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家鄉作文 >

家鄉的年味作文(10篇)

家鄉的年味作文(10篇)

家鄉的年味作文1

車窗外的景色飛速的掠過,一瞬間便消逝在人的眼底,一路的風光就像浮光掠影一般,僅僅是在心上拂了過去,宛如是一片羽毛悄然落下。

家鄉的年味作文(10篇)

終於要回家了。不知道有多久再沒回到記憶中泥濘的小村莊,濛濛細雨沖刷着古牆的斑駁,淅淅瀝瀝的落雨聲落在耳邊,也確是一件享受之事了。

鞭炮噼噼啪啪地響了起來,炸開的紅紙湧向陰沉沉的天,也算是增添了些許的生氣,門上的春聯雖是有些舊了,可“爆竹聲聲除舊歲”的遒勁字體依然清晰可見,豔麗的紅紙有些灰灰的,下端因為褶皺微微破裂,也為其增添了不少年代感。門內老人們的説笑聲也是洞內觀火了,麻將在桌上摩擦的聲音也是依稀可聽,麻將就像花盛開在桌上,也盛開在老人們的臉上。

家鄉的的春節,對我來説是最熱鬧的。因為我能和平時很難見面的親戚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團圓圓,快快樂樂的新年。

在農曆二十三之前,我們就開始採購年貨,張羅着年夜飯。爺爺奶奶一般買幾隻土雞燉湯喝,再醃製一些臘魚、臘肉,等到春節時開開胃口;姑媽們則就為我們添置新衣服;哥哥姐姐,都在買回來的小禮物;而我們小孩就買一些開心果、瓜子、杏仁之類的小零食,準備到春節大年三十吃個痛快。

在臘月二十三的晚上,我們家就在灶台上擺上糯米、糖果等貢品,燒香放鞭送灶神。到臘月二十四就過小年了。上午全家打揚塵,抹洗傢俱,迎接新年。完善後,就聚在一起吃個小年飯,大家説説笑笑,聊家常、聊工作,不亦樂乎。

除夕為大年夜,這天要先準備佳餚到祖堂燒香、點燭放鞭供祖宗,然後再各家團聚吃年夜飯。午夜,家家燈火通明,全家老少圍着火爐“守歲”,一起開開心心的觀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笑談着電視中的各類節目,洋溢着歡樂的氛圍。許多城區居民還要在除夕夜全家一起包團圓餃子,男女老少盡情娛樂,通宵不睡。子夜時分,家裏就開始放鞭炮,説是為了送走舊的一年,迎來新的一年,鞭炮聲遠遠近近的響起,此起彼伏,一直到第二天清晨。空氣中到處瀰漫着鞭炮燃爆後的香氣,傳遞着濃濃的春節氣息。我和表姐膽子在家裏看春節聯歡晚會,叔叔們就在屋外放鞭,玩各種各樣的煙花,家裏其樂融融,氣氛熱鬧極了。正月初一清早一開門,照例要放鞭炮趕走年獸,然後再開始清掃,掃好的垃圾三天內不能往屋外倒,更不能對着門外潑水,據説是聚財。孩子們一大早要給家裏的長輩拜年、作揖,説着一些千篇一律但大家都喜歡聽的新年祝福。這時,家長們樂呵呵地摸着我們的頭,拿出紅包塞到我們手裏。這是我最為開心的事情,因為我又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壓歲錢買我最喜歡的書了。這一天的早餐要吃雞湯元寶,然後居家拜年。若親戚中有新亡人,初二當天一定要去新亡人的家中拜年,稱之為“新香”。在杭州,最重要的就是觀看傳統的文藝活動,比如舞獅子、玩龍燈、踩高蹺、跑旱船、唱堂戲等,傳遞着春節喜慶、祥和的氛圍。這些千萬別錯過。等到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時,家家都要吃元宵,早晨吃糖拌油炸,俗語道:吃了月半粑,快快扒土巴。人們吃過元宵後,傾巷而出鬧元宵,玩花燈,觀花燈,猜燈謎,開展各種各樣的文藝活動。元宵夜,城鄉徹夜通明。過完了元宵,這個春節就過完了。回想起每一個春節,總有許多地方讓我回味無窮、開心不已。它們猶如一顆顆星星,點綴着我童年美好的記憶。

