用自個兒學,因為有“老師”教。小的時候,外婆餵我飯吃,一邊喂一邊講麗水話,在吃的過程中學習方言,讓我有了進步許多。我現在開始能聽懂大人們之間的講話了,可我還是説不太多,所以我還得再學習。

知道我為什麼要想學習嗎?因為麗水話講出來,有一種自信的感覺,一種麗水人的自豪,一種讓人崇拜的感覺。

家鄉的方言啊,雖然我不能讓所有人都使用你,不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不能讓大家一代一代地傳承你,但我無論如何都愛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axiangzuowen/vwxjy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