家鄉的年味作文2

不覺又快要過年了,按照家鄉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到了臘八就開始忙年了,每年回老家過年覺得很有情趣,除了感受到濃濃的鄉情、親情外,我還感受到了家鄉濃濃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是從臘八開始濃起來的,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就開始忙着熬臘八粥,説是祭祖、祭神的,各家各户做的臘八粥不同,大多是用各種米、豆、花生與各種乾果熬成的,寓意昭示着五穀豐登,糧食的豐收。在我老家臘八這天還要泡臘八蒜,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蒜瓣放到裝有高醋的缸或大瓶子裏,密封起來,蒜的顏色就會慢慢地變成綠色,這種自然形成的綠色看起來很好看,臘八蒜吃起來有醋酸和微辣的味道,吃起來很好吃,陪着過年吃餃子,更有情趣和食慾。我懷着好奇之心,接連幾年在臘八前後揣摩着泡臘八蒜的時間、方法,説來也怪,只有過臘八時才能泡出臘八蒜的顏色和味道來,每年臨近臘八時,我就叮嚀妻子,千萬別忘了泡臘八蒜,現在離臘八節還有近半月時日,妻又在念叨着泡臘八蒜的事兒,使我頓覺這年越來越近了。

從臘八開始陸續着,老家大大小小的店鋪就開始上年貨了,一溜街上大小店鋪五、六家,都在想方設法把年貨備的齊齊全全的,生怕讓別人搶了生意,不停地忙活,有上煙酒糖茶的,有上雞鴨魚肉的,有上鞭炮香紙的,有上年糕、乾果的,有上春聯、年畫的,各忙各的。看着店鋪裏上了那麼多的年貨,各家各户也開始忙着準備開了,溜達着到這個店鋪看看,買點這個,到那個店鋪買點那個,平日裏相對平靜的大街上就開始流動起來,好不熱鬧,這就叫“忙年”。

準備好了年貨,在臘月二十三日前還有一件大事,就是每家每户都要進行大掃除,辭舊迎新,這種大掃除在我老家叫“掃屋”,兒時的我覺得掃屋很有意思,看到大人們都在忙,怕灰塵弄髒了自己,男人們便戴上了帽子,女人們則圍上了頭巾,戴上了套袖,包紮得嚴嚴實實,把笤帚綁到木頭杆子上,房子的樑、檁及邊邊角角都能掃得着,準備工作做好了,就開始把房子裏的箱子、櫃子、桌子等所有能搬動的傢俱都搬到院子裏,對房屋灰塵進行徹底掃除,等徹底清掃乾淨了,再把地上均勻地灑上水,然後就把櫥箱桌椅的搬回來,或者把僅有的幾件傢俱再變換變換位置,頓覺煥然一新,清清潔潔迎大年。

到了臘月二十三日,就是辭灶,有的地方也叫“小年”,差不多也就是過年這場“大戲”的“彩排”。兒時經常聽祖母唸叨着:“過了臘八過辭灶,過了辭灶年來到。”意思是説,過了辭灶,離大年就不遠了,那時只懂得時令,不知道“辭灶”是什麼意思,一直困惑了我許多年,直到後來才聽祖母説過:“辭灶就是灶王爺告辭,這天晚上,各家各户都要祭灶王爺,因灶王爺是家裏的守護神,一家人的功過得失都在他的監控之中,辭灶這天,他要上天報告這一家人一年的功過得失”。聽了祖母的解釋,再默默地觀察街坊鄰里的祭神就更有意思了,天剛一擦黑,就忙着在院子裏放上大盤子,擺滿供品,開始供祭、燒紙、燒香、放鞭炮,鞭炮聲一陣接一陣,連綿不斷,隨着歡快的鞭炮聲,有人就把“請”來的灶王爺的紙像焚化,有人就在燒香、燒紙時念叨幾句,請灶王爺保佑一家老少平安,這就叫“送灶王爺上天”。 等到除夕這天再把灶王爺接回來,他要賞罰這一家人。

過了臘月二十三日,各家各户就更忙了,特別是大年三十這天,屋裏貼福帖,請財神,掛年畫、“壽”字,街門前掛上紅燈籠,門上貼好紅紅的春聯,昭示着紅紅火火過大年,全家人高高興興放鞭炮,包餃子,團團圓圓,好不熱鬧,這才有了真正的“年味”。説起貼春聯來,我記憶最深。二十多年來,每次回到老家,大年三十這天,都是我忙着貼對聯、貼福帖,掛年畫等。每年我都在揣摩着對聯應該怎樣貼,福帖應該貼到什麼位置,“福”字紅紙、方形,尖角向上,還要考慮哪個位置應該貼幾副,是否對稱、醒目、粘得牢,應該正着貼還是倒着貼,都有一番考究。例如:有的把“福”字倒着貼,寓意是“福到了”。貼好了春聯、福帖,還要在門框上貼上橫帖如:“富貴之家”、“吉祥如意”,在正屋還要貼上諸如“富貴滿堂”之類的橫帖,在街門外還要豎着貼上“出門見喜”、“出入平安”等,上方貼上尖角向上的“福”字,哪樣忘貼了,就好像缺少點什麼似的。所以,貼春聯之類也是一門小學問,在我的記憶深處留下了印記,家鄉的年俗給我留下了美好記憶。

臘月三十這天,上了年紀的祖母便會按照傳統規矩,一一叮囑:今天是大年三十,燈的油要添滿,水缸裏的水要盛滿,明天的垃圾不能掃出屋;還要把雞鴨魚肉、年糕、各種青菜都準備充足,至少準備到正月十五前,還要在除夕這天把該切的的菜、肉都切出來,正月初一不能動刀。還説,這一天註定一年的運氣。一定要小心,不能打碎家裏的任何東西,不能大聲説話,特別要多説好話,不能説不吉利的話,彷彿新年的順與不順,全在這種新舊交替的意境之中了,顯得是那麼神祕,還真有點像大年夜裏死驢不好也好的意味,不過一輩一輩都是這樣傳下來的,大年夜的感覺似乎都一樣,我們也無可奈何,都是雞啄米似的點頭稱是,都這麼拿捏着。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通宵燈火不斷,鞭炮聲幾乎不間斷。一家人歡歡樂樂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也叫“年夜飯”、祭祖、守歲。這頓年夜飯顯得尤為重要,除非遠在外地或工作脱不開身的,老人在家望眼欲穿也沒辦法,一般能爭取回家的都爭取回家吃頓團圓飯。在我家,每年父母都要為我們準備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全家人團團圓圓,品着美酒佳餚,談天説地,其樂融融,回憶一年來國事、家事、天下事,談着各個家庭的收穫,謀劃着新年的打算,盤算着在新的一年如何開個好頭,互相表示着對新年的祝福,對老人,祝福身體健康,對年輕人則祝福事業成功,對小孩則祝願他們健康成長,隨着時代的發展,過年也過得文明時尚了,富有新意,有滋有味,年的氛圍營造得愈濃厚,年的滋味就醖釀得愈醇美,年就過得越有意思,甜甜的,暖暖的,熱熱鬧鬧的,充滿了濃厚鄉情、親情的味道。“家”的感覺真好,“年”的滋味真濃,這是全家人營造的氣氛,讓人產生出無限美好的遐想,在這樣的氛圍下,有的整夜不睡,有的玩到新春佳節的鐘聲敲響,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奇妙無窮的除夕夜。

到了正月初一這天,男人們天不亮就起牀了,穿好了新買的衣服,先給同屋居住的父母拜年,再按照輩分及親近程度,到自己五服之內的其他長輩家中一一拜年,現在時尚同輩的也要同拜,在重複着“過年好”的祝願話中過了年。

正月初二這天,在農村屬於最閒散的時候,有的就組織着跑高蹺、舞獅子,到比較富裕、開明的人士家裏,敲鑼鼓、舞獅子,組織者説些恭喜祝賀一類的話,主人則照例送上數百元、數十元的錢,有的則遞上一條“紅塔山”、“哈德門”什麼的,他們就舞着、跳着又到別人家裏去了。

正月裏還要聽大戲。這時,天氣漸漸地暖起來了,這時候大正月的,唱大戲也吉祥,也有個閒心,老家父老鄉親組織搭起了戲台子,吸引着周邊的老百姓來聽戲,有個沾親帶故的人家,訪親會友又成了看戲的緣由,有的新媳婦的孃家人到村上來看戲,覺得臉上有光。這樣,本村的、外村的、男女老少、小媳婦、大閨女,花花綠綠,説説笑笑,戲沒開始,人先陶醉。當時農村大多演的是京戲,我記得有“劉備招親”、“王老虎搶親”、“鍘美案”什麼的。現代京劇有《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我當時是跟着大人們去看戲,別人是聽戲聽門道,我是看戲看熱鬧,我也常跟着哼哼着“磨剪子嘞戧菜刀”。

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標誌着正月過了一半,是春節過後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也是正月裏的最後一個節日,這一天,觀燈、猜燈謎、舞獅子、放禮花、吃元宵,非常熱鬧,在農村沒有這麼熱鬧,過去,母親到了元宵節就蒸花燈,用面做成圓狀,中間做一個大孔,不用發酵就蒸出來,放上棉線,加上豆油,點起來就是花燈,有時候,再用紅紙製作出小紅燈籠,把花燈放進去,到了晚上點上,製作的的多了,提着到大街上,搖搖晃晃,紅紅火火,也特別好看。現在農村的元宵節就是吃元宵、觀煙火,鄉鄰們三三兩兩的一起,觀看着各家燃放煙火,有説有笑,在歡笑的氣氛中度過了元宵節。

家鄉的年味是一輩一輩父老鄉親延續下來的,營造出這種濃濃的過年氛圍,值得留戀,值得回味,往往很長很長時間仍滯留在我的心間,家鄉的年味,也勾起了我對家鄉的美好回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3

快過年了,太爺、太祖母一直盼望着我們回老家過年。我打小在那裏度過無數個熱鬧傳統的新春佳節,喜歡一大家子放煙花鞭炮,所以每逢新春佳節都有好幾堆不同種類的炮竹等着我們回家。

今年天格外冷我縮在空調房裏怕出來。一直到大年三十前兩天,才被太爺打來的電話風塵僕僕地催回老家。這兒幾條街的小孩兒全是我兒時的摯友,老老小小都認得。看見我們拉着一車子年貨禮品回來,眼裏都閃着羨慕的光直説太爺、太祖母有福氣。我聽着有些愧疚。

台太祖母知道我們到了早已召集了全家準備好了新春佳節的各項安排,成堆的炮竹也已堆在了大院子裏。我看到兩位老人臉上紅潤的光。晚上內屋、堂屋裏坐了兩大桌六婆婆仍不停在廚房裏忙着,太爺、太祖母被兒女子孫位坐在中間,不説話也不動筷子只是用目光深情地在每一張宸熟稚嫩的臉上撫摸,傻傻地笑。吃晚飯,放鞭炮了,我怕外面風大,執意要在屋裏看,也只是呆呆的看着,老人眼中有些黯淡。晚上,我們被安排到條件最好的一間房裏,我嘴裏直喊冷。太祖母説:“有熱水袋還冷?”我隨口回了句:“哪有空調暖和?還沒電熱毯。”第二天,吃着太爺買來的全家鄉最好的包子,太爺勉強問:“你們要不明天回家?別凍着了。”説罷,轉身進了裏屋。我的心也被抽了一下。

晚上,我執意要到外面把剩下的幾堆炮竹放完。太爺、太祖母先是一愣,繼而眼裏灑滿亮光,忙乎乎地一一打電話叫了幾家子一起來。煙花在低空中絢爛,鞭炮聲在耳旁畔迴盪,我在院中手舞足蹈,人人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太祖母又説:“放炮竹可以驅散晦氣,嚇跑邪鬼。”這話雖是往年太祖母同樣的叮囑,卻寄託了太祖母對子孫後代年年的囑託,並祝福和希望老人仍開心地説着,嘮嘮叨叨。依稀地,一個小女孩兒正摟着老人的脖頸,是兒時的光啊,那老人懷念的舊時光。老人沉醉在那時光裏。忽而,太祖母喃喃道:“前些年我害了大病差點就看不到你們了。”我驚愕在那裏,家鄉里沒有人告訴過我。“人啊!”老人又沉沉哀歎。我的心像被煙花末燙了一下。

兒時,與太爺、太祖母在炮竹煙花中相守的時光,一生中能有多少啊?我決計要在家鄉多留幾天,好好把握在家鄉的時光,好好欣賞家鄉的炮竹,好好珍惜來自家鄉的愛。

家鄉的年味作文4

快過年了,姥爺、姥姥一直盼望着我們回老家過年。我打小在那裏度過無數個熱鬧傳統的春節,喜歡一大家子放煙花鞭炮,所以每逢春節都有好幾堆不同種類的炮竹等着我們回家。

今年天格外冷我縮在空調房裏怕出來。一直到大年三十前兩天,才被姥爺打來的電話風塵僕僕地催回老家。這兒幾條街的小孩兒全是我兒時的摯友,老老小小都認得。看見我們拉着一車子年貨禮品回來,眼裏都閃着羨慕的光直説姥爺、姥姥有福氣。我聽着有些愧疚。

台姥姥知道我們到了早已召集了全家準備好了春節的各項安排,成堆的炮竹也已堆在了大院子裏。我看到兩位老人臉上紅潤的光。晚上內屋、堂屋裏坐了兩大桌六婆婆仍不停在廚房裏忙着,姥爺、姥姥被兒女子孫位坐在中間,不説話也不動筷子只是用目光深情地在每一張宸熟稚嫩的臉上撫摸,傻傻地笑。吃晚飯,放鞭炮了,我怕外面風大,執意要在屋裏看,也只是呆呆的看着,老人眼中有些黯淡。晚上,我們被安排到條件最好的一間房裏,我嘴裏直喊冷。姥姥説:“有熱水袋還冷?”我隨口回了句:“哪有空調暖和?還沒電熱毯。”第二天,吃着姥爺買來的全家鄉最好的包子,姥爺勉強問:“你們要不明天回家?別凍着了。”説罷,轉身進了裏屋。我的心也被抽了一下。

晚上,我執意要到外面把剩下的幾堆炮竹放完。姥爺、姥姥先是一愣,繼而眼裏灑滿亮光,忙乎乎地一一打電話叫了幾家子一起來。煙花在低空中絢爛,鞭炮聲在耳旁畔迴盪,我在院中手舞足蹈,人人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姥姥又説:“放炮竹可以驅散晦氣,嚇跑邪鬼。”這話雖是往年姥姥同樣的叮囑,卻寄託了姥姥對子孫後代年年的囑託,並祝福和希望老人仍開心地説着,嘮嘮叨叨。依稀地,一個小女孩兒正摟着老人的脖頸,是兒時的光啊,那老人懷念的舊時光。老人沉醉在那時光裏。忽而,姥姥喃喃道:“前些年我害了大病差點就看不到你們了。”我驚愕在那裏,家鄉里沒有人告訴過我。“人啊!”老人又沉沉哀歎。我的心像被煙花末燙了一下。

兒時,與姥爺、姥姥在炮竹煙花中相守的時光,一生中能有多少啊?我決計要在家鄉多留幾天,好好把握在家鄉的時光,好好欣賞家鄉的炮竹,好好珍惜來自家鄉的愛。

家鄉的年味作文5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最愛看的節目就是春節聯歡晚會。對於我來説,沒有什麼比這過年七天更樂呵的:貼春聯,掛福字,包餃子,放鞭炮,一個個忙得不亦悦乎。

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對春節失去興趣,人們都在忙,親戚們根本沒有時間聚在一起。春聯依舊貼,紅燈照樣掛,鞭炮仍然放,可是總覺得春節不是這麼回事,總覺得春節真的是越來越沒有意思,越來越沒有年味。

我經常想:“如果這樣下去,那麼再過幾年,人們也許就要忘記春節這千年節日的習俗?忘記春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真正的味道?”

不過,今年的除夕夜徹底改變我的想法。

今天大年三十,我一大早就和父母去姥姥家,我的親人都聚到那裏。大家一起貼春聯,掛福字,忙碌中隱隱透着一股年味。

中午,大家都聚到一起吃飯,大家暢談這一年裏的趣事和收穫。共同暢想美好的未來。大家一個個敞開心胸,開懷大笑,所有的矛盾都在笑聲中化解。這時還有人在樓下放一串象徵辟邪的鞭炮。我從飯的香味中感到一股濃濃的年味。

下午,大家高興地架起麻將桌,玩起麻將。輸錢贏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大家一邊玩着麻將,一邊談論。我們小孩打開電視,所有的節目都和過年有關,越發讓我感到濃重的年味。

晚上,我們全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時不時響起一陣陣笑聲,大家笑的前仰後合。趁着過年的鐘聲還沒有到來,我們下樓去放鞭炮,樓下也有人在放鞭炮,我們的和別人的鞭炮在空中交繪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從鞭炮的火藥味中我嗅出一股濃厚的年味。

最令人激動的時刻來!離新年的鐘聲只有10秒!9—8—7—6—5—4—3—2—1!大家互相拜年,給親友發短信,打電話祝福,一家老小其樂融融。

我很高興,因為由此可以看出,人們並沒有摒棄千年的傳統,依然可以感覺到過年的“年味”,那就是一家老小的團團圓圓。

家鄉的年味作文6

今年我在家過年,那兒的年味可濃了!家家貼春聯,户户掛紅燈籠。鞭炮聲,五光十色的煙花和的硝煙到處。一輛輛汽車湧進山村,走抱着大大小小一大堆禮包,歡歡喜喜地向自家奔去。

我哼着小曲兒,蹦蹦跳跳地走到廣場上,我兩旁的。走着走着,我廣場中心被裏三圈外三圈地圍了個水泄不通。我按捺好奇心,趕緊跑湊熱鬧。我好不容易擠到最裏面,定睛一看,是舞龍。大漢身着黃袍,人手一根粗長棍子,撐起那條巨大而威武的布長龍。

鑼鼓聲中龍舞了。瞧!它先繞着場地踱步一週,時而翻騰而起,時而俯衝而下,時而首尾相接旋轉不止,時而如波浪起伏不定……鑼鼓的打擊越發激烈,龍的身體如高山盤,龍頭高高昂起,搖動着那對衝天的角,在陽光的照耀下,那一身抖動的鱗片閃爍着耀眼的金光!

最後,龍把頭昂得更高了,它出神地凝望着遠方,猛得張開口,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在仰天長嘯!頓時,觀眾羣中爆發的暴風雨般的掌聲與喝彩聲接着,此起彼伏,經久不息,觀眾們都被這場舞龍表演所征服。

下午,“噼啪”的爆竹聲傳入耳朵,接着是音樂的奏鳴,“大頭娃”笑呵呵地跨入了家的庭院,他拱了拱手,“拜年了,拜年了”説了一串吉利話。在他身後有一羣小孩,人身前有可愛的馬頭,身後有光滑勻稱地馬屁股,蹦蹦跳跳,好活潑。我饒有興趣地打量着,而則快活地喊道:“喲!是跳馬燈的!”話音剛落,就轉着圈兒一下前一下後地跳起舞來,乍一看還真像一羣活潑的小馬駒在跳躍。我拍手叫好,笑得合不攏嘴,忙遞小紅包……

夜晚是最迷人的。夜空在鞭炮與煙火的交織中成了絢爛的大花園。各色“花朵”在空中不停地,彩色的光一閃一閃地把山水房屋映襯得五彩繽紛,變幻不定。跑出去一看,大橋上放焰火,陣銀鈴般的歡笑從那兒傳,在山村中迴響。也放了。這美麗的煙花,和都樂了,我則依偎在身邊,燦爛地笑了。的煙花剛放完,山那邊煙花在空中爭奇鬥豔。

啊!山鄉的年味是團聚的,是快樂的,是幸福的!山鄉,更愛山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7

每個人心中的年味都不同,有快樂的、有憂愁的、有興奮的、有難忘的、甚至也有別的……

現在隨着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年味變的越來越淡啦!每到過年的時候,這種感覺越來越深入到我的心底。更別説在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後啦。就像現在的小學生,也已經感受到啦,每個人心中對新年的盼望也越加的淡薄!

狗年到來!家鄉的年味也越來變的百般無味,甚至還想念以前小時候的年味!那時候家家都放鞭炮,而且到了年三十兒家家都貼春聯,這就讓我想起了古代古人的一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讓我想起了童年時過年時的情景。但現在的新年也已經變的越來越淡,新年也同樣寄託着每個人的期盼,我期望大人們能在自己的空閒時間抽出一點點,來陪伴自己的家人。

家鄉的年味作文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着耳邊一陣又一陣熟悉的爆竹聲,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都是滿滿的喜慶。

一邊吃着煮好的湯圓,一邊看着春晚,隨着那熟悉的“5、4、3、2、1!”舊的一年在那一刻向我們揮手告別,新的一年大踏步向我們走來。這時,外面早已炮聲漫天,震耳欲聾。

我與姐姐們跑出了家門,就被那直衝雲霄的鞭炮聲擋住了路。我們慌忙捂住了耳朵,臉上卻還露着燦爛的笑容。

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的,“禮花”直衝雲霄,“嘭”一聲炸開了,天空頓時變得五彩斑斕,那微弱的火藥卻像七彩花一樣綻放着。可好戲不長,“禮花”從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雲散;那邊,一股衝擊般的銀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噴着,噴着。落下的便義無反顧跳出了銀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萬從空中掉落,給人極美的感覺;“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定是鞭炮!那熱鬧的的聲音,也足以給20xx增添許許多多的喜慶了。

那邊暖烘烘的,旺火燒了起來,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滾,好像在呼喚着什麼,也好像在喜悦地跳舞。人,物,中國,將春節愈演愈烈,帶來了20xx的新氣象!

富有年味兒的春節,富有人情味兒的人。

我坐在火車上,又要回家了,儘管再多的不捨,留下着美好的回憶也好呀,又要再等好幾年了,我回憶着過年時的情景,嘴角微微上揚,但,我又要再等五年才能回去了。

家鄉的年味作文9

去年春節前十多天,爸爸説,我們還是回家鄉過年吧,深圳過年太沒有味道了,家鄉的年味要比深圳濃得多。我問爸爸,什麼是年味呀?爸爸説,年味啊,就是過年的味道。你回去就知道了。

我從小在深圳長大,對家鄉實在沒有什麼印象,過年呢,更不要提了,根本不知道家鄉的過年是什麼味道。於是,對於回家鄉過年滿是期待,恨不得一下就飛回家鄉。但爸爸説,離過年還早呢,我們慢慢玩着回去。我們由長沙再到湘潭再到邵陽,然後到了爺爺住的那個叫源頭的小山村。

沒有深圳的高樓大廈,沒有深圳的車水馬龍,沒有深圳的霓虹閃爍,故鄉有的是連綿的羣山,崎嶇的山路,稀稀落落的村莊。但是,在這裏,我確確實實體會到爸爸所説的濃濃的年味。

先説家鄉的打餈粑吧。故鄉習俗,過年是要打餈粑的。打餈粑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把糯米用水浸泡好,然後放在蒸籠裏蒸熟。用木杓把蒸熟的糯米一杓杓倒在一個很大的石臼中,兩個身強力壯的男人用兩根比我小腿還粗的木杵往石臼裏使勁搗,大約幾分鐘後,糯米搗成了糊狀,就把它用木杵挑出來,放在一個簸箕裏,女人們就蘸一點米粉,把糯米糊揉成一小團一小團的,再把它壓扁,做成圓圓的餅狀,餈粑就做成了。打餈粑時,灶裏的柴火是紅紅火火地燒着,蒸籠裏的熱氣是撲撲騰騰地升着,男人們把石臼搗得轟轟的響,女人們手忙腳亂地揉着餈粑,我們小孩子呢,就在那裏亂竄着,笑着叫着添着亂,一派過年的熱鬧景象。

再説説殺過年豬吧。故鄉過年,不論家中富有或貧窮,都是要殺豬過年的。一大早,爺爺就請了兩個殺豬的屠夫過來了。大家把豬從豬舍裏趕出來,那豬可真夠肥大的,爸爸説,起碼有300多斤。一個屠夫上前抓住豬的耳朵,另一個屠夫從後面抓住豬的尾巴,把豬按在一條凳子上。這時,爸爸走過來對我説,你到屋裏去,太血腥了,兒童不宜。我滿心的不情願,但又怕爸爸罵,只好走進屋子裏面,耳朵裏卻聽見豬淒厲的叫聲。過了一會,豬不叫了,我又偷偷地跑了出去,看到豬已經被宰掉了。屠夫們忙亂着,把肉切成一塊塊的,放在桶裏醃着,爸爸説,這是用來熏製臘肉的。連村裏的幾隻狗都趕來湊熱鬧,在那裏亂竄,一個屠夫飛起一腳,把一隻狗踢得汪汪叫。就連空氣中都洋溢着過年的熱鬧氣氛。

當然,年味最濃的還是放鞭炮了。我們知道,在深圳過年是不允許放鞭炮的。但家鄉就不同了,大家説,過年不放鞭炮,等於沒有過年。所以家家户户過年都要放鞭炮,放得越多越有面子。這可樂壞了我,從一回家,就跑到村裏的小賣部買了很多的鞭炮。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當然,我是經常有空的。我們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劃火柴一樣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還有點着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的沖天炮;晚上,我們就放煙花,放禮花彈。那時,恰好是我爺爺的70大壽,煙花爆竹多得不得了,讓我放得不亦樂乎。但爸爸説要我注意安全,少放為佳。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除夕的晚上,各個村莊的上空到處是五顏六色的煙花,耳朵裏傳來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那種熱鬧的情形,真是讓我興奮不已。

至於提着鞭炮去拜年,收到壓歲錢和無數的紅包,我就不多説了,總之,去年過年我真正體會到了爸爸説的過年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10

春節期間,人們一般要走親戚,回老家,於是,我就跟爸爸媽媽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莊,再去媽媽老家洛陽。23號我們和其他幾個人加行李,滿滿當當地駕車去了。

經過一整天的顛簸,來到了河南新鄉三王莊。到家時已是深夜9點多了,一進卧室就看見了我的奶奶——我爸爸的媽媽。她穿着棉襖,正在暖爐旁暖手,一見我來了就很激動地笑了笑,操着滿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來了,她便問我長問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聽不懂的我便找馳哥幫忙。晚上,昌昌來了,他比我大一點,一見我便熱情地帶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裏的那樣好,小店的炮很單一,大一點的店也沒有什麼好看的花炮,都是響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為這裏的人十分好客,雖然生活節奏慢,但卻很令很多人羨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點起牀去走親戚,大半的人我那時是沒有什麼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臉,很温暖。有一次竟被強迫吃了兩次晚飯,使我一連一整天吃不下東西。26號還是27號,我去了洛陽。

到了洛陽,我見了婆婆——我媽媽的媽媽。她很慈祥,一見我們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認得了昔日如此關愛她的婆婆,好在我們的到來令婆婆很高興,晚上,二姨回來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樂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寶寶家,寶寶是我的表弟,我們小時候很喜歡在一起玩,他們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謝。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節聯歡晚會、放炮,年都是這樣過的。第二天走親戚,雖沒有三王莊一樣裏的那麼近,可一天下來也忙得夠嗆,一堆作業都沒有做。倒是燴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種不同的菜和肉還有粉絲拌在一起煮,一做出來十里飄香,還有餃子,可讓我好好品嚐了一頓。

一回家,我就瘋了似的趕沒做完的作業。唉,春節就這麼過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axiangzuowen/mlmdxg.html
專題